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装置及其干扰判断方法

文档序号:7979590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无线装置及其干扰判断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无线装置及其干扰判断方法。无线装置工作于一第一频宽模式,并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射频信号,计数与一主频道相关联的一第一通道空闲评估(CCA)、与一次频道相关联的一第二CCA数量、与主频道及次频道至少其中之一相关联的一整体CCA数量以及一假警报数量。接着,若该第二CCA数量超过该第一CCA数量与一偏差量的总和,则无线装置判断自身处于一干扰状态,并根据该整体CCA数量与该假警报数量的一比值,判断该干扰状态属一第一干扰类型及一第二干扰类型其中之一。
【专利说明】无线装置及其干扰判断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无线装置及其干扰判断方法。尤指一种能够通过判断无线装置是否处于干扰状态,再决定干扰状态属第一干扰类型或第一干扰类型的无线装置及其干扰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无线区域网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的发展,为达到高通道流量(throughput ;TP)的需求,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 Engineers ;IEEE)已制定最新的无线网路标准802.lln。802.1ln规范除了支持原802.1labg规范的20兆赫(MHz)传输频宽外,更支持40MHz传输频宽,即802.1ln规范将两个相邻的20MHz通道作为一个40MHz通道使用,以增加通道流量。
[0003]WLAN无线装置使用2.4吉赫(GHz)频段进行信号传输。然而,由于2.4GHz频段由多种的无线装置,例如蓝牙装置、家用无线电话及WLAN装置共同使用,因此当一 WLAN无线装置在2.4GHz频段并使用40MHz传输频宽时,将容易遭受其他使用同频段的无线装置的信号干扰,而影响到传输效能。在此情况下,若无法有效处理干扰问题,则WLAN无线装置使用40MHz传输频宽进行信号传输的通道流量将大幅地被降低,甚至其通道流量可能低于使用20MHz传输频宽进行信号传输的通道流量。
[0004]有鉴于此,如何减少一 WLAN无线装置因其他无线装置的信号干扰而影响其通道流量的可能性,乃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装置及其干扰判断方法。本发明的无线装置通过比较二通道的频道空闲评估数量判断本身是否处于一干扰状态,并根据整体频道空闲评估数量与一假警报数量的比值,判断该干扰状态属一第一干扰类型及一第二干扰类型其中之一。如此一来,无线装置可分别根据第一干扰类型及第二干扰类型,降低干扰的影响,以确保其传输效能。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装置,其包含一射频电路以及一处理电路。该射频电路用以自一主频道及一次频道接收至少一射频信号。该处理电路,电性连接至该射频电路,且用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工作于一第一频宽模式,以及根据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计数与该主频道相关联的一第一频道空闲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CA)数量、与该次频道相关联的一第二 CCA数量、与该主频道及该次频道至少其中之一相关联的一整体CCA数量及一假警报(false alarm:FA)数量。该处理电路更用以判断该第二 CCA数量超过该第一 CCA数量与一偏差量的总合,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处于一干扰状态,并根据该整体CCA数量与该假警报数量的一比值,判断该干扰状态属一第一干扰类型及一第二干扰类型其中之
O
[0007]为达前述目的,本发明更公开一种用于一收发装置的干扰判断方法。该收发装置包含一射频电路以及一电性连接至该射频电路的处理电路。该流量改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无线装置工作于一第一频宽模式;(b)使该射频电路自一主频道及一次频道接收至少一射频信号;(C)使该处理电路根据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计数与该主频道相关联的一第一频道空闲评估(clear channel ;CCA)数量、与该次频道相关联的一第二 CCA数量、与该主频道及该次频道至少其中之一相关联的一整体CCA数量以及一假警报(false alarm:FA)数量;(d)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二 CCA数量超过该第一 CCA数量与一偏差量的总合,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处于一干扰状态;以及(e)使该处理电路根据该整体CCA数量与该假警报数量的一比值,判断该干扰状态属一第一干扰类型及一第二干扰类型其中之一。
[0008]在参阅图式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便可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态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的无线装置I的示意图;
[0010]图2为无线装置I的工作频带的示意图;
[0011]图3描绘第一干扰类型的情况;
[0012]图4描绘第二干扰类型的情况;
[0013]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的干扰判断方法的流程图;
[0014]图6A-6B为本发明第五实施的干扰判断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0015]图7A-7B为本发明第六实施的干扰判断方法的流程图。
[0016]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7]I 无线装置
[0018]11 射频电路
[0019]13 处理电路
