信息处理系统、中继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788478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处理系统、中继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网络上的数据流体系结构的信息处理系统、中继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一般使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ComputerArchitecture),存在诺依曼型计算机、控制流型计算机。作为以不同于这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思想研究开发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存在数据流体系结构(Data-FlowArchitecture)。这种数据流体系结构的特征在于通过数据的驱动来依次进行计算。从历史上来看,数据流体系结构从1970年代到1980年代初被广泛研究。关于如上所述的数据流体系结构的研究开发,其焦点主要集中于利用并行处理实现的程序执行的高速化。迄今为止,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数据流计算机的研究开发,探讨了大量的数据流体系结构的实现方法。另外,专利文献I3中公开了用于实现数据驱动型的数据流的专用硬件。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25958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5-000312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4-288733号公报
发明内容_9]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以往的数据流计算机是通过设计为专用的硬件来实现的,与数据流程序的规模对应的可伸缩性(scalability)、灵活性以及扩展性无法达到足以实用的水平。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性、灵活性以及扩展性高的利用数据流体系结构的信息处理系统、面向该系统的中继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按照本发明的某一方面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进行网络连接的多个中继节点以及管理节点。中继节点各自包括:传输单元,其按照路径控制信息将所接收到的包传输至其它中继节点;存储单元,其保持处理规则;判断单元,其判断所接收到的包是否为作为应该在该中继节点中进行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包;以及同步单元,其等待执行处理规则所需的多个被处理包的到来。在此,被处理包包含表示应该执行的处理的内容的处理特定信息以及作为该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数据。中继节点各自还包括:处理单元,其当在该中继节点处接收到被处理包时,按照处理规则对该包所包含的被处理数据执行与该包所包含的处理特定信息对应的处理;以及决定单元,其决定通过对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的传输目的地。管理节点包括:分配单元,其将目标的信息处理分配给多个中继节点;发送单元,其基于该分配的结果向多个中继节点发送处理规则;接收单元,其从多个中继节点接收处理单元的结果;以及变更单元,其基于通过接收单元得到的结果变更中继节点的路径控制信息。优选的是,中继节点各自还包括生成单元,该生成单元生成将通过对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作为被处理数据包含的包。优选的是,处理规则包含用于将同一处理重复规定次数的定义,处理单元在接收到将用于将同一处理重复规定次数的指定作为处理特定信息包含的包的情况下,重复处理直到将该被处理包接收所指定的该次数为止。优选的是,中继节点各自对被处理包所包含的处理特定信息以及由传输单元决定的路径信息进行存储,并具有反向传输单元和变更功能,该反向传输单元在被处理包所通过的路径上反向传输被处理包,该变更功能基于该包所包含的处理特定信息和被处理数据变更该中继节点中的处理规则。按照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提供一种面向使用了进行网络连接的多个中继节点的信息处理的中继装置。本中继装置包括:传输单元,其按照路径控制信息将所接收到的包传输至其它中继装置;存储单元,其保持处理规则;以及判断单元,其判断所接收到的包是否为作为应该在该中继装置中进行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包。在此,被处理包包含表示应该执行的处理的内容的处理特定信息以及作为该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数据。本中继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其当在该中继装置处接收到被处理包时,按照处理规则对该包所包含的被处理数据执行与该包所包含的处理特定信息对应的处理;以及决定单元,其决定通过对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的传输目的地。优选的是,本中继装置还包括生成单元,该生成单元生成将通过对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作为被处理数据包含的包。优选的是,处理规则包含用于将同一处理重复规定次数的定义,处理单元在接收到将用于将同一处理重复规定次数的指定作为处理特定信息包含的包的情况下,重复处理直到将该被处理包接收所指定的该次数为止。优选的是,本中继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接收来自其它装置的处理规则。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使用了进行网络连接的多个中继节点的信息处理方法。本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多个中继节点设定处理规则;以及当多个中继节点所包含的第一中继节点接收到包时,判断该包是否为作为应该在第一中继节点中进行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包。被处理包包含表示应该执行的处理的内容的处理特定信息以及作为该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数据。本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执行步骤,第一中继节点在所接收到的包在该中继节点处为被处理包的情况下,按照处理规则对该包所包含的被处理数据执行与该包所包含的处理特定信息对应的处理;第一中继节点决定作为通过对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的传输目的地的第二中继节点;第一中继节点将通过对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发送至第二中继节点;以及第一中继节点在所接收到的包在该中继节点处不是被处理包的情况下,按照路径控制信息将所接收到的包传输至其它中继节点。优选的是,本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第一中继节点生成将通过对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作为被处理数据包含的包。