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及云计算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及云计
算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 (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 > N ^ # fit (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J^(Virtualization)、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 SaaS (Software-as-a-service,软件艮口月艮务)、PaaS (Platform-as—a—Service,平台艮口服务)、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MSP (Managed Service Provider,管理服务提供商)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现有的云计算环境缺乏对各种云应用以统一的方式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这使得云计算环境在应用上存在着诸多不便,例如在目前的Iaas的云计算领域中,用户仅能申请云主机,如果用户需要使用某个软件应用系统,那么该用户需要自己进行软件应用系统安装的操作并进行维护,当用户要使用不同的Iaas服务商所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时,需要创建不同的帐户并分别进行管理;在目前的^aS的云计算领域中,用户能以订阅服务的方式在线使用某个应用服务商所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应用软件,但是用户无法控制应用软件的底层计算环境,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增加或减少计算资源,而且用户也很难将此服务迁移到另外的公有云或私有云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云计算环境在对云应用进行管理时所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方便、高效的云计算管理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包括云计算管理平台、云应用数据库以及云应用自动更新模块;其中,所述的云应用数据库连接到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上,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则通过网络与公有云或私有云连接;所述的云应用数据库包含所有的云应用的安装包;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用于帮助客户实现对公有云或私有云中的云主机以及所述云主机中的云应用的管理;所述的云应用自动更新模块检查所述云应用数据库,当存在新的云应用时对该云应用数据库进行更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包括公有云管理接口、私有云管理接口、云主机管理模块以及云应用管理模块;其中,所述的公有云管理接口用于向外部的用户提供一个接口,以实现对公有云中各类资源的管理;所述的私有云管理接口用于向外部的特定用户提供一个接口,以实现对私有云中各类资源的管理;所述的云主机管理模块处理用户的请求,并根据所述用户请求调用所述的公有云管理接口或私有云管理接口以实现对公有云或私有云中云主机的管理;所述的云应用管理模块处理用户的请求,并根据所述用户请求对安装在所述云主机中的云应用进行管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云主机管理模块对云主机的管理包括创建或删除云主机以及监控云主机的性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云应用管理模块对安装在所述云主机中的云应用进行管理包括添加云应用至云主机、将云应用从正在运行的云主机中删除、将云应用添加到所述云应用数据库中、在云应用数据库中公开或隐藏某个云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的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实现云计算管理的方法,用于在云中创建云主机,包括步骤101、管理员用户确定所要创建的云主机的需求并将此需求提交至云计算管理平台;步骤102、所述云计算管理平台根据所述管理员用户所提出的需求,通过相应的公有云接口或私有云接口来调用创建云主机的功能,以创建满足用户需求的云主机;步骤103、若创建成功,所述的云管理平台保存新创建的云主机的相关信息并通知用户创建成功,否则,云管理平台通知管理员用户云主机创建失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的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实现云计算管理的方法,用于在云主机上部署云应用,包括步骤201、管理员用户选择所要部署的云应用,并根据该云应用的类型选择正在运行的云主机;步骤202、所述的管理员用户发出添加云应用的命令后,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执行安装云应用的操作;步骤203、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在所述云应用安装成功后通知管理员用户,结束操作。