[0020]102 射频信号
[0021]P_CH 主频道
[0022]S_CH 次频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解释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须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特定的环境、应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实施。因此,关于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须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及附图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附图中各元件间的尺寸关系仅为求容易了解,非用以限制实际比例。
[0024]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其为一无线装置I的示意图。无线装置I包含一射频电路11及处理电路13。于本实施例中,无线装置I为一符合一 IEEE 802.1ln标准的WLAN无线装置,且可为一接入点(access point)及一无线网卡其中之一。须说明者,基于说明简化的原则,无线装置I中与本发明较不相关的细节的电路于图中省略而未绘示,且于此不加以赘述。[0025]无线装置I可工作于一第一频宽模式(例如:40MHz传输频宽模式)及一第二频宽模式(例如:20MHz传输频宽模式)。当无线装置I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时,射频电路11自一主频道?_01及一次频道S_CH接收一个或多个连续的射频信号102。另外,当无线装置I工作于第二频宽模式时,射频电路11仅自主频道接收一个或多个连续的射频信号102。需注意者,射频信号102可包含各种传输于2.4GHz频段的射频信号,例如:WLAN信号、蓝牙信
V寸ο
[0026]图2描绘无线装置I的工作频带的示意图。无线装置I根据IEEE 802.1ln标准,自2.4GHz频段中选择一 20MHz传输频宽作为主频道P_CH,以及另一相邻的20MHz传输频宽作为次频道S_CH。于本实施例中,假设无线装置I所选择的主频道P_CH相较于次频道S_CH相对干净,即假设信号干扰主要出现次频道S_CH。由于如何选择相较干净的频道作为主频道P_CH非本发明主要讨论的技术内容,且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达成,故在此不加以赘述。
[0027]处理电路13电性连接至射频电路11,且用以判断无线装置I是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及第二频宽模式其中之一。当无线装置I是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时,处理电路13根据射频电路11所接受的射频信号102,计数与主频道P_CH相关联的一第一频道空闲评估(clearchannel assessment ;CCA)数量、与次频道S_CH相关联的一第二 CCA数量、与主频道P_CH及次频道3_01至少其中之相关联的一整体CCA数量以及一假警报(false alarm:FA)数量。举例而言,处理电路中可包含多个计数器,其用以分别计数第一 CCA数量、第二 CCA数量、整体CCA数量及FA数量。
[0028]具体而言,依据IEEE 802.1ln标准中的频道空闲评估(CCA)机制,处理电路13会根据射频电路11于主频道?_01及次频道S_CH中所接收的射频信号102的能量分别判断主频道P_CH及次频道3_01是否为闲置(idle)。若自主频道P_CH接收的射频信号102能量大于一临界值,则判断主频道P_CH为忙碌。类似地,若自次频道S_CH接收的射频信号能量102大于该临界值,则判断次频道S_CH为忙碌。处理电路13分别计数主频道P_CH及次频道S_CH为忙碌的次数,即为第一 CCA数量及第二 CCA数量。此外,处理电路13更根据主频道P_CH及次频道S_CH其中任一为忙碌,计数整体CCA数量。换言之,一旦主频道P_CH及次频道S_CH其中之一或同时为忙碌,则处理电路13即将整体CCA数量的值增加,以计数当下的40MHz传输频宽为忙碌的次数。
[0029]由于只要主频道?_01及次频道5_01其中之一为忙碌,处理电路13即为认为当下的40MHz传输频宽为忙碌,即认为当下可能有欲传送至无线装置I的射频信号102。在此情况下,处理电路13自射频电路11接收并处理射频信号102。当处理电路13处理射频信号102时,若判定处理中射频信号102非WLAN信号或非欲传送至无线装置I的WLAN信号时,则将此次判断当下的40MHz传输频宽为忙碌的情况视为一假警报(false alarm:FA),并计数FA数量。
[0030]如同先前所述,射频信号102可为各种传输于2.4GHz频段的射频信号,且其即使为WLAN信号也可能为非欲传送至无线装置I的WLAN信号。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次频道S_CH中可能出现窄频的蓝牙信号,以及部份与次频道S_CH重叠的WLAN信号(即具5MHz平移的WLAN信号)。另外,如图4所示,次频道S_CH中可能出现使用相同20MHz传输频宽的WLAN信号,但此WLAN信号欲传送至另一 WLAN无线装置,而非无线装置I。于本实施例中,类似于图3中的这些射频信号所产生的信号干扰归类为第一干扰类型,而类似于图4中的这些射频信号所产生的信号干扰归类为第二干扰类型。
[0031]在上述信号干扰存在的情况下,处理电路13将因判断次频道S_CH为忙碌的,而接收并处理射频信号102,而错过真正欲传送至无线装置I的射频信号102,而导致通道流量将大幅地被降低,甚至通道流量可能低于工作于第二频宽模式(20MHz传输频宽模式)时的通道流量。为判断无线装置I是否处于干扰状态(即上述的两种干扰类型),处理电路13判断第二 CCA数量是否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一偏差量的总合。当第二 CCA数量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的总合时,则处理电路13判断无线装置处于干扰状态。随后,处理电路13再根据整体CCA数量与假警报数量的一比值,判断干扰状态属第一干扰类型及第二干扰类型其中之一。
[0032]当处理电路13判断此比值大于一预设比值时,则判断干扰状态属第一干扰类型。反之,当处理电路13判断此比值不大于(即小于或等于)预设比值时,则判断干扰状态属第二干扰类型。如此一来,无线装置I可分别根据第一干扰类型及第二干扰类型,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以降低干扰的影响,进而确保其通道流量。
