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4663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在动态图像拍摄时或实时取景显示时变更了光圈值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成为适当曝光量的曝光控制的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背景技术:
在照相机等摄像装置中,在动态图像拍摄时或实时取景显示时,在驱动光圈时,还同时调节电子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由此维持适当曝光量。但是,由于光圈进行机械驱动,所以运动产生延迟,与此相对,由于电子快门速度或ISO感光度是电气控制,所以,在变更动作中几乎不会产生时间的延迟。因此,在到达希望设定的曝光之前产生时间差,在动态图像或实时取景显示的图像中产生闪烁,成为不容易观察的画面。因此,提出了如下的摄像装置:根据光圈的驱动速度和目标值计算当前光圈位置的预测值,根据该预测值,使电子快门速度或ISO感光度的曝光设定与预测出的光圈值一致来进行动作(参照日本公开特许2013-031010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由于根据光圈值的预测值来控制电子快门速度或ISO感光度,所以,能够抑制曝光变动,能够减轻画面的闪烁。但是,预测的光圈值和实际的光圈值很难完全一致,因此,在动态图像拍摄时或实时取景显示时产生曝光变动,图像闪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改变光圈值也不会在图像中产生闪烁的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第1发明的摄像装置具有:摄像元件,其对穿过摄影光学系统的被摄体光进行摄像而生成像素信号;光圈,其对穿过上述摄影光学系统的光束进行限制;放大单元,其以规定的放大率放大上述摄像元件生成的像素信号;以及控制单元,其改变上述光圈的开口和上述放大单元的放大率,对基于由上述摄像元件生成的像素信号的图像数据的曝光量进行调节,上述控制单元在驱动上述光圈,改变开口而调节了曝光量后,在根据上述光圈的开口的变化改变上述放大单元的放大率来调节曝光量时,改变上述放大单元的放大率,使得成为与和上述光圈的开口的变化对应的曝光量变化速度一致的曝光量变化速度。第2发明的摄像装置具有:摄像元件,其对穿过摄影光学系统的被摄体光进行摄像而生成像素信号;光圈,其对穿过上述摄影光学系统的光束进行限制;电子快门速度设定单元,其设定上述摄像元件的电子快门速度;以及控制单元,其改变上述光圈的开口和上述电子快门速度设定单元的电子快门速度,对基于由上述摄像元件生成的像素信号的图像数据的曝光量进行调节,上述控制单元在驱动上述光圈,改变开口而调节了曝光量后,在根据由上述光圈的开口的变化引起的曝光量变化改变上述电子快门速度单元的电子快门速度来调节曝光量时,改变上述电子快门速度设定单元的电子快门速度,使得成为与和上述光圈的开口的变化对应的曝光量变化速度一致的曝光量变化速度。关于第3发明的摄像装置中的摄像方法,该摄像装置具有:摄像元件,其对穿过摄影光学系统的被摄体光进行摄像而生成像素信号;以及光圈,其对穿过上述摄影光学系统的光束进行限制,该摄像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以规定的放大率放大上述摄像元件生成的像素信号,在改变上述光圈的开口和上述放大率来进行基于由上述摄像元件生成的像素信号的图像数据的曝光量的调节时,在驱动上述光圈,改变开口而调节了曝光量后,在根据上述光圈的开口的变化改变上述放大率来调节曝光量时,改变上述电子快门速度,使得成为与和上述光圈的开口的变化对应的曝光量变化速度一致的曝光量变化速度。关于第4发明的摄像装置中的摄像方法,该摄像装置具有:摄像元件,其对穿过摄影光学系统的被摄体光进行摄像而生成像素信号;以及光圈,其对穿过上述摄影光学系统的光束进行限制,该摄像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设定上述摄像元件的电子快门速度,在改变上述光圈的开口和上述电子快门速度来进行基于由上述摄像元件生成的像素信号的图像数据的曝光量的调节时,在驱动上述光圈,改变开口而调节了曝光量后,在根据由上述光圈的开口的变化引起的曝光量变化改变上述电子快门速度来调节曝光量时,改变上述电子快门速度,使得成为与和上述光圈的开口的变化对应的曝光量变化速度一致的曝光量变化速度。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改变光圈值也不会在图像中产生闪烁的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主要电气结构的框图。