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影摄像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5405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影摄像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终端的图像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摄影摄像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领域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视频或图像的实时分享已经成为移动智能终端用户日常生活中一项越来越重要的交流方式。与此同时,隐私泄露、涉及肖像权侵犯的法律风险也在快速的增加,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基于现有的视频或图像分享技术,用户在视频或图像分享前如果需要保护隐私或规避法律风险,就需要通过处理软件对视频或图像进行再处理。当用户需要对视频或图像中特定的区域进行遮蔽时,比如:进行马赛克处理,这时,就需要通过使用专业的视频或图像处理软件,对视频或图像的每一帧数据进行再处理;而专业的视频或图像处理软件,对用户的要求比较高,对普通用户来说,操作较为复杂而且耗时。在自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分享的实时性越来越重要;但采用专业的视频或图像处理软件,对普通用户来说不仅处理方式相对耗时,而且操作较为复杂,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何通过简单的处理能做到对视频或图像中涉及隐私、肖像等需保密区域进行遮蔽处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摄影摄像方法和装置,能在拍摄的同时完成对需保密区域的遮蔽处理,节约处理时间,提升用户的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影摄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设置指令确定遮蔽区域;

对拍摄的拍摄数据中对应于所述遮蔽区域的拍摄数据进行实时遮蔽处理;

保存完成遮蔽处理的拍摄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接收到的设置指令确定遮蔽区域,包括:

将在所述拍摄设备的取景显示装置上标记的特定区域确定为遮蔽区域;或者,在预览画面上将选定的被拍摄物对应的区域确定为遮蔽区域;

所述遮蔽区域为1个以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遮蔽区域在拍摄开始前或拍摄过程中设置;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拍摄过程中重新设置遮蔽区域。

上述方案中,所述实时遮蔽处理为:在保存最终的拍摄数据前,对拍摄过程中产生的拍摄数据,直接进行遮蔽处理;

所述遮蔽处理,包括:图像马赛克处理、图像雾化处理、图像删除处理;

所述拍摄数据,包括:视频数据和图片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需要遮蔽的被拍摄物移动时,所述遮蔽区域跟随所述被拍摄物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影摄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区域设定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区域设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设置指令确定遮蔽区域;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拍摄的拍摄数据中对应于所述遮蔽区域的拍摄数据进行实时遮蔽处理,并保存完成遮蔽处理的拍摄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区域设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在所述拍摄设备的取景显示装置上标记的特定区域确定为遮蔽区域;或者,在预览画面上将选定被拍摄物对应的区域确定为遮蔽区域;

所述遮蔽区域为1个以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区域设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拍摄开始前或拍摄过程中确定所述遮蔽区域;

所述区域设定模块,还用于在拍摄过程中重新确定所述遮蔽区域。

上述方案中,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在保存最终的拍摄数据前,对拍摄过程中产生的拍摄数据,直接进行遮蔽处理;

所述遮蔽处理,包括:图像马赛克处理、图像雾化处理、图像删除处理;

所述拍摄数据,包括:视频数据和图片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追踪模块,用于在需要遮蔽的被拍摄物移动时,保持所述遮蔽区域跟随所述被拍摄物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摄影摄像方法和装置,根据接收到的设置指令确定遮蔽区域;对拍摄数据中对应于所述遮蔽区域的拍摄数据进行实时遮蔽处理;保存完成遮蔽处理的拍摄数据。如此,能在拍摄的同时完成对需保密区域的遮蔽处理,直接获取经遮蔽处理后需要的视频或图像,不仅操作简单方便,不会对用户有过高的专业技术要求;而且能节约处理时间,满足实时快速的需求,从而能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摄影摄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移动终端进行遮蔽摄像的具体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摄像预览遮蔽区域与摄像遮蔽区域坐标转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经过遮蔽处理的图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摄影摄像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接收到的设置指令确定遮蔽区域;对拍摄的拍摄数据中对应于所述遮蔽区域的拍摄数据进行实时遮蔽处理;保存完成遮蔽处理的拍摄数据。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影摄像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根据接收到的设置指令确定遮蔽区域;

通常,在拍摄前打开拍摄设备时,拍摄设备首先会进入取景模式,拍摄设备的取景显示装置会显示将要拍摄的内容;这时,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设置指令来确定需要进行遮蔽处理的区域;

这里,根据接收到的设置指令确定遮蔽区域可以是:将在所述拍摄设备的取景显示装置上标记的特定区域确定为遮蔽区域;或者,在预览画面上将选定的被拍摄物对应的区域确定为遮蔽区域。

