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数据及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707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行数据及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行数据及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
直O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3rd Generation,简称为3G)移动通信系统中,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为 UMTS)是其中的一种,它的网络结构由核心网(Core Network,简称为C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接入网(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为 UTRAN)和用户设备 (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组成。UTRAN和UE之间通过空中接口(Uu接口)进行通信。现有技术中引入了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简称为HSUPA)功能,主要是为了支持高速上行数据业务,降低传输时延,提高峰值速率。现有技术中还引入了增强高速分组接入(High-Speed Packet Access,简称为HSPA+),进一步增强了 HSPA的传输能力。在引入了 HSPA和HSPA+以后,上行通过增强专用信道(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简称为E-DCH),下行通过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HS-DSCH)信道进行数据传输。这两个信道都是共享信道,一般的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简称为PQ域业务都是基于调度传输的。即通过相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来指示数据收发的具体时间和物理资源。在完成数据收发后,接收方通过相应的反馈信道来报告本次数据的接收情况、信道质量等信息。HSPA/HSPA+的上行传输过程是这样的在调度传输方式下,UE先在E-DCH接入授权信道(E-DCH Access Grant Channel,简称为E-AGCH)上接收授权信息,包括授权生效的子帧、时隙、功率、码道等信息;UE在授权生效的子帧发起E-DCH数据传输;UE在E-DCH数据发送之后的N子帧通过E-DCH HARQ指示信道(E-DCH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 简称为E-HICH)接收网络侧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发送E-DCH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为HARQ)进程标识和数据接收确认字符 (Acknowledgement,简称为 ACK) / 非确认字符(Non-Acknowledgement,简称为 NACK)。HSPA/HSPA+的下行传输过程是这样的UE先在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HS-SCCH)上接收下行数据传输信令,指示UE在规定的子帧以及规定的时隙、码道接收HS-DSCH信息;UE按照HS-SCCH的指示接收HS-DSCH数据;UE在接收HS-DSCH数据之后的M子帧通过高速-共享指示信道(High Speed Shared Indication Channel,简称为HS-SICH)向网络侧发送HS-DSCH数据接收的ACK/NACK信息以及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hdicator,简称为CQI)。目前,针对上述HSPA/HSPA+的传输方式,UE通常根据网络侧的控制指示信息计算或生成相关的传输参数,进而依据这些传输参数进行后续信息的传输。然而这种传输参数因未考虑UE自身的传输实际情况,导致传输速率不稳定。
针对相关技术中UE传输速率不稳定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UE传输速率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及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统计当前周期的上行数据发送的误码率;上述终端判断上述误码率是否大于设定的误码率门限;如果是,该终端根据上述当前周期内的平均传输速率与目标传输速率设置传输参数; 如果否,该终端判断包括上述当前周期在内的连续指定个数的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上述误码率门限,如果均小于或等于,该终端根据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传输块门限设置传输参数;该终端根据设置的上述传输参数进行后续上行数据的传输。上述终端根据上述当前周期内的平均传输速率与目标传输速率设置传输参数包括上述终端获取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上述终端根据上述平均传输块值和上述误码率计算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速率;上述终端根据设定的目标传输块值和上述误码率门限计算目标传输速率;上述终端比较上述平均传输速率与上述目标传输速率的大小关系,并根据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上述终端根据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包括如果上述平均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上述目标传输速率,上述终端维持当前传输参数不变;如果上述平均传输速率小于上述目标传输速率,上述终端将上述目标传输块值作为后续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块值,并根据上述目标传输块值更新上行传输的码率。上述终端判断包括上述当前周期在内的连续指定个数的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上述误码率门限包括上述终端开启周期计数器;上述终端统计上述当前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上述误码率门限,如果是,上述周期计数器的值加 1,并继续统计,直至上述周期计数器的值为上述指定个数;如果否,停止上述周期计数器。