图2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是示出光圈控制动作的曲线图。图3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是示出曝光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图4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是示出曝光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将本发明作为一个实施方式而应用于数字照相机的例子进行说明。该数字照相机具有摄像部,通过该摄像部将被摄体像转换为图像数据,根据该转换后的图像数据,在配置于主体背面的显示部中实时取景显示被摄体像。拍摄者通过观察实时取景显示,决定构图和拍摄时机。当操作动态图像按钮等时,开始记录动态图像的图像数据,当再次操作动态图像按钮等时,结束动态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并且,通过操作释放按钮,还能够进行静态图像的拍摄。当选择再现模式时,能够在显示部中再现显示记录介质中记录的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的图像数据。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在改变光圈的开口量并调节了曝光量后,改变ISO感光度或电子快门速度,以使得与和光圈的开口的变化对应的曝光量的变化速度一致(详细地讲参照图2的(b)的ΔEv、图4)。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主要电气结构的框图。该照相机具有照相机主体10和能够装配在照相机主体10上的镜头镜筒20。另外,本实施方式是分开构成照相机主体10和镜头镜筒20的所谓的镜头更换式照相机。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镜头镜筒与照相机主体一体化的照相机的形式。在照相机主体10内配置有控制部11、摄像控制部15、摄像元件16、机械式快门17。机械式快门17是配置在摄像元件16的前表面侧的所谓的焦面快门或中心式快门。在静态图像拍摄时,该机械式快门17在规定曝光时间(由快门速度决定)内使来自镜头镜筒20的被摄体光束通过。并且,在动态图像拍摄时或实时取景显示时,机械式快门17成为开放状态。摄像元件16配置在镜头镜筒20的光学系统的光轴O的延长线上。摄像元件16具有多个光电转换像素,在摄像面中接收通过镜头镜筒20成像的被摄体像(光像),通过各光电转换像素对该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生成像素信号,将其输出到摄像控制部15。摄像控制部15根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进行从摄像元件16读出像素信号的读出控制。摄像控制部15具有设定摄像元件16的电子快门动作的功能,能够控制多个光电转换像素中的曝光时间(电子快门速度)。并且,通过以规定的放大率放大从多个光电转换像素中读出的像素信号,能够控制ISO感光度。摄像控制部15作为以规定的放大率放大摄像元件生成的像素信号的放大单元发挥功能。控制部11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或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等周边电路,进行照相机主体10和镜头镜筒20的控制。特别地,CPU根据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进行照相机整体的控制。在控制部11内具有曝光设定值运算部12、光圈值收发部13、快门速度/感光度动作控制部14。光圈值收发部13包括通信电路,并且,各部通过CPU以软件方式执行。控制部11作为如下的控制单元发挥功能:改变光圈的开口和放大单元的放大率,对基于摄像元件生成的像素信号的图像数据的曝光量进行调节,该控制单元在驱动光圈而改变开口并调节了曝光量后,根据上述光圈的开口的变化改变上述放大单元的放大率来调节曝光量(例如参照图2的(b)、图3的S5~S9、图4的S11-S19)。该控制单元改变放大单元的放大率,以使得成为与和光圈的开口的变化对应的曝光量的变化速度一致的曝光量的变化速度(例如参照图2的(b)中的时刻T1~T4的ΔEv、图4的S13~S19)。