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风装置、麦克风单元、麦克风结构及使用它们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92017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麦克风装置、麦克风单元、麦克风结构及使用它们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风杂音的集音,并能够将数字信号处理形成为必要的最低限度或不需要数字信号处理的麦克风单元。麦克风单元至少具有麦克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以及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上述麦克风单元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是由纤维相互交织而成的纤维材料,上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是筛眼状部件或者设有多个孔的多孔部件,上述麦克风构成为按照上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上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顺序被上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上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保护。
【专利说明】麦克风装置、麦克风单元、麦克风结构及使用它们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麦克风装置、麦克风结构以及使用了上述麦克风装置、麦克风结构的电子设备。
[0002]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减少风噪声、风杂音的麦克风单元以及麦克风结构。特别是,涉及内置于摄像机、手机等AV.IT设备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3]在通过组装于设备主体的麦克风装置进行集音的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等电子设备中,会采集到在麦克风附近产生的风、人的呼吸等引起的杂音(风杂音)。
[0004]因此,公开有各种各样的用于抑制风杂音的集音的技术。
[0005]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对由麦克风装置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从而从输入声音中减少风杂音的技术。
[0006]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通过隔着弹性部件安装麦克风、麦克风罩,由此来抑制在摄像机等电子设备内部产生的声音、经由电子设备的壳体传递来的振动、噪声的技术。
[0007]更详细而言,现有的麦克风用风挡被称为Windscreen等,大部分呈填充了聚氨酯等多孔材料的构造,或者使乙烯系、塑料系材料发泡的方式。将上述的风挡设置于麦克风的周边,以防止风噪声。在上述的风挡中,对构成材料表面实施防水涂装、防水喷雾等处理以谋求在暂定期间内表现出防水性的风挡也随处可见。
[0008]近年来,AV.IT设备迅速地发展,如摄像机那样在室外使用的设备、如手机那样在人脸附近进行集音的设备得到普及,内置有小型化的麦克风单元的AV.IT设备存在较多。在上述AV.IT设备中,会采集到由麦克风附近产生的风、人的呼吸等引起的杂音(风杂音),因此需要其对策,但若使用上述的多孔材料、发泡材料,则导致麦克风单元本身大型化而不现实。因此,通过对已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来消除噪音(相应的音域的衰减、缺省)。
[0009]现有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7964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54581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1933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4]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5]然而,根据由数字信号处理的等电处理来抑制风杂音的集音的技术,需要上述信号处理电路而使成本上升。
[0016]另外,根据由弹性部件来抑制振动、噪声的技术,对经由壳体等个体传递来的振动有效,但难以有效地防止经由空气传递来的风杂音的集音。本发明是根据上述的技术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风杂音的集音而不进行电信号处理的麦克风装置以及使用了该麦克风装置的电子设备。
[0017]更详细而言,用于消除风杂音的数字信号处理在技术上无法实现仅选择性地消除风杂音,因此通常进行限制(衰减)认为是风杂音的频带的输入的方法。风杂音的频带包含人类的声音频带、或者接近人类的声音频带,因此导致在用于消除风杂音的声音输入限制条件下被录音的声音或者难以听清,或者整体上成为沉闷的声音,或者伴随着声音波形的相位混乱等而音质劣化。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风杂音的集音,并能够将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在所需的最低限度或省略数字信号处理的麦克风单元。
[001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1-1)的麦克风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壳体,其形成有在外侧开口的麦克风设置室;麦克风,其收纳于所述麦克风设置室内;罩部件,其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并覆盖所述麦克风设置室;以及声响穿透部件,其将所述麦克风设置室划分成所述罩部件侧的第一空间和所述麦克风侧的第二空间,并且供声响成分透过,所述声响穿透部件包含纤维材料,该纤维材料使包含纤维而构成的原料相互交织而得到,所述纤维材料的透气度不足0.5s/100ml。
[0019]在本发明(1-1)的基础上,本发明(1-2)的特征在于,上述纤维为金属纤维或者氟纤维。
[0020]在本发明(1-1)或者本发明(1-2)的基础上,本发明(1-3)的特征在于,还具有弹性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麦克风之间、所述罩部件与所述麦克风之间、以及所述声响穿透部件与所述麦克风之间的至少一个之间,并对经由所述壳体、所述罩部件或者所述声响穿透部件传递至所述麦克风的振动进行衰减或者阻断。
[002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1-4)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安装有本发明(1-1)?本发明(1-3)中任一个所记载的麦克风装置。
[0022]在本发明(3)的基础上,本发明(1-4)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是拍摄者单手把持处于水平方向的装置壳体的方式的拍摄装置,所述麦克风装置配置于所述装置壳体的比把持位置更靠拍摄者侧的位置。
[0023]本发明(2)是一种麦克风单元,其至少具有麦克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以及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所述麦克风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是由纤维相互交织而成的纤维材料,所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是筛眼状部件或者设置有多个孔的多孔部件,所述麦克风构成为按照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所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顺序被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所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保护。
[0024]发明的效果
[0025]根据本发明,通过罩部件与声响穿透部件衰减了风杂音,能够不进行电信号处理而抑制风杂音的集音。
[0026]另外,若使用弹性部件,则能够抑制设备内部产生的声音、振动等噪声的集音。
[0027]S卩,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风杂音的集音,并能够将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在所需的最低限度或省略数字信号处理的麦克风单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表示作为内置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麦克风装置的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摄像机的立体图。
[0029]图2是作为内置于图1的摄像机的麦克风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0030]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麦克风装置的评价试验所使用的系统的不意图。
[0031]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麦克风装置的评价试验中的风杂音的测量结果的图表。