[0033]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也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无线装置I为一接入点或一设定为独立基本服务组(independent basic service set ;IBSS)模式的无线网卡。当处理电路13判断无线装置I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后,更判断无线装置I是否与一使用者装置连线。若无线装置I已与使用者装置连线,则处理电路13判断整体CCA数量是否大于一 CCA临界值且第二 CCA数量是否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的总合。若整体CCA数量大于CCA临界值且第二 CCA数量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的总合,则判断无线装置I处于干扰状态。
[0034]另一方面,若处理电路13判断无线装置I已与使用者装置连线,则处理电路13更判断使用者装置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或第二频宽模式。若判断使用者装置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40MHz传输频宽模式),则处理电路13更判断无线装置I是否已处于干扰状态。具体而言,若于无线装置I尚未与使用者装置连线前,处理电路13已判断无线装置I处于干扰状态,则处理电路13标记无线装置I处于干扰状态及其干扰状态的类型。反之,若处理电路13已判断无线装置I未处于干扰状态,则处理电路13标记无线装置I未处于干扰状态。举例而言,处理电路13可使用一标记值代表无线装置I是否处于干扰状态,其中标记值等于O时,代表无线装置I未处于干扰状态,而标记值等于I时,代表无线装置I处于干扰状态。上述的标记值可储存于处理电路13的暂存器或无线装置I的额外储存装置中。
[0035]接着,若无线装置I未处于干扰状态,则处理电路13判断一通道流量是否大于一通道流量临界值。若通道流量小于或等于通道流量临界值,则处理电路13接着判断整体CCA数量是否大于CCA临界值且第二 CCA数量是否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一偏差量Bias_l的总合以判断无线装置I是否处于干扰状态。此时,若判断无线装置I处于干扰状态,则进一步地判断干扰状态的类型。
[0036]另外,若通道流量大于通道流量临界值,则处理电路13接着判断第二 CCA数量是否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一偏差量Bias_2的总合,以判断无线装置I是否处于干扰状态。同样地,若判断无线装置I处于干扰状态,则进一步地判断干扰状态的类型。需说明者,于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偏差量Bias_l及偏差量Bias_2为不同的数值,但于其他实施例中,其也可为相同的数值。
[0037]此外,于判断无线装置I已与使用者装置连线且使用者装置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40MHz传输频宽模式)后,若处理电路13判断无线装置I已处于干扰状态,则进一步判断干扰状态属第一干扰类型或第二干扰类型。若干扰状态属第一干扰类型,则处理电路13仅根据主频道P_CH的第一 CCA,自射频电路11接收并处理后续的至少一射频信号102。换言之,在此情况下,处理电路13仅根据主频道P_CH是否为忙碌,自射频电路11接收并处理后续的至少一射频信号102,以避免因次频道S_CH中的信号干扰,造成处理电路13自射频电路11接收并处理非WLAN信号或非欲传送至无线装置I的WLAN信号。
[0038]另外,若干扰状态属第二干扰类型,则处理电路13致能射频电路11广播一重复发送请求(duplicate request-to-send !duplicate RTS)信息。如此一来,通过广播重复发送请求,无线装置13可与其他使用相同20MHz传输频宽(即次频道S_CH)的WLAN装置进行协调,以共用传输频宽来避免信号碰撞(collision),并避免接收并处理非欲传送至无线装置I的WLAN信号。除此之外,于判断无线装置I已与使用者装置连线后,若处理电路13判断使用者装置工作于第二频宽模式(20MHz传输频宽模式),则处理电路13仅根据主频道的第一 CCA,自射频电路 11接收并处理后续的射频信号102。
[0039]由上述第二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可通过判断无线装置是否处于干扰状态,再决定干扰状态属第一干扰类型或第一干扰类型。一旦无线装置与使用者连线,且两者都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40MHz传输频宽模式),若已确定干扰状态及干扰类型,则根据干扰类型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以降低干扰的影响,进而确保其通道流量。
[0040]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也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无线装置I为一使用者装置的无线网卡。当处理电路13判断无线装置I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后,处理电路13更判断无线装置I是否已处于干扰状态。需说明的是,无线装置I预设处于未干扰状态;换言之,当处理电路13未执行过下述干扰状态的判定时,无线装置I假设处于未干扰状态。
[0041]若无线装置I未处于干扰状态,则处理电路13判断一通道流量是否大于一通道流量临界值。若通道流量小于或等于通道流量临界值,则处理电路13接着判断整体CCA数量是否大于CCA临界值且第二 CCA数量是否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Bias_l的总合以判断无线装置I是否处于干扰状态。此时,若判断无线装置I处于干扰状态,则进一步地判断干扰状态的类型。
