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596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与其相关联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搭载功能逐年在增加,用于设定各搭载功能的按钮(功能按钮)的数目也在增加。因此,难以将与所有功能对应的全部功能按钮显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部(显示部)。

相对于此,存在将多数的功能按钮分类为多个功能组,并对分别具有属于各功能组的功能按钮的多个标签画面(每个功能组的标签画面)进行切换显示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等)。但是,在这样的标签画面的切换技术中,由于隶属不同的功能组的多个功能按钮被配置在不同的标签画面中,因此难以从整体上俯瞰多数的功能按钮。

作为应对这样的问题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即将按照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功能按钮中由用户指定的一部分功能按钮显示到显示部的功能按钮显示区域。功能按钮显示区域中显示的一部分功能按钮根据用户的滚动操作而变更。

更详细地说,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显示部上显示具有图标显示区域和功能按钮显示区域的设定画面。

在图标显示区域中,与用于设定各功能的多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多个图标以沿水平方向排列的状态显示。另外,该多个图标以被分类为多个功能组的状态(详细地说,以按照功能组进行了汇集的状态)显示。此外,在图标显示区域中,设置有用于从该图标显示区域内的多个图标中选择一部分图标的滚动条。通过利用了该滚动条的用户操作,从图标显示区域所显示的多个图标中指定一部分图标。详细地说,该滚动条具有伴随该滚动条的移动而移动的规定宽度的框架(范围指定框),在滚动条移动后的该范围指定框内存在的图标被指定为该一部分图标。

并且,在另一个功能按钮显示区域中,显示多个功能按钮中与通过用户操作指定的一部分图标对应的一部分功能按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906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93405号公报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用户容易从整体上俯瞰多数的功能按钮的同时寻找所期望的功能按钮。

但是,在另一方面,即使在用户已经决定了想要设定的功能(或者功能组)时,也要求用户进行将滚动条暂时移动到所期望的功能(或者所期望的功能组)的附近的操作。对于预先决定了设定对象功能的用户而言,伴随滚动条的移动的显示对象范围指定操作有时会使其感到烦琐。因此,优选能够以更简单的操作来进行有关功能的设定。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设定画面,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性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控制部件,将设定画面显示到显示部;以及切换操作部件,将所述设定画面的显示模式在第1显示模式和第2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在所述第1显示模式下显示的第1显示画面具有图标显示区域和第1功能按钮显示区域,其中,该图标显示区域以规定方向排列显示与用于设定各功能的多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多个图标,该第1功能按钮显示区域显示所述多个功能按钮中的一部分功能按钮,该一部分功能按钮与所述多个图标中通过范围指定部件指定的一部分图标对应,所述多个功能按钮根据功能属性被分类为多个组,在所述第2显示模式下显示的第2显示画面具有组显示指示区域和第2功能按钮显示区域,其中,该组显示指示区域中设置了用于分别接受表示应显示属于所述多个组中的特定的组的功能按钮的组显示指示输入的多个组指定按钮,该第2功能按钮显示区域显示所述多个功能按钮中属于所述特定的组的功能按钮。

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显示画面中的所述多个组指定按钮也以所述规定的方向排列设置,所述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第1功能按钮显示区域和所述第2功能按钮显示区域的任一个中,都将显示对象的功能按钮以所述规定的方向排列显示。

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显示画面的所述第1功能按钮显示区域中,所述一部分功能按钮按照每个组被分类显示,在所述第2显示画面的所述第2功能按钮显示区域中,显示属于所述特定的组的功能按钮。

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图标在所述第1显示画面的所述图标显示区域中按照每个组被分类显示,所述多个组指定按钮在所述第2显示画面的所述组显示指示区域中作为用于指定各个组的按钮而被显示。

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被分类为所述多个组的所述多个图标在所述第1显示画面的所述图标显示区域中,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按照规定的组顺序显示,所述第2显示画面的多个组指定按钮也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按照所述规定的组顺序显示。

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的任一项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部件响应于所述切换操作部件进行的从所述第1显示模式到所述第2显示模式的切换操作,确定在所述第1功能按钮显示区域的开头显示的功能按钮所属的一个组,并且将属于所确定的该一个组的功能按钮显示到所述第2功能按钮显示区域。