[0032]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麦克风装置的评价试验中的插入耗损的测量结果的图表。
[0033]图6是作为内置于图1的摄像机的麦克风装置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34]图7是作为内置于图1的摄像机的麦克风装置的其他变形例的剖视图。
[0035]图8是表不作为内置有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麦克风装置的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变形例的摄像机的立体图。
[0036]图9是表不作为内置有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麦克风装置的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其他的变形例的摄像机的立体图。
[0037]图10是麦克风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不位于相同的部件上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麦克风单元。
[0038]图11是麦克风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位于相同的部件上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麦克风单元。
[0039]图12是隔着弹性部件设置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麦克风单元。
[0040]图13是将本发明的麦克风单元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麦克风单元。
[0041]图14是将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用作弹性部件的第六实施方式的麦克风结构。
[0042]图15是风噪声减少效果评价的验证所使用的测量评价系统的概略图。
[0043]图16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风噪声减少效果评价数据。
[0044]图17是对有关第四实施方式的各声响穿透性材料的频率与插入耗损的关系进行测量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45](第一实施方式)
[0046]以下,根据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下述实施方式始终为一个例子,不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进行限定。此外,在用于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原则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另夕卜,以下,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虽对第一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各自任意的结构组合于其他的任意的实施方式。例如,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某构成要件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某构成要件组合于第六实施方式的情况成为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0047]图1是从斜前方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像机11 (拍摄装置)的立体图。
[0048]如图1所示,在摄像机壳体Ila(装置壳体)的前表面配置有用于使拍摄对象物的影像以光学方式折射并聚束的透镜14,通过了上述透镜14的影像成像于CXD拍摄板等个体拍摄元件,从而作为电信号亦即视频信号输出。
[0049]在摄像机壳体Ila中的透镜14下方的两侧安装有用于以与被拍摄的影像链接的方式对上述影像的声音进行采集的麦克风装置12(内置)。
[0050]此处,朝向附图为右侧的麦克风装置12a配置为相对于拍摄者对左侧的声音进行录音,朝向附图为左侧的麦克风装置12b配置为相对于拍摄者对右侧的声音进行录音。因此,被录音的声音成为作为具有临场感的两个声道的声音而再生的立体声再生。
[0051]此外,对麦克风装置12的详细进行后述。
[0052]在图1中,在摄像机壳体Ila的侧部设置有开闭式的监视部15,监视部15组装有液晶面板(未图示)。拍摄者预先使上述监视部15以沿横向展开的方式打开而一边使其倾斜一边对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一边观看监视部15的液晶面板一边进行拍摄。并且,在摄像机壳体Ila设置有拍摄时、编辑时所使用的各种按钮、灯、杆、端子等。
[0053]图2是安装于具有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摄像机的麦克风装置12的剖视图。
[0054]如图2所示,麦克风装置12具有形成有在外侧开口的麦克风设置室21a的麦克风壳体(壳体)21。该麦克风壳体21以外周保持于形成在摄像机壳体Ila的内侧的保持突起16的方式安装于摄像机壳体Ila的内部,与形成于保持突起16的前端的防脱用爪16a卡定,从而能够防止从上述保持突起16脱落。
[0055]在麦克风设置室21a内例如通过弹性体那样的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弹性部件23收纳有麦克风22。
[0056]这样在麦克风壳体21与麦克风22之间配置弹性部件23,从而经由麦克风壳体21传递至麦克风22的振动被上述弹性部件23衰减(或者阻断),进而能够抑制在设备内部产生的声音、振动等噪声的集音。
[005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麦克风22由电容式麦克风与麦克风用前置放大器构成,并由用于将麦克风22的声音信号传递至信号处理部的布线(未图示)连接。
[0058]但是,麦克风22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各样种类的麦克风(例如,动圈式、带式、碳精式麦克风、压电麦克风等),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电容式。另外,信号处理部也可以基于无绳的无线连接。
[0059]麦克风设置室21a被罩部件13覆盖。该罩部件13呈例如形成有多个方形的贯通孔13a的形状,以避免从外部施加的物理冲击对内部造成影响的方式保护内部,并且能够通过贯通孔13a对外部声音进行采集。另外,罩部件13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与摄像机壳体Ila—体成形的树脂制罩部件。但是,罩部件13也可以与摄像机壳体Ila分体设置。
[0060]此外,不特别限定罩部件13的材料,例如可以为金属制、树脂制等。另外,也不特别地限定贯通孔13a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或者方形的任意一个。因此,罩部件13可以为编织铁丝状、线状的金属、树脂而形成贯通孔13a,也可以在板状体形成穿孔状的贯通孔13a。并且,贯通孔13a的开口直径、孔数、开口率也不特别地限定。
[0061]然后,在上述的麦克风设置室21a内配置有将上述麦克风设置室21a划分成罩部件13侧的第一空间21a-l和麦克风22侧的第二空间21a_2并且供声响成分(20?20kHz)透过的声响穿透部件24。该声响穿透部件24以搭在形成于上述的麦克风壳体21的上部的台阶部的方式被上述麦克风壳体21与摄像机壳体Ila夹持而固定。
[0062]声响穿透部件24由包含纤维而构成的原料相互交织而获得的纤维材料构成,上述纤维材料的透气度不足0.5s/100ml。这是因为借助声响穿透部件24的纤维材料的透气度不足0.5s/100ml,会具有较高的声响穿透性。另外,由于为包含纤维而构成的原料相互交织而获得的纤维材料,而成为具有无数的不规则空隙的程度的纤维密度,因此能够阻断成为风噪声的原因的风。
[0063]S卩,这是因为由纤维材料构成的声响穿透部件24相对于作为空气分子块的移动的“风”作为阻断物、或者移动方向变换装置(挡板)发挥功能,另外相对于作为气压变化的移动(介质本身仅振动而不移动)的“声音”呈几乎完全的透过性。
[0064]此外,声响穿透部件24在纤维材料本身具有自立性(刚性)的情况下,不需要并用其他的部件,但例如也可以具有在两个网状体之间夹入纤维材料的结构。
[0065]此处,对声响穿透部件24详细地进行说明。
[0066]如上所述,声响穿透部件24供声响成分(20?20kHz)透过,构成声响穿透部件24的纤维材料的透气度不足0.5s/100ml。具有上述性质,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声响穿透性。所谓透气度是指一定的空气在一定压力的条件下通过一定面积所需的时间,此处是10ml的空气通过薄片状的声响穿透性材料所需的时间。透气度由JIS P8117所规定的葛尔莱法来测量。
[0067]另外,所谓透气度不足0.5s/100ml,是因为本申请的测量所使用的装置中的能够测量的范围为0.5s/100ml以上,从而声响穿透部件24的透气度小于该能够测量的范围。
[0068]声响穿透部件24通过包含纤维而构成的原料相互交织而得到。例如,通过湿式抄制法进行抄纸,由此能够获得纤维相互交织的纤维材料。纤维材料的制造所使用的原料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金属纤维或者氟纤维。另外,作为声响穿透部件24而使用的纤维材料的厚度为3mm以下,优选厚度为10 μ m?2000 μ m,更加优选厚度为20 μ m?1500 μ m。形成上述的厚度,从而具有某种程度的刚性且以最小限度的简单的框架来获得有效的风噪声减少效果。
[0069]但是,纤维材料的原料不限定于金属纤维、氟纤维,另外,厚度也不限定于上述的数值。
[0070]接下来,对作为纤维材料的原料的金属纤维的材料进行说明。