[0042]另外,若通道流量大于通道流量临界值,则处理电路13接着判断第二 CCA数量是否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Bias_2的总合,以判断无线装置I是否处于干扰状态。同样地,若判断无线装置I处于干扰状态,则进一步地判断干扰状态的类型。需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偏差量Bias_l及偏差量Bias_2为不同的数值,但于其他实施例中,其可为相同的数值。偏差量Bias_l及偏差量Bias_2的设定与通道流量是否大于通道流量临界值相关。偏差量的设定决定第二 CCA数量超过第一 CCA数量的比例。举例而言,偏差量可基于第二 CCA数量超过该第一 CCA数量的1.5倍为基准而设定。
[0043]若处理电路13判断无线装置I已处于干扰状态,则进一步判断干扰状态属第一干扰类型或第二干扰类型。若干扰状态属第一干扰类型,则处理电路13仅根据主频道P_CH的第一 CCA,自射频电路11接收并处理后续的至少一射频信号102。换言之,处理电路13仅根据主频道P_CH是否为忙碌,自射频电路11接收并处理后续的至少一射频信号102,以避免因次频道S_CH中的信号干扰,造成处理电路13自射频电路11接收并处理非WLAN信号或非欲传送至无线装置I的WLAN信号。
[0044]另外,若干扰状态属第二干扰类型,则处理电路13致能射频电路11广播一重复发送请求(duplicate request-to-send !duplicate RTS)信息。如此一来,通过广播重复发送请求,无线装置13可与其他使用相同20MHz传输频宽(即次频道S_CH)的WLAN装置进行协调,以共用传输频宽来避免信号碰撞(collision),并避免接收并处理非欲传送至无线装置I的WLAN信号。
[0045]由上述第三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可通过判断无线装置是否处于干扰状态,再决定干扰状态属第一干扰类型或第一干扰类型。若无线装置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40MHz传输频宽模式)且已确定干扰状态及干扰类型,则可根据干扰类型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以降低干扰的影响,进而确保其通道流量。
[0046]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为一种干扰判断方法,其流程图描绘于图5。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用于一收发装置(例如:第一实施例的无线装置1),其包含一射频电路以及一电性连接至射频电路的处理电路。
[0047]首先,干扰判断方法执行步骤501,使处理电路判断无线装置是否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40MHz传输频宽模式)。若无线装置是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于第一频宽模式,则执行步骤503,使射频电路自主频道及次频道接收至少一射频信号。反之,若无线装置非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则执行步骤505,终止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换言之,当无线装置非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时,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无需继续执行其他的步骤,即不考虑无线装置工作于第二频宽模式(20MHz传输频宽模式)的情况。
[0048]于执行步骤503后,执行步骤507,使处理电路根据至少一射频信号,计数与主频道相关联的第一频道空闲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CA)数量、与次频道相关联的第二 CCA数量、与主频道 及次频道至少其中之一相关联的一整体CCA数量以及一假警报(false alarm:FA)数量。接着,于步骤509中,使处理电路判断第二 CCA数量是否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的总合。若第二 CCA数量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的总合,则执行步骤511,使处理电路判断无线装置处于干扰状态。反之,若第二 CCA数量未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的总合,则执行步骤513,终止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详言之,当第二 CCA数量未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的总合时,处理电路认为无线装置未处于干扰状态,故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即无需再继续执行其他的步骤。
[0049]于执行步骤511后,执行步骤515,使处理电路判断整体CCA数量与假警报数量的比值是否大于一预设比值。若大于预设比值,则执行步骤517,判断干扰状态属第一干扰类型。反之,若小于或等于预设比值,则执行步骤519,判断干扰状态属第二干扰类型。
[0050]除了上述步骤,第四实施例的干扰判断方法也能执行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所有操作及功能,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直接了解第四实施例如何基于第一实施例以执行该等操作及功能,故在此不再赘述。
[0051]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为一种干扰判断方法,其流程图描绘于图6A至6B。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用于一收发装置(例如:第二实施例的无线装置1),其包含一射频电路以及一电性连接至射频电路的处理电路。
