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0891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的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的飞行范围有时候会涉及到偏远的地方。而偏远的地方通常没有覆盖移动通信基站,从而导致其移动通信信号薄弱甚至没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无人机主要采用无线数传技术来进行实时通信,收发的是无线数传电台数据。而在由多架无人构成的组网系统中,控制中心在控制组网内的无人机时,采用的是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然而,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无人机上的无线数传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直接互联。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无人机组网中的无线数传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互联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数据转发前,通过预设接口分别与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建立透传连接;

当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将所述数据信息通过所述预设接口转发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无线数传模块;

其中,所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均为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通讯模块。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双向转发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在数据转发前,通过预设接口分别与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建立透传连接;

转发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将所述数据信息通过所述预设接口转发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无线数传模块;

其中,所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均为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通讯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在数据转发前,通过预设接口分别与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建立透传连接;当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将所述数据信息通过所述预设接口转发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无线数传模块;其中,所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均为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通讯模块;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无线数传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互联的问题,实现了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无线数传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数据的双向转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双向转发的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在数据转发前,通过预设接口分别与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建立透传连接;当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将所述数据信息通过所述预设接口转发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无线数传模块;其中,所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均为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通讯模块;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无线数传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互联的问题,实现了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无线数传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数据的双向转发,以将无人机、中继站和/或地面站的无线电台数据发送到控制中心和/或地面站,以及将控制中心和/或地面站的移动通信数据发送至无人机、中继站和/或地面站。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的实现流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数据转发模块。在这里,所述无人机组网系统是指由地面站、控制中心、数据转发模块以及至少一个无人机组成的通讯网络,也指由地面站、中继站、数据转发模块、控制中心以及至少一个无人机组成的通讯网络。其中,所述数据转发模块连接了由无人机、中继站和/或地面站上的无线数传模块以及连接了控制中心、地面站上的移动通信模块。所述无线数传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均为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通讯模块。

参阅图1,所述方法包括:

在步骤s101中,在数据转发前,通过预设接口分别与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建立透传连接。

在这里,所述透传连接为数据透明传输的连接方式。为了实现无线数传模 块与移动通信模块之间的互联,本发明实施例设置第一接口与无线数传模块连接,设置第二接口与移动通信模块连接。所述预设接口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步骤s101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向无线数传模块发送第一配置指令,以将与所述无线数传模块的数据传输方法配置为透明传输,建立第一接口与所述无线数传模块之间的透传连接;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第二配置指令,以将与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方式配置为透明传输,建立第二接口与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之间的透传连接。

在这里,所述第一配置指令为配置无线数传模块的数据传输方式为透明传输的指令,所述第二配置指令为配置移动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方式为透明传输的指令。

示例性地,可通过发送at指令进行配置。以下给出at指令配置的一个具体实现示例。包括

发送at命令,以检测与串口的通信状态;

发送at+cpin命令,以查询sim卡状态;

发送at+creg命令,以查询cs业务状态;

发送at+cgreg命令,以查询ps业务状态;

发送at+qicsgp命令、at+cgqreq命令、at+cgeqreq命令、at+cgqmin命令、at+cgeqmin命令中的任意一个,以配置pdp激活所需的参数信息;

发送at+qiact=<id>命令,以激活指定的pdp;

发送at+qiopen命令,以创建tcp接口。

通过上述at指令的配置后,数据转发模块实现了与移动通信模块、无线数传模块之间透传连接,能够通过透明传输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在步骤s102中,当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将所述数据信息通过所述预设接口转发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无线数传模块。

在分别与无线数传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建立数传连接后,数据转发模块通过接口确定数据的转发方向。具体地,所述步骤s102包括:

当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数据信息转发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

当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到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数据信息转发至所述无线数传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后,将所述数据信息转发至移动通信模块/无线数传模块,以通过移动通信模块将数据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或通过无线数传模块将数据信息发送至无人机、地面站,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无人机组网中的无线数传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互联的问题,实现了无人机组网中的无线数传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数据的双向转发,有效地提高了无人机组网中数据转发的效率。

在这里,数据信息从第一接口到第二接口的方式有三种:直接转发、校验后再转发、格式转换后在转发。第二接口到第一接口的数据也是同样的处理方式。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示例,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的实现流程。

参阅图2,所述方法包括:

在步骤s201中,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向无线数传模块发送第一配置指令,以将与所述无线数传模块的数据传输方法配置为透明传输,建立第一接口与所述无线数传模块之间的透传连接。