具体的,其中,所述在所述拍摄设备的取景显示装置上标记的特定区域可以是在所述拍摄设备的取景显示装置显示的预览画面上标记的特定区域;所述拍摄设备可以是带有摄像头的智能移动终端或数码相机等;所述取景显示装置可以是智能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或数码相机的显示屏;目前,智能移动终端或数码相机通常在显示屏上设置有触摸屏,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在智能移动终端或数码相机的显示屏上,直接通过触摸方式标记出特定区域;也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或数码相机自带的自动识别功能,直接选取被拍摄物,这里被拍摄物可以是人或者物体等;然后,根据所述标记的特定区域确定出遮蔽区域,或者,根据所述选取的被摄物确定出遮蔽区域;所述遮蔽区域以能覆盖住所述标记的特定区域,或者,能覆盖住选取的被摄物为标准;对于识别出的人物也可以采取将遮蔽区域设置在脸部的方式,以确保可以保证隐私,又能做到可识别。

所述确定遮蔽区域步骤可以在拍摄开始前进行,也可以在拍摄过程中进行,并且在拍摄过程中可以重新确定,以适应拍摄过程中拍摄画面的变化;拍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重新标记的特定区域,或者,重新选取的被摄物,可以再次确定遮蔽区域;并且,对于多次标记的特定区域或选取的多个被摄物,可以同时确定多个遮蔽区域。

步骤102:对拍摄的拍摄数据中对应于所述遮蔽区域的拍摄数据进行实时遮蔽处理;

具体的,预览画面的遮蔽区域和拍摄画面中区域相对应,预览画面的遮蔽 区域的坐标可以映射到拍摄的画面中,因此,在拍摄的拍摄数据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遮蔽区域的数据;在拍摄过程中实时对拍摄数据中遮蔽区域的数据进行遮蔽处理,可以不再经过保留原始拍摄数据,而在保存最终的拍摄数据前,对拍摄过程中产生的拍摄数据,直接进行遮蔽处理;这里,所述遮蔽处理为对图像的进行处理,包括:马赛克处理、雾化处理、删除处理等,使需要遮蔽的区域不能被识别;所述拍摄数据可以是拍摄的视频或者图片。

步骤103:保存完成遮蔽处理的拍摄数据;

这里,存储经过遮蔽处理的拍摄数据,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调用处理过的视频或图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当所述遮蔽区域中的被拍摄物移动时,所述遮蔽区域跟随所述被拍摄物移动;

具体的,目前,智能移动终端或数码相机通常都带有自动识别系统,当画面中选定的人脸或物体移动时,自动识别系统能自动重新识别并再次选定,起到跟踪被选人脸和物体的作用。当拍摄时拍摄设备移动或者被拍摄物移动时,遮蔽区域中的被摄物会移出遮蔽区域;这时,可以利用拍摄设备的自动识别系统跟踪所述被摄物,并根据被摄物移动的距离移动遮蔽区域,使遮蔽区域能始终遮蔽被摄物。

具体实施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所对应的功能,即:是否进行遮蔽处理的功能,可以作为拍摄设备中的一个功能选项,当选择该功能时,能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对遮蔽区域进行实时遮蔽处理的拍摄;没有选择该功能时,仍然按照通常功能进行拍摄。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对本发明产生的积极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示例采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遮蔽摄像,如图2所示,智能移动终端进行遮蔽摄像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步骤201:打开照相机功能进入摄像预览界面;

步骤202:选择遮蔽功能,如果选择开启遮蔽摄像,则加载遮蔽摄像处理引擎,否则,直接执行步骤204;

步骤203:在拍摄预览界面(preview stream)中,用户可以通过选中框,进行遮蔽区域选择(人、物体或者任意一个指定区域);

步骤204:启动拍摄;

步骤205:在拍摄过程中用户是否开启遮蔽摄像?如果是,则允许用户在摄像中进行遮蔽区域选择,否则,继续进行非遮蔽摄像;

步骤206:用户通过选中框,对需要遮蔽的区域进行选中(人、物体或者任意一个指定区域);

步骤207:如果用户已经选定遮蔽区域,则开始进行遮蔽处理;如图3所示,预览(preview stream)区域的尺寸为w1*h1,用户选中区域左上角和右下角坐标分别为P1(x0,y0)和P2(x1,y1)(用户可以选择多个区域);摄像(video stream)画面的真实的尺寸为w2*h2,用户选择遮蔽区域在摄像(video stream)画面左上角和右下角坐标分别为V1(x2,y2)和V2(x3,y3)。那么V1/V2与P1/P2的映射关系为:

x2=x0*w2/w1;

y2=y0*h2/h1;

x3=x1*w2/w1;

y3=y1*h2/h1;

当用户所选区域为移动物体时,摄像引擎根据移动物体的特征,负责实时计算移动物体的新坐标(摄像数据即video stream中的新坐标);