更为优选的是,本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在第二中继节点处从第一中继节点接收到被处理包时,第二中继节点对该包所包含的被处理数据执行与该包所包含的处理特定信息对应的处理。优选的是,处理规则包含用于将同一处理重复规定次数的定义,执行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在接收到将用于将同一处理重复规定次数的指定作为处理特定信息包含的包的情况下,重复处理直到将被处理包接收所指定的该次数为止。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可伸缩性、灵活性以及扩展性高的数据流体系结构。图1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按照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图4是表不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Data-FlowArchitectureontheInternet)中的处理例的图。图5是表示在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中的中继装置(中继节点)中实现的控制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初始动作的时序图。图7是用于说明在按照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中执行的数据流程序的生成处理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所具有的基本功能的示意图。图9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令牌传输功能中的包头部的重写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实施方式的多令牌同步功能的图。图11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实施方式的节点内的数据处理功能的图。图12是表示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中继节点)中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图13是用于说明中继装置的虚拟化技术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对图中的同一或相当部分附加同一标记,不重复其说明。〈A.概念〉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使用了用于在基于包的网络(典型地说,因特网)上实现利用数据流体系结构的信息处理的新方法。在本说明书中,从与以往的数据流体系结构相区分的观点出发,将这种新的信息处理方法称为“DFAI(Data-FlowArchitectureontheInternet:因特网上的数据流体系结构)”。此外,典型地说,由于在因特网环境下实现而称为“ontheInternet”,但是实施的环境并不限于因特网,能够在各种基于包的网络上实现。一般来说,数据流体系结构大致分为由处理器依次对处理进行驱动的“处理器驱动方式”和根据令牌(token)的到来对处理进行驱动的“令牌驱动方式”。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是被分类为后者的“令牌驱动方式”的体系结构。更具体地说,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在由相互连接的路由器等中继装置(中继节点)构成的基于包的网络上实现。此时,各中继装置执行如下所示的处理。即,在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中,基于包的网络不仅利用于“通信/传输”,还利用于数据流体系结构中的“处理”。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基于包的网络对于网络规模具有高可伸缩性,以及对于故障具有高鲁棒性。因此,通过如上所述那样将基于包的网络也利用于“处理”,对于要使用数据流体系结构来实现的信息处理的内容(程序的规模)也能够提供高可伸缩性。并且,通过利用中继装置中的动态路由技术、中继装置的虚拟化技术等,也能够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B.整体系统概要>图1是表示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1,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00以基于包的网络为中心而构成,包括多个中继装置10-1、10-2、…、IO-N(下面也统称为“中继装置10”。)以及管理装置200。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以下的结构:存在多个下级网络1、2、3,这些网络与骨干网络4相连接。此外,中继装置10根据网络与网络的连接点以及网络内的拓扑等而设置于任意的位置。中继装置10具有用于按照路径控制信息(相当于后述的“路由表(普通包)”)将所接收到的包依次传输至其它中继装置10的传输功能。典型地说,中继装置10被安装为路由器、L3(Layer3,第三层)交换机等。即,通过由相互连接的多个中继装置10依次传输包,来将包输送至目标的目的地。如后所述,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10除了以往的路由器等所具有的基本的传输功能以外,还装载有如后所述的用于实现DFAI的处理功能。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10也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在维持现有的路由器的硬件结构的同时,追加/变更在该硬件结构中执行的程序。管理装置200执行用于实现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的各种处理。具体地说,管理装置200从各中继装置10获取状况,或将处理规则等发送给各中继装置10。该处理的详情在后面叙述。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也有时与“中继装置10”和“管理装置200”相对应地分别使用“中继节点”和“管理节点”这种用语。这些“中继节点”和“管理节点”之类的用语是既包括物理连接的主体也包括逻辑连接的主体的概念。例如,通过使用如后所述的中继装置的虚拟化技术,还能够使得即使是在物理上的一个中继装置在逻辑上也作为多个中继装置而发挥功能。即,“中继节点”和“管理节点”的用语是根据用于识别各中继装置的某种级(物理级(physicallevel)或逻辑级(logiclevel))而着眼于其所执行的功能的用语。因此,既存在由一个装置提供多个节点(虚拟化技术)的情况,相反地也存在由多个装置提供一个节点(簇化技术、冗余化技术)的情况。〈C.中继装置的硬件结构>接着,说明中继装置10的硬件结构。图2是表示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1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参照图2,中继装置10包括交换机部12、传输处理部14以及多个端口部件(portunit)20_1、20_2、…、20-N(下面也统称为“端口部件20”。)。交换机部12包括多路复用器(multiplexer),按照来自传输处理部14的指令将从某个端口部件20输入的包输出至其它端口部件20。通过这种动作,到达某个端口部件20的包从与目的地相应的端口部件20送出。更具体地说,交换机部12包括物理终端部22、传输引擎24以及缓冲器26。