[0071]作为声响穿透部件24在使用金属纤维通过湿式抄制进行制造的情况下,金属纤维材料是通过湿式抄制法对包含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金属纤维而构成的浆液进行抄纸而得到的,在使用金属纤维通过压缩成形进行制造的情况下,在加热条件下对金属纤维的聚集体进行加压而得到,都是金属纤维相互交织的金属纤维材料。不特别地限定金属纤维材料的形状,但优选为金属纤维薄片。
[0072]以下,对金属纤维的材料、构造以及制造方法进行详述。其中,作为上述金属纤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也将日本特开2000-80591、日本专利2649768以及日本专利2562761的记载内容引用于本说明书。
[0073]作为金属纤维的材料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金属纤维是从以不锈钢、铝、黄铜、铜、钛、镍、金、钼、铅等金属材料为原料的纤维选择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0074]金属纤维材料采用金属纤维相互交织的构造。另外,构成上述金属纤维的金属纤维具有I μ m?50 μ m、优选2 μ m?30 μ m、更加优选8 μ m?20 μ m的纤维直径。若为上述的金属纤维,则适合使金属纤维彼此交织,另外,使上述的金属纤维彼此交织,从而表面起毛较少,能够形成具有声响穿透性的金属纤维薄片。
[0075]金属纤维材料的基于湿式抄制法的制造方法构成为包含纤维交织处理工序,在该纤维交织处理工序中,在通过湿式抄制法对包含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金属纤维而构成的浆液进行薄片形成时,使形成有包含了网上的水分的薄片的上述金属纤维相互交织。
[0076]此处,作为纤维交织处理工序,例如,优选采用对抄纸后的金属纤维薄片表面喷射高压喷射水流的纤维交织处理工序,具体而言,沿与薄片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多个喷嘴,从该多个喷嘴同时地喷射高压喷射水流,从而能够在整个薄片使金属纤维彼此交织。即,例如将高压喷射水流沿薄片的Z轴方向喷射至由通过湿式抄纸沿平面方向不规则地交叉的金属纤维构成的薄片,从而被高压喷射水流喷射的部分的金属纤维沿Z轴方向定向。沿该Z轴方向定向的金属纤维在沿平面方向不规则地定向的金属纤维之间交缠,在各纤维相互三维地交缠的状态下,即交织,而能够获得物理强度。
[0077]另外,抄制方法例如能够采用长网抄纸、圆网抄纸、倾斜线抄纸等,根据需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此外,在制造包含长纤维的金属纤维的浆液的情况下,由于金属纤维在水中的分散性变差,也可以添加少量具有增粘作用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CMC)等高分子水溶液。
[0078]金属纤维材料的基于压缩成形的制造方法,首先集中纤维,进行预备压缩等,从而形成网状物、或者为了赋予纤维间的结合而使粘合剂浸溃于纤维之间后进行预备压缩等。然后,在加热条件下对金属纤维的聚集体进行加压而形成金属纤维薄片。作为上述的粘合剂不特别地限定,但例如,除了丙烯酸系粘合剂、环氧系粘合剂、聚氨酯系粘合剂等有机系粘合剂之外,也能够使用胶态二氧化硅、水玻璃、硅酸钠等无机质粘接剂。此外,代替浸溃粘合剂,也可以预先在纤维的表面包覆热粘着性树脂,在对金属纤维的聚集体进行层叠后进行加热而使其粘着。相对于薄片的单位面积重量1000g/m2,粘合剂的浸溃量优选5?130g,更加优选20?70g。
[0079]在加热条件下对金属纤维的聚集体进行加压而形成薄片。加热条件考虑使用的粘合剂、热粘着性树脂的干燥温度、固化温度而设定,但加热温度通常为50?1000°C左右。加压压力考虑纤维的弹性、声响穿透部件24的厚度、声响穿透部件24的透光率而调节。此外,在通过喷雾法浸溃粘合剂的情况下,优选在喷雾处理前通过冲压加工等将金属纤维层成形为规定厚度。
[0080]另外,金属纤维材料的制造方法优选构成为包含在上述的湿式抄制工序后,将已获得的金属纤维材料在真空中或者非氧化环境中以金属纤维的熔点以下的温度进行烧结的烧结工序(在压缩成形的情况下,加温加压代替为该烧结工序)。即,在上述的湿式抄制工序后,若进行烧结工序,则实施纤维交织处理,因此不需要对金属纤维材料添加有机粘合剂等,因此有机粘合剂等的分解气体在烧结工序中也不成为障碍,能够制造具有金属特有光泽面的金属纤维材料。另外,金属纤维交织,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烧结后的金属纤维材料的强度。并且,对金属纤维材料进行烧结,从而成为表现出较高的声响穿透性、防水性优越的材料。在不进行烧结的情况下,残存的具有增粘作用的高分子吸收水,而存在防水性变差的可能性。
[0081]接下来,对作为纤维材料的原料的氟纤维的材料进行说明。
[0082]在作为纤维使用了氟纤维的情况下,氟纤维材料是由沿不规则方向定向的短纤维状的氟纤维构成,通过热熔接对上述纤维的纤维之间进行结合的材料(纸)。
[0083]以下,对氟纤维的材料以及制造方法进行详述。其中,作为上述氟纤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也将日本特开昭63-165598的记载内容引用于本说明书。
[0084]氟纤维由热塑性氟树脂制造,作为其主成分存在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TFE)、全氟醚(PFE)、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FEP)、四氟乙烯与乙烯或者丙烯的共聚物(ETFE)、偏氟乙烯系树脂(PVDF)、聚氯三氟乙烯树脂(PCTFE)、氟乙烯系树脂(PVF),但若为由氟树脂制作的材料则不限定为上述种类,也能够进一步对上述或者其他的树脂进行混合而使用。此处,该氟纤维由于通过湿式抄纸法形成纸状物,而优选纤维长为I?20_的单纤维,另外,其纤维直径优选为2?30 μ m。
[0085]氟纤维材料能够如下制造,在将通过湿式抄制法对氟纤维与具有自粘着功能的物质进行混抄干燥而获得的氟纤维混抄纸材料以氟纤维的软化点以上温度进行热压接而使氟纤维的纤维间热熔接后,通过溶剂溶解除去具有自粘着功能的物质,根据需要进行再次干燥。
[0086]此处,作为具有自粘着功能的物质,能够使用通常制纸所使用的木材、棉、麻、麦秸等植物纤维构成的天然纸浆、由聚乙烯醇(PVA)、聚酯、芳香族聚酰胺、丙烯酸系、聚烯烃系的热塑性合成高分子构成的合成纸浆、合成纤维、还可以使用由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构成的制纸用纸力增强剂等,但若为具有自粘着性的功能并能够与氟纤维混合在水中分散的材料则不限定于这些。
[0087]接下来,作为以上进行了说明的声响穿透部件24,对氟纤维薄片(氟纤维材料)以及金属纤维薄片(金属纤维材料)以及所获得的薄片的具体的制造例进行说明。在本申请中,例如能够将以下的薄片作为声响穿透部件24来使用。但是,这些为一个例子,本发明的声响穿透部件只要包含通过湿式抄制法对包含纤维而构成的原料进行抄纸而得到的纤维材料,该纤维材料的透气度不足0.5s/100ml即可,不限定于这些。
[0088](I)制造例I (氟纤维薄片)
[0089]使由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合物构成的热塑性氟纤维(使用旭硝子株式会社制Aflon COPUO μ ι?Φ X Ilmm产品)80重量份与打浆为打浆度40° SR的NBKP20份在水中分散混合,添加相对于原料(相对于氟纤维与纸浆。以下也相同)0.5%的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使用大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Desuguran B),以原料浓度0.5%通过搅拌机进行了浸解。然后添加对原料I %的丙烯酰胺系分散剂(使用Diafloc株式会社制AcrypersePMP),通过TAPPI标准薄片机进行薄片化,进行干燥而获得称重115g/d的氟纤维混抄纸。然后对该氟纤维抄纸以220°C 10kg/cm2加热加压处理20分钟,进一步以常温浸入98% H2SO4液对氟纤维混抄纸中的纸浆部分进行溶解,对其进行水洗再次进行干燥而获得制造例I的氟抄纸。
[0090](2)制造例2 (氟纤维薄片)
[0091]在制造例2中,除了形成表I所示的抄纸的厚度与对已获得的抄纸以更高的压力实施加压处理以外,以与制造例I相同的方法获得制造例2的氟抄纸。
[0092](3)制造例3 (金属纤维薄片)
[0093]通过湿式抄纸法对纤维长为4_、纤维直径为8μπι的不锈钢纤维(商品名萨苏米库(寸7 S 々),东京制纲株式会社制)60重量份、作为微小状导电性金属纤维长为4mm、纤维直径为30 μ m的铜纤维(商品名卡普龙(力口 > ),爱苏考(二 > - )株式会社制)20重量份、以及作为水中溶解度为70°C的PVA纤维(非不利宝岛(7 W 'J > K )VPB105-l-3Kuraray株式会社制)20重量份构成的浆液进行脱水冲压、加热干燥,从而获得100g/m2的金属纤维薄片。使用表面温度为160°C的加热棍在线压300kg/cm、速度5m/min的条件下对已获得的上述薄片进行了加热压接。接下来,不对上述的已进行了压接的金属纤维薄片实施加压而使用氢气环境的连续烧结炉(带网带的钎焊炉),以热处理温度1120°C、速度15cm/min进行烧结处理而获得使铜与称重80g/m2、密度1.69g/cm3的不锈钢纤维表面熔接而对其进行覆盖的制造例3的金属纤维烧结薄片。
[0094](4)制造例4 (金属纤维薄片)
[0095]除了不进行基于连续烧结炉的烧结以外,以与制造例3相同的方法获得制造例4的金属纤维薄片。
[0096](5)制造例5 (金属纤维薄片)
[0097]使用不锈钢AISI316L的线径30 μ m的纤维,以使上述纤维成为均匀的方式重叠而制成絮状的网状物。以使单位面积重量成为950g/m2的方式量取该网状物,以厚度成为800 μ m的方式在平板间进行了压缩。进行该压缩,将成为板状的材料送入烧结炉,在真空环境中加热至1100°C,使其烧结而形成了样本。
[0098]表I表示上述制造例I?5的薄片的透气度、厚度以及声响穿透性。
[0099][表 I]
[0100]
试样原料透气度厚度烧结声响穿
(s/1 OOmI) ( μ m )透性制造例I 氟树脂纤维__O__250__有O
制造例2 氟树脂纤维__O__J3__有?