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步骤202中,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执行安装云应用的操作包括步骤202-1、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获取用来部署云应用的云主机的IP地址,根用户名及密码;步骤202-2、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登录云主机;步骤202-3、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在所述云主机上执行操作,从所述云应用数据库上下载云应用安装包及安装脚本;步骤202-4、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在所述云主机上执行安装脚本,将云应用安装到所述云主机上;步骤202-5、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在所述云主机上执行相关命令,以启动该云应用服务;步骤202-6、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测试确认云应用部署成功;步骤202-7、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退出登录;
步骤202-8、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给管理员用户发送云应用部署成功通知。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步骤202中,在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执行安装云应用的操作之前还包括新创建一个云主机的操作。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的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实现云计算管理的方法,用于将新开发的云应用添加到所述云应用数据库,包括步骤301、应用开发人员向所述云计算管理平台提交新的云应用的信息,包括云应用名称、云应用版本号、云应用描述、云应用所需的数据库配置;步骤302、应用开发人员指定一个或多个云主机配置模板作为所述新的云应用在云中的运行环境,并将此信息提交至所述云计算管理平台;步骤303、应用开发人员通过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上传所述新的云应用的安装包和安装脚本至所述的云应用数据库;步骤304、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对所述新的云应用进行安装部署测试;步骤305、判断测试是否通过,若没有通过,则通知应用开发人员修改所述新的云应用后,重新执行步骤303和步骤304,否则执行下一步;步骤306、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将所述新的云应用上线,以供其他用户选择使用;步骤307、云计算管理平台通知应用开发人员提交成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的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通过公有云管理接口与私有云管理接口实现了对多家公有云与多家私有云的统一管理,极大地方便了用户。2、本发明的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能够根据管理员的命令自动地实现对云应用的部署、卸载与管理,效率高、差错率少、成本低、使用方便。
图1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中的云计算管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在一个实施例中,创建云主机的流程图;图4为在一个实施例中,删除云主机的流程图;图5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已经运行的云主机上部署云应用的流程图;图6为在一个实施例中,云计算管理平台部署云应用的流程图;图7为在一个实施例中,创建新的云主机并部署云应用的流程图;图8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云主机上卸载云应用的流程图;图9为在一个实施例中,云计算管理平台卸载云应用的流程图;图10为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开发人员提交新的云应用到云应用数据库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云计算环境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说明。公有云公有云是由公有云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计算资源,这些计算资源可供所有的网络用户使用。每个公有云服务提供商能提供一个或多个公有云。私有云私有云是由企业自己建立的云计算资源,这些资源仅供该企业内部的用户或者与该企业相关的特定外部用户使用。云主机云主机是在云计算硬件资源上利用虚拟化技术而产生的独立计算单元, 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要素。云主机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并可在云中创建、运行和删除。 一个公有云或私有云上可以有至少一个云主机。云应用云应用指运行在云主机上的软件应用服务系统。一个云主机上可以安装有至少一个云应用。云存储云存储指利用网络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将数据存储在云中的一种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在互联网络中,公有云或者私有云的数量繁多,这些云通常分属于不同的云服务提供商。每一个云服务提供商一般会各自为用户提供一个管理工具,以便于用户对该云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云进行管理。显而易见,这样的管理工具作用范围有限,不能够对不同云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云服务进行统一的管理。在某些情况下,同一云服务商所提供的不同云上的云服务,也不能用一个统一的管理工具进行管理。若能对不同云上的云服务进行统一的管理,将极大地方便用户。