物理终端部22是物理上的线路的终端,与金属导体或光纤的网络线缆进行物理连接,并且接收在该网络线缆上输送的包(表示该包的信号),或者将包(表示该包的信号)送出至该网络线缆上。传输引擎24针对在物理终端部22中接收并解码后得到的包判断传输目的地。更具体地说,传输引擎24参照接收并解码后得到的包的头部等来判断目的地,并且根据所判断出的目的地来判断是从本端口部件20送出包还是从其它端口部件20送出包。然后,对于应该从其它端口部件20送出的包,将该包通过缓冲器26输出至交换机部12。缓冲器26配置于传输引擎24与交换机部12之间,暂时存储(缓冲)在两者之间交换的包。此外,缓冲器26以FIFO(FirstInFirstOut:先入先出)方式进行动作,但是在对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等包设定了优先级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变更暂时存储于缓冲器26中的包的读出/写入顺序。传输处理部14对交换机部12发出与包传输有关的各种指示,并且执行用于提供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的处理。更具体地说,传输处理部14包括处理器15、存储器16以及接口17。处理器15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兀)、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按照存储于存储器16等的程序(命令码)来执行处理。存储器16保存由处理器15执行的程序(命令码)、包的传输所需的路径控制信息、用于实现DFAI的处理规则等。此外,存储器16能够包括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设备和快闪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接口17主要与外部处理装置30进行数据通信。此外,也可以将传输处理部14或者交换机部12和传输处理部14安装为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专用硬件。外部处理装置30与传输处理部14相连接,主要执行用于提供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的处理。更具体地说,更具体地说,外部处理装置30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以及接口33。处理器31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等,按照存储于存储器32等的程序(命令码)来执行处理。存储器32保存由处理器31执行的程序(命令码)、用于实现DFAI的处理规则等。此外,存储器32能够包括DRAM等易失性存储设备和快闪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接口33主要与外部处理装置30进行数据通信。此外,在实施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的情况下,外部处理装置30并非是必需的结构。即,在中继装置10具备足以执行被分配给该中继装置10的处理的处理能力的情况下,无需设置外部处理装置30。但是,在被分配的处理的内容复杂或者被分配了特殊的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外部处理装置30来执行应该由该中继装置10执行的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D.管理装置的硬件结构>接着,说明管理装置200的硬件结构。图3是表示按照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20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参照图3,典型地说,使用通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来安装管理装置200。更具体地说,管理装置200包括计算机主体202、作为显示装置的监视器204以及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210和鼠标212。监视器204、键盘210以及鼠标212经由总线205与计算机主体202相连接。计算机主体202包括软盘(FDflexibleDisc)驱动器206、光盘驱动器208、CPU(CentralProcessingUnit)220、存储器222、例如硬盘224的直接存取存储器装置以及通信接口228。这些部位也通过总线205相互进行连接。软盘驱动器206对软盘216读写信息。光盘驱动器208读入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只读光盘存储器)218等光盘上的信息。通信接口228在与外部之间交换数据。此外,⑶-R0M218只要是能够存储对计算机主体安装的程序等信息的介质即可,也可以是其它介质,例如DVD-ROM(DigitalVersatileDisc:数字通用光盘)、存储卡等。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主体202中设置有能够读取这些介质的驱动器装置。另外,总线205上也可以连接有自由拆卸地安装盒式磁带来进行存取的磁带装置。存储器222包括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和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硬盘224保存初始程序231、处理分配程序232、处理分发程序233以及网络信息234。初始程序231是成为程序制作的基础的程序。硬盘224能够将由用户制作的程序保存为初始程序231。关于初始程序231,既可以通过软盘216或⑶-R0M218等存储介质来提供,也可以经由通信接口228通过其它计算机来提供。处理分配程序232基于初始程序231制作与初始程序231对应的数据流程序。另夕卜,处理分配程序232将与制作出的数据流程序有关的信息保存在硬盘224中。处理分发程序233将基于由处理分配程序232制作的数据流程序的处理规则发送给各个中继装置10。网络信息234包含相互连接的中继装置10的连接信息(物理连接和逻辑连接)。利用这些程序的处理详情在后面叙述。另外,关于处理分配程序232和处理分发程序233,既可以通过软盘216或⑶-R0M218等存储介质来提供,也可以经由通信接口228通过其它计算机来提供。作为运算处理装置而发挥功能的CPU220以存储器222作为工作存储器来执行与上述的各程序对应的处理。处理分配程序232和处理分发程序233如上所述是由CPU220执行的软件。一般来说,这种软件保存于⑶-R0M218、软盘216等存储介质中来流通,通过光盘驱动器208或软盘驱动器206等从存储介质读取上述软件来暂时保存到硬盘224中。或者,在管理装置200连接在网络上的情况下,从网络上的服务器暂时复制到硬盘224中。进一步地,将上述软件从硬盘224读出到存储器222中的RAM来由CPU220执行。此外,在进行了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保存到硬盘224中而直接加载到RAM来执行。图3所示的计算机的硬件本身及其动作原理是一般性的。因而,在实现本发明的功能时本质部分是存储于软盘216、⑶-R0M218、硬盘224等存储介质的软件。〈E.处理概要>接着,说明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中的处理的概要。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是“令牌驱动方式”的数据流体系结构的一种。因此,以在路由器之间(或者节点之间)交换(传输)包为触发来执行各处理。即,在按照本实施方式DFAI中,在由相互连接的路由器构成的基于包的网络上,交换保存有表示应该执行的处理的内容的信息(下面也称为“令牌”)的包,由此实现目标的信息处理。