技术方案7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的任一项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部件响应于所述切换操作部件进行的从所述第1显示模式到所述第2显示模式的切换操作,确定在所述第1功能按钮显示区域显示的所述一部分功能按钮中最多数的功能按钮所属的一个组,并且将属于所确定的该一个组的功能按钮显示到所述第2功能按钮显示区域。

技术方案8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的任一项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部件响应于所述切换操作部件进行的从所述第1显示模式到所述第2显示模式的切换操作,将属于与所述多个图标中的开头的图标所属组相同的组的功能按钮显示到所述第2功能按钮显示区域。

技术方案9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的任一项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部件响应于所述切换操作部件进行的从所述第2显示模式到所述第1显示模式的切换操作,将包含在所述第2功能按钮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功能按钮的功能按钮显示到所述第1功能按钮显示区域。

技术方案10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的任一项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部件响应于所述切换操作部件进行的从所述第2显示模式到所述第1显示模式的切换操作,将在所述第2功能按钮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功能按钮显示到所述第1功能按钮显示区域内的所述规定方向中的中央部分。

技术方案11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的任一项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部件响应于所述切换操作部件进行的从所述第2显示模式到所述第1显示模式的切换操作,将在所述第2功能按钮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功能按钮显示到所述第1功能按钮显示区域内的所述规定方向中的开头部分。

技术方案1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的任一项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定部件,指定在所述设定画面的初始状态中将所述第1显示画面和所述第2显示画面中的哪一个显示到所述显示部,所述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初始状态中将通过所述指定部件指定的显示画面显示到所述显示部。

技术方案1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部件接受特定的用户进行的有关将所述第1显示画面和所述第2显示画面中的哪一个显示到所述显示部的指定,所述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特定的用户使用时,在所述初始状态中将由所述特定的用户指定的显示画面显示到所述显示部。

技术方案1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部件从管理者接受有关将所述第1显示画面和所述第2显示画面中的哪一个显示到所述显示部的面向各个用户的指定,所述显示控制部件在所述各个用户使用时,在所述初始状态中将所述第1显示画面和所述第2显示画面中被指定为面向所述各个用户的显示画面显示到所述显示部。

技术方案1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的任一项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统计部件,分别统计从所述第2显示模式到所述第1显示模式的第1切换操作次数和从所述第1显示模式到所述第2显示模式的第2切换操作次数,所述显示控制部件,当所述第1切换操作次数大于所述第2切换操作次数时,在所述初始状态中将所述第1显示画面显示到所述显示部,当所述第2切换操作次数大于所述第1切换操作次数时,在所述初始状态中将所述第2显示画面显示到所述显示部。

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设定画面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方框图。

图2是表示映射(map)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3是表示有关多个功能的分类的图。

图4是表示组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5是表示显示画面上重叠显示的对话框画面的图。

图6是表示按下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按下映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组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9是表示组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10是表示组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11是表示映射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12是表示设定初始状态下的显示模式的详细设定画面的图。

图13是表示设定初始状态下的显示模式的详细设定画面(管理者用)的图。

图14是表示存储了切换操作次数的数据表的图。

标号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

6c 触摸屏

BT 功能按钮

BW1 映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

BW2 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

CN 图标

GA 映射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

GB 组显示模式的显示画面

GL 功能名称显示区域

GT 组指定按钮

MD1 映射显示模式

MD2 组显示模式

RB 功能按钮显示区域

RC 图标显示区域

RF 组显示指示区域

SL 滚动条

TB 数据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结构>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的功能方框图。这里,假设图像形成装置1作为多功能外围设备(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也简称为MFP)而构成。该MFP是具备扫描仪功能、打印机功能、复印功能以及传真通信功能等的装置(也称为复合机)。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图像读取部2、印刷输出部3、通信部4、存储部5、输入输出部6以及控制器9等,通过使这些各部以复合方式进行动作,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图像读取部2是以光学方式读取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规定位置上放置的原稿从而生成该原稿的图像数据(也称为原稿图像)的处理部。

印刷输出部3是基于有关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将图像印刷输出到纸等的各种介质的输出部。

通信部4是能够进行经由了公共线路等的传真通信的处理部。进而,通信部4能够进行经由了网络的网络通信。在该网络通信中,利用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以及FTP(文件传输协议)等的各种协议,通过利用该网络通信,图像形成装置1与所期望的对方目的地之间能够交换各种数据。

