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重传方法、数据恢复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3113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数据重传方法、数据恢复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重传方法、数据恢复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数据传输过程中,业务数据(例如,语音、视频、以IP报文等形式承载的其它数据)、无线设备之间的信令消息等通常需要经过编码和调制之后才以电磁波的方式传送出去,所述编码可包括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信道编码之后还可进一步进行交织等处理,接收方通过对应的解交织(如果有)、解码、解调制等过程获得发方实际传输的数据。发送方设备在每个传输子帧以数据块(也可称为数据单元、数据传输块等)为单位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无线传输过程中,由于信道中存在的干扰等因素,具有数据传输出错的可能,重传是一种让发送方重新发送传输出错的数据的机制,以保证接收方能够正确的恢复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在数据重传机制中,通常在发送方发出一段数据之后,等待接收方的数据接收指示,然后决定是否需要重传对方没有正确接收的数据。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方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译码,如果译码正确,则将向发送方发送正确接收指示信息(Positive Acknowlegement)。如果译码错误,则向发送方发送错误接收信号(Negative Acknowlegement)。在另外一中实现方式中,可以只发送正确接收指示信息(Positive Acknowlegement)或错误接收信号(Negative Acknowlegement),发送方根据这些接收状态指示信息,重传对方没 有正确接收的数据,进而确定是否需要重传。但是,常用的数据重传机制,确定需要重传之后,重传的单元都是信道编码后的整个数据块(或叫数据单元、数据传输块等),整个数据块的重传会占用较大的带宽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数据重传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将要向一接收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将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包括:

接收与将要向一接收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相关联的第一指示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将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包括:

至少根据通过一信道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数据符号的对应时刻所述信道的质量,确定将要向所述接收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信道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数据符号的同时,通过所述信道接收至少一参考信号;

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的对应时刻所述信道的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信道的质量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确定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数据符号对应时刻所述信道的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

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信道的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将要向所述接收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包括:

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低于对应的信道质量参数阈值,确定将要重传对应时刻的数据符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将要向所述接收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还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以及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确定将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将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包括:

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低于对应的信道质量参数阈值的时刻的累加时间达到一时间阈值,确定将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确定所述时间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还包括:

向所述接收方发送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关联的第二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

所述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信令消息向所述接收方发送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

所述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将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以及所述重传的至少一数据符号,包括在向所述接收方发送的下一数据块中发送。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质量参数与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相关联:

信噪比SNR,载噪比CNR,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NR,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CINR,误比特率BER,信道衰减,时延,信道状态信息CSI,信道传输矩阵以及信道质量标识CQI。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至少根据所述重传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符号,恢复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对应的原数据块。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与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相关联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发送方确定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包括:

获取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关联的第二指示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重传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

所述获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至少根据来自所述发送方的信令消息,获取所述信令消息中包含的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

所述获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至少根据来自所述发送方的数据块,获取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以及所述重传的至少一数据符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至少一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发送方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确定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数据符号的对应时 刻的信道的质量;

在所述发送方通过所述信道发送所述数据符号的同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所述生成的至少一参考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一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将要向一接收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一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一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将要向一接收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相关联的第一指示信息;

一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一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至少根据通过一信道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数据符号的对应时刻所述信道的质量,确定将要向所述接收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信道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数据符号的同时,通过所述信道接收至少一参考信号;

一信道质量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的对应时刻所述信道的质量。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质量确定模块包括:

一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确定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数据符号对应时刻所述信道的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

一第四确定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信道的质量。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低于对应的信道质量参数阈值,确定将要重传对应时刻的数据符号。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包括:

一第五确定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以及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确定将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低于对应的信道质量参数阈值的时刻的累加时间达到一时间阈值,确定将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接收方发送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关联的第二指示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信令消息向所述接收方发送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以及所述重传的至少一数据符号,包括在向所述接收方发送的下一数据块中发送。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恢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一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一数据恢复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重传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符号,恢复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对应的原数据块。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与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相关联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发送方确定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一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关联的第二指示信息;

一第六确定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重传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来自所述发送方的信令消息,获取所述信令消息中包含的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来自所述发送方的数据块,获取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以及所述重传的至少一数据符号。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至少一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发送方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确定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数据符号的对应时刻的信道的质量;