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云计算管理系统包括云计算管理平台以及云应用数据库;所述的云应用数据库连接到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上,而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则通过网络与公有云和/或私有云连接。其中,所述的云应用数据库包含所有的云应用的安装包,开发人员可通过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来增加新的云应用至云应用数据库。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用于帮助客户实现对诸如公有云或私有云的多种云计算资源以及云中的多种云应用的管理。在图2中对云计算管理平台的组成做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包括公有云管理接口、私有云管理接口、云主机管理模块以及云应用管理模块。公有云管理接口。各个公有云会向外部的所有用户提供一个API接口,这一 API 接口至少能够支持如下操作用户身份认证、查询已启动云主机列表信息、创建云主机、查询云主机详细信息(如IP地址信息)、重启云主机、删除云主机、备份云主机、创建云主机镜像模板。所述的公有云管理接口将各个公有云所提供的API接口聚合起来,并提供对这些 API接口的驱动,从而达到允许外部程序查询、动态创建或者删除云中的资源的目的。公有云管理接口能让云计算管理平台通过API以统一的方式来控制各种公有云资源。私有云管理接口。与公有云相类似,各个私有云向外部的特定用户提供了一个API 接口,该接口至少能够支持如下操作用户身份认证、查询已启动云主机列表信息、创建云主机、查询云主机详细信息(如IP地址信息)、重启云主机、删除云主机、备份云主机、创建云主机镜像模板。所述的私有云管理接口将各个私有云所提供的API接口聚合起来,并提供对这些API接口的驱动,从而达到允许外部程序查询、动态创建或者删除云中的资源的目的。该私有云管理接口能让云计算管理平台通过API以统一的方式来控制各种私有云资源。
云主机管理模块能以统一的方式将用户的请求发送到相应的公有云管理接口或私有云管理接口,由这些管理接口来调用各个云的API的相关操作,从而创建或删除私有云或公有云中的云主机。此外,云主机管理模块还能监控正在运行的云主机的性能。云应用管理模块能够根据用户的输入,执行相应的命令来将云应用部署到云主机中。此模块既可以将云应用部署到新创建的云主机中,也可以将云应用添加到已经运行一个或多个云应用的云主机中。云应用管理模块可以执行的操作包括添加云应用至云主机;将云应用从某个正在运行的云主机中删除;将开发人员开发的新应用添加到云应用数据库中;在云应用数据库中公开或隐藏某个云应用。在前述云计算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对云中的云主机以及安装在云主机中的云应用进行管理。基于用户的权限与职能的不同,可以将用户分为管理员用户、终端用户以及应用开发人员。所述的管理员用户能够通过云计算管理平台实现对云计算资源的创建和管理; 管理员用户可以将已经创建好的资源(如云主机和云应用)的使用信息(包括IP地址、 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以及云应用的网络URL等)发送给终端用户;一个管理员用户可以创建和管理一个或多个云主机,还可以管理或配置不同云上的云主机。所述的终端用户接受管理员用户创建的云计算资源(公有云或私有云)或云应用,并使用这些资源。所述的应用开发人员通过云计算管理平台可以将新开发的云应用以一定的方式增加到“云应用数据库”中。下面分别对云主机的创建与删除、云应用的部署与卸载进行说明。一、云主机的创建参考图3,云主机的创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管理员用户确定所要创建的云主机的需求并将此需求提交至云计算管理平台;所述需求包括云服务提供商的类型(例如,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云主机操作系统的类型(例如,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还是基于Liimx操作系统)、云主机的性能类型(例如,所要求的内存和存储空间的大小)等。步骤2、云计算管理平台根据管理员用户所提出的需求,通过相应的公有云接口或私有云接口来调用指定的云服务提供商的API中的创建云主机的功能,创建满足用户需求的云主机。步骤3、若创建成功,云管理平台保存新创建的云主机的相关信息(如IP地址,ID 编号等)并通知用户创建成功,否则,云管理平台通知管理员云主机创建失败。二、云主机的删除参考图4,云主机的删除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管理员用户通过云计算管理平台来选定需要删除的云主机,并发出删除操作的命令。步骤2、云计算管理平台根据所要删除的云主机的信息,确定其云服务提供商类型、云主机对应的ID编号。步骤3、云计算管理平台通过相应的公有云或私有云接口来调用指定的云服务提供商的API中的删除云主机的功能,删除选定的云主机。
步骤4、若删除成功,云计算管理平台通知用户该云主机删除成功,否则,云计算管理平台通知用户该云主机删除失败。三、云应用的部署云应用的部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云应用部署到已经存在的云主机上,另一种是新创建一个云主机并将云应用部署到该云主机上。下面分别对这两种部署方式的具体流程进行说明。参考图5,将云应用部署到已经存在的云主机上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管理员用户选择所要部署的云应用,并根据该云应用的类型选择正在运行的云主机;步骤2、管理员用户发出添加云应用的命令后,云计算管理平台执行安装云应用的操作;步骤3、云计算管理平台在云应用安装成功后通知管理员用户,结束操作。在图6中对步骤2的安装云应用的操作做了进一步说明,云计算管理平台安装云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云计算管理平台获取用来部署云应用的云主机的IP地址,root (根)用户名及密码等信息;步骤b、云计算管理平台登录云主机;在本实施例中,云计算管理平台可采用SSH 协议登录云主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Http协议登录云主机;步骤C、云计算管理平台在所述云主机上执行操作,从所述云应用数据库上下载云应用安装包及安装脚本;步骤d、云计算管理平台在云主机上执行安装脚本,将云应用安装到云主机上;步骤e、云计算管理平台在云主机上执行相关命令,以启动该云应用服务;步骤f、云计算管理平台测试确认云应用部署成功;步骤g、云计算管理平台退出登录;在本实施例中,云计算管理平台通过SSH协议登录云主机,因此在退出登录时采用断开SSH链接的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断开 Http连接的方式;步骤h、云计算管理平台给管理员用户发送云应用部署成功通知。以上是对在已经存在的云主机上部署云应用的相关操作,与之相比,如图7所示, 新创建一个云主机并将云应用部署到该云主机上的操作只是在步骤1-2的安装云应用之前新增加创建云主机的操作,而如何创建云主机在前文中已经有详细的说明,因此不在此