存储部5由硬盘驱动(HDD)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等的存储装置构成。

输入输出部6包括用于接受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输入的操作输入部6a、进行各种信息的显示输出的显示部6b。具体地说,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置了作为输入输出部6发挥作用的操作面板部6p(未图示)。该操作面板部6p具有各种硬键和触摸屏6c(参照图2)。

触摸屏6c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中嵌入压电传感器等而构成,在作为显示部6b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的同时,还作为操作输入部6a的一部分发挥作用。详细地说,触摸屏6c能够在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各种信息,并且还能够检测对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操作者的手指的操作位置从而接受各种输入。例如,若触摸屏6c上显示的(虚拟的)按钮被操作者的手指所触碰,则这样的操作被视为是对该按钮的按压操作。

如此,输入输出部6能够接受基于操作者的输入操作。

控制器9是统一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部,其具备CPU、各种半导体存储器(RAM以及ROM等)而构成。通过在控制器9的控制下各种处理部进行动作,从而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种功能。控制器9在CPU中执行ROM(例如,EEPROM等)内所存储的规定的软件程序(以下,也简称为程序)PG,从而实现各种处理部。另外,该程序PG等可以经由网络而下载取得,或者,也可以经由各种可移动记录介质(USB存储器等)而取得。

具体地说,控制器9实现包含设定处理部11、显示控制部12以及输入控制部14在内的各种处理部。

设定处理部11是利用在触摸屏6c上显示的设定画面等,设定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各种功能的处理部。

显示控制部12是用于控制将各种画面显示到触摸屏6c的显示动作的处理部。

输入控制部14是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输入的处理部。具体地说,输入控制部14经由在触摸屏6c等中显示的各种操作元素(滚动条SL、组指定按钮GT、功能按钮BT等),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输入。

<2.显示画面GA>

图2是表示在触摸屏6c上显示的设定画面(详细地说,有关设定的菜单画面)的图。如后述那样,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了有关设定画面(菜单画面)的两个显示模式MD1、MD2。在图2中,示出了一个显示模式,具体地示出了映射显示模式MD1中的显示画面GA。另外,在图4中,示出了另一个显示模式,具体地示出了组显示模式MD2中的显示画面GB。如后述那样,这两个显示画面GA、GB利用切换按钮BW1、BW2相互切换显示。

在有关图像形成装置1的显示部6b(触摸屏6c)的初始状态(也称为有关设定画面的初始状态)中,如图2所示那样的显示画面GA被显示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触摸屏6c。另外,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的显示部6b的初始状态,例示电源刚接通后的初始状态、复位键刚按下后(刚复位后)的初始状态、以及从休眠刚返回后的初始状态等。

显示画面GA具有图标显示区域RC和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详细地说RB1)。图标显示区域RC以及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分别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区域(带状区域)。图标显示区域RC在触摸屏6c内被设置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的下侧。此外,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在触摸屏6c内被设置在图标显示区域RC的上侧。如后述那样,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中的显示内容根据对于图标显示区域RC的操作等而变更。

在图标显示区域RC中,与用于设定各功能的多个功能按钮BT对应的多个图标CN以沿水平方向排列的状态显示。在该图标显示区域RC中,多个图标CN以根据各自的功能而被分类为多个功能组(也仅表现为组)的状态(详细地说,以按照功能组进行了汇集的状态)显示。

在该实施方式中,例示多个(这里合计为22个)功能根据其属性而分类为多个(这里为5个)组GP1~GP5(“基本设定”组、“原稿”组、“布局”组、“制作”组以及“画质/浓度”组)的形态。具体地说,如图3中也示出那样,在“基本设定”组GP1中附属有5个功能(“色彩”、“浓度”、“原稿画质”、“用纸”以及“倍率”),在“原稿”组GP2中附属有4个功能(“原稿设定”、“书原稿”、“连续读入”以及“自动图像旋转”)。此外,在“布局”组GP3中附属有6个功能(“小册子”、“装订边”、“图像偏移”、“镜像”、“重复”以及“放大连拍”)。进而,在“制作”组GP4中附属有4个功能(“OHP衬纸”、“封面”、“插入页”以及“分章”),在“画质/浓度”组GP5中附属有3个功能(“衬底调整”、“字符再现”以及“光面纸复印”)。