一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方通过所述信道发送所述数据符号的同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所述生成的至少一参考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器;

存储器,用于存放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所述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将要向一接收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恢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器;

存储器,用于存放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所述指令使得所述处 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至少根据所述重传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符号,恢复所述收发器接收到的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对应的原数据块。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通过重传错误符号,能够减少可能的带宽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重传方法的一种示例的流程图;

图2a是本申请一个应用场景中根据参考信号得到的信道质量参数与时间关系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另一个应用场景中根据参考信号得到的信道质量参数与时间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恢复方法的一种示例的流程图;

图4a至图4f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重传装置的多种示例的结构框图;

图5a至图5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恢复装置的多种示例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重传装置的又一种示例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恢复装置的又一种示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 用于区别不同设备、模块或参数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重传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20.确定将要向一接收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S140.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数据块为经过信道编码之后的数据,也可为经过信道编码和交织之后的数据。信道编码和/或交织之后的数据每个比特叫做符号(Symbol),也即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符号。基于不同的通信系统,每个数据块可包括数个数据符号。以现有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为例,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模式下一个无线帧包括10子帧,每个子帧包括2个时隙,每个时隙有6~7个符号。

在本实施例的数据重传方法中,确定需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也即接收方无法正确恢复的数据块中确切的一个或多个错误比特。与传统的重传整个数据块相比,本实施例的方法重传错误符号,减少了可能的带宽浪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需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可由发送方之外的设备确定,包括但不限于接收方设备。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20可包括:

S122.接收与将要向一接收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相关联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可包括对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的指示。

S124.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由发送方设备自己确定需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从而无需接收方的反馈,进一步减少无线传输 时延。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20可进一步包括:

S126.至少根据通过一信道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数据符号的对应时刻所述信道的质量,确定将要向所述接收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的发方设备可为TDD系统中同时同频全双工(Co-frequency Co-time Full Duplex,CCFD)模式下的设备。这样的发方设备可包括基站以及任意无线终端设备。基站可以包括、被实现为、或称为节点B、演进型节点B(eNode 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信台(BTS)、基站(BS)、收发机功能(TF)、无线路由器、无线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无线基站(RBS)、或某种其它术语。无线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被实现为、或称为用户站、用户单元、移动站、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用户设备、用户站、或某种其它术语。这样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蜂窝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站(STA)、或能够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其它可能的无线设备。且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可以频率来区分所述信道(也称频道(frequency channel)),相同的信道指频率相同或相近的信道,所述相近指频率偏移不超过一频率阈值。

具言之,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

S112.通过所述信道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数据符号的同时,通过所述信道接收至少一参考信号;

通过一信道向一接收方发送数据符号的同时,在同样的信道上侦听并接收接收方发出的参考信号,这意味着本实施例方法的执行主体是具备同时同频全双工模式下工作的能力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可以在同一子帧内,相应的,作为接收方,接收数据的同时在同一频率的相反方向上可以发送数据或参考信号。

S114.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的对应时刻所述信道的质量。

参考信号通常为来自数据接收方的,且用于接收到参考信号的设备根据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在现有的LTE TDD技术中存在专门的下行参考信号和上行参考信号(DMRS和SRS),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用于进行信道估计。比如,对于TDD的SRS信号,配置在普通上行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传输或在UpPTS的两个符号上,按一定周期进行传输。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可将所述参考信号映射到每个数据符号,也即,对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接收方可在发送方发送每个数据符号的时刻使用同样的信道发送一对应的参考信号,以使得在一段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发送方能够根据不同时刻的参考信号估计出不同时刻无线信道的质量,从而可以更精确地判断无线信道的质量在整个发送时间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甚至能够以同一子帧内每一个符号的粒度确定信道质量,在一段数据的传输过程中,估计出不同时刻上的无线信道质量,从而可以更精确地判断无线信道的质量在整个发送时间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而确定对应的重传符号,实时性和准确性较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14可进一步包括:

S1142.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确定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数据符号对应时刻所述信道的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