上述终端根据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传输块门限设置传输参数包括上述终端获取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上述终端比较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上述传输块门限的大小关系,并根据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上述终端根据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包括如果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大于或等于上述传输块门限,上述终端维持当前传输参数不变;如果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小于上述传输块门限,上述终端将上述平均传输块值上调指定数值,设置后续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块值为上调后的上述平均传输块值,并根据上述上调后的平均传输块值更新上行传输的码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读取E-DCH的TEBS (总缓存占用状态);如果该TEBS = 0,上述终端检测指定时长内读取的上述TEBS是否持续为0 ;如果在上述指定时长内检测到TEBS大于0,该终端设置向网络侧报告的调度信息中的TEBS为一个非零值;如果在上述指定时长内检测到TEBS持续为0,该终端设置向网络侧报告的调度信息中的TEBS为0 ;该终端在调度上报时刻到来时,发送上述调度信息,其中,该调度信息携带有设置后的上述TEBS。上述指定时长等于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上述定时时长的设置方式包括上述终端根据无线链路控制层的状态设置上述定时时长的初始值;上述终端统计连续指定个下行数据反馈包的平均响应时间间隔;如果上述平均响应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上述初始值,上述终端设置上述定时时长等于上述初始值;如果上述平均响应时间间隔大于上述初始值,上述终端设置上述定时时长等于上述平均响应时间间隔。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误码率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当前周期的上行数据发送的误码率;第一误码率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上述误码率统计模块统计的上述误码率是否大于设定的误码率门限;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 用于在上述第一误码率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当前周期内的平均传输速率与目标传输速率设置传输参数;第二误码率判断模块,用于在上述第一误码率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断包括上述当前周期在内的连续指定个数的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上述误码率门限,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在上述第二误码率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传输块门限设置传输参数;上行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或上述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设置的上述传输参数进行后续上行数据的传输。上述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包括平均传输块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平均传输速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上述平均传输块值获取单元获取的上述平均传输块值和上述误码率计算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速率;目标传输速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的目标传输块值和上述误码率门限计算目标传输速率;传输速率比较单元,用于比较上述平均传输速率计算单元计算的上述平均传输速率与上述目标传输速率计算单元计算的上述目标传输速率的大小关系;传输参数设置单元,用于根据上述传输速率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上述传输参数设置单元包括第一设置子单元,用于在上述传输速率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上述平均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上述目标传输速率的情况下,维持当前传输参数不变;第二设置子单元,用于在上述传输速率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上述平均传输速率小于上述目标传输速率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传输块值作为后续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块值, 并根据上述目标传输块值更新上行传输的码率。上述第二误码率判断模块包括计数器开启单元,用于开启周期计数器;统计单元,用于统计上述当前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上述误码率门限;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述统计单元的统计结果为上述当前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误码率均小于或等于上述误码率门限的情况下,上述周期计数器的值加1,并继续统计,直至上述周期计数器的值为上述指定个数;计数器停止单元,用于在上述统计单元的统计结果为上述当前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误码率均大于上述误码率门限的情况下,停止上述周期计数器。上述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包括平均传输块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比较单元,用于比较上述平均传输块值获取单元获取的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上述传输块门限的大小关系;设置单元,用于根据上述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上述设置单元包括第三设置子单元,用于在上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大于或等于上述传输块门限的情况下,维持当前传输参数不变;第四设置子单元,用于在上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小于上述传输块门限的情况下,将上述平均传输块值上调指定数值,设置后续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块值为上调后的上述平均传输块值,并根据上述上调后的平均传输块值更新上行传输的码率。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读取模块,用于读取E-DCH的总缓存占用状态TEBS ;检测模块,用于在上述读取模块读取的上述 TEBS = 0的情况下,检测指定时长内读取的该TEBS是否持续为0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上述检测模块在上述指定时长内检测到TEBS大于0的情况下,设置向网络侧报告的调度信息中的TEBS为一个非零值;第二设置模块,用于上述检测模块在上述指定时长内检测到TEBS持续为0,设置向网络侧报告的调度信息中的TEBS为0 ;调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调度上报时刻到来时,发送上述调度信息,其中,该调度信息携带有设置后的上述TEBS。