这样的分类结果,与全部22个功能对应的合计22个图标CN根据对应的功能的属性而被分类(归类)为多个组GP1~GP5。同样地,全部22个功能按钮BT也根据对应的功能的属性而被分类(归类)为多个组GP1~GP5。另外,这些多个组GP1~GP5也被表现为功能按钮(以及图标)的分类用的组或者分类目的地的组等。

并且,在上述的图标显示区域RC中,与上述的“22”个功能对应的合计22个图标CN以在水平方向中排列成大致直线状的状态并且按照功能组汇集配置的状态显示。例如,图标显示区域RC的左端侧的5个图标CN11~CN15是与基本设定组GP1的5个功能(“色彩”、“浓度”、“原稿画质”、“用纸”以及“倍率”)分别对应的图标。在其右侧,排列了与原稿组GP2的4个功能分别对应的4个图标CN21~CN24。同样地,在进一步其右侧,排列了与布局组GP3的6个功能分别对应的6个图标CN31~CN36。在进一步其右侧,与制作组GP4的4个功能分别对应的4个图标CN41~CN44、以及与画质/浓度组GP5的3个功能分别对应的3个图标CN51~CN53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这样,全部22个图标CN以根据对应的功能按钮BT的功能的属性而被分类(归类)为多个组的状态显示到图标显示区域RC。

此外,在图标显示区域RC中,设置了多个功能名称显示区域GL1~GL5。各功能名称显示区域GLi分别被配置在图标显示区域RC内所排列的多个图标CN中与各功能名称显示区域GLi的功能对应的图标附近(更详细地说附近上侧)。即,各功能名称显示区域GLi分别被配置在对应图标CN的附近上侧。例如,功能名称显示区域GL1被配置在与组GP1对应的图标群CN1(CN11~CN15)的附近,功能名称显示区域GL2被配置在与组GP2对应的图标群CN2(CN21~CN24)的附近。对于其他的功能名称显示区域GL3~GL5也同样。

此外,在图标显示区域RC中设置了用于从该图标显示区域RC内的多个图标CN中选择一部分图标的滚动条SL。滚动条SL具有范围指定框FR和调节器(slider bar)部TH。用户在按下调节器部TH的状态下进行拖拽使其移动的操作(牵引操作),从而能够使滚动条SL沿左右方向(水平方向)移动。伴随滚动条SL的移动(水平移动),规定宽度(例如,8个~9个图标的排列宽度)的范围指定框FR(范围指定部件)也移动。用户通过使范围指定框FR移动,从而能够变更(指定)应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中显示的范围。详细地说,与通过移动后的范围指定框FR所包围的范围(指定范围)内的图标对应的功能按钮BT被重新指定为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中的显示对象按钮。

例如,在图2中,原稿组GP2的4个图标CN21~CN24和布局组GP3的左端侧的5个图标CN31~CN35被范围指定框FR包围。这时,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中显示与通过范围指定框FR指定的这些图标对应的功能按钮。具体地说,所有的功能按钮BT中,原稿组GP2的4个功能按钮BT21~BT24和布局组GP3的5个功能按钮BT31~BT35显示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但是,在图2中,范围指定框FR仅包围右端的图标CN35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中部分显示了功能按钮BT35。

这样,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中显示所有功能按钮BT中的一部分功能按钮BT21~BT24、BT31~BT35。更详细地说,首先,伴随滚动条SL(详细地说范围指定框FR)在水平方向中的移动操作,用户从图表显示区域RC上显示的全部图标中指定一部分图标CN21~CN24、CN31~CN35。这样的操作输入,具体地说从图标显示区域RC上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全部图标中利用范围指定框FR来指定该一部分图标的操作输入(范围指定输入)被输入控制部14所接受。然后,显示控制部12将与通过该范围指定输入所指定的该一部分图标对应的一部分功能按钮BT21~BT24、BT31~BT35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

另外,这样的操作是通过使范围指定框FR相对于在图标显示区域RC中以图标串示出的全体映射移动,从而使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内的显示对象的功能按钮BT卷动的操作,也表现为映射卷动操作等。此外,由于图标显示区域RC(包含图标串以及滚动条SL)进行映射卷动操作,因此也表现为“映射卷轴”(MS)等。

如以上,根据图标显示区域RC中的映射卷动操作(对于以图标串示出的全体映射的卷动操作),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中选择性地显示功能按钮BT。