制造例3 不锈钢树脂薄板__O__35__t__?
制造例4 不锈钢树脂薄板__O__39__^__◎
制造例5 不锈钢树脂薄板O800 I 有 I @
[0101]在表I中,透气度通过JIS P8117所规定的葛尔莱法,使用葛尔莱式透气度仪(株式会社安田精机制作所,型号:N0.323)进行了测量。
[0102]另外,声响穿透性(插入耗损)在安装了有效直径数十cm的扬声器的约2250cm3的发音装置的前表面设置各制造例I?4的纤维薄片,测量由设置于距扬声器的前表面1500mm的位置的麦克风测量的传送频率特性,并对其变化进行了测量。在扬声器中将大致10Hz至10kHz,不施加频率调制的正弦波扫频用作信号。对于表I的声响穿透性而言,将在各1/1倍频带为5dB以内的情况设为O,将为3dB以内的情况设为?。
[0103]此外,在表I中,所谓透气度为0s/100ml是指不足0.5s/100ml。
[0104]然后,对使用了由包含如上包含纤维而构成的原料相互交织而得到的纤维材料且上述纤维材料的透气度不足0.5s/100ml的薄片构成的声响穿透部件24的麦克风装置12(图1、图2)的风杂音的集音特性进行说明。
[0105]此处,图3表示上述特性评价试验所使用的系统的示意图。在本评价试验中,在无回音室中,从送风机(FAN)以3.3m/s的风速(确认到产生风噪声,或者能够观测风噪声的减少的范围)向设置于距离100mm的位置的摄像机11的麦克风装置12送风。而且,当在上述麦克风装置12同时存在罩部件13以及声响穿透部件24的情况下、罩部件13以及声响穿透部件24均不存在的情况下、仅存在声响穿透部件24的情况下、以及仅存在罩部件13的情况下以测量到的麦克风装置12的输出响应对风杂音进行了评价。
[0106]另外,相对于摄像机11以与送风机(FAN)具有大致30°的角度的方式设置扬声器而输送声音(声音频带20?20000Hz的声音),相同地对插入耗损进行了评价。
[0107]图4表示风杂音的测量结果。在图4中,附图标记A是罩部件13以及声响穿透部件24均存在的情况下的输出特性,附图标记B是罩部件13以及声响穿透部件24均不存在的情况下的输出特性,附图标记C是仅存在声响穿透部件24的情况下的输出特性,附图标记D是仅存在罩部件13的情况下的输出特性,附图标记E是送风机的马达噪音(测量极限)的输出特性。
[0108]如图所示,在罩部件13以及声响穿透部件24均存在的情况(附图标记A)下,与均不存在的情况(附图标记B)进行比较,风杂音减少了约35dB(500Hz)。这里,明确了即便在仅存在声响穿透部件24的情况(附图标记C)下,也确认了风杂音的减少效果,但通过单独使用的情况下几乎无法确认风杂音的减少效果的罩部件13(附图标记D)与声响穿透部件24并用,而确认附图标记A所呈现的大幅度的风杂音减少效果。
[0109]图5表示插入耗损的测量结果。在图5中,附图标记W是罩部件13以及声响穿透部件24均存在的情况下的输出特性,附图标记X是罩部件13以及声响穿透部件24均不存在的情况下的输出特性,附图标记Y是仅存在声响穿透部件24的情况下的输出特性,附图标记Z是暗室噪声(测量环境)的输出特性。
[0110]如图所示,在罩部件13以及声响穿透部件24均存在的情况(附图标记W)下、均不存在的情况(附图标记X)下、仅存在声响穿透部件24的情况(附图标记Y)下的任意的情况下,声响成分(20?20kHz)的频带频率的输出波形也几乎不变化。据此,明确即使在罩部件13以及声响穿透部件24均存在的情况下,插入耗损也几乎不产生,声响成分具有良好的透过性(不对音质产生影响)。
[0111]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麦克风装置12,通过罩部件13与声响穿透部件24能够大幅度地衰减风杂音,从而能够不进行电信号处理而抑制风杂音的集音。
[0112]然后,在图2所示的麦克风装置12中,麦克风壳体21与摄像机壳体IIa分体设置,但在本发明中不限定于上述构造。
[0113]例如,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形成麦克风壳体21的一部分的周壁部21-1与摄像机壳体Ila形成为一体,形成于上述周壁部21-1的前端的防脱用爪21-la与形成麦克风壳体21的其他的一部分的底面板21-2卡定,由上述周壁部21-1与底面板21-2构成麦克风壳体21。
[0114]另外,在图2所示的麦克风装置12中,弹性部件23配置于麦克风壳体21与麦克风22之间,但如图6所示,也可以配置于声响穿透部件24与麦克风22之间。并且,如图7所示,也可以将罩部件13形成为与摄像机壳体Ila分体设置,由弹性部件23与麦克风壳体
21(或者摄像机壳体Ila)夹住上述罩部件13,并将弹性部件23配置于罩部件13与麦克风22之间。
[0115]S卩,弹性部件23配置于麦克风壳体21与麦克风22之间、罩部件13与麦克风22之间、以及声响穿透部件24与麦克风22之间的至少一个之间,从而对经由麦克风壳体21、罩部件13或者声响穿透部件24传递至麦克风22的振动进行衰减(或者阻断)即可。但是,该弹性部件23不是必须的,例如也可以将麦克风22直接设置于麦克风壳体21。
[0116]此外,在图6中,在底面板21-2形成有孔21_2a,供从麦克风22延伸的布线25导出。
[0117]另外,对于麦克风装置12的安装位置而言,也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摄像机壳体Ila的前表面下部,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以配置于摄像机壳体Ila的上表面。
[0118]此处,如图9 (图1、图8也相同)所示,在作为拍摄装置的摄像机11中广泛公知有供拍摄者将单手插通把手带而以其单手把持作为处于水平方向的装置壳体的摄像机壳体Ila的方式,即所谓的把持类型。
[0119]在该把持类型的摄像机11的情况下,如图所示,麦克风装置12(12a、12b)也可以配置于比把持摄像机壳体Ila的手指的位置(大拇指为对录像的开始/停止按钮18进行操作的手指,因此为除了大拇指以外的手指的位置)即把持位置更靠拍摄者侧的位置。
[0120]在该情况下,麦克风装置12的位置除了图9所示的摄像机壳体Ila的上表面以夕卜,例如,也可以为摄像机壳体Ila的与透镜14的安装面相反一侧的表面等。
[0121]声音衍射,因此即使在比把持位置更靠拍摄者侧的位置配置麦克风装置也能够进行集音,除此之外,拍摄者自身、把持着摄像机11的手发挥风挡的功能,从而能够减少碰撞到麦克风装置12的风。
[0122]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由本发明的发明人完成的发明具体地进行了说明,但应该考虑为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点上都为例示,不限定于所公开的技术。即,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是基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限制性地解释,应该始终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来进行解释,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技术等同的技术以及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的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123]例如,在以上的说明中,本发明的麦克风装置为内置于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摄像机的方式,但能够掌握为与电子设备分开的单独的麦克风装置。
[0124]另外,弹性部件若为能够对传递至麦克风的振动进行衰减或者阻断的材料,则不限定于由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弹性体。
[0125](第二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
[0126]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处,本方式的麦克风单元至少具有麦克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以及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上述麦克风单元构成为:上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是由纤维相互交织而成的纤维材料,上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是设置有多个孔的多孔部件或者筛眼状部件,上述麦克风按照上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与上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顺序被上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与上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保护。
[0127]〈〈整体构造》
[0128]此处,参照图10?图14对本方式的麦克风单元(其中,图14为麦克风结构)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0129]<麦克风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不处于相同的部件上的例子>
[0130]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麦克风单元。该麦克风单元I为完全一体型的单元例。此处,麦克风单元I具有:麦克风支架la、收纳于麦克风支架Ia内的麦克风lb、以不与麦克风Ib接触的形式覆盖麦克风Ib的方式固定于麦克风支架Ia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Ic (在本例中,固定在麦克风支架Ia的上缘,但不限定于此)、以离开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Ic的形式覆盖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Ic的方式固定于麦克风支架Ia的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Id(在本例中,固定在麦克风支架Ia的上缘,但不限定于此)、以及成为麦克风Ib的基座的由弹性部件(例如娃橡胶)构成的麦克风缓冲垫le。此外,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Ic与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Id在任意的位置均为非接触状态。如上,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Ic的位置为麦克风Ib的外侧,并且,配置为比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Id更靠内侧。另外,麦克风Ib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Ic以及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Id由另外的基座支承,因此即便外力(例如风、振动)施加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lc、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Id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直接感受由所述外力引起的杂音。