图4是表示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中的处理例的图。参照图4,例如设由六个中继装置10-110-6构成的路由器I路由器6(节点I节点6)进行了网络连接。设在该路由器之间交换包。设图4所示的包300-1、300-2、…、300-6都是应该在某一个中继装置10(路由器/中继节点)中进行处理的对象的包(下面也称为“被处理包”。)。如上所述,中继装置10也具有以往的传输功能,在网络上,也流动在中继装置10中不进行任何处理而向目标的目的地进行传输的包。因此,中继装置10选择性地提取用于实现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的包来进行所指定的处理,并且关于除此以外的包(为了区分,下面也称为“普通包”。)按照路径控制信息将其依次传输至目标的中继装置10。即,各中继装置10判断所接收到的包是否为作为应该在该中继装置10中进行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包。该被处理包300各自包含作为表示应该执行的处理的内容的处理特定信息的令牌以及作为该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数据(数据1、数据2、…)。`各中继装置10保持有处理规则,该处理规则用于执行针对所接收到的被处理包300的处理(其详情在后面叙述)。而且,各中继装置10当接收到被处理包时,按照所保持的处理规则对该被处理包所包含的被处理数据执行与该被处理包所包含的处理特定信息(令牌)对应的处理。从图4所示的例子来看,设从路由器I向路由器2发送了被处理包300-1。该被处理包300-1包含指定路由器2的地址、表示应该在路由器2中执行的处理的令牌、以及作为由令牌指示的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数据。然后,路由器2当从路由器I接收到被处理包300-1时,参照该被处理包300-1所包含的令牌来判断应该执行的处理。此外,在该应该执行的处理的判断中使用处理规则(相当于后述的“流表(flowtable)”)。然后,路由器2对被处理包300_1所包含的被处理数据(数据I)执行判断结果所得到的处理。并且,路由器2参照路径控制信息(相当于后述的“路由表(被处理包)”)来决定通过对被处理数据(数据I)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数据2)的传输目的地。此外,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路由器2决定针对通过对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在作为传输目的地的路由器3中还应该执行的处理。此外,在该还应该执行的处理的判断中使用处理规则(流表)。然后,路由器2生成被处理包300-2。被处理包300-2将通过对被处理包300-1所包含的被处理数据(数据I)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数据2)作为被处理数据包含,并且将还应该执行的处理的内容作为令牌包含。被处理包300-2从路由器2传输至路由器5。当通过同样的过程而由路由器3将被处理包300-3传输至路由器4时,路由器4执行由被处理包300-3所包含的令牌指示的处理,新生成包含该处理的结果所得到的数据(数据4)的被处理包300-4,并传输至路由器5。之后,路由器5当分别接收到被处理包300-2和300-4时,新生成包含对这两个被处理包进行处理的结果所得到的数据(数据5)的被处理包300-5,并传输至路由器6。BP,示出了在路由器5中对多个被处理包300-2和300-4执行处理的例子。并且,路由器6当接收到被处理包300-5时,执行由被处理包300-5所包含的令牌指示的处理,新生成包含其结果所得到的数据6的包300-6。此外,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路由器6相当于DFAI的最终级,因此路由器6无需决定在传输目的地还应该执行的处理。因此,在由路由器6生成的包中,不存在用于指示某种处理的令牌,或者令牌被无效化。S卩,由路由器6生成的包300-6中所保存的数据6为利用图4所示的DFAI处理所得到的结果。此外,考虑到在现实的DFAI中更多的处理连续地执行的情况多,通过在更多的中继装置10之间依次传输包来完成目标的信息处理。此外,还存在如下情况:即使是执行同一DFAI,在同一中继装置(或者中继节点)中也接收多次被处理包。例如,在采用了在多个中继装置10之间循环传输被处理包的方式的情况下,即使是执行一次DFAI,被处理包也会多次传输到各中继装置10。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的基本概念在于,将数据流网络映射到基于包的网络上。即,使数据流体系结构中的节点与基于包的网络中的路由器(中继节点)对应。同样地,使数据流体系结构中的“令牌”与包网络中的“包”对应。通过构成为这种结构,能够将基于包的网络上的包交换使用于网络中的“处理”,而不是为了端-端(end-end)间的“通信”而进行。〈F.中继装置的控制结构>接着,说明中继装置(中继节点)中的控制结构。图5是表示在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中的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中实现的控制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5,中继装置10包括接收部102、包类别判断部104、传输控制部106、发送部108、处理执行部110、传输目的地决定部112、更新部118以及数据保持部120,来作为其控制结构。数据保持部120中至少保存有路由表(普通)122、流表124以及路由表(DFAI)126。这些控制结构中除数据保持部120以外的各部典型地说是通过由传输处理部14的处理器15执行程序而实现的,数据保持部120则是通过在传输处理部14的存储器16中分配规定区域而实现的。此外,也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图5所示的控制结构的全部或一部分。接收部102对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所接收到的包进行检测。由接收部102检测出的接收包的信息被输出至包类别判断部104。包类别判断部104判断接收包是否为作为应该在本装置(本节点)中进行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包。即,包类别判断部104判断各个接收包是普通包和被处理包中的哪一个。此外,基于该包的有效载荷(Payload)部所包含的信息来判断包类别。然后,判断为普通包的接收包被输出至传输控制部106,判断为被处理包的接收包被输出至处理执行部110。传输控制部106执行用于按照路径控制信息将接收包传输至其它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的处理。即,传输控制部106参照保持在数据保持部120中的路由表(普通)122,将所接收到的包的头部(目的地信息)重写为传输目的地的中继装置10的接口地址(典型地说,MAC(MediaAccessControladdress: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等)。然后,传输控制部106将重写了目的地的包输出至发送部108。处理执行部110当接收到被处理包时,按照作为处理规则的流表124对该包所包含的被处理数据执行与该包所包含的处理特定信息(令牌)对应的处理。更具体地说,处理执行部Iio参照流表124,确定与被处理包的有效载荷部所包含的“流ID”的值对应的处理,并且对被处理包的有效载荷部所包含的“数据”执行该处理。在此,流表124是处理规贝U,保持在作为存储单元的数据保持部120中。此外,处理执行部110也可以根据处理的内容、处理量来使外部处理装置30执行处理,并获得其结果。