通过本发明,终端根据当前周期的上行数据发送的误码率与设定的误码率门限的关系,设置传输参数,再根据该传输参数进行后续上行数据的传输,解决了相关技术中UE 传输速率不稳定的问题,通过调整传输参数间接地降低了传输块大小,从而减小了数据传输的错误率,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对于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通过在指定时间内维持调度授权,达到及时回复状态报告,提高下行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的目的。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下行各功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误码率统计模块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速率评估模块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反馈包时间间隔统计模块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延时定时器管理模块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对于HSPA/HSPA+的上行数据传输过程和下行数据传输过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及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的是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2-步骤S110)步骤S102,终端统计当前周期的上行数据发送的误码率。步骤S104,该终端判断上述误码率是否大于设定的误码率门限;如果是,执行步骤S106,如果否,执行步骤S108。
步骤S106,该终端根据上述当前周期内的平均传输速率与目标传输速率设置传输参数。步骤S108,该终端判断包括上述当前周期在内的连续指定个数的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上述误码率门限,如果均小于或等于,该终端根据该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传输块门限设置传输参数。步骤S110,该终端根据设置的上述传输参数进行后续上行数据的传输。通过上述方法,终端根据当前周期的上行数据发送的误码率与设定的误码率门限的关系,设置传输参数,再根据该传输参数进行后续上行数据的传输,解决了相关技术中UE 传输速率不稳定的问题,通过调整传输参数间接地降低了传输块大小,从而减小了数据传输的错误率,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上述步骤S102中,终端统计当前周期的上行数据发送的误码率的具体过程可以是在启动HSPA/HSPA+上行数据传输时,UE开始统计E-DCH信道上数据传输的错误率(即上述误码率),统计误码率的方法可以是以N为周期,统计连续N个E-DCH数据发送的正确和错误的个数,并据此计算出误码率(Block Error Ratio,简称为BLER),下面以BLER_ cur(0 < BLER cur < 1)来表示,同时记录在一个周期内的E-DCH数据传输块的大小K_ cur,如果周期较小,则数据波动较小,可以计算出K_cur,如果周期较大,则数据的波动较大,可以计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K_cur。再据此计算出该时间段内上行数据发送的平均速率(即上述平均传输速率)S_cur = K_cur*(l-BLER_cur)/TTI,其中,TTI为传输时间间隔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简禾尔为 TTI)。假设设定一个数据传输的误码率的容忍门限(即上述误码率门限)BLER_ Threshold(极限),此门限来自于网络配置的BLER目标值。然后执行步骤S104,即判断上述误码率是否大于设定的误码率门限,如果BLER_cur低于此门限,则认为传输是正常的。 同时记录一个最大的传输块大小K_maX,在初始的时候,它等于E-TFC(增强型专用传输信道传输格式组合)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如果BLER_cur大于误码率门限时,对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即终端获取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该终端根据上述平均传输块值和上述误码率计算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速率,该终端根据设定的目标传输块值和上述误码率门限计算目标传输速率,该终端比较上述平均传输速率与上述目标传输速率的大小关系,并根据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这样终端可以自主的调整传输参数,为后续通过调整传输块值来调整数据误码率提供基础。对于上述终端根据当前周期内的平均传输速率与目标传输速率设置传输参数的方式,具体地方式可以是启动评估,评估的准则是取传输块表(即E-TFC Table)中当前传输块的下一级传输块作为目标传输块,该目标传输块的大小记为K_targ, 以BLER_ThreShold作为目标BLER,记为BLER_targ。计算出目标数据的传输速率(即上述目标传输速率)S_targ = K_targ* (l-BLER_Threshold) /TTI,当然,该目标传输速率也可以提前设定。其中,上述终端根据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的方式可以包括如果上述平均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上述目标传输速率,该终端维持当前传输参数不变,如果上述平均传输速率小于上述目标传输速率,该终端将上述目标传输块值作为后续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块值,并根据该目标传输块值更新上行传输的码率。该方式简洁合理,通过调整数据传输块的大小来调整数据传输速率。针对上述方式,如果S_targ ( S_cur,则维持当前的传输参数, 否则,调整允许的最大码率,即下调最大码率,下调的程度是可以保证在E-TFC选择最大传输块时,不能选择到K_cur,但是恰好可以选择到K_targ,这样可以保证减小了允许的最大码率,使S_targ与S_cur的大小关系达到平衡,然后将K_cur更新为K_targ。如果BLER_cur小于或等于BLER_targ时,执行步骤S108,即终端判断包括当前周期在内的连续指定个数的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上述误码率门限,具体地,该终端开启周期计数器,统计上述当前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上述误码率门限,如果是,上述周期计数器的值加1,并继续统计,直至该周期计数器的值为上述指定个数;如果否,停止上述周期计数器。这样,可以较准确快速的统计周期的误码率与误码率门限的关系。