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信道质量参数可以是与一种或多种可用于衡量信道质量的参数相关联的参数,例如,信道质量参数可以与下列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参数相关联:信噪比SNR,载噪比CNR,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NR,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CINR,错误比特率BER,信道衰减,时延,信道状态信息CSI,信道传输矩阵以及信道质量标识CQI等等。

S1144.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信道的质量。

根据至少一参考信号可以得到在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数据符号的对应时刻的至少一个信道质量参数,从而可以精确地判断信道质量在整个数据发送的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可采用任何合适的一个或多个信道质量参数来确定信道的质量,在此不作为对本实施例方法的限制。

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26中可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低于对应的信道质量参数阈值,确定将要重传对应时刻的数据符号。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a所示,假设tx时刻至ty时刻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向所述接收方发送原数据块的时间段,该时间段通常为一个子帧。在该子帧中,一方面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另一方面,也接收到了来自接收方的5个参考信号,根据这5个参考信号,分别计算得到了t1、t2、t3、t4和t5时刻的信道质量参数q1、q2、q3、q4和q5,示例性的,q1、q2、q3、q4和q5可以分别是t1、t2、t3、t4和t5时刻的信道信噪比;或者q1、q2、q3、q4和q5可以分别是与t1、t2、t3、t4和t5时刻的信道信噪比以及错误比特率相关联的参数;或者q1、q2、q3、q4和q5可以分别是与t1、t2、t3、t4和t5时刻的其他用于衡量信道质量的参数相关联的参数,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此场景中,假设q2、q4和q5均低于信道质量参数阈值Q,由此可以确定t2、t4和t5时刻信道的质量出现了劣化,这几个时刻发送的符号接收方很有可能没有收到,或者是收到了但是解码错误率偏高。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确定应重传t2、t4和t5时刻发送的数据符号。

此外,信道编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比如纠错码、卷积码等。一般来说,各种调制编码方式(MCS)会具备一定的 纠错能力,允许一定程度的传输出错,也即,信道的质量满足一定条件时,虽然信道的质量可能变劣,但接收方仍能恢复发送方发送的数据;相反地,若信道的质量不满足一定条件,接收方无法恢复发送方发送的数据,需要重传。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步骤S120可进一步包括:

S128.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以及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确定将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具言之,步骤S128中可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低于对应的信道质量参数阈值的时刻的累加时间达到一时间阈值,确定将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使用调制编码方式与信道质量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可为例如3GPP TS 25 214V5.11.0表7A中的CQI映射表所示的,用于表明调制编码方式及在该调制编码方式下能够正确传输数据的信道质量。在步骤S128中,所述信道质量参数阈值即为所述映射关系中所记载的信道质量,所述时刻的累加时间可与数据符号的累计数量互换使用,相应的,时间阈值可与数量阈值互换使用。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如图2b所示,假设tx时刻至ty时刻是本实施例中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数据的一个子帧,在该子帧中,一方面,分别在t1、t2、t3、t4、t5和t6时刻向接收方发送6个数据符号,另一方面,也接收到了来自接收方的6个参考信号,根据这6个参考信号,分别计算得到了t1、t2、t3、t4、t5和t6时刻的信道信噪比SNR1、SNR2、SNR3、SNR4、SNR5、SNR6。根据上述映射关系,在图2b所示子帧所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对应的信噪比为SNR0。在此场景中,t2、t3、t5和t6四个时刻对应的信道的信噪比低于SNR0,假设出错的数据符号的累计数量不超过三个符号(数量阈值)时,无需重传, 接收端仍能够正确恢复该子帧传输的数据。但是,在图2b所示场景中,SNR低于SNR0的数据符号的累计数量已经超过了3个,因此,确定接收方无法通过该调制编码方式自身的纠错能力恢复该子帧对应的数据,需要重传机制的辅助,确定将要重传t2、t3、t5和t6四个时刻对应的数据符号。

其中,所述时间阈值(数量阈值)可根据具体的调制编码方式设置,例如,根据调制编码方式的纠错能力设置,通常,越高阶数的调制编码方式对信道的质量要求越高,所述时间阈值(数量阈值)应设置的越低,从而保证接收方的正确的数据恢复。