传输目的地决定部112决定通过由处理执行部110对被处理包所包含的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的传输目的地。更具体地说,传输目的地决定部112参照保持在数据保持部120中的路由表(DFAI)126,来将与被处理包所包含的“流ID”的值对应的目的地判断为传输目的地。包生成部114生成包含通过由处理执行部110对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的包。此时,包生成部114将由传输目的地决定部112判断出的传输目的地的地址写入包的头部。发送部108将从传输控制部106输出的包或者由包生成部114生成的包送出至网络上。更新部118从管理装置200接收作为处理规则的流表124,并且使用所接收到的该流表124对数据保持部120进行更新。〈G.管理装置的功能〉接着,说明按照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200所提供的功能。管理装置200具有以下功能:将由用户输入的目标的信息处理分配给多个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以及基于该分配结果向多个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分别发送处理规则。图6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00中的初始动作的时序图。图7是用于说明在按照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200中执行的数据流程序的生成处理的图。参照图6,管理装置200定期地或者根据规定事件访问一个或多个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来获取多个中继装置10相互连接的网络的信息(图3所示的网络信息234)。更具体地说,管理装置200当获取到从中继装置(中继节点)1、2、…、N分别发送的路径控制信息(时序SQ10)时,基于该信息新制作网络信息234或者对本装置所保持的网络信息234的内容进行更新(时序SQ12)。之后,管理装置200当受理了初始程序(时序SQ14)时,制作用于实现该初始程序的数据流(时序SQ16)。参照图7,例如,对以如图7的(A)所示的码描述的程序进行分析,生成如图7的(B)所示的数据流。此外,无需以如图7的⑶所示的块形式具体实现。图7的(B)所示的数据流由相互连接的多个节点构成,在各节点中,典型地说,定义了输入数据、处理的内容、输出数据。管理装置200将图7的(B)所示的数据流体系结构中的各节点分配给基于包的网络上的现实的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此外,在图7的(B)所示的节点之间交换的数据与在现实的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之间交换的包所包含的数据对应。此外,图7的(B)中典型地示出了一个数据流,但是可以并行地生成多个数据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识别信息(流ID)的值不同来能够相互进行区分。再次参照图6,管理装置200将在时序SQ16中制作出的数据流所包含的各个节点分配给中继装置10(时序SQ18)。并且,管理装置200基于时序SQ18中的分配结果,将流表124和路由表(DFAI)126发送至各个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时序SQ22)。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各自保持所接收到的流表124和路由表(DFAI)126(时序SQ24)ο当对各个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的流表124和路由表(DFAI)126的设定完成时,管理装置200将用于触发数据流体系结构的初始数据作为包含初始值的包发送给与数据流的初始节点对应的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时序SQ32)。于是,由各个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依次传输包,并开始一系列信息处理(计算)(时序SQ34)。此外,既可以编程为将一系列信息处理(计算)的结果返给管理装置200,也能够编程为将一系列信息处理(计算)的结果输出至其它装置(节点)。〈H.中继装置的基本功能〉作为用于实现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的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列举下面四个。(I)令牌传输功能(2)多令牌同步功能(3)数据处理功能(4)输出节点决定功能图8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10所具有的基本功能的示意图。下面,参照图8来详细叙述这些各功能。(h1.令牌传输功能)作为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10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之一,有“令牌传输功能”。该令牌传输功能是按照路径控制信息将所接收到的被处理包传输至其它中继装置的功能。此外,该令牌传输功能与以往的路由器中的路由功能基本相同。但是,对各包设定的目的地等是面向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的。另外,“令牌”这种用语是主要在数据流体系结构中使用的用语,但是认为与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相对应地进行说明会使理解更为容易,从而并行地使用。中继装置10将从位于前级的中继装置(中继节点)接收到的被处理包(相当于数据流体系结构中的令牌)传输至位于后级的中继装置(中继节点)。更具体地说,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当接收到某种包时,确定与在数据流体系结构中位于下一个位置的节点相对应的中继装置(中继节点)。然后,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在该接收包的头部中嵌入该位于下一个位置的节点的地址(下一节点地址),并且在该接收包的有效载荷部中嵌入与数据流体系结构中的令牌相当的信息(令牌ID和被处理数据)。此外,从位于前级的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接收的包既可以是普通包也可以是被处理包。图9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令牌传输功能中的包头部的重写的图。如图9的(A)所示,设某一个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接收到普通包350。设该普通包350包含头部310和有效载荷部320。而且,头部310包含保存发送源地址的区域312和保存发送目的地地址的区域314。此外,头部310中除了保存发送源地址和发送目的地地址以外,还保存(包本身的)ID信息、校验和(checksum)、序列号等信息。当某一个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接收到普通包350时,该中继装置10对该头部310的地址信息进行重写。在图9的㈧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由图8所示的路由器A(节点A)对头部310的地址信息进行重写的情况下的处理。S卩,路由器A(节点A)将用于通过本节点送出包的接口的地址即“A2”作为发送源地址设置在区域312,并且,将与在所设定的数据流中下一个节点对应的路由器C(节点C)的接口的地址即“Cl”作为发送目的地地址设置在区域314。