处重复。四、云应用的卸载云应用的卸载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删除云主机,另一种是在保留云主机的情况下,单独卸载选定的云应用。通过直接删除云主机的方式来卸载云应用在之前“云主机的删除”这一部分中已经有详细的说明,下面重点对在保留云主机的情况下,单独卸载选定的云应用做详细的说明。参考图8,在云主机上卸载所选定的云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管理员用户选择云主机以及该云主机上所要卸载的云应用;步骤2、管理员用户发出卸载云应用的命令后,由云计算管理平台执行卸载云应用
9的操作;步骤3、云计算管理平台在卸载云应用成功后通知管理员用户。在图9中对云计算管理平台卸载云应用的过程做了进一步说明,该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云计算管理平台获取所要卸载的云应用所在的云主机的IP地址、管理员用户名(root)、密码以及已经部署的云应用等信息;步骤b、云计算管理平台登录所述云主机;在本实施例中,云计算管理平台可采用 SSH协议登录云主机并与云主机交互,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Http协议或其他的网络协议与云主机进行交互;步骤C、云计算管理平台在云主机上执行操作,停止云应用服务;步骤d、从云应用数据库上下载云应用卸载脚本;步骤e、云计算管理平台在所述云主机上执行卸载脚本;步骤f、云计算管理平台测试确认应用卸载成功;步骤g、云计算管理平台退出登录;在本实施例中,云计算管理平台通过SSH协议登录云主机,因此在退出登录时采用断开SSH链接的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断开 Http连接或其他网络连接的方式;步骤h、云计算管理平台给管理员用户发送应用卸载成功通知。之前提到,在云主机上安装或卸载云应用时,云应用的安装与卸载程序都来源于云应用数据库,而云应用数据库中的数据由应用开发人员负责更新,在图10中给出了应用开发人员提交新的云应用到云应用数据库的流程,这一过程包括步骤1、应用开发人员向云计算管理平台提交新的云应用的信息,包括云应用名称、云应用版本号、云应用描述、云应用所需的数据库配置等。步骤2、应用开发人员指定一个或多个云主机配置模板作为云应用在云中的运行环境,并将此信息提交至云计算管理平台。云主机配置模板由云计算管理平台提供。开发人员根据该云应用运行时的需要(比如操作系统、网络带宽等)来决定采用哪种云主机配置,确保云应用与云主机配置模板中的操作系统兼容。步骤3、应用开发人员通过云计算管理平台上传云应用安装包和云应用安装脚本至云应用数据库;步骤4、云计算管理平台对新上传的云应用进行安装部署测试;步骤5、判断测试是否通过,若没有通过,则通知应用开发人员修改该云应用后,重新执行步骤3和步骤4,否则执行下一步;步骤6、云计算管理平台将新的云应用上线,以供其他用户选择使用(例如某公司的管理员用户可以通过管理平台将此云应用部署在某个云中并运行);步骤7、云计算管理平台通知应用开发人员提交成功。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云计算管理系统还包括有云应用自动更新模块,该模块可以将应用开发人员提交的新的云应用在指定时间更新到所述云应用数据库,还可以自动将所述云应用数据库中现有的云应用与某一位置(如网络中的某一服务器)所保存的云应用进行比较,一旦发现有新的云应用,自动更新所述云应用数据库。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云计算管理系统通过公有云管理接口与私有云管理接口实现了对多家公有云与多家私有云的统一管理,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此外,本发明的云计算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管理员的命令自动地实现对云应用的部署、卸载与管理,效率高、差错率少、成本低、使用方便。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计算管理平台、云应用数据库以及云应用自动更新模块;其中,所述的云应用数据库连接到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上,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则通过网络与公有云或私有云连接;所述的云应用数据库包含所有的云应用的安装包;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用于帮助客户实现对公有云或私有云中的云主机以及所述云主机中的云应用的管理;所述的云应用自动更新模块检查所述云应用数据库,当存在新的云应用时对该云应用数据库进行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包括公有云管理接口、私有云管理接口、云主机管理模块以及云应用管理模块;其中,所述的公有云管理接口用于向外部的用户提供一个接口,以实现对公有云中各类资源的管理;所述的私有云管理接口用于向外部的特定用户提供一个接口,以实现对私有云中各类资源的管理;所述的云主机管理模块处理用户的请求,并根据所述用户请求调用所述的公有云管理接口或私有云管理接口以实现对公有云或私有云中云主机的管理;所述的云应用管理模块处理用户的请求,并根据所述用户请求对安装在所述云主机中的云应用进行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云主机管理模块对云主机的管理包括创建或删除云主机以及监控云主机的性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云应用管理模块对安装在所述云主机中的云应用进行管理包括添加云应用至云主机、将云应用从正在运行的云主机中删除、将云应用添加到所述云应用数据库中、在云应用数据库中公开或隐藏某个云应用。