综上,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根据符号级别的信道质量的确定,由发送方确定需要重传的数据符号,与传统的接收方确定需要重传的数据块相比,无需接收方的反馈,减少了无线传输时延,且重传错误符号减少了因重传整个数据块可能造成的带宽浪费。

此外,在由发送方自己确定将要重传的数据符号的实现方式中,未告知之前,接收方不知道发送方是否有重传的数据符号,以及如何重传对应的数据符号。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可通过信令消息的方式来告知接收方重传的数据符号的相关信息,以方便接收方恢复数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S160.向所述接收方发送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关联的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可为与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相关联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重传的数据符号的数量,重传的数据符号在其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等等。

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60中,可通过信令消息向所述接收方发送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60中,可将与所述将要重 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以及所述将要重传的至少一数据符号,包括在向所述接收方发送的下一数据块中发送。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方还可不告知接收方与重传的数据符号相关联的任何信息。可以采用一个背驮式(piggyback)的方式。也就是说将重传符号附在一个新发送的数据块(区别与原数据块,可为发送原数据块之后的子帧发送的数据块)之后,组成一个新的数据单元。如果不存在将要发送的新的数据,则这个数据单元可完全由重传的数据符号组成。接收方通过例如盲检的方式确定是否存在重传的数据符号以及确定重传的数据符号。

综上,本实施例的方法重传出错的数据符号,能够减少带宽浪费,进一步减少无线传输时延。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恢复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包括:

S320.确定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S340.至少根据所述重传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符号,恢复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对应的原数据块。

本实施例的方法由接收方设备执行,接收方设备接收到来自发送方设备的数据块后,响应于发送方设备存在重传的数据符号,确定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如结合图1所描述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方设备重传的数据符号可为由接收方告知的,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S310.发送与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相关联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发送方确定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接收方设备,已知与重传的至少一数据符号相关联的信息,例如,重传的数据符号在其原数据块中的位置。

而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方可通过结合图1所描述的第二指示信息来告知接收方与重传的数据符号相关联的信息,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320可进一步包括:

S322.获取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关联的第二指示信息;

S324.至少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重传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仍如结合图1描述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可为与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其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且由发送方通过信令消息的形式发送。步骤S322中可通过接收这样的信令消息获取该第二指示信息。从而在步骤S324中,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重传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在又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方可将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以及所述将要重传的至少一数据符号内容包括在向所述接收方发送的下一子帧的数据块中发送。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322中,可至少根据来自所述发送方的数据块,获取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以及所述重传的至少一数据符号。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简单地定义新发送的包括重传的数据符号的数据块的结构,如:位置1+symbol1|位置2+symbol2|位置3+symbol3|位置4+symbol4|...|位置n+symboln。位置1,位置2,...,位置n表示重传的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symbol1,symbol2,...,symboln表示重传的符号的内容。可选地,每个位置信息和对应的重传符号内容分别由一个或以上符号进行表示,也可以是其它结构,比如将多个位置信息在同一符号中表示。比如,16-QAM的每个符号可 以表示4比特数据,如果重传的符号的位置信息在15以内,用一个符号表示就可以。在LTE TDD模式中,一个子帧包括12或14个符号,因此重传的符号的位置信息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是足够的。32QAM、64QAM、128QAM等用一个符号可以表示的信息将更多,可能可以用来表示多个符号的位置。重传的符号的数据格式还可以有其它多种方式,但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因为是发送方检测是否需要重传,因此均需要在重传时携带重传的符号及其在原数据块中所处的位置。

在再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方并不告知接收方与重传的数据符号相关联的任何信息,直接重传需要重传的数据符号。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方与接收方可预先定义多种数据单元格式,比如:数据单元=新的数据块+n个重传的符号组成的新的数据块(n=0,1,2,....M),M是一次重传中允许的重传符号的最大数量。由于发送方并未告知接收方与重传的符号相关联的任何信息,接收方无法知道该n值,也无法知道新发送的数据块的长度和格式。但因为n的值是M+1个值中的一个,因此接收方可以逐次改变n的值,试图对新发送的数据块进行译码。如果译码正确,则认为本次试探成功,可以确定n的大小。n确定之后,可以随之确定重传的符号在其原数据块中的位置及重传的符号的内容。

