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优化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4553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区优化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业务的不断发展,优化的角度逐步从网络为导向转变为以用户为导向。但是,4G网络的建设,网络由2G和3G共核心网向2/3/4G融合组网演变,网络结构的复杂化增加了问题定位与优化的难度。其中,LAC就是影响用户的感知的一个重要因素。

LAC是位置区域码(Location Area Code),它把地域分为一个个区域进行管辖,移动台通过业务以及移动性管理上报当前的所属区域,同时,移动台寻呼在此区域内进行。对于LAC的影响因素来自多方面。例如,LAC设置过大下导致在该区域下所有的基站都会进行寻呼,用户数过多引起业务负荷上升,拥塞无法寻呼到用户。又如,在4G网络部署后,当前的语音业务采用CSFB方式进行回落,LAC区域如果与TAC不能匹配,也会导致用户回落后找不到,进行频繁位置更新,甚至导致寻呼不到用户。

目前对于LAC的优化方法为从网络角度出发,基于位置更新次数以及小区权重进行质差小区的筛选,以确定不合理小区。但是,由于处于小区边界的少量用户在频繁移动时会带来大量的位置更新和切换消息,而此时,小区可以为绝大多数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该方法对这种情况无法判断。因此,现有技术中缺乏全面准确的小区优化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优化的方法及装置,能够较为全面和准确地进行小区优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优化的方法,包括:

获取网络位置更新CDR及切换数据;

根据网络位置更新CDR及切换数据,确定单个用户的小区位置更新次数及小区切换次数;

根据每个用户的小区位置更新次数及小区切换次数,确定每个小区内的频繁活动用户数;

将频繁活动用户数大于第一阈值的小区确定为疑似小区;

从所述疑似小区中,确定插花站小区、回落小区以及边界调整小区;

分别对已确定的插花站小区、回落小区以及边界调整小区进行优化。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区优化的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络位置更新CDR及切换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网络位置更新CDR及切换数据,确定单个用户的小区位置更新次数及小区切换次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用户的小区位置更新次数及小区切换次数,确定每个小区内的频繁活动用户数;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将频繁活动用户数大于第一阈值的小区确定为疑似小区;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疑似小区中,确定插花站小区、回落小区以及边界调整小区;

优化单元,用于分别对已确定的插花站小区、回落小区以及边界调整小区进行优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优化的方法及装置,通过从用户的维度出发筛选疑似问题小区,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仅基于小区本身的参数,同时针对不同类型小区分别进行判定和优化,有效提供了小区优化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优化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优化的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小区优化的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小区优化的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小区优化的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小区优化的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小区优化的装置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优化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101、获取网络位置更新CDR及切换数据。

其中,网络位置更新CDR及切换数据可包括位置更新时间、LAI、小区、MSC、BSC/RNC、接入网类型、位置更新类型、IMSI、电话号码、位置更新状态及原因等。

102、根据网络位置更新CDR及切换数据,确定单个用户的小区位置更新次数及小区切换次数。

其中,单个用户的小区切换次数的确定方法为:对于小区i内的每个用户,分别统计每个用户在小区i内的切换次数CountHandover_celli,切换次数CountHandover_celli为小区i作为切换目的小区和切换源小区时参与的小区切换的次数总和。

其中,单个用户的小区位置更新次数的确定方法为对于小区i内的每个用户,分别统计小区i位置更新次数CountLAU_celli。CountLAU_celli包括用户在2G/3G网络中进行跨小区或者进行跨LAC区的位置更新事件数量,以及用户进行异网络如4G回落3G网络、3G网络位置更新至2G网络位置更新的事件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i仅为一个标号,并不特指具体的一个小区。

103、根据每个用户的小区位置更新次数及小区切换次数,确定每个小区内的频繁活动用户数。

其中,每个小区内的频繁活动用户数的确定方法为如下步骤1031和1032。

1031、通过步骤102已获取到的单个用户的小区位置更新次数及小区切换次数,在小区i内,将满足条件CountLAU_Celli*WLAU,i+CountHandover_Celli*WHandover,i>β的用户,确定为单个小区i内的频繁活动用户。