[0131]<麦克风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处于相同的部件上的例子>
[0132]接下来,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麦克风单元。该麦克风单元2也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地,为完全一体型的单元例。此处,麦克风单元2具有:麦克风支架2a、收纳于麦克风支架2a内的麦克风2b、以不与麦克风2b接触的形式覆盖麦克风2b的方式固定于麦克风座2f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2c (在本例中,固定在麦克风座2f的上表面,但不限定于此)、以离开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2c的形式覆盖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2c的方式固定于麦克风支架2a的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2d (在本例中,固定在麦克风支架2a的上缘,但不限定于此)、成为麦克风座2f的基座的由弹性部件(例如硅橡胶)构成的麦克风缓冲垫2e、以及搭载了麦克风2b以及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2c的麦克风座2f。这样,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2c的位置配置于麦克风2b的外侧,且比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2d更靠内侧。但是,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麦克风2b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2c由共用的基座(麦克风座2f)支承。此处,麦克风座2f构成为成为与麦克风支架2a非接触状态。因此,即使某种程度振动,只要麦克风支架2a与麦克风座2f不接触,则能够有效地防止麦克风2b感受到由振动引起的杂音的情况。
[0133]<麦克风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处于弹性部件上的例子>
[0134]接下来,图1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麦克风单元。该麦克风单元3也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地,为完全一体型的单元例。此处,麦克风单元3具有:麦克风支架3a、收纳于麦克风支架3a内的麦克风3b、以不与麦克风3b接触的形式覆盖麦克风3b的方式固定于麦克风缓冲垫3e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3c、以离开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3c的形式覆盖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3c的方式经由弹性部件3g固定于麦克风支架3a的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3d(在本例中,固定在麦克风支架3a的上缘,但不限定于此)、以及成为麦克风3b的基座的由弹性部件(例如硅橡胶)构成的麦克风缓冲垫3e。这样,与第二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3c的位置配置于麦克风3b的外侧,且比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3d更靠内侧。但是,与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不同,除了与麦克风3b共用的基座(麦克风缓冲垫3e)以外,也经由弹性部件设置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3d。由此,即便在对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3d施加外力(例如风、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直接感受到由所述外力引起的杂音。此外,弹性部件3e以及弹性部件3g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135]<示意性地表示将麦克风单元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例子>
[0136]接下来,图13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麦克风单元。该麦克风单元I是埋入设置于设备主体H的空隙的部件(4a?c、4e)与嵌入设备主体H的空隙开口部的部件(4d)物理分离的单元例。此处,设备主体麦克风单元4具有:麦克风支架4a、收纳于麦克风支架4a内的麦克风4b、以不与麦克风4b接触的形式覆盖麦克风4b的方式固定于麦克风支架4a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4c (在本例中,固定在麦克风支架4a的上缘,但不限定于此)、以离开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4c的形式覆盖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4c的方式固定于设备主体H的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4d(在本例中,构成为为了对麦克风单元4进行收纳而利用爪部件对设置于设备主体H的空隙的端部进行固定,但不限定于此)、以及成为麦克风4b的基座的由弹性部件(例如硅橡胶)构成的麦克风缓冲垫4e。如上,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4c的位置配置于麦克风4b的外侧,且比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4c更靠内侧。另外,麦克风4b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4c以及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4d由单独的基座支承,因此即使在对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4c、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4d施加外力(例如风、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直接感受到由上述外力引起的噪音。
[0137]<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为弹性部件的例子>
[0138]接下来,图14是第六实施方式的麦克风结构。其中,上述实施方式与其他的实施方式不同,其不是单元(其他的实施方式也优选为单元,但也不是必须为单元)而是麦克风结构(图中的上部)。此处,如图所示,由安装于壳体上表面的第二声响穿透材料(图中的虚线)、安装于壳体内侧背面的第一声响穿透材料(图中的半椭圆形的实线)、以及安装于第一声响穿透材料的背面的麦克风(图中的长方形的实线)构成。此外,记载于图中右侧的半椭圆形的双划线表示透镜,记载于壳体的中央的长方形的虚线表示内部构造(电子部件等)。此处,在将麦克风安装于第一声响穿透材料时,以麦克风的集音侧成为第一声响穿透材料的背面侧的方式进行安装。如上构成,从而来自外部的声音以第二声响穿透材料一第一声响穿透材料一麦克风的方式导入。其结果,与其他的实施方式相同,能够防止风噪声,除此之外,第一声响穿透材料作为弹性部件发挥功能,其结果,与其他的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有效地防止麦克风感受到由振动等引起的噪音的情况。
[0139]此外,图10?图14的麦克风单元(图14为麦克风结构)是作为声响穿透性材料仅存在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以及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例子,但也可以还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声响穿透性材料(例如,在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与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之间,在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外侧)。例如,也能够使用多个相当于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声响穿透性材料。在使用多个的情况下,优选使多个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相互分离,阻抗从远离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一侧按顺序增大,换句话说从网眼较粗的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按顺序向筛眼较细的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形成。但是,在使用多个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情况下,各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之间的空气层的个数增加,因此能够观察到认为是因空气层中的共振而低音域声响的穿透性显著地降低,从而需要考虑与所需集音的音域的关系。接下来,按顺序对构成本方式的麦克风单元的各部件进行说明。
[0140]〈〈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
[0141]本方式所使用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为由纤维相互交织而成的纤维部件(优选为无纺薄片)。以下,按顺序对材料、构造、性质以及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142]< 材料 >