[0052]首先,干扰判断方法执行步骤601,使处理电路判断无线装置是否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40MHz传输频宽模式)。若无线装置是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于第一频宽模式,则执行步骤603,使射频电路自主频道及次频道接收至少一射频信号。反之,若无线装置非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则执行步骤605,终止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换言之,当无线装置非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时,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无需继续执行其他的步骤,即不考虑无线装置工作于第二频宽模式(20MHz传输频宽模式)的情况。
[0053]于执行步骤603后,执行步骤607,使处理电路根据至少一射频信号,计数与主频道相关联的一第一 CCA数量、与次频道相关联的一第二 CCA数量、与主频道及次频道至少其中之一相关联的一整体CCA数量以及一 FA数量。接着,于步骤609中,使处理电路判断无线装置是否已与使用者装置连线。若无线装置尚未已与使用者装置连线,则执行步骤611,使处理电路判断是否整体CCA数量大于CCA临界值且第二 CCA数量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Bias_l的总合。若整体CCA数量大于CCA临界值且第二 CCA数量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Bias_l的总合,则执行步骤613,使处理电路判断无线装置处于干扰状态。反之,若整体CCA数量未大于CCA临界值或第二 CCA数量未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Bias_l的总合,则执行步骤615,终止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详言之,当第二 CCA数量未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Bias_l的总合时,处理电路认为无线装置未处于干扰状态,故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即无需再继续执行其他的步骤。
[0054]于执行步骤613后,执行步骤617,使处理电路判断整体CCA数量与假警报数量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比值。若大于预设比值,则执行步骤619,判断干扰状态属第一干扰类型。反之,若小于或等于预设比值,则执行步骤621,判断干扰状态属第二干扰类型。
[0055]于步骤609中,若无线装置已与使用者装置连线,则执行步骤623,使处理电路判断使用者装置是否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若使用者装置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则执行步骤625,使处理电路判断无线装置是否已处于干扰状态。若无线装置尚未处于干扰状态,则执行步骤627,使处理电路判断通道流量是否大于通道流量临界值。若通道流量小于或等于通道流量临界值,则接着执行步骤611。反之,若通道流量大于通道流量临界值,则执行步骤635,使处理电路判断第二 CCA数量是否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值Bias_2的总合。
[0056]若第二 CCA数量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值Bias_2的总合,则执行步骤613。反之,若第二 CCA数量未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值Bias_2的总合,则执行步骤637,终止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详言之,当整体CCA数量未大于CCA临界值或第二 CCA数量未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Bias_2的总合时,处理电路认为无线装置未处于干扰状态,故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即无需再继续执行其他的步骤。
[0057]于步骤625中,若无线装置已处于干扰状态,则执行步骤631,使处理电路判断干扰状态是否属于第一干扰类型,即判断干扰状态为第一干扰类型或第二干扰类型。若干扰状态属于第一干扰类型,则执行步骤629,使处理电路仅根据主频道的第一 CCA,自射频电路接收并处理后续的至少一射频信号。再者,若干扰状态不属于第一干扰类型(即属于第二干扰类型),则执行步骤633,使处理电路致能射频电路广播一重复发送请求信息。此外,若于步骤623中,处理电路判断使用者装置非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即工作于第二频宽模式),则也执行步骤629。
[0058]除了上述步骤,第五实施例的干扰判断方法也能执行第二实施例所描述的所有操作及功能,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直接了解第五实施例如何基于第二实施例以执行该等操作及功能,故在此不再赘述。
[0059]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为一种干扰判断方法,其流程图描绘于图7A至7B。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用于一收发装置(例如:第三实施例的无线装置1),其包含一射频电路以及一电性连接至射频电路的处理电路。
[0060]首先,干扰判断方法执行步骤701,使处理电路判断无线装置是否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40MHz传输频宽模式)。若无线装置是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于第一频宽模式,则执行步骤703,使射频电路自主频道及次频道接收至少一射频信号。反之,若无线装置非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则执行步骤705,终止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换言之,当无线装置非工作于第一频宽模式时,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无需继续执行其他的步骤,即不考虑无线装置工作于第二频宽模式(20MHz传输频宽模式)的情况。
