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签核发起用户管理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341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签核发起用户管理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签核发起用户管理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文件的签核一般是人工来进行的,在具体的过程中,需要将相应的文件打印出来,并以人工的方式传递给各个需要签核的签核人处,操作流程繁琐,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且当某位签核人不在的时候,就会耽搁整个流程的正常进行。

为此,目前有提到有一种电子签核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安全性不高,影响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签核发起用户管理方法和设备,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高电子签核的安全性,保障用户的体验。

具体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签核发起用户管理方法,应用于电子签核过程,包括:

当接收到签核发起用户的签核请求时,基于所述签核请求确定待发起的签核申请的级别;

根据签核申请的级别对所述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

当验证通过时,允许所述签核发起用户基于所述签核请求发起签核申请。

进一步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若验证不通过,则中止所述签核发起用户发起签核申请的过程。

进一步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签核申请预设有多个级别,不同的级别对应有不同的验证方式;

所述根据签核申请的级别对所述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具体包括:

基于签核申请的级别确定对应的验证方式;

基于确定的验证方式对所述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

进一步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方式设置有对应的验证级别;其中,验证级别越高,验证的可靠性越高;签核申请的级别与所述验证级别之间建立有对应关系

所述基于签核申请的级别确定对应的验证方式,具体包括:

基于签核申请的级别以及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验证级别;

基于所述确定的验证级别确定对应的验证方式。

进一步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方式包括:短信验证码验证、指纹验证、语音验证,验证问题验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签核发起用户管理设备,应用于电子签核过程,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签核发起用户的签核请求时,基于所述签核请求确定待发起的签核申请的级别;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签核申请的级别对所述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

签核发起模块,用于当验证通过时,允许所述签核发起用户基于所述签核请求发起签核申请。

进一步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中止模块,用于当验证不通过时,中止所述签核发起用户发起签核申请的过程。

进一步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签核申请预设有多个级别,不同的级别对应有不同的验证方式;

所述验证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签核申请的级别确定对应的验证方式;

基于确定的验证方式对所述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

进一步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方式设置有对应的验证级别;其中,验证级别越高,验证的可靠性越高;签核申请的级别与所述验证级别之间建立有对应关系

所述验证模块基于签核申请的级别确定对应的验证方式,具体包括:

基于签核申请的级别以及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验证级别;

基于所述确定的验证级别确定对应的验证方式。

进一步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方式包括:短信验证码验证、指纹验证、语音验证,验证问题验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签核发起用户管理方法和设备,应用于电子签核过程,其中,该签核发起用户管理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签核发起用户的签核请求时,基于所述签核请求确定待发起的签核申请的级别;根据签核申请的级别对所述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时,允许所述签核发起用户基于所述签核请求发起签核申请。以此,通过上述方法,通过对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提高了电子签核过程的安全性,保障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签核发起用户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对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签核发起用户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签核发起用户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出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人发现在实际的应用中,签核发起用户出现的安全问题较大,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签核发起用户管理方法和设备,应用于电子签核过程,用以提高电子签核过程的安全性。

具体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签核发起用户管理方法,应用于电子签核过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当接收到签核发起用户的签核请求时,基于所述签核请求确定待发起的签核申请的级别;

步骤102、根据签核申请的级别对所述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

步骤103、当验证通过时,允许所述签核发起用户基于所述签核请求发起签核申请。

具体的,在此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对签核过程进行说明,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例如签核请求可以为关于请假的签核请求,某公司的员工A想向公司请假,为此需要发起一个关于请假的签核请求,在该发起签核的过程中,员工A即为签核发起用户。

而除了关于请假的签核请求以外,签核请求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实施例,例如关于报销的签核请求,以及关于升迁命令的签核请求等等,而对应的,发起签核过程的用户(也即发送签核请求的用户)即为签核发起用户。

而在收到签核请求之后,会确定签核请求所对应的签核申请,仍以上述为例来进行说明,关于请假的签核请求所对应的签核申请也即是关于请假的签核申请,当然其他的签核请求对应有其他的签核申请。

而具体的签核申请对应有不同的级别,具体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级别对应有权限或者重要性,具体的,对应关系可以设置为级别越高,对应的权限越大,或者重要性越高,例如相比较与请假的级别,关于公司内部的人事任免的签核申请的级别会相应的高一些。

而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确定待发起的签核申请的级别之后,会进行验证,也即执行步骤102、确定待发起的签核申请的级别。

具体的,所述签核申请预设有多个级别,不同的级别对应有不同的验证方式;

由此,如图2所示,所述根据签核申请的级别对所述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具体包括:

步骤1021、基于签核申请的级别确定对应的验证方式;

步骤1022、基于确定的验证方式对所述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

在此,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步骤102进行说明,例如签核申请预设有4个级别,分别命名为级别1、级别2、级别3、级别4;而不同的级别对应有不同的验证方式,例如级别1对应的验证方式1、级别2对应验证方式2、级别3对应验证方式3、级别4对应验证方式4。

由此具体的验证过程为,首先确定签核申请的级别,例如确定签核申请的级别为级别3,然后基于所确定的签核申请的级别确定验证方式,仍以上述为例,则验证方式为验证方式3,后续具体的验证则是通过验证方式3来对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

而所述验证方式可以包括:短信验证码验证、指纹验证、语音验证,验证问题验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