1032、将小区i内已确定的所有频繁活动用户之和确定为小区i的频繁活动用户数。

其中,CountLAU_Celli*WLAU,i+CountHandover_Celli*WHandover,i>β这一条件中的CountLAU_Celli,CountHandover_Celli需对应于小区i内的同一个用户的小区位置更新次数和小区切换次数,WLAU,i,WHandover,i分别为小区i内小区位置更新次数和小区切换次数各自对应的权重,β为用于区分频繁活动用户和非频繁活动用户的阈值,可以根据经验或实际场景需要进行设置,i为小区编号。

104、将频繁活动用户数大于第一阈值的小区确定为疑似小区。

其中,第一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别限制。

105、从所述疑似小区中,确定插花站小区、回落小区以及边界调整小区。

其中,插花站小区的确定方法如步骤a1051至a1053所示。

a1051、根据疑似小区的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该小区地理维度上的相邻小区列表。

a1052、从疑似小区的切换成功数据,确定疑似小区实际配置的邻区列表,并从小区切换失败数据中确定切入切出小区对。

a1053、将上述地理维度小区列表与从切换成功数据中确定的邻区列表比对,如果列表信息不同,或者切换失败的某小区对大于第三阈值,则为插花站小区。

其中,回落小区的确定方法如步骤b1051和b1052所示。

b1051、根据网络位置更新CDR、切换数据及呼叫数据,获取小区i内切换次数、呼叫次数以及位置更新次数。

其中,源小区为3G网络切换至目的小区为2G网络的次数为CountHandover_celli

需要说明的是,小区位置更新次数的确定方法为对于小区i内的每个用户,分别统计小区i位置更新次数CountLAU_celli,CountLAU_celli包括用户出现由3G网络位置更新至2G网络位置更新的事件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小区呼叫次数包括主叫次数与被叫次数,CountCall_celli=CountCM_celli+CountPaging_celli,CountCM_celli为小区i发起语音业务请求消息的次数;CountPaging_celli为小区i反馈寻呼响应消息的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i仅为一个标号,并不特指具体的一个小区。

b1052、获取小区i内所有用户回落所需的时间总和Time_celli

其中,用户回落是指其网络位置由3G位置更新至2G位置。因此,回落时间需要统计用户处于业务态下,网络位置由3G位置切换至2G位置的各个位置切换事件记录的回落时间,以及用户处于空闲态下网络位置由3G位置更新至2G为位置的各个位置更新事件记录的回落时间,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果从切换或者更新过程中用户连续切换了多个小区才返回3G,那么此时需要根据2G切换2G或者2G位置更新来获取用户在每个小区的驻留时间。

b1052、根据代价函数Cost_celli,计算小区i回落性能代价。

其中,Cost_celli=(PCountHandover_celli*WC+PCountLAU_celli*WF)WN+Time_celli*WT

PCountHandover_Celli=CountHandover_Celli/CountCall_celli

PCountLAU_celli=CountLAU_Celli/CountToTalLAU_celli,CountToTalLAU_celli为小区i内3G位置更新以及2G位置更新的事件数量,Wc为业务态下的回落权重,WF为空闲态的回落权重,Wc+WF=1。Wn为回落次数权重,Wt为时长权重。

b2053、将回落性能代价高于第二阈值的小区确定为回落小区。

其中,第二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别限制。

回落小区的确定方法如步骤c105所示。

c105、将疑似小区中排除了插花站小区和回落小区的小区确定为边界调整小区。

106、分别对已确定的插花站小区、回落小区以及边界调整小区进行优化。

对于插花站小区的优化方案可以包括:建议对结合周边小区的业务量对插花站小区进行割接,并同时将小区静态数据与生成邻区列表进行匹配,对冗余数据建议进行清理。

对于回落小区的优化方案可以包括:调整无线的信号强度及方向角等,或者通过增加站址进行重新的匹配。

对于边界调整小区的优化方案可以包括:

S1、需要确定边界调整小区与邻基站间的欧式距离,并选定距离最短小区。

S2、提取边界调整小区与该距离最短小区的负荷以及对应LAC负荷量,统计小区的语音业务次数、短信次数,根据话务模型计算单项的负荷值。

S3:如果边界调整小区的基站移入到该距离最短小区内,则计算移入后之内各项是否能够承受增加后的相关业务与指标。如果符合标准进行调整,如某小区边界在业务量较大的地段,而周边的小区业务量较小,通过边界的移动均衡该地区的负荷。反之不列入业务调整范畴。

S4:依照4G的TAC区不跨LAI的原则进行比对。

S5:优化后对照优化的原则,包括:

1)边界避免设置在繁华市区等话务量很大的区域;