如果当前周期在内的连续指定个数的周期的误码率均小于或等于上述误码率门限,上述终端根据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传输块门限设置传输参数,具体地可以包括该终端获取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该终端比较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上述传输块门限的大小关系,并根据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上述通过比较平均传输块值与上述传输块门限的大小关系来设置传输参数的方式较为方便合理,为后续调整数据传输速率做好基础。对于上述终端根据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的方式,本实施例可以是如果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大于或等于上述传输块门限,该终端维持当前传输参数不变;如果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小于上述传输块门限,该终端将上述平均传输块值上调指定数值,设置后续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块值为上调后的上述平均传输块值,并根据上述上调后的平均传输块值更新上行传输的码率。针对上述方式,首先启动一个周期计数器C,当连续指定个数(比如P)的周期的 BLER_cur均小于或等于BLER_targ时,判断K_cur和K_max的大小关系,如果K_cur < K_ max,那么调整允许的最大码率,即上调最大码率,上调的程度是可以保证在E-TFC选择最大传输块时,可以选择到K_cur大小所对应的传输块的上一级传输块的大小K_up,一般情况下,上一级传输块的大小比下一级传输块会略微小一些,这样可以保证在上调最大码率时不会瞬间上调太多,使S_targ与S_cur的大小关系达到平衡,然后将K_cur更新为K_up。 该方式详细介绍了终端根据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的方式,这样终端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自适应的调整上行数据的传输参数,使得数据传输速率在各种无线环境下趋于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传输速率。在周期计数器C的计数达到P之前,统计上述当前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上述误码率门限,如果是,周期计数器C的值加1,并继续统计,直至该周期计数器的值为上述指定个数(比如P)。在此过程中,如果出现BLER_CUr高于BLER_targ,则停止计数器。这样可以阻止传输速率因BLER恶化而降低,同时可以维持传输速率的稳定,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平均传输速率。如果误码率持续达到误码率门限BLER_Threshold, 那么这样的评估将以N为周期重复进行。对于HSPA/HSPA+的上行数据传输过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如图2所示的是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S2O2-步骤 S2IO)步骤S202,终端读取E-DCH的TEBS ;
步骤S204,如果上述TEBS = 0,该终端检测指定时长内读取的上述TEBS是否持续为0;步骤S206,如果在上述指定时长内检测到TEBS大于0,该终端设置向网络侧报告的调度信息中的TEBS为一个非零值;步骤S208,如果在上述指定时长内检测到TEBS持续为0,该终端设置向网络侧报告的调度信息中的TEBS为0 ;步骤S210,该终端在调度上报时刻到来时,发送上述调度信息,其中,该调度信息携带有设置后的上述TEBS。通过上述方法,终端根据指定时长内读取的上述TEBS是否持续为0,来设置向网络侧报告的调度信息中的TEBS的值,解决了相关技术中UE传输速率不稳定的问题,减少了反馈包发送的延迟,提高了下行数据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对于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通过在指定时间内维持调度授权,达到了及时回复状态报告,提高下行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的目的。上述指定时长等于定时器的定时时长,该定时时长的设置方式可以是该终端根据无线链路控制O^adio Link Control,简称为RLC)层的状态设置上述定时时长的初始值, 该终端统计连续指定个下行数据反馈包的平均响应时间间隔,如果上述平均响应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上述初始值,该终端设置上述定时时长等于上述初始值,如果上述平均响应时间间隔大于上述初始值,该终端设置上述定时时长等于上述平均响应时间间隔。针对上述方式,在启动HSPA/HSPA+下行数据传输时,开始分析下行数据反馈包的平均响应时间间隔。设置一个下行数据反馈包的平均响应时间间隔的定时器Timer_reSp, 初始的时候设置一个时长的初始值T_init,T_init的设置依据是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简称为RLC)层的状态定时器时长、Poll规则等。初始时,认为下行数据反馈包的平均响应时间间隔T_cur = T_init。然后开始统计连续M个下行数据反馈包的平均响应时间间隔T_est,如果T_est彡T_cur,则维持T_cur不变,否则更新T_cur为T_est。当上行TEBS = 0时,启动Timer_resp,时长为T_cur。如果在定时器超时之前TEBS > 0,则重新启动该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之前,向网络侧报告的SI (调度信息)中,携带的TEBS修改为一个非零的值,该值的取值范围可以是根据协议规定的1-31,该值所对应的数据量应大于等于至少一个上行RLC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简称为PDU)的大小。 如果该定时器超时,并且TEBS仍然等于0,则在下次向网络侧报告的SI (调度信息)中,报告TEBS = 0。在下一次TEBS从非零变为0时,再次启动Timer_resp。每次启动或者重新启动Timer_reSp时,定时器时长应设置为当前的T_cur。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两次反馈包发送之间因为向网络侧报告没有上行数据量,而导致网络侧停止上行数据发送的授权,从而导致下次发送下行反馈包时因为没有授权,而需要发起增强型随机接入,从而导致反馈包发送延迟,影响下行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对应于上述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 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误码率统计模块30、第一误码率判断模块32、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4、第二误码率判断模块36、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8和上行数据传输模块39。