通过像这样重写头部,由路由器A(节点A)接收到的普通包350作为被处理包300-A2从路由器A(节点A)传输至后级的路由器B(节点B)。S卩,在通常的基于包的网络上的包交换(传输)处理中,由于进行端-端通信,因此在包的头部310中,作为发送目的地地址而设置目的地主机地址。与此相对,在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中,在包的头部310中,作为发送目的地地址,与对象的数据流对应地设置有下一个节点(后级)的地址。通过像这样依次设置与数据流对应的路由器(节点)的地址来作为发送目的地地址,实现了节点之间的逐跳(hop-by-hop)通信,而不是主机之间的端-端(end_end)通信。而且,使用节点之间的逐跳通信,来实现数据流体系结构。此外,在包的有效载荷部320中,保存用于实现DFAI的处理(令牌)的信息等。因此,如图9的(A)所示,与数据流中开头的节点对应的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也可以更新有效载荷部320。并且,在图9的⑶中,示出了以下情况下的处理例:图8所示的路由器A(节点A)接收被处理包300-A1,进一步通过如后所述的数据处理功能对被处理包300-A1所包含的被处理数据执行了某种处理。在该图9的(B)所示的例子中,对头部310所保持的发送源地址(区域312的值)和发送目的地地址(区域314的值)进行重写,并且对于头部310也根据处理的结果来重写令牌的内容。即,被处理包300-A1的有效载荷部320的描述324被重写为描述322。该处理在与(3)数据处理功能有关的说明中详细叙述。(h2.多令牌同步功能)接着,说明多令牌同步功能。例如,若考虑如将多个处理结果合计这样的处理时,则需要进行等待直到多次收到保存各处理结果的被处理包为止,并且对它们依次进行累计。即,处理对象的数据流中能够包含用于将同一处理重复规定次数的定义。因此,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在接收到将用于将同一处理重复规定次数的指定作为流表包含的包的情况下,重复进行处理直到将该被处理包接收所指定的该次数为止。图10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实施方式的多令牌同步功能的图。参照图10的(A),为了实现按照本实施方式的多令牌同步功能,各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所保持的流表124中除了设置有“流ID”以外,还另外设置有“计数”和“条件”的栏。该“条件”的值表示针对对应的“流ID”需要重复处理的次数,“计数”的值表示到各时间点为止的处理的已执行次数。即,在流表124中,针对包括需要令牌同步功能的处理的各处理,设定有“流ID”、“计数”、“条件”、“处理”的值。在此,“计数”中所设置的值(重复次数)是依赖于所设定的数据流程序而决定的。另外,对需要进行同步的被处理包(令牌)分配唯一的流ID。然后,通过由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参照流表124,来将处理重复规定次数。作为更具体的处理过程,参照图10的(B),首先,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将流表124的“计数”的栏复位为零。之后,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当接收到具有流表124所描述的某一个流ID的被处理包时,暂时保持所接收到的该被处理包所包含的被处理数据,并且在流表124中,将与所接收到的被处理包相同的流ID所对应的“计数”的值递增I(向上计数(countup))ο此外,作为现实的安装例,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当接收到某种被处理包时,获取该被处理包的有效载荷部所包含的“流ID”的值,从流表124中搜索与获取到的该“流ID”的值一致的条目(entry)。然后,在存在与所获取到的“流ID”的值一致的条目的情况下,将与该“流ID”对应的“计数”的值递增I(向上计数)。当将这种处理重复规定次数时,与“流ID”对应的“计数”的值依次增加。然后,当“流ID”的值增加而与对应的“条件”的值一致时,判断为已收到所需的被处理包。于是,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不再获取此后的该被处理包。代之,与该“流ID”对应的处理的执行被触发,对预先获取到的与规定次数相当的量的被处理包执行该处理。S卩,在表示所接收到的被处理包(令牌)的数量的“计数”的值=“条件”的值(同步处理所需的被处理包的数量)的情况下,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的节点触发对应的数据处理功能,并且将对应的“计数”复位为O。(h3.数据处理功能)如上所述,当满足流表124中定义的条件而处理的执行被触发时,使用设置于中继装置10的内部的处理器15(参照图2)或者设置于外部处理装置30的处理器31(参照图2),来对所接收到的被处理包的有效载荷部320所包含的被处理数据执行由流ID指定的处理。此时,在使用中继装置10内部的处理器的情况下,以与以往的路由器中的处理实质上相同的硬件来实现,而在使用外部处理装置30的情况下,需要将被处理包保持在某一个存储区域中,暂时拦截(hook)包传输处理。此外,也可以根据所执行的处理来对中继装置10内部的处理器和外部处理装置30的处理器的使用进行选择。例如,也能够在是要求实时(real-time)性的处理的情况下、或者是简单的处理的情况下,由中继装置10内部的处理器执行该处理,或者在是不要求实时(real-time)性的处理的情况下、或者是复杂的处理的情况下,由外部处理装置30的处理器执行该处理。通过像这样选择有效化的处理器,能够实现高速性、灵活性、扩展性。图11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实施方式的节点内的数据处理功能的图。参照图11的(A),作为一例,设在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所保持的流表124中,作为“流ID”=“I”的数据处理而定义了“+”(相加处理)。另外,设定有“条件”=“2”,来设定如上所述的多令牌同步功能。即,设在图11的(A)所示的流表124中定义了如下数据处理:对于设定有“流ID”=“I”的两个被处理包,将分别保持在有效载荷部中的合计两个被处理数据相加。在此,设中继装置10接收到两个被处理包300-A21、300_A22(令牌)。于是,提取保持在被处理包300-A21(令牌X)的有效载荷部中的“数据”=“2”和保持在被处理包300-A22(令牌y)的有效载荷部中的“数据”=“3”,来执行数据处理。S卩,如图11的⑶所示,令牌X和令牌y被发送至处理器,执行作为“流ID”=“I”设定的数据处理。然后,生成包含通过该数据处理而得到的结果的新的令牌z。关于该令牌Z,如后所述,在决定了该令牌Z的输出节点之后,将该令牌Z作为新的被处理包送出至后级的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此外,图11中例示了对多个被处理包(令牌)重复多次同一处理的情况下的动作,但是也能够进行如对一个被处理包实施特定的处理这样的动作。(h4.输出节点决定功能)在执行了如上所述的数据处理之后,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决定通过进行数据处理而得到的结果的传输目的地。这种输出节点决定功能是通过利用如图8所示的路由表(DFAI)126而实现的。S卩,再次参照图8,路由表(DFAI)126包括表示接收到被处理包的输入接口的“输入”的栏、“流ID”的栏以及表示输出接口的“输出”的栏。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当接收到某种被处理包时,基于该被处理包所到达的输入接口的地址以及被处理包(令牌)所包含的被记入的流ID来在路由表中进行搜索,决定输出接口的地址。例如,在图8所示的路由表(DFAI)126的例子中,“输入”中有“Cl”和“C2”的总计两个条目。