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之一的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实现云计算管理的方法,用于在云中创建云主机,包括步骤101、管理员用户确定所要创建的云主机的需求并将此需求提交至云计算管理平台;步骤102、所述云计算管理平台根据所述管理员用户所提出的需求,通过相应的公有云接口或私有云接口来调用创建云主机的功能,以创建满足用户需求的云主机;步骤103、若创建成功,所述的云管理平台保存新创建的云主机的相关信息并通知用户创建成功,否则,云管理平台通知管理员用户云主机创建失败。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之一的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实现云计算管理的方法,用于在云主机上部署云应用,包括步骤201、管理员用户选择所要部署的云应用,并根据该云应用的类型选择正在运行的云主机;步骤202、所述的管理员用户发出添加云应用的命令后,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执行安装云应用的操作;步骤203、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在所述云应用安装成功后通知管理员用户,结束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云计算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202中,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执行安装云应用的操作包括步骤202-1、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获取用来部署云应用的云主机的IP地址,根用户名及密码;步骤202-2、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登录云主机;步骤202-3、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在所述云主机上执行操作,从所述云应用数据库上下载云应用安装包及安装脚本;步骤202-4、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在所述云主机上执行安装脚本,将云应用安装到所述云主机上;步骤202-5、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在所述云主机上执行相关命令,以启动该云应用服务;步骤202-6、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测试确认云应用部署成功; 步骤202-7、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退出登录;步骤202-8、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给管理员用户发送云应用部署成功通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云计算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202中,在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执行安装云应用的操作之前还包括新创建一个云主机的操作。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之一的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实现云计算管理的方法,用于将新开发的云应用添加到所述云应用数据库,包括步骤301、应用开发人员向所述云计算管理平台提交新的云应用的信息,包括云应用名称、云应用版本号、云应用描述、云应用所需的数据库配置;步骤302、应用开发人员指定一个或多个云主机配置模板作为所述新的云应用在云中的运行环境,并将此信息提交至所述云计算管理平台;步骤303、应用开发人员通过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上传所述新的云应用的安装包和安装脚本至所述的云应用数据库;步骤304、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对所述新的云应用进行安装部署测试; 步骤305、判断测试是否通过,若没有通过,则通知应用开发人员修改所述新的云应用后,重新执行步骤303和步骤304,否则执行下一步;步骤306、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将所述新的云应用上线,以供其他用户选择使用; 步骤307、云计算管理平台通知应用开发人员提交成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包括云计算管理平台以及云应用数据库;其中,云应用数据库连接到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上,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则通过网络与公有云或私有云连接;所述的云应用数据库包含所有的云应用的安装包;所述的云计算管理平台用于帮助客户实现对公有云或私有云中的云主机以及所述云主机中的云应用的管理。本发明的云计算管理系统通过公有云管理接口与私有云管理接口实现了对多家公有云与多家私有云的统一管理,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2427481SQ201210008370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2日
发明者张继勇, 杜佳庆 申请人:易云捷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