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误码率统计模块30,用于统计当前周期的上行数据发送的误码率;第一误码率判断模块32,连接至误码率统计模块30,用于判断误码率统计模块30 统计的上述误码率是否大于设定的误码率门限;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4,连接至第一误码率判断模块32,用于在第一误码率判断模块32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当前周期内的平均传输速率与目标传输速率设置传输参数;第二误码率判断模块36,连接至第一误码率判断模块32,用于在第一误码率判断模块32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断包括上述当前周期在内的连续指定个数的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上述误码率门限;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8,连接至第二误码率判断模块36,用于在第二误码率判断模块36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传输块门限设置传输参数;上行数据传输模块39,连接至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4和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8,用于根据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4或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8设置的上述传输参数进行后续上行数据的传输。通过上述装置,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4或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8根据当前周期的上行数据发送的误码率与设定的误码率门限的关系,设置传输参数,然后上行数据传输模块39根据该传输参数进行后续上行数据的传输,解决了相关技术中UE传输速率不稳定的问题,通过调整传输参数间接地降低了传输块大小,从而减小了数据传输的错误率, 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 上述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4在上述第一误码率判断模块32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当前周期内的平均传输速率与目标传输速率设置传输参数,对于上述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4设置传输参数的具体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4可以包括平均传输块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平均传输速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上述平均传输块值获取单元获取的上述平均传输块值和上述误码率计算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速率;目标传输速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的目标传输块值和上述误码率门限计算目标传输速率;传输速率比较单元,用于比较上述平均传输速率计算单元计算的上述平均传输速率与上述目标传输速率计算单元计算的上述目标传输速率的大小关系;传输参数设置单元,用于根据上述传输速率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上述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4中的传输参数设置单元,根据上述传输速率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对于上述传输参数设置单元设置传输参数的具体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传输参数设置单元可以包括第一设置子单元,用于在上述传输速率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上述平均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上述目标传输速率的情况下,维持当前传输参数不变;第二设置子单元,用于在上述传输速率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上述平均传输速率小于所述目标传输速率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传输块值作为后续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块值,并根据上述目标传输块值更新上行传输的码率。第二误码率判断模块36在第一误码率判断模块32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断包括上述当前周期在内的连续指定个数的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上述误码率门限,对于上述第二误码率判断模块36判断误码率的具体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第二误码率判断模块36可以包括计数器开启单元,用于开启周期计数器;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上述当前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上述误码率门限;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述统计单元的统计结果为上述当前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误码率均小于或等于上述误码率门限的情况下,上述周期计数器的值加1,并继续统计,直至上述周期计数器的值为上述指定个数;计数器停止单元,用于在上述统计单元的统计结果为上述当前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误码率均大于上述误码率门限的情况下,停止上述周期计数器。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8在第二误码率判断模块36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 根据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传输块门限设置传输参数,对于上述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8设置传输参数的具体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8可以包括平均传输块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比较单元,用于比较上述平均传输块值获取单元获取的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上述传输块门限的大小关系;设置单元,用于根据上述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对于上述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38中的上述设置单元,对于其设置传输参数的具体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设置单元可以包括第三设置子单元, 用于在上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大于或等于上述传输块门限的情况下,维持当前传输参数不变;第四设置子单元,用于在上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上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小于上述传输块门限的情况下,将上述平均传输块值上调指定数值,设置后续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块值为上调后的上述平均传输块值,并根据上述上调后的平均传输块值更新上行传输的码率。