[0061]于执行步骤703后,执行步骤707,使处理电路根据至少一射频信号,计数与主频道相关联的一第一 CCA数量、与次频道相关联的一第二 CCA数量、与主频道及次频道至少其中之一相关联的一整体CCA数量以及一 FA数量。接着,于步骤709中,使处理电路判断无线装置是否已处于干扰状态。若无线装置尚未处于干扰状态,则执行步骤711,使处理电路判断干扰状态是否属第一干扰类型,即判断干扰状态为第一干扰类型或第二干扰类型其中之一。若干扰状态属于第一干扰类型,则执行步骤713,使处理电路仅根据主频道的第一 CCA,自射频电路接收并处理后续的至少一射频信号。再者,若干扰状态不属于第一干扰类型(即属于第二干扰类型),则执行步骤715,使处理电路致能射频电路广播一重复发送请求信息。
[0062]另一方面,于步骤709中,若无线装置尚未处于干扰状态,则执行步骤717,使处理电路判断通道流量是否大于通道流量临界值。若通道流量小于或等于通道流量,则执行步骤723,使处理电路判断是否整体CCA数量大于一 CCA临界值且第二 CCA数量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Bias_l的总合。若整体CCA数量大于CCA临界值且第二 CCA数量超过第一CCA数量与偏差量Bias_l的总合,则执行步骤727,使处理电路判断无线装置处于干扰状态。反之,若整体CCA数量未大于CCA临界值或第二 CCA数量未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Bias_l的总合,则执行步骤725,终止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详言之,当整体CCA数量未大于CCA临界值或第二 CCA数量未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Bias_l的总合时,处理电路认为无线装置未处于干扰状态,故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即无需再继续执行其他的步骤。
[0063]于步骤727后,执行步骤729,使处理电路判断整体CCA数量与假警报数量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比值。若大于预设比值,则执行步骤731,使处理电路判断干扰状态属第一干扰类型。反之,若小于或等于预设比值,则执行步骤733,判断干扰状态属第二干扰类型。
[0064]此外,若于步骤717中,若通道流量大于通道流量临界值,则执行步骤719,使处理电路判断第二 CCA数量是否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值Bias_2的总合。若第二 CCA数量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值Bias_2的总合,则执行步骤727。反之,若第二 CCA数量未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值Bias_2的总合,则执行步骤721,终止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详言之,当整体CCA数量未大于CCA临界值或第二 CCA数量未超过第一 CCA数量与偏差量Bias_2的总合时,处理电路认为无线装置未处于干扰状态,故本发明的干扰判断方法即无需再继续执行其他的步骤。
[0065]除了上述步骤,第六实施例的干扰判断方法也能执行第三实施例所描述的所有操作及功能,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直接了解第六实施例如何基于第三实施例以执行该等操作及功能,故在此不再赘述。
[0066]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判断信号干扰,并针对不同的干扰类型,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以降低干扰的影响,进而确保WLAN无线装置的通道流量。因此,当WLAN无线装置工作于40MHz传输频宽模式,本发明可减少WLAN无线装置因其他无线装置的信号干扰而影响其通道流量的可能性。
[0067]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发明的实施态样,以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畴。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装置,包含:一射频电路,用以自一主频道及一次频道接收至少一射频信号;一处理电路,电性连接至该射频电路,用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工作于一第一频宽模式,根据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计数与该主频道相关联的一第一 CCA数量、与该次频道相关联的一第二 CCA数量、与该主频道及该次频道至少其中之一相关联的一整体CCA数量及一假警报数量,以及判断该第二 CCA数量超过该第一 CCA数量与一偏差量的总合,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处于一干扰状态,并根据该整体CCA数量与该假警报数量的一比值,判断该干扰状态属一第一干扰类型及一第二干扰类型其中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更判断该比值大于一预设比值,以判断该干扰状态属该第一干扰类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更判断该比值小于或等于一预设比值,以判断该干扰状态属该第二干扰类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更用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工作于一第一频宽模式,判断该无线装置未与一使用者装置连线,以及判断该整体CCA数量大于一 CCA临界值且该第二 CCA数量超过该第一 CCA数量与该偏差量的总合,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处于该干扰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更用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已与一使用者装置连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更用以判断该使用者装置工作于该第一频宽模式,判断该无线装置尚未处于该干扰状态,判断一通道流量小于或等于一通道流量临界值,以及判断该整体CCA数量大于一 CCA临界值且该第二 CCA数量超过该第一 CCA数量与该偏差量的总合,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处于该干扰状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更用以判断该使用者装置工作于该第一频宽模式,判断该无线装置尚未处于该干扰状态,以及判断一通道流量大于一通道流量临界值。