在步骤S340中,接收方可将先后收到的同一数据块中相同位置的符号进行合并,合并后联合解码,从而恢复相应的数据块。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直接将原来的符号丢弃,用重传的符号解调,得到该符号表示的比特内容。在另外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对前后两个符号进行加权平均,然后对加权平均后的符号进行解调,得到这些符号表示的比特内容。

此外,仍如结合图1所描述的,为了辅助发方设备确定需要重传的数据符号,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包括步骤:

S360.生成至少一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发送方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确定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数据符号的对应时刻的信道的质量。

S380.在所述发送方通过所述信道发送所述数据符号的同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所述生成的至少一参考信号。

参考信号通常为来自数据接收方的,且用于接收到参考信号的设备根据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在现有的LTE TDD技术中存在专门的下行参考信号和上行参考信号(DMRS和SRS),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用于进行信道估计。比如,对于TDD的SRS信号,配置在普通上行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传输或在UpPTS的两个符号上,按一定周期进行传输。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可将所述参考信号映射到每个数据符号,也即,对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接收方可在发送方发送每个数据符号的时刻使用同样的信道发送参考信号,以在一段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根据不同时刻的参考信号估计出不同时刻无线信道的质量,从而可以更精确地判断无线信道的质量在整个发送时间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参考信号的载荷(payload)部分可以为空;可选的,上述参考信号的报文头(header)部分可以与所述数据的报文头部分相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序号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上述图1中所示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各步骤的操作。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在被执 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上述图3中所示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各步骤的操作。

图4a是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数据重传装置的一种示例的结构框图。如图4a所示,该装置4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20,用于至少根据所述重传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符号,恢复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对应的原数据块。

第一发送模块440,用于至少根据所述重传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符号,恢复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对应的原数据块。

在本实施例的装置中,数据块为经过信道编码之后的数据,也可为经过信道编码和交织之后的数据。信道编码和/或交织之后的数据每个比特叫做符号(Symbol),也即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符号。基于不同的通信系统,每个数据块可包括数个数据符号。以现有的LTE网络为例,TDD模式下一个无线帧包括10子帧,每个子帧包括2个时隙,每个时隙有6~7个符号。

在本实施例的数据重传装置中,确定需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也即接收方无法正确恢复的数据块中确切的一个或多个错误比特。与传统的重传整个数据块相比,本实施例的方法重传错误符号,减少了可能的带宽浪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需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可由发送方之外的设备确定,包括但不限于接收方设备。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b所示,第一确定模块420可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422,用于接收与将要向一接收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相关联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可包括对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的指示。

第一确定单元424,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由发送方设备自己确定需要重传 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从而无需接收方的反馈,进一步减少无线传输时延。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c所示,第一确定模块420可进一步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426,用于至少根据通过一信道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数据符号的对应时刻所述信道的质量,确定将要向所述接收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装置可属于或可为TDD系统中同时同频全双工(Co-frequency Co-time Full Duplex,CCFD)模式下的发送方设备。例如,由无线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发方设备,这样的发方设备可包括基站以及任意无线终端设备。基站可以包括、被实现为、或称为节点B、演进型节点B(eNode 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信台(BTS)、基站(BS)、收发机功能(TF)、无线路由器、无线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无线基站(RBS)、或某种其它术语。无线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被实现为、或称为用户站、用户单元、移动站、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用户设备、用户站、或某种其它术语。这样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蜂窝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站(STA)、或能够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其它可能的无线设备。且在本实施例的装置中,可以频率来区分所述信道(也称频道(frequency channel)),相同的信道指频率相同或相近的信道,所述相近指频率偏移不超过一频率阈值。

具言之,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d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进一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412,用于通过所述信道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数据符号的同时,通过所述信道接收至少一参考信号。

通过一信道向一接收方发送数据符号的同时,在同样的信道上侦 听并接收接收方发出的参考信号,这意味着本实施例方法的执行主体是具备同时同频全双工模式下工作的能力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可以在同一子帧内,相应的,作为接收方,接收数据的同时在同一频率的相反方向上可以发送数据或参考信号。