在步骤s202中,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第二配置指令,以将与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方式配置为透明传输,建立第二接口与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之间的透传连接。

在步骤s203中,当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数据信息转发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

在步骤s204中,当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到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数据信息转发至所述无线数传模块。

在这里,当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后,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将所述数据信息直接转发至移动通信模块/无线数传模块,减少了数据转发的时间。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示例,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的实现流程。

参阅图3,所述方法包括:

在步骤s301中,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向无线数传模块发送第一配置指令,以将与所述无线数传模块的数据传输方法配置为透明传输,建立第一接口与所述无线数传模块之间的透传连接。

在步骤s302中,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第二配置指令,以将与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方式配置为透明传输,建立第二接口与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之间的透传连接。

在步骤s303中,当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无误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数据信息转发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

在步骤s304中,当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到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无误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数据信息转发至所述无线数传模块。

在这里,为了保证转发出去的数据的准确性,所述数据转发模块在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或通过第二接口接收到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后,先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校验,确认数据无误后再进行转发,从而保证了到达中继站、无人机或者控制中心的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示例,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的实现流程。

参阅图4,所述方法包括:

在步骤s401中,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向无线数传模块发送第一配置指令,以将与所述无线数传模块的数据传输方法配置为透明传输,建立第一接口与所述无线数传模块之间的透传连接。

在步骤s402中,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第二配置指令,以将与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方式配置为透明传输,建立第二接口与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之间的透传连接。

在步骤s403中,当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将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一预设格式,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转换后的所述数据信息转发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

在步骤s404中,当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到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将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二预设格式,并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将转换后的所述数据信息转发至所述无线数传模块。

在这里,所述第一预设格式为移动通信网络侧的设备(比如控制中心、地面站)所需的数据格式;所述第二预设格式为无线数传网络侧的设备(比如无人机、地面站、中继站)所需的数据格式。通过数据格式的转换,方便了数据双向传输过程中两侧的设备接收数据转发模块所转发的数据信息,提高了数据转发的效率。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模块、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模块。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为串行接口,包括但不限于异步串行urat接口、同步串行spi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在数据转发前,通过预设接口分别与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建立透传连接;当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将所述数据信息通过所述预设接口转发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无线数传模块;其中,所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均为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通讯模 块;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无线数传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互联的问题,实现了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无线数传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数据的双向转发。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双向转发的装置的组成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转发的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图1至图4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可以是内置于数据转发模块的软件单元、硬件单元或者软硬件结合的单元。其中,所述数据转发模块连接了由无人机、中继站和/或地面站上的无线数传模块以及连接了控制中心上的移动通信模块。

参阅图5,所述数据双向转发的装置包括:

建立单元51,用于在数据转发前,通过预设接口分别与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建立透传连接;

转发单元52,用于当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将所述数据信息通过所述预设接口转发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无线数传模块;

其中,所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均为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通讯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接口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所述建立单元51包括:

第一建立子单元511,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向无线数传模块发送第一配置指令,以将与所述无线数传模块的数据传输方法配置为透明传输,建立第一接口与所述无线数传模块之间的透传连接;

第二建立子单元512,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第二配置指令,以将与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方式配置为透明传输,建立第二接口与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之间的透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发单元52包括:

第一转发子单元521,用于当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数据信息转发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

第二转发子单元522,用于当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到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数据信息转发至所述无线数传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转发单元52包括:

第三转发子单元523,用于当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无误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数据信息转发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

第四转发子单元524,用于当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到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无误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数据信息转发至所述无线数传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转发单元52包括:

第五转发子单元525,用于当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将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一预设格式,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转换后的所述数据信息转发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

第六转发子单元526,用于当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到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将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二预设格式,并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将转换后的所述数据信息转发至所述无线数传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为3g模块或4g模块。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为串行接口,包括但不限于异步串行urat接口、同步串行spi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技术方案,其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照上述实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数据转发前,通过预设接口分别与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建立透传连接;当接收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 时,将所述数据信息通过所述预设接口转发至所述移动通信模块/无线数传模块;其中,所述无线数传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均为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通讯模块;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无线数传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互联的问题,实现了无人机组网系统中的无线数传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数据的双向转发。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第一建立子单元是指某一建立子单元,“第一”在此仅为表述和指代的方便,并不意味着在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中一定会有与之对应的第一建立子单元。类似地,第二建立子单元中的“第二”也仅仅是为了表述和指代方便,并不意味着在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中一定会有与之对应的第二建立子单元,依次类推,此处不一一列举。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数据双向转发的方法及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