并且,控制单元在驱动光圈而改变开口时,在曝光控制上,例如,在程序线图中光圈值达到曝光追随的范围的最大值、最小值(以下称为开口极限)的情况下,改变放大单元的放大率来调节曝光量(例如参照图2的(b)中的时刻T2从光圈值Av切换为ISO感光度Sv的曝光量调节、达到开口极限之前的图3的S5“是”、S7、S9、达到开口极限之后的S5“否”、图4的S11~S19)。控制部11作为如下的控制单元发挥功能:改变光圈的开口和电子快门速度设定单元的电子快门速度,对基于由摄像元件生成的像素信号的图像数据的曝光量进行调节,该控制单元在驱动光圈而改变开口并调节了曝光量后,根据由上述光圈的开口的变化引起的曝光量的变化改变电子快门速度单元的电子快门速度来调节曝光量(例如参照图2的(b)、图3的S5~S9、图4的S21-S27)。该控制单元改变电子快门速度设定单元的电子快门速度,以使得成为与和光圈的开口的变化对应的曝光量的变化速度一致的曝光量的变化速度(例如参照图2的(b)中的时刻T1~T4的ΔEv、图4的S21~S27)。并且,控制单元在驱动光圈而改变开口时,在达到开口极限的情况下,改变电子快门速度设定单元的电子快门速度来调节曝光量(例如参照图2的(b)中的时刻T2从光圈值Av切换为ISO感光度Sv的曝光量调节、达到开口极限之前的图3的S5“是”、S7、S9、达到开口极限之后的S5“否”、图4的S21~S27)。控制部11内的曝光设定值运算部12从摄像控制部15输入像素信号,根据基于该像素信号的被摄体亮度,计算用于成为适当曝光的光圈值、机械式快门速度、电子快门速度、ISO感光度等,将其输出到光圈值收发部13和快门速度/感光度动作控制部14。并且,经由光圈值收发部13输入来自镜头镜筒20侧的光圈值的信息。曝光设定值运算部12作为设定摄像元件的电子快门速度的电子快门速度设定单元发挥功能。光圈值收发部13具有用于在照相机主体10与镜头镜筒20之间进行发送接收的通信电路,将照相机主体10侧的曝光设定值运算部12计算出的光圈值发送到镜头镜筒20侧的光圈动作控制部23。并且,在镜头镜筒20侧的光圈动作控制部23将光圈变更为基于由变焦位置检测部24检测到的焦距(变焦编码器值)的光圈值的情况下,光圈值收发部13接收该变更后的光圈值。快门速度/感光度动作控制部14输入由曝光设定值运算部12计算出的电子快门速度或ISO感光度,进行动作控制以使得成为该电子快门速度或ISO感光度。并且,在静态图像拍摄时,进行机械式快门17的控制,以使得成为由曝光设定值运算部12计算出的快门速度。在动态图像拍摄时或实时取景显示时,使机械式快门17成为开放状态。在镜头镜筒20内具有前组镜头21b、后组镜头21a、光圈22、光圈动作控制部23、变焦位置检测部24、光圈动作部25、变焦控制部26。前组镜头21b和后组镜头21a(在总称的情况下为摄影镜头21或摄影光学系统)通过对摄影镜头21中的对焦镜头进行调节,能够在摄像元件16的摄像面上形成被摄体像,通过对摄影镜头21中的变焦镜头进行调节,能够改变焦距。光圈22配置在摄影镜头21的光路中。通过光圈动作部25,对光圈22的开口直径进行机械地可变驱动。通过使开口直径变化,能够改变入射到摄像元件16的被摄体光量。即,光圈22作为对穿过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进行限制的光圈发挥功能。变焦位置检测部24具有所谓的变焦编码器,检测摄影镜头21中的变焦镜头的位置,将其输出到光圈动作控制部23。变焦控制部26根据拍摄者的手动操作对摄影镜头21的变焦镜头进行驱动控制。另外,关于变焦控制部26,除了通过致动器电动驱动控制以外,还可以是拍摄者直接手动驱动的类型。如上所述,光圈动作控制部23对光圈动作部25进行控制,以使得成为经由光圈值收发部13输入的光圈值。并且,光圈动作控制部23经由光圈值收发部13将其内部的存储器中存储的光圈驱动速度信息发送到曝光设定值运算部12。并且,光圈动作控制部23根据由变焦位置检测部24检测到的焦距,对光圈动作部25进行控制,以使得光圈值保持恒定。接着,使用图2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光圈控制动作进行说明。为了容易理解本实施方式中的光圈控制动作,首先,使用图2的(a)对现有的光圈控制动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动态图像记录或实时取景显示中,即使利用镜头的光圈值预测,也与实际的光圈值之间产生误差,通过基于预测值的曝光运算求出的ISO感光度或电子快门速度的变化与实际的光圈位置不完全一致,相对于最佳曝光产生误差。由于存在该误差,当在光圈驱动的同时还控制其他曝光(ISO感光度或电子快门速度)时,拍摄亮度产生闪烁。在图2的(a)所示的例子中,横轴取帧数(时间),纵轴表示被摄体亮度(Bv)、电子快门速度(Tv)、光圈值(Av)、ISO感光度(Sv)、与适当曝光之间的偏差(ΔEv)的变化。