信道质量确定模块414,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的对应时刻所述信道的质量。

参考信号通常为来自数据接收方的,且用于接收到参考信号的设备根据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在现有的LTE TDD技术中存在专门的下行参考信号和上行参考信号(DMRS和SRS),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用于进行信道估计。比如,对于TDD的SRS信号,配置在普通上行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传输或在UpPTS的两个符号上,按一定周期进行传输。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装置可将所述参考信号映射到每个数据符号,也即,对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接收方可在发送方发送每个数据符号的时刻使用同样的信道发送参考信号,以在一段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根据不同时刻的参考信号估计出不同时刻无线信道的质量,从而可以更精确地判断无线信道的质量在整个发送时间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甚至能够以同一子帧内每一个符号的粒度确定信道质量,在一段数据的传输过程中,估计出不同时刻上的无线信道质量,从而可以更精确地判断无线信道的质量在整个发送时间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而确定对应的重传符号,实时性和准确性较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e所示,信道质量确定模块414可进一步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4142,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确定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数据符号对应时刻所述信道的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

在实施例的装置中,上述信道质量参数可以是与一种或多种可用于衡量信道质量的参数相关联的参数,例如,信道质量参数可以与下列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参数相关联:信噪比SNR,载噪比CNR,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NR,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CINR,错误比特率BER,信道衰减,时延,信道状态信息CSI,信道传输矩阵以及信道质量标识CQI等等。

第四确定单元4144,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信道的质量。

根据至少一参考信号可以得到在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数据符号的对应时刻的至少一个信道质量参数,从而可以精确地判断信道质量在整个数据发送的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可采用任何合适的一个或多个信道质量参数来确定信道的质量,在此不作为对本实施例装置的限制。

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单元426可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低于对应的信道质量参数阈值,确定将要重传对应时刻的数据符号。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a所示,假设tx时刻至ty时刻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向所述接收方发送原数据块的时间段,该时间段通常为一个子帧。在该子帧中,一方面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另一方面,也接收到了来自接收方的5个参考信号,根据这5个参考信号,分别计算得到了t1、t2、t3、t4和t5时刻的信道质量参数q1、q2、q3、q4和q5,示例性的,q1、q2、q3、q4和q5可以分别是t1、t2、t3、t4和t5时刻的信道信噪比;或者q1、q2、q3、q4和q5可以分别是与t1、t2、t3、t4和t5时刻的信道信噪比以及错误比特率相关联的参数;或者q1、q2、q3、q4和q5可以分别是与t1、t2、t3、t4和t5时刻的其他用于衡量信道质量的参数相关联的参数,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此场景中,假设q2、q4和q5均低 于信道质量参数阈值Q,由此可以确定t2、t4和t5时刻信道的质量出现了劣化,这几个时刻发送的符号接收方很有可能没有收到,或者是收到了但是解码错误率偏高。因此,第二确定单元426可以确定应重传t2、t4和t5时刻发送的数据符号。

此外,信道编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比如纠错码、卷积码等。一般来说,各种调制编码方式(MCS)会具备一定的纠错能力,允许一定程度的传输出错,也即,信道的质量满足一定条件时,虽然信道的质量可能变劣,但接收方仍能恢复发送方发送的数据;相反地,若信道的质量不满足一定条件,接收方无法恢复发送方发送的数据,需要重传。在本实施例的装置中,如图4f所示,第一确定模块420还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428,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以及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确定将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例如,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可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低于对应的信道质量参数阈值的时刻的累加时间达到一时间阈值,确定将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使用调制编码方式与信道质量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可为例如3GPP TS 25 214V5.11.0表7A中的CQI映射表所示的,用于表明调制编码方式及在该调制编码方式下能够正确传输数据的信道质量。所述信道质量参数阈值即为所述映射关系中所记载的信道质量,所述时刻的累加时间可与数据符号的累计数量互换使用,相应的,时间阈值可与数量阈值互换使用。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如图2b所示,假设tx时刻至ty时刻是本实施例中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数据的一个子帧,在该子帧中,一方面,分别在t1、t2、t3、t4、t5和t6时刻向接收方发送6个数据符号,另一方面,也接收到了来自接收方的6个参考信号,根据这6个参考信号, 分别计算得到了t1、t2、t3、t4、t5和t6时刻的信道信噪比SNR1、SNR2、SNR3、SNR4、SNR5、SNR6。根据上述映射关系,在图2b所示子帧所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对应的信噪比为SNR0。在此场景中,t2、t3、t5和t6四个时刻对应的信道的信噪比低于SNR0,假设出错的数据符号的累计数量不超过三个符号(数量阈值)时,无需重传,接收端仍能够正确恢复该子帧传输的数据。但是,在图2b所示场景中,SNR低于SNR0的数据符号的累计数量已经超过了3个,因此,确定接收方无法通过该调制编码方式自身的纠错能力恢复该子帧对应的数据,需要重传机制的辅助,确定将要重传t2、t3、t5和t6四个时刻对应的数据符号。