即,关于通过“Cl”的输入接口收到的、具有“流ID”=“I”的被处理包,在数据处理后从输出接口C3送出至网络。在此,(星号)表示任意,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通过“C2”的输入接口收到的被处理包无论其“流ID”的值如何都在数据处理后从输出接口C4送出至网络。此外,针对该路由表(DFAI)126的搜索处理与一般的路由表的搜索处理同样地利用了选择包含更长字符串的条目的最长匹配(longestmatch)的规则。此外,在作为输出接口记载了多个条目的情况下,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复制为从所记载的所有接口送出的包,并从各输出接口送出。流表124是由数据流程序决定的。因而,通过动态地重写路由表(进行动态路由),能够实现数据处理中的动态编程。并且,也能够通过在路由表(DFAI)126中进行反向查找,来实现计算结果的误差反馈所需的反向传播。此外,在路由表的条目为非对称的情况下(输入接口的指定为“*(星号)”的情况下),无法直接进行反向查找。因此,在与非对称的路由表的条目一致的情况下,保存令牌的送出历史记录。由此,即使是非对称的路由表也能够进行反向查找。〈1.处理流程〉接着,归纳描述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中的处理流程。图12是表示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10(中继节点)中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参照图12,中继装置10判断是否接收到某种包(步骤S2)。如果什么包都没收到(步骤S2否”),则重复步骤S2的处理。在接收到某种包的情况下(步骤S2是”的情况下),中继装置10判断接收包是否为被处理包(步骤S4)。S卩,中继装置10判断所接收到的包是否为应该由本装置进行某种数据处理的对象的包。在接收包不是被处理包的情况下(步骤S4否”的情况下)、即接收包是普通包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40。与此相对,在接收包是被处理包的情况下(步骤S4是”的情况下),中继装置10获取被处理包的有效载荷部320(参照图9)中所描述的“流ID”的值(步骤S6)。然后,中继装置10参照流表124,来判断是否存在与步骤S6中获取到的“流ID”的值对应的条目(步骤S8)。在不存在与所获取到的“流ID”的值对应的条目的情况下(步骤S8否”的情况下),中继装置10判断为不需要在本装置中对该被处理包进行数据处理,处理进入步骤S40。与此相对,在存在与所获取到的“流ID”的值对应的条目的情况下(步骤S8是”的情况下),中继装置10获取与所获取到的“流ID”的值对应的条目所包含的、“条件”的栏的值和“处理”的栏的值(步骤S10)。即,中继装置10按照作为处理规则的流表124来确定应该对对象的被处理包执行的数据处理的内容。接着,中继装置10判断在步骤SlO中获取到的“条件”的值是否为“I”以外的值(步骤S12)。在步骤SlO中获取到的“条件”的值为“I”以外的值的情况下(步骤S12是”的情况下),中继装置10判断为被设定有多令牌同步功能的有效化,在流表124中将对应的条目的“计数”的栏的值复位为零(步骤S14)。接着,中继装置10暂时保持所接收到的被处理包,并且将对应的“计数”的值递增1(步骤S16)。然后,中继装置10判断递增后的“计数”的值是否达到对应的条目的“条件”的栏中设定的值(步骤S18)。在递增后的“计数”的值未达到对应的条目的“条件”的值的情况下(步骤S18:“否”的情况下),等待接收具有与对应的条目的“流ID”的值相同的“流ID”的另外的被处理包(步骤S20)。然后,重复步骤S16以下的处理。在递增后的“计数”的值已达到对应的条目的“条件”的值的情况下(步骤S18:“是”的情况下),对暂时保持的所有被处理包执行记载于对应的条目的“处理”的栏的数据处理(步骤S22)。与此相对,在步骤SlO中获取到的“条件”的值为“I”的情况下(步骤S12否”的情况下),中继装置10判断为被设定有多令牌同步功能的无效化,对所接收到的被处理包执行记载于对应的条目的“处理”的栏的数据处理(步骤S24)。在执行步骤S22或步骤S24之后,中继装置10参照路由表(DFAI)126来获取与接收到对象的被处理包的输入接口对应的传输目的地(步骤S26)。之后,将在步骤S26中获取到的传输目的地描述在头部中,将通过执行步骤S22或步骤S24中的数据处理而得到的结果描述在有效载荷部中,由此生成新的包(步骤S28)。另一方面,在步骤S40中,中继装置10判断为不需要在本装置中对该被处理包进行数据处理,参照路由表(普通)122来获取与接收到对象的包的输入接口对应的传输目的地。然后,中继装置10通过将所接收到的包的头部中所描述的目的地重写为在步骤S40中获取到的传输目的地的目的地,来生成新的包(步骤S42)。最终,中继装置10向网络送出在步骤S28或步骤S42中生成的包(步骤S30)。然后,处理结束。〈J.其它实施方式〉(I)虚拟化技术在上述的说明中,基本上说明了中继装置10的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一一对应的结构,但是也能够将一个中继装置10视为多个逻辑中继节点来进行处理。将这种方法也称为中继装置的虚拟化技术等。图13是用于说明中继装置的虚拟化技术的图。在图13的(A)中,示出了中继装置10的物理网络例,在图13的(B)中,示出了中继装置10所提供的逻辑网络例。S卩,在图13的(B)所示的例子中,中继装置ΙΟ-a被虚拟化,由此在逻辑上也能够视为四个中继节点10-al、10-a2、10-a3、10_a4来进行处理。通过利用这种虚拟化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可伸缩性、灵活性以及扩展性。(2)高级数据流体系结构根据按照本实施方式的DFAI,除了能够实现与以往的数据流体系结构同样的处理以外,还能够实现按照“高级数据流体系结构”的处理。“高级数据流体系结构”除了能够利用以往的数据流体系结构的功能以外,还能够利用以下功能:在处理执行过程中动态地改变程序(动态编程)的功能、基于运算结果的误差反馈的学习功能(自组织编程)。〈K.优点>根据按照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在维持作为普通的中继装置(中继节点)的功能的同时能够提供基于数据流体系结构的信息处理。因此,能够抑制实现数据流体系结构所需的成本。另外,在普通的网络中,配置有大量的中继装置(路由器、L3交换机)等,因此能够通过利用它们来提供具有高的可伸缩性、灵活性以及扩展性的数据流体系结构的执行环境。另外,通过利用高级数据流体系结构,还能够利用在处理执行过程中动态地改变程序(动态编程)的功能、基于运算结果的误差反馈的学习功能(自组织编程)等。应该想到,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上都是例示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的,而不是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的,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附图标记说明1、2、3:下级网络;4:骨干网络;10:中继装置(中继节点);12:交换机部;14传输处理部;15、31:处理器;16、32、222:存储器;17、33:接口;20:端口部件;22:物理终端部;24:传输引擎;26:缓冲器;30:外部处理装置;100:信息处理系统;102:接收部;104:包类别判断部;106:传输控制部;108:发送部;110:处理执行部;112:传输目的地决定部;114:包生成部;118:更新部;120:数据保持部;124:流表;200:管理装置;202:计算机主体;204:监视器;205:总线;206:驱动器;208:光盘驱动器;210:键盘;212:鼠标;218:ROM;220=CPU;224:硬盘;228:通信接口;231:初始程序;232:处理分配程序;233:处理分发程序;234:网络信息;300:被处理包;310:头部;320:有效载荷部。