以短信验证码验证为例,在进行验证时,会发送对应的验证码到签核发起用户所在的手机上,签核发起用户需要在指定的区域填写所收到的验证码,以完成验证,如此保证签核发起人是本人;而若是验证码输入错误,或者在指定时间范围内没有输入正确的验证码,则验证不通过。

此外,关于指纹验证,可以在进行验证时,需要签核发起用户在指定的设备上按压自身的一个或多个手指的指纹,在获取到指纹后与预先存储的指纹进行匹配,若能匹配上,则验证通过;若无法匹配上,则验证不通过。

关于语音验证,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需要在验证时签核发起用户即时读入一定文字的语音,例如该一定文字可以为:“我是xx”,在获取到语音后与预先存储的语音进行匹配,若能匹配上,则验证通过;若无法匹配上,则验证不通过。

关于验证问题验证,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事先为签核发起用户分配验证问题以及对应的验证答案,当然也可以是签核发起用户自身设置的,后续基于验证问题进行回答,若回答的与对应的验证答案一致,则验证通过;反之,则验证不通过。

除了上述所述的几种具体的验证方式以外,还可以对签核发起用户所在的登录环境进行验证,通过对登录环境的验证,来对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具体的,例如可以有以下几种具体的验证方式:

方式1,获取所述签核发起用户发送登录请求时的登录IP;

判断所述登录IP是否存在于预先存储的已验证IP数据库中;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验证通过;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验证不通过。

在方式1中,具体的验证是基于IP来进行验证的,在签核发起用户发送登录请求时,获取到所在环境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而在事先,有基于分配的一批IP或者已验证过一批IP来形成了已验证IP数据库,由此进行判断所获取到的IP是否存在于已验证IP数据库中;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可以确定验证通过;反之,则可以确定验证不通过。

方式2,获取所述签核发起用户发送登录请求的终端的终端信息;

判断所述终端信息是否存在于预先存储的已验证终端信息数据库中;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验证通过;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验证不通过。

方式2中的方式中,在事先会验证或者授权一批终端作为已验证终端,其对应的终端信息则形成已验证终端信息数据库,具体的终端信息可以包括有终端的标识,为终端设置的识别码等等。

后续在进行验证时,提取到签核发起用户发送登录请求的终端的终端信息,并与已验证终端信息数据库中所存储的已验证终端信息进行匹配,若能匹配上,则说明签核发起用户所在的登录环境为已验证登录环境,也即确定验证通过;反之,则可以确定签核发起用户所在的登录环境不是已验证登录环境,即验证不通过。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除了分别对IP以及终端进行验证以外,还可以结合两者进行组合验证,只有当IP与终端都匹配上时,才验证通过;具体的验证过程可以基于实际的需要以及实际的环境进行设置,除了IP以及终端进行验证以外,还可以设置其他的验证方式,以及其他的组合验证方式。

此外,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方式设置有对应的验证级别;其中,验证级别越高,验证的可靠性越高;签核申请的级别与所述验证级别之间建立有对应关系。

由此,步骤1021、也即所述基于签核申请的级别确定对应的验证方式,具体包括:

步骤11、基于签核申请的级别以及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验证级别;

步骤12、基于所述确定的验证级别确定对应的验证方式。

具体的,在一个实际的实施例中,除了验证方式基于不同级别的签核申请的不同而不同以外;验证方式的级别还根据签核申请的级别的不同而不同,具体的,验证方式的级别与签核申请的级别是正相关的,也即签核申请的级别越高,对应的验证方式的级别也越高,其中,级别越高,说明重要性越高。

具体的,当步骤102中的验证通过时,可以允许签核发起用户正常发起签核申请的流程,而若是验证不通过,则中止所述签核发起用户发起签核申请的过程。也即无法发起签核申请的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签核发起用户管理方法,应用于电子签核过程,包括:当接收到签核发起用户的签核请求时,基于所述签核请求确定待发起的签核申请的级别;根据签核申请的级别对所述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时,允许所述签核发起用户基于所述签核请求发起签核申请。以此,通过上述方法,通过对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提高了电子签核过程的安全性,保障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2

为了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还公开了一种签核发起用户管理设备,应用于电子签核过程,如图3所示,包括:

确定模块201,用于当接收到签核发起用户的签核请求时,基于所述签核请求确定待发起的签核申请的级别;

验证模块202,用于根据签核申请的级别对所述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

签核发起模块203,用于当验证通过时,允许所述签核发起用户基于所述签核请求发起签核申请。

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签核发起用户管理设备还可以包括:

中止模块204,用于当验证不通过时,中止所述签核发起用户发起签核申请的过程。

具体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签核申请预设有多个级别,不同的级别对应有不同的验证方式;

所述验证模块202,具体用于:

基于签核申请的级别确定对应的验证方式;

基于确定的验证方式对所述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方式设置有对应的验证级别;其中,验证级别越高,验证的可靠性越高;签核申请的级别与所述验证级别之间建立有对应关系

所述验证模块202基于签核申请的级别确定对应的验证方式,具体包括:

基于签核申请的级别以及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验证级别;

基于所述确定的验证级别确定对应的验证方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方式包括:短信验证码验证、指纹验证、语音验证,验证问题验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签核发起用户管理方法和设备,应用于电子签核过程,其中,该签核发起用户管理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签核发起用户的签核请求时,基于所述签核请求确定待发起的签核申请的级别;根据签核申请的级别对所述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时,允许所述签核发起用户基于所述签核请求发起签核申请。以此,通过上述方法,通过对签核发起用户进行验证,提高了电子签核过程的安全性,保障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