此外,在图2的显示画面GA中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内的其中一个功能按钮被按下时,图像形成装置1(设定处理部11以及显示控制部12)显示与该按下的功能按钮有关的详细设定用的对话框画面DS(参照图5)。另外,图5是表示功能按钮BT23刚被按下后的情况的图。然后,如果利用了对话框画面DS的详细设定操作完成,则不显示对话框画面DS,返回到原来的显示画面GA(图2)。

进而,在图2的显示画面GA中,设置了用于在两个显示模式MD1、MD2的相互之间切换设定画面的显示模式的切换按钮BW1、BW2(切换操作部件)。切换按钮BW1是用于切换到映射显示模式MD1(图2)的按钮,切换按钮BW2是用于切换到组显示模式MD2(图4)的按钮。

在图2中,通过一个切换按钮(也被称为映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BW1被强调显示(阴影线显示或者着色显示等),表示当前选择的是映射显示模式MD1。在图2的显示画面GA中,另一个切换按钮(也被称为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BW2被按下时,执行从映射显示模式MD1到组显示模式MD2的切换动作。

<3.显示画面GB>

接着,参照图4说明另一个显示模式MD2具体地说组显示模式MD2中的显示画面GB。

如图4所示,显示画面GB具有组显示指示区域RF和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详细地说RB2)。组显示指示区域RF以及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分别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区域(带状区域)。组显示指示区域RF在触摸屏6c内被设置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的上侧。如后述那样,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中的显示内容根据对于组显示指示区域RF的操作等而变更。

组显示指示区域RF是接受表示应将属于多个组GP1~GP5中的一个组的功能按钮BT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的操作输入(也称为组显示指示输入)的区域。

组显示指示区域RF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区域(带状区域),被设置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的上侧。该组显示指示区域RF具有用于从多个组中指定(选择)所期望的组的多个按钮(也称为组指定按钮)GT。这里,5个组指定按钮GT1~GT5被配置在组显示指示区域RF。各组指定按钮GT1~GT5是用于将对应的各组GP1~GP5分别指定为显示对象组的按钮。换言之,各组指定按钮GT是为了赋予用于指示应将属于对应的特定组的功能按钮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的组显示指示输入而使用。例如,组指定按钮GT2是用于指示应将属于对应的特定组GP2的功能按钮BT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的按钮。

一个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是显示全部22个功能按钮中属于特定组的功能按钮的区域。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中仅显示所有的功能按钮BT中属于特定组(例如GP2)的功能按钮BT(例如BT21~BT24)(参照图4)。

更具体地说,5个组指定按钮GT1~GT5的其中一个(例如,组指定按钮GT2)被按下时,与该被按下的组指定按钮GT对应的组(功能组)被确定。然后,提取属于所确定的组的功能按钮,且提取出的功能按钮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如此,在组显示模式MD2中,响应于多个组指定按钮中的组指定按钮GT的按压(组显示指示输入),属于由该组显示指示输入所指定的特定组的(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功能按钮BT被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

例如,响应于组指定按钮GT2的按压,图4那样的显示画面GB显示到触摸屏6c。更详细地说,组指定按钮GT2被按下时,确定与该组指定按钮GT2对应的组(功能组)GP2,提取属于该组GP2的功能按钮BT21~BT24。然后,属于特定组GP2的功能按钮BT21~BT24被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更具体地说,只有该功能按钮BT21~BT24被选择性地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其他的功能按钮BT不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中显示(设为不显示)。据此,由于从全部功能按钮中仅显示通过“功能”(功能种类)限缩后的功能按钮,因此用户容易寻找所期望的功能按钮。

此外,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内的其中一个功能按钮BT被按下时,图像形成装置1(设定处理部11以及显示控制部12)显示与该被按下的功能按钮BT有关的详细设定用的对话框画面DS(例如参照图5)。然后,如果利用了对话框画面DS的详细设定操作(用户操作)完成,则通过显示控制部12等,对话框画面DS成为不显示,返回到原来的画面(图4的显示画面GB)。

此外,在图4的显示画面GB,也与图2的显示画面GA同样地,设置了用于在两个显示模式MD1、MD2的相互之间切换设定画面的显示模式的切换按钮BW1、BW2(切换操作部件)。