权利要求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100),具备:多个中继节点(10),该多个中继节点(10)进行网络连接;以及管理节点(2OO),上述中继节点各自具备:传输单元(106、108),其按照路径控制信息将所接收到的包传输至其它中继节点;存储单元(120),其保持处理规则;判断单元(104),其判断所接收到的包是否为作为应该在该中继节点中进行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包;同步单元,其等待执行上述处理规则所需的多个被处理包的到来,其中,上述被处理包包含表示应该执行的处理的内容的处理特定信息以及作为该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数据;处理单元(110),其当在该中继节点处接收到上述被处理包时,按照上述处理规则对该包所包含的上述被处理数据执行与该包所包含的上述处理特定信息对应的处理;以及决定单元(112),其决定通过对上述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的传输目的地,上述管理节点包括:分配单元(SQ18),其将目标的信息处理分配给上述多个中继节点;发送单元(SQ22),其基于该分配的结果向上述多个中继节点发送上述处理规则;接收单元,其从上述多个中继节点接收上述处理单元的结果;以及变更单元,其基于通过上述接收单元得到的结果变更上述中继节点的上述路径控制信肩、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中继节点各自还包括生成单元(114),该生成单元(114)生成将通过对上述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作为上述被处理数据包含的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规则包含用于将同一处理重复规定次数的定义,上述处理单元在接收到将用于将同一处理重复规定次数的指定作为上述处理特定信息包含的包的情况下,重复处理直到将该被处理包接收所指定的该次数为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中继节点各自对上述被处理包所包含的上述处理特定信息以及由上述传输单元决定的路径信息进行存储,并具有反向传输单元和变更功能,该反向传输单元在上述被处理包所通过的路径上反向传输上述被处理包,该变更功能基于该包所包含的上述处理特定信息和上述被处理数据变更该中继节点中的上述处理规则。5.一种中继装置(10),面向使用了进行网络连接的多个中继节点的信息处理,该中继装置(10)具备:传输单元(106、108),其按照路径控制信息将所接收到的包传输至其它中继装置;存储单元(120),其保持处理规则;判断单元(104),其判断所接收到的包是否为作为应该在该中继装置中进行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包,其中,上述被处理包包含表示应该执行的处理的内容的处理特定信息以及作为该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数据;处理单元(110),其当在该中继装置处接收到上述被处理包时,按照上述处理规则对该包所包含的上述被处理数据执行与该包所包含的上述处理特定信息对应的处理;以及决定单元(112),其决定通过对上述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的传输目的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成单元(114),该生成单元(114)生成将通过对上述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作为上述被处理数据包含的包。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规则包含用于将同一处理重复规定次数的定义,上述处理单元在接收到将用于将同一处理重复规定次数的指定作为上述处理特定信息包含的包的情况下,重复处理直到将该被处理包接收所指定的该次数为止。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接收单元(102),该接收单元(102)接收来自其它装置的上述处理规则。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使用了进行网络连接的多个中继节点,该方法包括:步骤(SQ22),对上述多个中继节点设定处理规则;步骤(S4),当上述多个中继节点所包含的第一中继节点接收到包时,判断该包是否为作为应该在上述第一中继节点中进行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包,其中,上述被处理包包含表示应该执行的处理的内容的处理特定信息以及作为该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数据;执行步骤(S24),上述第一中继节点在所接收到的包在该中继节点处为上述被处理包的情况下,按照上述处理规则对该包所包含的上述被处理数据执行与该包所包含的上述处理特定信息对应的处理;步骤(S26),上述第一中继节点决定作为通过对上述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的传输目的地的第二中继节点;步骤(S30),上述第一中继节点将通过对上述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发送至上述第二中继节点;以及步骤(S40、S42、S30),上述第一中继节点在所接收到的包在该中继节点处不是上述被处理包的情况下,按照路径控制信息将所接收到的包传输至其它中继节点。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S28):上述第一中继节点生成将通过对上述被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作为上述被处理数据包含的包。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S24):当在上述第二中继节点处从上述第一中继节点接收到上述被处理包时,上述第二中继节点对该包所包含的上述被处理数据执行与该包所包含的上述处理特定信息对应的处理。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规则包含用于将同一处理重复规定次数的定义,上述执行步骤包括如下步骤(S14、S16、S18、S20):在接收到将用于将同一处理重复规定次数的指定作为上述处理特定信息包含的包的情况下,重复处理直到将该被处理包接收所指定的该次数为止。全文摘要提供一种包括进行网络连接的多个中继节点(10)以及管理节点(200)的信息处理系统(100)。中继节点各自包括传输单元(106、108),其按照路径控制信息将所接收到的包传输至其它中继节点;存储单元(120),其保持处理规则;判断单元(104),其判断所接收到的包是否为作为应该在该中继节点中进行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包;处理单元(110),其当在该中继节点处接收到处理包时,按照处理规则对该包所包含的处理数据执行与该包所包含的处理特定信息对应的处理;以及决定单元(112),其决定通过对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的传输目的地。被处理包包含表示应该执行的处理的内容的处理特定信息以及作为该处理的对象的被处理数据。文档编号H04L29/08GK103081440SQ20118004080公开日2013年5月1日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优先权日2010年6月23日发明者铃木秀明,泽井秀文,大崎博之申请人:独立行政法人情报通信研究机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