2)边界尽量设置成与道路垂直或斜交的状态;

3)避免几个位置区的交界设在在同一个较小区域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优化的方法,通过从用户的维度出发筛选疑似问题小区,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仅基于小区本身的参数,同时针对不同类型小区分别进行判定和优化,有效提供了小区优化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区优化的装置,用以实现前述各方法流程,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

获取单元21,用于获取网络位置更新CDR及切换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22,用于根据网络位置更新CDR及切换数据,确定单个用户的小区位置更新次数及小区切换次数。

第二确定单元23,用于根据每个用户的小区位置更新次数及小区切换次数,确定每个小区内的频繁活动用户数。

第三确定单元24,用于将频繁活动用户数大于第一阈值的小区确定为疑似小区。

第四确定单元25,用于从疑似小区中,确定插花站小区、回落小区以及边界调整小区。

优化单元26,用于分别对已确定的插花站小区、回落小区以及边界调整小区进行优化。

可选的是,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确定单元23包括:

第一统计模块231,用于对于小区i内的每个用户,分别统计每个用户在小区i内的切换次数CountHandover_celli,切换次数CountHandover_celli为小区i作为切换目的小区和切换源小区时参与的小区切换的次数总和。

第二统计模块232,用于对于小区i内的每个用户,分别统计每个用户在小区i内的位置更新次数CountLAU_celli,CountLAU_celli包括用户在2G/3G网络中进行跨小区或者进行跨LAC区的位置更新的事件数量,以及用户进行异网络的位置更新的事件数量,异网络包括但不限于4G回落3G网络、3G网络位置更新至2G网络。

可选的是,如图4所示,第三确定单元24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241,用于在小区i内,将满足条件CountLAU_Celli*WLAU,i+CountHandover_Celli*WHandover,i>β的用户,确定为单个小区i内的频繁活动用户。

第二确定模块242,用于将小区i内已确定的所有频繁活动用户之和确定为小区i的频繁活动用户数。

其中,CountLAU_Celli,CountHandover_Celli分别为小区i内对应于同一个用户的小区位置更新次数和小区切换次数,WLAU,i,WHandover,i分别为小区i内小区位置更新次数和小区切换次数各自对应的权重,β为用于区分频繁活动用户和非频繁活动用户的阈值,i为小区编号。

可选的是,如图5所示,所述第四确定单元25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51,用于根据疑似小区的地理位置信息获取疑似小区地理维度上的相邻小区列表。

第三确定模块252,用于从疑似小区的切换成功数据,确定疑似小区实际配置的邻区列表,并从小区切换失败数据中确定切入切出小区对。

第四确定模块253,用于当相邻小区列表与邻区列表的信息不同,或者切入切出小区对大于第三阈值时,则确定疑似小区为插花站小区。

可选的是,如图6所示,所述第四确定单元25还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254,用于确定回落次数,回落次数包括切换回落次数以及空闲态移动位置更新次数。

第二获取模块255,用于获取小区i内所有用户回落所需的时间总和Time_celli

计算模块256,用于根据函数Cost_celli=(PCountHandover_celli*WC+PCountLAU_celli*WF)WN+Time_celli*WT,计算小区i回落性能代价;

其中,PCountHandover_Celli=CountHandover_Celli/CountCall_celli

所述CountHandover_Celli为切换回落次数,所述CountCall_celli为呼叫次数,所述呼叫次数包括主叫次数与被叫次数,CountCall_celli=CountCM_celli+CountPaging_celli,CountCM_celli为小区i发起语音业务请求消息的次数;CountPaging_celli为小区i反馈寻呼响应消息的次数;

PCountLAU_celli=CountLAU_Celli/CountToTalLAU_celli,CountToTalLAU_celli为小区i内3G位置更新以及2G位置更新的事件数量,Wc为业务态下的回落权重,WF为空闲态的回落权重,Wc+WF=1。Wn为回落次数权重,Wt为时长权重;

第六确定模块257,用于将回落性能代价高于第二阈值的小区确定为回落小区。

可选的是,如图7所示,所述第四确定单元25还包括:

第七确定模块258,用于将疑似小区中排除插花站小区和回落小区的小区确定为边界调整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优化的装置,通过从用户的维度出发筛选疑似问题小区,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仅基于小区本身的参数,同时针对不同类型小区分别进行判定和优化,有效提供了小区优化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