在图4中,通过一个切换按钮(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BW2被强调显示(阴影线显示或者着色显示等),示出当前选择的是组显示模式MD2。在图4的显示画面GB中,另一个切换按钮(映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BW1被按下时,执行从组显示模式MD2到映射显示模式MD1的切换动作。

另外,在各显示画面GA、GB中,多个功能按钮BT可以以按照功能组决定的颜色来显示,或者,也可以全部以相同的颜色来显示。多个图标CN以及多个组指定按钮GT也同样地,可以以按照功能组决定的颜色来显示,或者,也可以全部以相同的颜色来显示。

<4.从显示画面GA到显示画面GB的变迁动作>

接着,说明从显示画面GA到显示画面GB的变迁动作。

例如,在显示了图2所示那样的显示画面GA的状态下,如果切换按钮(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BW2被按下,则执行从映射显示模式MD1到组显示模式MD2的变迁动作(参照图6)。即,执行与向组显示模式MD2的切换指示输入相应的变迁动作。另外,图6是表示按下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BW2时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的流程图。这样的动作由显示控制部12等执行。

如果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BW2被按下,则首先,在步骤S11中确认该按压操作的有效性。具体地说,如果在已经变迁到组显示模式MD2(参照图4)的状态下按下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BW2,则判定为该按压操作(模式切换操作)是无效的,并且不进行任何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在映射显示模式MD1(参照图2)中按下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BW2,则判定为该按压操作(模式切换操作(从显示画面GA到显示画面GB的切换操作))是有效的,并从步骤S11进入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显示控制部12响应于该模式切换操作,将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图2)的开头(左端)所显示的功能按钮所属的一个组确定为显示对象组。例如,在图2的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中,功能按钮BT21显示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的开头(左端)。这时,显示控制部12将该功能按钮BT21所属的一个组GP2确定为显示对象组。

在下一个步骤S13中,进行向组显示模式MD2的变迁动作。这时,显示控制部12将属于确定的该一个组的功能按钮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其结果,例如,显示图4那样的显示画面GB。详细地说,属于组GP2(在步骤S12中确定的组)的4个功能按钮BT21~BT24被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更具体地说,只有该功能按钮BT21~BT24被选择性地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其他的按钮BT不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中显示(设为不显示)。

进而,如图4的显示画面GB所示,显示控制部12强调显示与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上显示中的按钮BT21~BT24的所属组GP2对应的组指定按钮GT2。例如,组指定按钮GT2被粗线框包围而强调显示。据此,容易判别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中的显示对象按钮的对应功能。

这样,在变迁后的显示画面GB中,多个功能按钮BT中属于特定的组GP2的功能按钮BT21~BT24被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图4)。

并且,如果在该显示画面GB(图4)中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内的其中一个功能按钮被按下,则图像形成装置1(设定处理部11以及显示控制部12)显示与该按下的功能按钮有关的详细设定用的对话框画面DS(参照图5)。然后,如果利用了对话框画面DS的详细设定操作(用户操作)完成,则通过显示控制部12等,对话框画面DS成为不显示,并返回原来的画面(图4的显示画面GB)。

另外,在显示画面GB中,响应于又一组指定按钮GT的按下,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中的显示对象可被变更。例如,响应于组指定按钮GT3的按下,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中的显示对象按钮被变更为属于组GP3的6个功能按钮BT31~BT36(参照图9)。

<5.从显示画面GB到显示画面GA的变迁动作>

另一方面,在显示了图4所示那样的显示画面GB的状态下,如果切换按钮(映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BW1被按下,则执行从组显示模式MD2到映射显示模式MD1的变迁动作。即,执行与向映射显示模式MD1的切换指示输入相应的变迁动作。

接着,说明这样的变迁动作(从显示画面GB到显示画面GA的变迁动作)。

在显示了图4所示那样的显示画面GB的状态下,如果切换按钮(映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BW1被按下,则执行从组显示模式MD2到映射显示模式MD1的变迁动作(参照图7)。另外,图7是表示按下映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BW1时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的流程图。这样的动作通过显示控制部12等执行。