对应于上述的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读取模块40、检测模块42、第一设置模块44、第二设置模块46和调度信息发送模块48。下面对该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说明。读取模块40,用于读取E-DCH的TEBS ;检测模块42,连接至读取模块40,用于在读取模块40读取的上述TEBS = 0的情况下,检测指定时长内读取的上述TEBS是否持续为0 ;第一设置模块44,连接至检测模块42,用于检测模块42在上述指定时长内检测到 TEBS大于0的情况下,设置向网络侧报告的调度信息中的TEBS为一个非零值;第二设置模块46,连接至检测模块42,用于检测模块42在上述指定时长内检测到 TEBS持续为0,设置向网络侧报告的调度信息中的TEBS为0 ;调度信息发送模块48,连接至第一设置模块44和第二设置模块46,用于在调度上报时刻到来时,发送上述调度信息,其中,该调度信息携带有设置后的上述TEBS。通过上述装置,检测模块42检测指定时长内读取的上述TEBS是否持续为0,第一设置模块44或第二设置模块46据此来设置向网络侧报告的调度信息中的TEBS的值,解决了相关技术中UE传输速率不稳定的问题,减少了反馈包发送的延迟,提高了下行数据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对于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通过在指定时间内维持调度授权,达到了及时回复状态报告,提高下行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的目的。其中,上述指定时长等于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对于该定时时长的设置方式,前面已经进行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下行各功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整个上下行各功能模块存在于UE的终端协议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为 MAC)子层。误码率统计模块(其功能相当于上述误码率统计模块的功能)通过Ll反馈的上行数据的接收反馈信息来统计上行数据传输的误码率BLER。该误码率信息输入到上行速率评估模块(其功能相当于上述第一误码率判断模块和上述第二误码率判断模块),该模块用于评估是否需要调整上行数据传输的传输块大小,并将调整后的结果作用于E-TFC选择模块(其功能相当于上述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和上述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同时 E-TFC选择模块会将新的传输块大小反馈给上行速率评估模块。下行反馈包时间间隔统计模块(其功能相当于上述读取模块和上述检测模块的功能)用于统计下行反馈包的响应时间间隔,该信息输入到延时定时器管理模块(其功能相当于上述第一设置模块、上述第二设置模块和上述调度信息发送模块的功能),用于更新定时器时长,而TEBS值作为延时定时器管理模块的另一输入,决定了定时器的启动和停止。延时定时器管理模块将更新后的信息输入到调度信息管理模块,用来根据该信息进行调度管理操作。对应与上述图5所示的各功能模块,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误码率统计模块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602-步骤S620)步骤S602,初始的时候,设置计数值η = 0。步骤S604,收到E-HICH的反馈信息,η值加1。步骤S606,判断此时η值是否大于统计周期N。如果是,执行步骤S614,如果否,执行步骤S608。步骤S608,判断E-HICH反馈的结果是否是NACK。如果是,执行步骤S610,如果否, 执行步骤S612。步骤S610,NACK的计数加1。步骤S612,E-HICH反馈总计数加1,然后执行步骤S620。步骤S614,计数值η复位为0。步骤S616,计算误码率BLER = NACK计数/E-HICH反馈总计数。步骤S618,将BLER输入到上行速率评估模块。步骤S620,本轮统计周期计数,进入下次循环周期,然后执行步骤S604。对应与上述图5所示的各功能模块,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速率评估模块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702-步骤步骤S702,收到当前误码率BLER信息后,判断BLER是否大于设定的误码率门限 BLER_targ,如果是,执行步骤S704,如果否,执行步骤S718。步骤S704,复位计数器C。步骤S706,计算当前周期内的平均传输速率S_cur = K_cur* (l_BLER_cur)/TTI。步骤S708,计算目标传输速率 S_targ = K_targ*(l_BLER_Threshold)/TTI。步骤S710,判断S_cur是否小于S_targ,如果是,执行步骤S712,如果否,执行步骤 S7260
步骤S712,将 K_targ 赋值给 K_cur。步骤S714,计算K_cur对应的码率Lambda。步骤S716,更新允许的最大码率为Lambda,然后执行步骤S7^。步骤S718,计数器C值加1。步骤S720,判断计数器值是否等于设定的计数门限P,如果是,执行步骤S722,如果否,执行步骤S7^。步骤S722,判断K_cur是否小于K_max,如果是,执行步骤S7M,如果否,执行步骤 S7260步骤S7M,将 K_up 赋值给 K_cur。步骤,计数器停止,维持当前传输参数。对应与上述图5所示的各功能模块,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反馈包时间间隔统计模块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802-步骤 S818)步骤S802,收到下行反馈包后,初始的时候,设置计数值m为0。步骤S804,m 加 1。步骤S806,判断m是否大于设定的计数门限值M,如果是,执行步骤S808,如果否, 执行步骤S812。步骤S808,计算反馈包的平均响应时间T_est = T_total/M。步骤S810,更新Timer_resp时长T_cur为T_est,然后执行步骤S818。步骤S812,记录本次反馈包响应时刻T_new。步骤S814,记录反馈包总响应时间 T_total = T_total+T_new_T_old。步骤S816,将本次反馈包响应时刻存为上次反馈包响应时刻T_old = T_neW。步骤S818,该流程结束。