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更用以判断该使用者装置工作于该第一频宽模式,判断该无线装置已处于该干扰状态,以及判断该干扰状态属该第一干扰类型,以该处理电路仅根据该主频道的一第一 CCA,自该射频电路接收并处理后续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更用以判断该使用者装置工作于该第一频宽模式,判断该无线装置已处于该干扰状态,以及判断该干扰状态属该第二干扰类型,该处理电路致能该射频电路广播一重复发送请求信息。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装置,该处理电路更用以判断该使用者装置工作于一第二频宽模式,该处理电路仅根据该主频道的一第一 CCA,自该射频电路接收并处理后续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更用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尚未处于该干扰状态,判断一通道流量小于或等于一通道流量临界值,以及判断该整体CCA数量大于一 CCA临界值且该第二 CCA数量超过该第一 CCA数量与该偏差量的总合,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处于该干扰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更用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尚未处于该干扰状态,以及判断一通道流量大于一通道流量临界值。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更用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已处于该干扰状态,以及判断该干扰状态属该第一干扰类型,该处理电路仅根据该主频道的一第一CCA数量,自该射频电路接收并处理后续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更用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已处于该干扰状态,以及判断该干扰状态属该第二干扰类型,该处理电路致能该射频电路广播一重复发送请求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包含多个计数器,用以分别计数该第一 CCA数量、该第二 CCA数量、该整体CCA数量及该假警报数量。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无线装置符合一IEEE 802.1ln标准,且为一接入点及一无线网卡其中之一。
17.一种用于一收发装置的干扰判断方法,该收发装置包含一射频电路以及一电性连接至该射频电路的处理电路,该干扰判断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无线装置工作于一第一频宽模式;(b)使该射频电路自一主频道及一次频道接收至少一射频信号;(c)使该处理电路根据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计数与该主频道相关联的一第一频道空闲评估CCA)数量、该次频道相关联的一第二 CCA数量、与该主频道及该次频道至少其中之一相关联的一整体CCA数量以及 一假警报数量;(d)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二CCA数量超过该第一CCA数量与一偏差量的总合,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处于一干扰状态;以及(e)使该处理电路根据该整体CCA数量与该假警报数量的一比值,判断该干扰状态属一第一干扰类型及一第二干扰类型其中之一。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干扰判断方法,其中该步骤(e)更包含下列步骤:(el)使该处理电路更判断该比值大于一预设比值,以判断该干扰状态属该第一干扰类型。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干扰判断方法,其中该步骤(e)更包含下列步骤:(e2)使该处理电路更判断该比值小于或等于一预设比值,以判断该干扰状态属该第二干扰类型。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干扰判断方法,其中于该步骤(d)之前更包含下列步骤:(fl)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无线装置未与一使用者装置连线;以及该步骤(d)更包含下列步骤:(dl)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整体CCA数量大于一 CCA临界值且该第二 CCA数量超过该第一 CCA数量与该偏差量的总合,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处于该干扰状态。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干扰判断方法,其中于该步骤(d)之前更包含下列步骤:(f2)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无线装置已与一使用者装置连线。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干扰判断方法,其中于该步骤(d)之前更包含下列步骤:(f3)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使用者装置工作于该第一频宽模式;(f4)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无线装置尚未处于该干扰状态;(f5)使该处理电路判断一通道流量小于或等于一通道流量临界值;以及该步骤(d)更包含下列步骤:(dl)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整体CCA数量大于一 CCA临界值且该第二 CCA数量超过该第一 CCA数量与该偏差量的总合,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处于该干扰状态。