当前,在时刻T1,当被摄体亮度Bv从10变化为5时,为了维持适当曝光量,考虑动态图像或实时取景显示的美观而通过低速的光圈驱动速度进行光圈控制,使光圈值Av从9慢慢变化为6,在时刻T2,光圈值Av到达6。在该镜头镜筒20中,根据开口极限,光圈值Av设定为不会小于6。因此,为了维持适当曝光量,在时刻T2,使ISO感光度Sv从5变化为7。这样,在图2的(a)所示的例子中,在时刻T1~T2,光圈值Av逐渐变化,在时刻T2~T3,ISO感光度Sv急剧变化。因此,时刻T1~T2中的曝光追随速度和时刻T2~T3中的曝光追随速度不同,其结果,图像的亮度变化增大(参照图中的ΔEv的变化)。关于动态图像或实时取景显示,在区域31中看到图像闪烁,美观变差。作为动态图像记录时的拍摄模式,在设定了程序模式(P模式)或快门速度优先模式(S模式)的情况下,一般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曝光追随动作。(i)例如当进行平移/倾斜动作时,成为被摄体亮度Bv的变化较大的状况。(ii)以较慢的速度追随光圈值Av,以使得成为适当曝光量Ev。(iii)光圈值Av到达曝光控制上的极限(开口极限)。(iv)改变ISO感光度Sv或电子快门速度Tv,设为适当曝光量Ev。该情况下,Sv、Tv急剧变化。在上述曝光追随动作中,如使用图2的(a)说明的那样,由于ISO感光度或电子快门速度Tv急剧变化,所以,图像的亮度变化较大,图像闪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上述(iv)的处理进行以下的(iv’)(iv”)的变更来解决。(iv’)对ISO感光度Sv、电子快门速度Tv的1帧间的曝光变更量设定上限。(iv”)根据从镜头镜筒得到的光圈驱动速度信息来设定曝光变更量的上限,将ISO感光度Sv、电子快门速度Tv的曝光追随速度位于光圈值Av的曝光追随的延长线上。图2的(b)示出进行了上述(iv’)(iv”)的变更的情况下的光圈驱动控制的一例。在该例子中,电子快门速度(Tv)固定,改变光圈值(Av)和ISO感光度(Sv)。在ISO感光度(Sv)固定并改变光圈值(Av)和电子快门速度(Tv)的情况下,也成为与图2的(b)相同的控制。并且,在图2的(b)中,Bv设为包含拍摄亮度与目标亮度之差(ΔEv)的被摄体亮度,能够通过下述(1)式计算Bv。另外,拍摄亮度表示与以当前的曝光设定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得到的图像的明亮度相当的亮度。在当前的曝光设定从最佳曝光设定偏移的情况下,所得到的图像相对于适当曝光成为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目标亮度表示与成为最佳曝光设定的情况下得到的图像的明亮度相当的亮度。Bv=Tv+Av+Sv+ΔEv…(1)图2的(b)示出将图2的(a)的例子应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情况,光圈值Av的下限值(开口极限)为6,设1帧间的变化量的上限为0.2。在该例子中,在时刻T1,被摄体亮度Bv从10变化为5,光圈值Av从9慢慢变化为6,在时刻T2,光圈值Av到达6。在该镜头镜筒中,由于光圈值Av不会小于6,所以,为了维持适当曝光量,在时刻T2,ISO感光度Sv从5变化为7。在图2的(a)所示的例子中,时刻T2~T3的时间是极短的时间,ISO感光度Sv从5急剧变化为7。但是,在图2的(b)所示的例子中,时刻T2~T4的时间比T2~T3的时间长。因此,亮度变化较小,当视为动态图像时,在区域32中,图像不会闪烁,美观不会变差。进而,在图2的(b)所示的例子中,时刻T1~T2的亮度差(ΔEv)的变化率和时刻T2~T4的亮度差(ΔEv)的变化率相同,即,在时刻T1~T4,亮度差ΔEv成为一条直线。因此,亮度变化恒定,所以能够使图像的闪烁最小。接着,使用图3和图4所示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光圈驱动动作进行说明。另外,控制部11内的CPU根据存储器(未图示)中存储的程序对各部进行控制,由此执行该流程。当图3所示的流程开始后,首先,计算被摄体亮度(Bv)(S1)。这里,曝光设定值运算部12经由摄像控制部15输入来自摄像元件16的像素信号,根据该像素信号计算被摄体亮度(Bv)。计算出被摄体亮度(Bv)后,接着,从镜头(镜头镜筒20)取得光圈驱动速度信息,将曝光变化量设定为钳位值(S3)。这里,从镜头镜筒20内的光圈动作控制部23取得光圈驱动速度信息。并且,将曝光变化量设定为钳位值,即,根据从镜头镜筒20取得的光圈驱动速度信息来设定曝光变化量的上限。由此,使ISO感光度Sv、电子快门速度Tv的曝光追随速度位于光圈值Av的曝光追随速度的延长线上。接着,判定曝光联动范围是否在光圈移动的范围内(开口限制的范围内)(S5)。