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8849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至第七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八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三极管、二极管、振荡器和GSM驱动芯片。本实用新型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工作时,当振荡器满足启振的振幅、相位等条件时,三极管产生振荡,并经过第六电容的取样反馈回三极管反复进行放大形成正反馈系统,直至振荡管由线性过渡到非线性工作状态达到平衡后,由第三电容耦合至GSM驱动芯片,其中一路经二分频调节中频信号,另外一路与基准评论鉴相后经环路滤波器去除高频分量,通过改变二极管来控制第二本振的频率,本电路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相位噪声指标余量较大,功耗较小,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专利说明】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
【背景技术】
[0002]现代手机接收电路在性能上要求高线性、大动态范围、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这就要求尽可能地提高接收器的线性度和抗干扰能力,减小其信号失真和误码率,超短波标准信号输入后,首先经过限幅器,然而经过放大器放大或衰减器衰减,完成射频动态调整,然后经过预选器选择所需频段,信号通过预选器后被低噪声放大器放大,低噪声放大器对信号幅度进行放大,在一定增益的情况下,可以对后面的电路噪声进行抑制;信号经过低噪放后,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8GHz左右的镜频信号。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后,与第一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中频信号,中频信号再经过滤波和放大处理后与第二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所需的第二中频信号,然而,传统的第二本振电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相位噪声指标余量较小,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至第七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八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三极管、二极管、振荡器和GSM驱动芯片,所述振荡器的第一端接地,所述振荡器的第二端与所述GSM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GSM驱动芯片的分频器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分频器工作电源,所述GSM驱动芯片的鉴相器端接鉴相器工作电源,所述GSM驱动芯片基准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工作电源,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GSM驱动芯片的滤波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0007]本实用新型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工作时,当振荡器满足启振的振幅、相位等条件时,三极管产生振荡,并经过第六电容的取样反馈回三极管反复进行放大形成正反馈系统,直至振荡管由线性过渡到非线性工作状态达到平衡后,由第三电容耦合至GSM驱动芯片,其中一路经二分频调节中频信号,另外一路与基准评论鉴相后经环路滤波器去除高频分量,通过改变二极管来控制第二本振的频率,本电路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相位噪声指标余量较大,功耗较小,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l至第七电阻R7、第一电容Cl至第八电容C8、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三极管T、二极管D、振荡器Y和GSM驱动芯片1C,振荡器Y的第一端接地,振荡器Y的第二端与GSM驱动芯片IC的输入端连接,GSM驱动芯片IC的分频器端与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接分频器工作电源,GSM驱动芯片IC的鉴相器端接鉴相器工作电源,GSM驱动芯片IC基准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分别与三极管T的集电极、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工作电源,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和三极管T的基极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三极管T的发射极连接,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感LI的第一端和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感LI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的正极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GSM驱动芯片IC的滤波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接地。
[0011]本实用新型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0012]接收第二本振电路工作时,当振荡器Y满足启振的振幅、相位等条件时,三极管T产生振荡,并经过第六电容C6的取样反馈回三极管T反复进行放大形成正反馈系统,直至振荡管由线性过渡到非线性工作状态达到平衡后,由第三电容C3耦合至GSM驱动芯片1C,其中一路经二分频调节中频信号,另外一路与基准评论鉴相后经环路滤波器去除高频分量,通过改变二极管D来控制第二本振的频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机的接收第二本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至第七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八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三极管、二极管、振荡器和GSM驱动芯片,所述振荡器的第一端接地,所述振荡器的第二端与所述GSM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GSM驱动芯片的分频器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分频器工作电源,所述GSM驱动芯片的鉴相器端接鉴相器工作电源,所述GSM驱动芯片基准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工作电源,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GSM驱动芯片的滤波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文档编号】H04M1/02GK203554536SQ201320754436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曾永林 申请人:成都艾塔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