其中,所述时间阈值(数量阈值)可根据具体的调制编码方式设置,例如,根据调制编码方式的纠错能力设置,通常,越高阶数的调制编码方式对信道的质量要求越高,所述时间阈值(数量阈值)应设置的越低,从而保证接收方的正确的数据恢复。

综上,本实施例的装置能够根据符号级别的信道质量的确定,由发送方确定需要重传的数据符号,与传统的接收方确定需要重传的数据块相比,无需接收方的反馈,减少了无线传输时延,且重传错误符号减少了因重传整个数据块可能造成的带宽浪费。

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装置是发方设备,在由发送方自己确定将要重传的数据符号的实现方式中,未告知之前,接收方不知道发送方是否有重传的数据符号,以及如何重传对应的数据符号。本实施例的装置可通过信令消息的方式来告知接收方重传的数据符号的相关信息,以方便接收方恢复数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发送模块440还用于向所述接收方发送与所述将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关联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可为与将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相关联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重传的数据符号的数量,重传的数据符 号在其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等等。

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发送模块440可通过信令消息向所述接收方发送与所述将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发送模块440可将与所述将要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以及所述将要重传的至少一数据符号包括在向所述接收方发送的下一数据块中发送。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方还可不告知接收方与重传的数据符号相关联的任何信息。可以采用一个背驮式(piggyback)的方式。也就是说将重传符号附在一个新发送的数据块(区别与原数据块,可为发送原数据块之后的子帧发送的数据块)之后,组成一个新的数据单元。如果不存在将要发送的新的数据,则这个数据单元可完全由重传的数据符号组成。接收方通过例如盲检的方式确定是否存在重传的数据符号以及确定重传的数据符号。

综上,本实施例的装置重传出错的数据符号,能够减少带宽浪费,进一步减少无线传输时延。

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恢复装置的一种示例的结构框图。如图5a所示,该装置500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520,用于确定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数据恢复模块540,用于至少根据所述重传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符号,恢复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对应的原数据块。

本实施例的装置属于或为接收方设备,接收到来自发送方设备的数据块后,响应于发送方设备存在重传的数据符号,确定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如结合图1所描述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方设备重传的数据符号可为由接收方告知的,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b 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50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510,用于发送与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相关联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发送方确定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接收方设备,已知与重传的至少一数据符号相关联的信息,例如,重传的数据符号在其原数据块中的位置。

而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方可通过结合图1所描述的第二指示信息来告知接收方与重传的数据符号相关联的信息,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c所示,第二确定模块520可进一步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522,用于获取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关联的第二指示信息;