这里,为了对应于被摄体的亮度变化而成为适当曝光,判定是仅改变光圈值Av即可、还是仅光圈值Av不够还需要改变ISO感光度Sv或电子快门速度Tv。这是因为,由于光圈值Av在从开放光圈值到最大缩小值的有限范围内,所以,根据被摄体亮度的变化,仅改变光圈值Av,有时无法得到适当曝光量。在步骤S5中的判定结果为用于得到适当曝光量的曝光联动范围在光圈移动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使ISO感光度Sv和电子快门速度Tv固定(S7)。该情况下,在得到适当曝光量时,固定当前设定的Sv和Tv。接着,通过Av=Bv-(Sv-Tv)计算光圈设定值(S9)。由于Sv和Tv固定,所以,曝光设定值运算部12根据这些值计算成为适当曝光量的Av。该计算出的光圈设定值经由光圈值收发部13发送到镜头镜筒20,通过光圈动作控制部23进行光圈22的驱动控制。另一方面,在步骤S5中的判定结果为用于得到适当曝光量的曝光联动范围不在光圈移动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接着,判定是否利用ISO感光度Sv进行曝光追随(S11)。例如,在程序线图中,在Bv值位于能够变更ISO感光度Sv的区域内的情况下,变更ISO感光度Sv来进行曝光追随,在Bv值不是能够变更ISO感光度Sv的区域的情况下,变更电子快门Tv来进行曝光追随。在进行曝光追随时,存在利用ISO感光度进行曝光追随的方法和利用电子快门速度进行曝光追随的方法。可以在所设定的拍摄模式中自动设定,并且,在能够采用多个方法的情况下,也可以由拍摄者手动设定。在步骤S11中的判定结果为利用Sv进行曝光追随的情况下,固定光圈值Av和电子快门速度Tv(S13)。接着,通过Sv=Av+Tv-Bv计算Sv设定值(S15)。由于Av和Tv固定,所以,曝光设定值运算部12根据这些值计算成为适当曝光量的ISO感光度Sv。该计算出的ISO感光度值Sv被发送到快门速度/感光度动作控制部14,在摄像控制部15中进行ISO感光度Sv的控制。计算出Sv设定值后,接着,判定“本帧Sv(Sv设定值)-前帧Sv”的绝对值(Sv变化量)是否是与镜头镜筒20的光圈的驱动速度对应的曝光变化量钳位值(S3)以上的曝光变化量(S17)。在曝光追随中,按照来自摄像像素16的每个读出帧指示控制值,改变曝光量,在成为适当曝光量之前,在多个帧的范围内进行控制。在该步骤中,进行判定,以防止本次的帧中的Sv设定值与上次的帧中执行了控制的Sv值之差变大,基于控制ISO感光度Sv的曝光追随从光圈值Av的曝光追随的延长线偏离。另外,在由于照相机姿势变化或被摄体运动而使被摄体亮度(Bv)变化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本帧Sv-前帧Sv”的绝对值(Sv变化量)超过曝光变化量钳位值(S17:“是”)的情况。在步骤S17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Sv变化量钳位在曝光变化量钳位值。即,设定为Sv(本帧Sv)=前帧Sv+曝光变化量钳位值(S19)。在步骤S17中的判定结果为Sv值的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基于ISO感光度Sv的曝光追随会从光圈值Av的曝光追随的延长线偏离,所以,Sv值的变化位于曝光追随的延长线上。这里计算出的Sv(本帧Sv)被发送到快门速度/感光度动作控制部14,在摄像控制部15中进行ISO感光度的控制。另外,在Sv为增加方向的情况下,利用步骤S19所记载的式子进行计算,但是,在Sv为减少方向的情况下,利用Sv=前帧Sv-曝光变化量钳位值来计算Sv(本帧Sv)。另外,在步骤S11中判定为利用Sv进行曝光追随的情况下,在与图2的(b)中的时刻T2相当的时刻之前,通过改变光圈值Av来进行曝光追随(参照图3的S5~S9),当经过与时刻T2相当的时刻后,利用步骤S15中计算出的Sv值或步骤S19中被钳位的Sv值进行曝光追随(参照图4的S13~S19)。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的判定结果为不利用Sv进行曝光追随的情况下,进入利用Tv进行曝光追随的处理,固定光圈值Av和ISO感光度Sv(S21)。接着,通过Tv=Bv+Sv-Av计算Tv设定值(S23)。由于Av和Sv固定,所以,曝光设定值运算部12根据这些值计算成为适当曝光量的Tv。该计算出的Tv值被发送到快门速度/感光度动作控制部14,在摄像控制部15中进行电子快门速度的控制。计算出Tv设定值后,接着,判定“本帧Tv(Tv设定值)-前帧Tv”的绝对值(Tv变化量)是否是与镜头镜筒20的光圈的驱动速度对应的曝光变化量钳位值(S3)以上的曝光变化量(S25)。如上所述,在曝光追随中,按照来自摄像像素16的每个读出帧指示控制值,改变曝光量,在成为适当曝光量之前,在多个帧的范围内进行控制。