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干扰判断方法,其中于该步骤(d)之前更包含下列步骤:(f3)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使用者装置工作于该第一频宽模式;(f4)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无线装置尚未处于该干扰状态;以及(f6)使该处理电路判断一通道流量大于一通道流量临界值。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干扰判断方法,其中于该步骤(e)后更包含下列步骤:(f2)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无线装置已与一使用者装置连线;(f3)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使用者装置工作于该第一频宽模式;(f7)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无线装置已处于该干扰状态; (f8)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干扰状态属该第一干扰类型;以及(f9)使该处理电路仅根据该主频道的一第一 CCA,自该射频电路接收并处理后续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
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干扰判断方法,其中于该步骤(e)后更包含下列步骤:(f2)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无线装置已与一使用者装置连线;(f3)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使用者装置工作于该第一频宽模式;(f7)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无线装置已处于该干扰状态;(HO)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干扰状态属该第二干扰类型;以及(fl I)使该处理电路致能该射频电路广播一重复发送请求信息。
26.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干扰判断方法,其中于该步骤(e)后更包含下列步骤:(f2)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无线装置已与一使用者装置连线;(fl2)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使用者装置工作于一第二频宽模式;以及(Π3)使该处理电路仅根据该主频道的一第一 CCA,自该射频电路接收并处理后续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
27.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干扰判断方法,其中于该步骤(d)之前更包含下列步骤:(f4)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无线装置尚未处于该干扰状态;(f5)使该处理电路判断一通道流量小于或等于一通道流量临界值;以及该步骤(d)更包含下列步骤:(dl)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整体CCA数量大于一 CCA临界值且该第二 CCA数量超过该第一 CCA数量与该偏差量的总合,以判断该无线装置处于该干扰状态。
2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干扰判断方法,其中于该步骤(d)之前更包含下列步骤:(f4)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无线装置尚未处于该干扰状态;以及(f6)使该处理电路判断一通道流量大于一通道流量临界值。
2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干扰判断方法,其中于该步骤(e)后更包含下列步骤:(f7)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无线装置已处于该干扰状态;(f8)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干扰状态属该第一干扰类型;(f9)使该处理电路仅根据该主频道的一第一 CCA,自该射频电路接收并处理后续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
30.如请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干扰判断方法,其中于该步骤(e)后更包含下列步骤:(f7)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无线装置已处于该干扰状态;(flO)使该处理电路判断该干扰状态属该第二干扰类型;以及(fl I)使该处理电路致能该射频电路广播一重复发送请求信息。
3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干扰判断方法,其中该处理电路包含多个计数器,用以分别计数该第一 CCA数量、该第二 CCA数量、该整体CCA数量及该假警报数量。
3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干扰判断方法,其中该无线装置符合一IEEE802.1 In标准,且为一接入点及一无线网卡其中之一`。
【文档编号】H04W24/08GK103458422SQ201210183195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辛建威, 张仲尧 申请人: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