如果没有选择遮蔽区域,则继续进行非遮蔽摄像;

步骤208:遮蔽摄像引擎对摄像(video stream)中对左上角为V1(x2,y2),右下角为V2(x3,y3)的区域进行马赛克处理,被遮蔽的人或者物体可以以马赛克但不限于马赛克的形式表现在录制的视频中;当物体移动时遮蔽摄像引擎根据重新计算的新坐标进行马赛克处理;

步骤209:在摄像过程中用户可以继续选择遮蔽区域;

步骤210:结束摄像;

最终形成如图4所示的经过遮蔽处理的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影摄像装置,如图5所示,该摄影摄像装置包括:区域设定模块51、图像处理模块52;其中,

所述区域设定模块51,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设置指令确定遮蔽区域;

通常,在拍摄前打开拍摄设备时,拍摄设备首先会进入取景模式,拍摄设备的取景显示装置会显示将要拍摄的内容;这时,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设置指令来确定需要进行遮蔽处理的区域;

这里,根据接收到的设置指令确定遮蔽区域可以是:将在所述拍摄设备的取景显示装置上标记的特定区域确定为遮蔽区域;或者,在预览画面上将选定的被拍摄物对应的区域确定为遮蔽区域。

具体的,其中,所述在所述拍摄设备的取景显示装置上标记的特定区域可以是在所述拍摄设备的取景显示装置显示的预览画面上标记的特定区域;所述拍摄设备可以是带有摄像头的智能移动终端或数码相机等;所述取景显示装置可以是智能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或数码相机的显示屏;目前,智能移动终端或数码相机通常在显示屏上设置有触摸屏,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在智能移动终端或数码相机的显示屏上直接通过触摸的方式标记出特定区域;也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或数码相机自带的自动识别功能,直接选取被拍摄物,这里被拍摄物可以是人或者物体等;然后,根据所述标记的特定区域确定出遮蔽区域,或者,根据所述选取的被摄物确定出遮蔽区域;所述遮蔽区域以能覆盖住所述标记的特定区域,或者,能覆盖住选取的被摄物为标准;对于识别出的人物也可以采取将遮蔽区域设置在脸部的方式,以确保可以保证隐私,又能做到可识别。

所述确定遮蔽区域步骤可以在拍摄开始前进行,也可以在拍摄过程中进行,并且在拍摄过程中可以重新确定,以适应拍摄过程中拍摄画面的变化;拍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重新标记的特定区域,或者,重新选取的被摄物,可以再次确定遮蔽区域;并且,对于多次标记的特定区域或选取的多个被摄物,可以同时确定多个遮蔽区域。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52,用于对拍摄的拍摄数据中对应于所述遮蔽区域的 拍摄数据进行实时遮蔽处理,并保存经过遮蔽处理的拍摄数据;

具体的,预览画面的遮蔽区域和拍摄画面中区域相对应,预览画面的遮蔽区域的坐标可以映射到拍摄的画面中,因此,在拍摄的拍摄数据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遮蔽区域的数据;在拍摄过程中实时对拍摄数据中遮蔽区域的数据进行遮蔽处理,可以不再经过保留原始拍摄数据,而在保存最终的拍摄数据前,对拍摄过程中产生的拍摄数据,直接进行遮蔽处理这里,所述遮蔽处理为对图像的进行处理,包括:马赛克处理、雾化处理、删除处理等,使需要遮蔽的区域不能被识别;所述拍摄数据可以是拍摄的视频或者图片。

遮蔽处理完成后,存储经过遮蔽处理的拍摄数据,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调用处理过的视频或图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包括:追踪模块53,用于当所述遮蔽区域中的被拍摄物移动时,所述遮蔽区域跟随所述被拍摄物移动;

具体的,目前,智能移动终端或数码相机通常都带有自动识别系统,当画面中选定的人脸或物体移动时,自动识别系统能自动重新识别并再次选定,起到跟踪被选人脸或物体的作用。当拍摄时拍摄设备移动或者被拍摄物移动时,遮蔽区域中的被摄物会移出遮蔽区域;这时,可以利用拍摄设备的自动识别系统跟踪所述被摄物,并根据被摄物移动的距离移动遮蔽区域,使遮蔽区域能始终遮蔽被摄物。

具体实施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实现的功能,即:是否进行遮蔽处理的功能,可以作为拍摄设备中的一个功能选项,当选择该功能时,能启动所述装置进行对遮蔽区域进行实时遮蔽处理的拍摄;没有选择该功能时,仍然按照通常功能进行拍摄。

在实际应用中,区域设定模块51、图像处理模块52、追踪模块53均可由拍摄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