第六确定单元524,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重传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仍如结合图1描述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可为与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其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且由发送方通过信令消息的形式发送。第一获取单元522可通过接收这样的信令消息获取该第二指示信息。从而由第六确定单元524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重传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在又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方可将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以及所述将要重传的至少一数据符号包括在向所述接收方发送的下一子帧的数据中发送。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获取单元522可至少根据来自所述发送方的数据块,获取与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信息,以及所述重传的至少一数据符号。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简单地定义新发送的包括重传的数据符号的数据块的结构,如:位置1+symbol1|位置2+symbol2|位置3+symbol3|位置4+symbol4|...|位置n+symboln。位置1,位置2,...,位置n表 示重传的符号在原数据块中的位置。symbol1,symbol2,...,symboln表示重传的符号的内容。可选地,每个位置信息和对应的重传符号内容分别由一个或以上符号进行表示,也可以是其它结构,比如将多个位置信息在同一符号中表示。比如,16-QAM的每个符号可以表示4比特数据,如果重传的符号的位置信息在15以内,用一个符号表示就可以。在LTE TDD模式中,一个子帧包括12或14个符号,因此重传的符号的位置信息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是足够的。32QAM、64QAM、128QAM等用一个符号可以表示的信息将更多,可能可以用来表示多个符号的位置。重传的符号的数据格式还可以有其它多种方式,但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因为是发送方检测是否需要重传,因此均需要在重传时携带重传的符号及其在原数据块中所处的位置。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方并不告知接收方与重传的数据符号相关联的任何信息,直接重传需要重传的数据符号。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方与接收方可预先定义多种数据单元格式,比如:数据单元=新的数据块+n个重传的符号组成的新的数据块(n=0,1,2,....M),M是一次重传中允许的重传符号的最大数量。由于发送方并未告知接收方与重传的符号相关联的任何信息,接收方无法知道该n值,也无法知道新发送的数据块的长度和格式。但因为n的值是M+1个值中的一个,因此接收方可以逐次改变n的值,试图对新发送的数据块进行译码。如果译码正确,则认为本次试探成功,可以确定n的大小。n确定之后,可以随之确定重传的符号在其原数据块中的位置及重传的符号的内容。

数据恢复模块540可将先后收到的同一数据块中相同位置的符号进行合并,合并后联合解码。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直接将原来的符号丢弃,用重传的符号解调,得到该符号表示的比特内容。在另外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对前后两个符号进行加权平均,然后对加权平均后的符号进行解调,得到这些符号表示的比特内容。

此外,仍如结合图1所描述的,为了辅助发方设备确定需要重传的数据符号,如图5d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500还可包括:

生成模块560,用于生成至少一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用于所述发送方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参考信号,确定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数据符号的对应时刻的信道的质量。

第三发送模块580,用于在所述发送方通过所述信道发送所述数据符号的同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所述生成的至少一参考信号。

参考信号通常为来自数据接收方的,且用于接收到参考信号的设备根据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在现有的LTE TDD技术中存在专门的下行参考信号和上行参考信号(DMRS和SRS),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用于进行信道估计。比如,对于TDD的SRS信号,配置在普通上行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传输或在UpPTS的两个符号上,按一定周期进行传输。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可将所述参考信号映射到每个数据符号,也即,对于无线数据传输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接收方可在发送方发送每个数据符号的时刻使用同样的信道发送参考信号,以在一段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根据不同时刻的参考信号估计出不同时刻无线信道的质量,从而可以更精确地判断无线信道的质量在整个发送时间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装置中,上述参考信号的载荷(payload)部分可以为空;可选的,上述参考信号的报文头(header)部分可以与所述数据的报文头部分相同。

图6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重传装置的又一种示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数据重传装置的具体实现做限定。如图6所示,该数据重传装置600可以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6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0、存储器(memory)630、以及通信总线640。其中:

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以及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40 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620,用于与比如客户端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610,用于执行程序632,具体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632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61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630,用于存放程序632。存储器63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程序632具体可以用于使得所述数据重传装置600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将要向一接收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向所述接收方发送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程序632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恢复装置的又一种示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数据恢复装置的具体实现做限定。如图7所示,该数据恢复装置700可以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7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720、存储器(memory)730、以及通信总线740。其中:

处理器710、通信接口720、以及存储器730通过通信总线7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720,用于与比如客户端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710,用于执行程序732,具体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732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71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730,用于存放程序732。存储器73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程序732具体可以用于使得所述数据恢复装置700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发送方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

至少根据所述重传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符号,恢复所述重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符号对应的原数据块。

程序732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装置实施例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此处所述的主题是在结合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上的执行而执行的一般上下文中提供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还可结合其他类型的程序模块来执行其他实现。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组件、数据结构和其他类型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此处所述的本主题可以使用其他计算机系统配置来实践,包括手持式设备、 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或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等,也可使用在其中任务由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位于本地和远程存储器存储设备的两者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原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包括以存储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式或技术来实现的物理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因东介质。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具体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HD-DVD、蓝光(Blue-Ray)或其他光存储设备、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能用于存储所需信息且可以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 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