对应与上述图5所示的各功能模块,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延时定时器管理模块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902-步骤S916)步骤S902,获取TEBS信息,判断TEBS是否等于0,如果是,执行步骤S904,如果否, 执行步骤S916。步骤S904,启动延迟定时器Timer_resp,时长为T_cur。步骤S906,判断定时器是否超时,如果是,执行步骤S914,如果否,执行步骤S908。步骤S908,判断TEBS是否大于0,如果是,执行步骤S910,如果否,执行步骤S912。步骤S910,重新启动 Timer_resp,时长为 T_cur。步骤S912,设置TEBS为一个至少大于一个RLC PDU的非零值,然后执行步骤S904。步骤S914,设置TEBS为实际的TEBS值。步骤S916,该流程结束。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针对HSPA/HSPA+的数据传输特点,通过 UE自主的调整上行最大码率的约束,间接的降低传输块大小来达到减小数据传输错误率的目的。进一步通过减小数据传输错误概率,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在下行数据传输过程中, 通过评估上行反馈包的时间间隔,延迟上报TEBS = 0,保证上行反馈包及时发送,减小上层窗口滑动受阻导致的速率降低以及不稳定出现的概率,达到了提升和稳定下行传输速率的目的。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统计当前周期的上行数据发送的误码率;所述终端判断所述误码率是否大于设定的误码率门限;如果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当前周期内的平均传输速率与目标传输速率设置传输参数;如果否,所述终端判断包括所述当前周期在内的连续指定个数的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误码率门限,如果均小于或等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传输块门限设置传输参数;所述终端根据设置的所述传输参数进行后续上行数据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当前周期内的平均传输速率与目标传输速率设置传输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获取所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平均传输块值和所述误码率计算所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速率; 所述终端根据设定的目标传输块值和所述误码率门限计算目标传输速率; 所述终端比较所述平均传输速率与所述目标传输速率的大小关系,并根据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包括如果所述平均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传输速率,所述终端维持当前传输参数不变;如果所述平均传输速率小于所述目标传输速率,所述终端将所述目标传输块值作为后续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块值,并根据所述目标传输块值更新上行传输的码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判断包括所述当前周期在内的连续指定个数的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误码率门限包括所述终端开启周期计数器;所述终端统计所述当前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误码率门限,如果是,所述周期计数器的值加1,并继续统计,直至所述周期计数器的值为所述指定个数;如果否,停止所述周期计数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传输块门限设置传输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获取所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所述终端比较所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所述传输块门限的大小关系,并根据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包括如果所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大于或等于所述传输块门限,所述终端维持当前传输参数不变;如果所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小于所述传输块门限,所述终端将所述平均传输块值上调指定数值,设置后续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块值为上调后的所述平均传输块值,并根据所述上调后的平均传输块值更新上行传输的码率。
7.一种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读取增强专用信道E-DCH的总缓存占用状态TEBS ; 如果所述TEBS = 0,所述终端检测指定时长内读取的所述TEBS是否持续为0 ; 如果在所述指定时长内检测到TEBS大于0,所述终端设置向网络侧报告的调度信息中的TEBS为一个非零值;如果在所述指定时长内检测到TEBS持续为0,所述终端设置向网络侧报告的调度信息中的TEBS为0 ;所述终端在调度上报时刻到来时,发送所述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调度信息携带有设置后的所述TEB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时长等于定时器的定时时长,所述定时时长的设置方式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无线链路控制层的状态设置所述定时时长的初始值; 所述终端统计连续指定个下行数据反馈包的平均响应时间间隔; 如果所述平均响应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初始值,所述终端设置所述定时时长等于所述初始值;如果所述平均响应时间间隔大于所述初始值,所述终端设置所述定时时长等于所述平均响应时间间隔。
9.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误码率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当前周期的上行数据发送的误码率; 第一误码率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误码率统计模块统计的所述误码率是否大于设定的误码率门限;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误码率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 根据所述当前周期内的平均传输速率与目标传输速率设置传输参数;第二误码率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误码率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断包括所述当前周期在内的连续指定个数的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误码率门限;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误码率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 