在该步骤中,在本次的帧中的Tv值与上次的帧中的Tv值之差较大的情况下,进行判定以防止基于控制Tv的曝光追随从光圈值Av的曝光追随的延长线偏离。在步骤S25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Tv变化量钳位在曝光变化量钳位值。即,设定为Tv(本帧Tv)=前帧Tv+曝光变化量钳位值(S27)。步骤S25中的判定结果为Tv值的变化较大,基于电子快门速Tv的曝光追随从光圈值Av的曝光追随的延长线偏离,所以,使Tv值的变化位于曝光追随的延长线上。这里计算出的Tv(今的帧Tv)被发送到快门速度/感光度动作控制部14,在摄像控制部15中进行电子快门速的控制。另外,在Tv为增加方向的情况下,利用步骤S27所记载的式子进行计算,但是,在Tv为减少方向的情况下,利用Tv(本帧Tv)=前帧Tv-曝光变化量钳位值计算Tv。另外,在步骤S11中判定为不利用Sv进行曝光追随、即利用Tv进行曝光追随的情况下,在与图2的(b)中的时刻T2相当的时刻之前,通过改变光圈值Av来进行曝光追随(参照图3的S5~S9),当经过与时刻T2相当的时刻后,利用步骤S23中计算出的Tv值或步骤S27中被钳位的Tv值进行曝光追随(参照图4的S21~S27)。在进行步骤S19中的处理后、或步骤S17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或进行步骤S27中的处理后、或步骤S25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或进行步骤S9中的处理后,结束图3和图4中的流程。当读出1帧的像素信号后,再次从步骤S1起进行处理。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被摄体亮度变化、为了维持适当曝光量而改变光圈值的情况下,在驱动光圈而改变开口并调节了曝光量后(例如参照图3的S5~S9),根据光圈的开口的变化改变像素信号的放大率或电子快门速度来调节曝光量(例如参照图2的(b)、图4)。因此,能够防止图像中产生闪烁。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ISO感光度和电子快门速度选择性地进行曝光追随,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仅通过任意一方进行曝光追随。并且,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设曝光设定值运算部12、光圈值收发部13、快门速度/感光度动作控制部14为控制部11的内部结构,但是,具有由CPU以软件的方式执行的部分和由硬件构成的部分,但是,可以全部由硬件构成,并且,当然也可以以软件的方式执行。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拍摄用的设备,使用数字照相机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照相机,可以是数字单反照相机,也可以是小型数字照相机,还可以是摄像机、摄影机这样的动态图像用的照相机,进而,还可以是内置于便携电话、智能手机、便携信息终端(PDA:PersonalDigitalAssist)、个人计算机(PC)、平板型计算机、游戏设备等中的照相机。任意情况下,只要是能够使用光圈进行曝光控制的拍摄用的设备,则能够应用本发明。并且,关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技术中主要利用流程图说明的控制,多数情况下能够利用程序进行设定,有时也收纳在记录介质或记录部中。关于记录在该记录介质、记录部中的记录方法,可以在产品出厂时进行记录,也可以利用发布的记录介质,还可以经由因特网进行下载。并且,关于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动作流程,为了简便而使用“首先”、“接着”等表现顺序的词语进行了说明,在没有特别说明的部位,不是必须按照该顺序进行实施。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结构要素进行变形而具体化。并且,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组合,能够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删除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的若干个结构要素。进而,还可以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