[0143]作为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所使用的纤维(基纤维)能够列举金属纤维、树脂纤维或者对它们组合后的复合纤维。在上述之中,使用金属纤维,从而容易确保自立性。此外,除了上述基纤维之外,也可以含有其他的成分(这在制造方法中进行说明,但例如,为具有自粘着功能的物质)。
[0144]作为金属纤维,不特别地限定,但能够列举从以不锈钢、铝、黄铜、铜、钛、镍、金、钼、铅等的金属材料为原料的纤维选择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0145]作为树脂纤维,优选为氟纤维。此处,作为氟纤维优选从热塑性氟树脂选择,例如,能够列举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TFE)、全氟醚(PFE)、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FEP)、四氟乙烯与乙烯或者丙烯的共聚物(ETFE)、偏二氟乙烯系树脂(PVDF)、聚氯三氟乙烯树脂(PCTFE)、氟化乙烯系树脂(PVF)。
[0146]< 构造 >
[0147]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厚度优选3mm以下,更加优选50 μ m?2000 μ m,进一步优选100 μ m?1500 μ m,特别地优选500 μ m?1000 μ m。在具有上述的孔隙率的材料中,形成上述范围的厚度,从而能够获得具有较高的声响穿透性的材料。
[0148]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形状不特别地限定,可以为平坦状(图12中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3c、图13中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4c),也可以为半球状或者圆顶状(图10中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lc、图11中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2c)。
[0149]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所使用的纤维的直径不特别地限定,但例如优选I?50μπι,更加优选I?40 μ m,进一步优选2?30 μ m。形成上述的范围的纤维直径,从而能够提高纤维的强度并且容易获得适当的声响穿透性。
[0150]< 性质 >
[0151]本方式所使用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泰伯挺度为5mN.m以上,优选为8mN.m以上,更加优选为1mNi以上。泰伯挺度的上限值不特别地限定,但例如为10mN.πι。具有上述范围的泰伯挺度,从而能够获得具有自立性的材料。泰伯挺度根据JIS-P8125来测量。此外,泰伯挺度的值能够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通过使用的纤维的硬度、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密度、压缩成形的压力来进行调整。
[0152]本方式所使用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抗弯曲力为10mN以上,优选为150mN以上,更加优选为200mN以上。抗弯曲力的上限不特别地限定,但例如为2000mN。具有上述范围的抗弯曲力,从而能够获得具有自立性的材料。抗弯曲力是根据JIS-P8125的泰伯挺度试验进行测量而获得的值。此外,抗弯曲力的值能够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通过使用的纤维的硬度、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密度、压缩成形的压力来进行调整。
[0153]本方式所使用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孔隙率为50%以上,优选为60?90%,更加优选70?90%。孔隙率的上限不特别地限定,但例如为95%。在由纤维交织而成的材料中,选择孔隙率包含于上述范围内的材料,由此起到具有自立性且确保声响穿透性的效果。
[0154]若考虑声响穿透的角度依赖性,则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孔隙率特别优选为80?90%。形成上述的范围,从而能够发挥几乎不依赖于声音相对于材料的入射角度的较高的声响穿透性。
[0155]孔隙率是不存在纤维的空间相对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体积的比例,根据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体积与重量以及纤维材料的比重进行计算。
[0156]孔隙率) = (1-声响穿透性材料的重量/(声响穿透性材料的体积X纤维之比重))XlOO
[0157]此外,孔隙率的值能够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通过使用的纤维的粗细、数量、纤维交织的材料的密度、压缩成形的压力来进行调整。
[0158]本方式所使用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优选在63Hz?8kHz的各1/1倍频带内为5dB以下的插入耗损,更优选为3dB以下。
[0159]<制造方法>
[0160]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通过对纤维进行压缩成形的方法、通过湿式抄制法对包含纤维而构成的原料进行抄纸而获得。
[0161]在通过压缩成形,使用金属纤维或者树脂纤维(例如氟纤维)制造本方式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情况下,首先集中纤维,进行预备压缩等而形成网状物。或者也可以为了赋予纤维间的结合而使粘合剂浸溃于纤维之间。作为上述的粘合剂不特别地限定,但例如,除了丙烯酸系粘合剂、环氧类粘合剂、聚氨酯系粘合剂等有机系粘合剂之外,也能够使用胶态二氧化硅、水玻璃、硅酸钠等无机质粘合剂。此外,代替浸溃粘合剂,也可以预先在纤维的表面包覆热粘着性树脂,在对金属纤维的聚集体进行层叠后进行加热而使其粘合。粘合剂的浸溃量相对于薄片的单位面积重量1000g/m2优选为5?130g,更加优选为20?70g。
[0162]在加热条件下对金属纤维的聚集体进行加压而形成薄片。加热条件考虑使用的粘合剂、热粘着性树脂的干燥温度、固化温度而设定,但加热温度通常为50?1000°C左右。加压压力考虑纤维的弹性、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厚度、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透光率来进行调节。此外,在通过喷雾法浸溃粘合剂的情况下,优选在喷雾处理前通过冲压加工等将金属纤维层成形为规定厚度。
[0163]使用了金属纤维的情况下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能够通过湿式抄制法对包含金属纤维而构成的浆液进行薄片成型。此外,在制造包含金属纤维的浆液的情况下,金属纤维在水中的分散性有时会变差,因此也可以添加少量具有增粘作用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CMC)等高分子水溶液。另外,抄制方法例如能够采用长网抄纸、圆网抄纸、倾斜线抄纸等、根据需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
[0164]在使用湿式抄制法时,优选经由使形成有包含了网上的水分的薄片的上述金属纤维相互交织的纤维交织处理工序而制造。此处,作为纤维交织处理工序,例如优选采用向抄纸后的金属纤维薄片面喷射高压喷射水流的纤维交织处理工序,具体而言,沿与薄片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多个喷嘴,从该多个喷嘴同时地喷射高压喷射水流,从而能够在整个薄片使金属纤维彼此交织。
[0165]另外,金属纤维材料的制造方法优选在上述的湿式抄制工序后,包含使已获得的金属纤维材料在真空中或者非氧化环境中以金属纤维的熔点以下的温度进行烧结的烧结工序。金属纤维交织,因此能够提高烧结后的金属纤维材料的强度。而且,对金属纤维材料进行烧结,从而成为表现出较高声响穿透性、防水性(Jis IPX2以上)优越的材料。在未进行烧结的情况下,残存的具有增粘作用的高分子对水进行吸收,换句话说存在防水性变差的可能性。
[0166]使用了氟纤维的情况下的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制造方法能够如下这样制造,对通过湿式抄制法对氟纤维与具有自粘着功能的物质进行混抄干燥而获得的氟纤维混抄纸材料以氟纤维的软化点以上的温度进行热压接而使氟纤维的纤维间热熔接后,通过溶剂溶解除去具有自粘着功能的物质,根据需要进行再次干燥。此处,作为具有自粘着功能的物质,能够使用通常制纸所使用的木材、棉、麻、麦秸等植物纤维构成的天然纸浆、由聚乙烯醇(PVA)、聚酯、芳香族聚酰胺、丙烯酸系、聚烯烃系的热塑性合成高分子构成的合成纸浆、合成纤维、还可以使用由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构成的制纸用纸力增强剂等,但若为具有自粘着性的功能并能够与氟纤维混合在水中分散的材料则不限定于这些。
[0167]〈〈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
[0168]本方式所使用的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在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与麦克风支架相反一侧以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分离的方式设置。将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设置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前表面,从而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单体相比减少了风杂音。不清楚该机理的详细,但推测通过设置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抑制了考虑为风直接碰撞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而产生的共振音、或因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抑制乱流的减少风杂音的产生。以下,按顺序对材料以及构造进行说明。
[0169]< 材料 >
[0170]作为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所使用的材料不特别地限制,但优选使用塑料材料,例如尼龙、聚丙烯、聚碳酸酯、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树脂、金属材料,例如铁、铝、不锈钢。
[0171]< 构造 >