根据所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传输块门限设置传输参数;上行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或所述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设置的所述传输参数进行后续上行数据的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参数设置模块包括 平均传输块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平均传输速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平均传输块值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平均传输块值和所述误码率计算所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速率;目标传输速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的目标传输块值和所述误码率门限计算目标传输速率;传输速率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平均传输速率计算单元计算的所述平均传输速率与所述目标传输速率计算单元计算的所述目标传输速率的大小关系;传输参数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输速率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参数设置单元包括第一设置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传输速率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所述平均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传输速率的情况下,维持当前传输参数不变;第二设置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传输速率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所述平均传输速率小于所述目标传输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传输块值作为后续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块值,并根据所述目标传输块值更新上行传输的码率。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误码率判断模块包括 计数器开启单元,用于开启周期计数器;统计单元,用于统计所述当前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误码率门限;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统计单元的统计结果为所述当前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误码率均小于或等于所述误码率门限的情况下,所述周期计数器的值加1,并继续统计,直至所述周期计数器的值为所述指定个数;计数器停止单元,用于在所述统计单元的统计结果为所述当前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误码率均大于所述误码率门限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周期计数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参数设置模块包括 平均传输块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平均传输块值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所述传输块门限的大小关系;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设置传输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包括第三设置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所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大于或等于所述传输块门限的情况下,维持当前传输参数不变;第四设置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所述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小于所述传输块门限的情况下,将所述平均传输块值上调指定数值,设置后续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块值为上调后的所述平均传输块值,并根据所述上调后的平均传输块值更新上行传输的码率。
15.一种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增强专用信道E-DCH的总缓存占用状态TEBS ;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读取模块读取的所述TEBS = 0的情况下,检测指定时长内读取的所述TEBS是否持续为0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所述检测模块在所述指定时长内检测到TEBS大于0的情况下,设置向网络侧报告的调度信息中的TEBS为一个非零值;第二设置模块,用于所述检测模块在所述指定时长内检测到TEBS持续为0,设置向网络侧报告的调度信息中的TEBS为0 ;调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调度上报时刻到来时,发送所述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调度信息携带有设置后的所述TEBS。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数据及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其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终端统计当前周期的上行数据发送的误码率;再判断该误码率是否大于设定的误码率门限;如果是,该终端根据当前周期内的平均传输速率与目标传输速率设置传输参数;如果否,判断包括当前周期在内的连续指定个数的周期的误码率是否均小于或等于误码率门限,如果均小于或等于,该终端根据当前周期的平均传输块值与传输块门限设置传输参数;再根据设置的传输参数进行后续上行数据的传输。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UE传输速率不稳定的问题,通过调整传输参数间接地降低了传输块大小,从而减小了数据传输的错误率,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
文档编号H04W28/22GK102457914SQ20121000851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苏岚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