[0172]对于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而言,只要风等成为噪音源的气流不直接碰撞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表面即可,而且,也不需要使网眼紧密至无法透过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视觉辨认设置于背面侧的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程度。
[0173]因此,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第一优选方式优选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相比设置有多个阻抗变小的孔,若考虑加工的方面、及向AV.ΙΤ设备的设置,则在网眼形状(筛眼形状)的材料的情况下,其网眼的大小优选为5?100筛眼,更加优选为10?20筛眼,或者,其孔径优选为0.1?3.0mmΦ ,更加优选0.5?2.0mmΦ。此外,孔的大小可以全部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第二优选方式优选孔面积相对于整个面积的合计值(开口率)为15%以上,更加优选为2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开口率的上限不特别限定,但需要将作为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形状保持为最低限度,因此优选为95%以下。此外,不论孔的形状如何,均可以为圆形、方形、也可以为不定形。此外,孔的形状不是圆形的情况下的孔径设为具有与上述孔的面积(开口部的面积)相同的面积的圆的直径。
[0174]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形状不特别地限定,可以为平坦状(图13中的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4d)、也可以为半球状或者圆顶状(图10中的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IcU图11中的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2d、图12中的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3d)。
[0175]在设置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时,能够设置为在麦克风支架或者AV.ΙΤ设备壳体之间设置弹性部件。设置弹性部件,从而能够对在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少风杂音。
[0176]〈〈麦克风支架》
[0177]本方式所使用的麦克风支架除了对麦克风进行固定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对共振音、振动音、设置的AV.ΙΤ设备的内部工作音、振动音进行阻断的功能。作为防止上述共振音、工作音、振动音的目的在麦克风支架设置有弹性部件,从而优选为在该缓冲垫部件上设置麦克风的结构。
[0178]作为弹性部件只要不使共振音、工作音、振动音传递至麦克风即可,也可以为AV.IT设备通常所使用的材料。例如,优选能够列举聚氨酯橡胶、天然橡胶、硅酮橡胶等橡胶状部件。并且,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也作为弹性部件发挥功能。
[0179]〈〈作用》
[0180]本方式的麦克风单元在风噪声减少效果评价方法中优选相对于风速2.7m的风在500Hz具有A20dBA以上的风噪声减少效果。此处,在风噪声减少效果评价试验中,在无回音室中,从送风机等以2.7m/s的风速(认为产生风噪声,或者能够观测到风噪声的减少的范围)送风,在相对于在不存在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与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双方的情况下观测的麦克风输出响应,在安装了上述部件的状态下测量的响应在噪声等级(dBA)中减少S(dBA)的情况下,称为风噪声减少效果Λ S (dBA)。此处,图15是风噪声减少效果评价的验证所使用的测量评价系统的简图。
[0181]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作为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使用了如下的材料。
[0182](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A)
[0183]使用不锈钢AISI316L的线径30 μ m的纤维,使上述纤维以成为均匀的方式重叠而制成絮状的网状物。以使单位面积重量成为950g/m2的方式量取该网状物,以厚度成为800 μ m的方式在平板间进行了压缩。进行该压缩,将成为了板状的材料送入烧结炉,在真空环境中加热至1100°C,使其烧结而成为样本。完成的样本的泰伯挺度为33.0πιΝ.πι、抗弯曲力为683mN、孔隙率为84.8%,63Hz?8kHz的各1/1倍频带为3dB以下的插入耗损。
[0184](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B)
[0185]使用铝的线径30μπι的纤维,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作了网状物。以使单位面积重量成为800g/m2的方式量取该网状物,以厚度成为1000 μ m的方式在平板间进行了压缩。进行该压缩,将成为了板状的材料送入烧结炉,在氢气环境中加热至800°C,使其烧结而成为样本。完成的样本的泰伯挺度为11.9mN.m、抗弯曲力为245mN、孔隙率为70.5%,63Hz?8kHz的各1/1倍频带为5dB以下的插入耗损。
[0186](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C)
[0187]将不锈钢纤维薄片“汤米法莱(卜安一 7 “ ” )SS”SS8_50M(新巴川制纸所制)设为了样本。本样本的泰伯挺度为0.3ImN.m、抗弯曲力为6.31mN、孔隙率为86.5%,63Hz?8kHz的各1/1倍频带为3dB以下的插入耗损。
[0188](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D)
[0189]将氟纤维薄片“汤米法莱(卜S—7 r 4 々)F”R_250(新巴川制纸所制)设为样本。本样本的泰伯挺度为0.23mN.m、抗弯曲力4.76mN、孔隙率70.3%>63Hz?8kHz的各1/1倍频带为3dB以下的插入耗损。
[0190]实施例1、2
[0191]制作了图10所示的结构的麦克风单元。作为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使用了尼龙制的网(孔径为1.4mm*l.4mm、开口率为70% )。将使用了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A的情况设为实施例1,将使用了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B的情况设为实施例2。
[0192]实施例3?6
[0193]制作了图12所示的构成的麦克风单元。作为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使用了尼龙制的网(孔径为1.4mm*1.4mm、开口率为70% )。按顺序将使用了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A、B、C、D的情况分别设为实施例3、4、5、6。
[0194]实施例7?10
[0195]制作了图13所示的构成的麦克风单元。作为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使用了 ABS制的开设了冲孔(孔径为0.5mm、开口率为27%)的材料。按顺序将使用了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A、B、C、D的材料设为实施例7、8、9、10。
[0196]将实施例1?10的麦克风单元安装于数码摄像机,使用基于图15的测量评价系统对风噪声减少效果评价进行了验证。其结果,在任意的实施例中,均能够获得下述的结果:(1)在均不安装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情况与仅安装了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情况下,效果几乎不存在差异,(2)在仅安装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情况下,能够确认相当的风噪声减少效果,(3)在安装了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与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情况下,能够确认进一步的风噪声减少效果,(4)并且在将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与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安装位置设为相反的情况下,能够确认与仅安装了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情况同等的效果,(5)能够确认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在63Hz?8kHz的各1/1倍频带为5dB以下的插入耗损,换句话说相对于音质、音量的影响几乎不存在(在不产生风的条件下测量)。另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为大致相同的结果。此外,图16是实施例3中的风噪声减少效果评价数据。在附图中,“马达噪音”是背景噪声,换句话说不是风噪声而使马达或者送风机的叶片本身产生的噪声(CONTROL(控制))。另外,“无对策”是均不安装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以及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方式(与上述的CONTROL(控制)的差分成为风噪声引起的增加部分)。“TTP1”是仅安装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方式。“TTP2”是仅安装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方式。“TTP1+TTP2”是在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外侧均安装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方式。横轴为频率(Hz),纵轴为dB。另外,图17是对实施例3的各声响穿透性材料的频率与插入耗损的关系进行测量的图表。“暗室噪声”是背景噪声,换句话说是在扬声器(SP)不输出声音的状态下的室内产生的声音。另外,“无对策”是均不安装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以及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方式(与上述的CONTROL(控制)的差分成为来自扬声器的声音的输入部分)。“TTP1”是仅安装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方式。“TTP1+TTP2”是在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外侧均安装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方式。
[0197]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198]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示出了将本发明的麦克风装置应用于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亦即拍摄装置的摄像机的情况,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不限定于摄像机,也能够应用于手机、照相机等具有集音功能的各种电子设备。
[0199]附图标记的说明
[0200]11—摄像机,I Ia一摄像机壳体,12、12a、12b—麦克风装置,13—罩部件,13a一贯通孔,14一透镜,15—监视部,16—保持突起,16a一防脱用爪,17—把手带,18—开始/停止按钮,21 一麦克风壳体,21-1 一周壁部,21-la一防脱用爪,21-2一底面板,21_2a—孔,21a一麦克风设置室,21a-l—第一空间,21a-2—第二空间,22—麦克风,23—弹性部件,24—声响穿透部件,25一布线。
【权利要求】
1.一种麦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其形成有在外侧开口的麦克风设置室; 麦克风,其收纳于所述麦克风设置室内; 罩部件,其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并覆盖所述麦克风设置室;以及声响穿透部件,其将所述麦克风设置室划分成所述罩部件侧的第一空间和所述麦克风侧的第二空间,并且供声响成分透过, 所述声响穿透部件包含纤维材料,该纤维材料使包含纤维而构成的原料相互交织而得至Li,所述纤维材料的透气度不足0.5s/100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为金属纤维或者氟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麦克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弹性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麦克风之间、所述罩部件与所述麦克风之间、以及所述声响穿透部件与所述麦克风之间的至少一个之间,并对经由所述壳体、所述罩部件或者所述声响穿透部件传递至所述麦克风的振动进行衰减或者阻断。
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装配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是拍摄者单手把持处于水平方向的装置壳体的方式的拍摄装置, 所述麦克风装置配置于所述装置壳体的比把持位置更靠拍摄者侧的位置。
6.一种麦克风单元,其至少具有麦克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以及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 所述麦克风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是由纤维相互交织而成的纤维材料, 所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是筛眼状部件或者设置有多个孔的多孔部件, 所述麦克风构成为按照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所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的顺序被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所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保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麦克风单元,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风速2.7m/s的风具有A20dBA以上的风噪声减少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麦克风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隔着弹性部件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是纤维直径为I?50 μ m的金属纤维或者树脂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泰伯挺度为5mN.m以上、抗弯曲力为10mN以上、孔隙率为50%以上、厚度为3m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麦克风设置在设置于麦克风支架内的由弹性部件构成的麦克风缓冲垫上,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以及所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均不固定在所述麦克风缓冲垫上。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63Hz?8kHz的各1/1倍频带为5dB以下的插入耗损。
13.一种麦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麦克风; 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罩部件;以及 介于所述罩部件与麦克风之间的声响成分可透过的声响穿透部件, 所述声响穿透部件包括纤维材料,该纤维材料使包含纤维而构成的原料相互交织而得至Li,所述纤维材料的透气度不足0.5s/100ml。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麦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是金属纤维或者氟纤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麦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弹性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罩部件与所述麦克风之间、以及所述声响穿透部件与所述麦克风之间的至少一个之间,并对经由所述罩部件或者所述声响穿透部件传递至所述麦克风的振动进行衰减或者阻断。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麦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声响穿透部件安装有麦克风。
17.—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装配有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是拍摄者单手把持处于水平方向的装置壳体的方式的拍摄装置, 所述麦克风结构配置于所述装置壳体的比把持位置更靠拍摄者侧的位置。
19.一种麦克风结构,其至少具有麦克风、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以及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 所述麦克风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是由纤维相互交织而成的纤维材料, 所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是筛眼状部件或者设置有多个孔的多孔部件, 所述麦克风构成为按照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与所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顺序被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与所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保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麦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风速2.7m/s的风具有A20dBA以上的风噪声减少效果。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麦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隔着弹性部件而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麦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麦克风安装于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
23.根据权利要求19?22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是纤维直径为I?50 μ m的金属纤维或者树脂纤维。
24.根据权利要求19?23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的泰伯挺度为5mN.m以上、抗弯曲力为10mN以上、孔隙率为50%以上、厚度为3mm以下。
25.根据权利要求19?21、23以及24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麦克风设置于由弹性部件构成的麦克风缓冲垫上,所述第一声响穿透性材料以及所述第二声响穿透性材料均不固定在所述麦克风缓冲垫上。
26.根据权利要求19?25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63Hz?8kHz的各1/1倍频带为5dB以下的插入耗损。
【文档编号】H04R1/02GK104205869SQ201380014665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
【发明者】川上福司, 佐野隆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巴川制纸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