如果映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BW1被按下,则首先,在步骤S21中确认该按压操作的有效性。具体地说,如果在已经变迁到映射显示模式MD1(参照图2)的状态下按下映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BW1,则判定为该按压操作(模式切换操作)是无效的,并且不进行任何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在组显示模式MD2(参照图4)中按下映射显示模式指定按钮BW1,则判定为该按压操作(模式切换操作(从显示画面GB到显示画面GA的模式切换操作))是有效的,并从步骤S21进至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显示控制部12响应于该模式切换操作,确定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图4)中显示的功能按钮的所属组。例如,在图4的显示画面GB中功能按钮BT21~BT24被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因此,显示控制部12作为功能按钮BT21~BT24的所属组而确定组GP2。

在下一个步骤S23中,进行向映射显示模式MD1的变迁动作。这时,显示控制部12将包含属于所确定的组GP2的功能按钮BT21~BT24在内的多个功能按钮BT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详细地说,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中所显示的(组GP2的)功能按钮BT21~BT24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的(水平方向中的)开头部分中,从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的开头位置起顺序排列显示。其结果,例如显示图2那样的显示画面GA。更详细地说,属于组GP2(在步骤S12中确定的组)的4个功能按钮BT21~BT24、以及属于该组GP2的下一顺序的组GP3的6个功能按钮BT中的左侧的5个功能按钮BT31~BT35被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换言之,以功能按钮BT21为开头的规定数目的功能按钮BT被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

据此,在模式变迁前的显示画面GB中显示的功能按钮BT21~BT24在模式变迁后的显示画面GA中也继续显示,因此用户能够在确保持续性的同时进行功能选择操作。

此外,如果在该显示画面GA(图2)中按下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内的其中一个功能按钮BT,则图像形成装置1(设定处理部11以及显示控制部12)显示与该按下的功能按钮BT有关的详细设定用的对话框画面DS(参照图5)。然后,如果利用了对话框画面DS的详细设定操作(用户操作)完成,则通过显示控制部12等,对话框画面DS成为不显示,并返回到原来的画面(图2的显示画面GA)。

此外,在显示画面GA中,根据滚动条SL的移动操作,可变更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中的显示对象按钮。例如,如果将滚动条SL进一步滑动到左侧而将范围制定框FR移动到左侧,则相对左侧的图标被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例如,在图标显示区域RC中移动后的范围指定框FR内存在图标CN14、CN15、CN21~CN24、CN31、CN32时,与这些图标对应的功能按钮BT14、BT15、BT21~BT24、BT31、BT32被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参照图11)。

<6.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那样的动作,响应于切换按钮BW1、BW2的按压操作,有关设定画面的显示模式在映射显示模式MD1和组显示模式MD2之间变迁。因此,用户能够根据情况而容易区分使用两个显示模式。例如,设为当用户想要俯瞰整体时利用映射显示模式MD1,当预先知晓设定对象功能的所属功能组时利用组显示模式MD2即可。尤其在后者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不进行滚动条操作而直接使特定组的功能显示,因此能够以比较简单的操作来进行有关功能的设定。这样,用户能够以简单的操作来切换利用在整体的俯瞰上优越的显示画面GA和在基于功能组的功能选择上优越的显示画面GB两者。因此,用户能够得到较高的操作性。

特别,由于在显示画面GA内设置有切换按钮BW1、BW2(尤其是切换按钮BW2),因此从设定画面GA到显示画面GB的画面变迁操作容易。同样地,由于在显示画面GB内设置有切换按钮BW1、BW2(尤其是切换按钮BW1),因此从设定画面GB到显示画面GA的画面变迁操作容易。这样,由于在显示画面GA、GB内设置有切换按钮BW1、BW2,因此设定画面GA和显示画面GB之间的画面变迁操作容易。

此外尤其,显示画面GA中的多个图标CN(图2)沿水平方向排列设置,并且,显示画面GB中的多个组指定按钮GT(图4)也同样沿水平方向排列设置。进而,除此之外,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RB2的任一个中,显示对象的功能按钮BT都沿相同的方向(水平方向)排列显示。更详细地说,在一个显示画面GA(图2)中,根据与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图标CN有关的指定操作,一部分功能按钮BT沿水平方向被排列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此外,在另一个显示画面GB(图4)中,根据与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组指定按钮GT有关的选择操作,属于特定的组的功能按钮BT被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这样,显示画面GA和显示画面GB具有有关操作方向的共同性,并且具有有关显示方向的共同性,因此在显示画面的切换前后,用户能够获得有持续性的操作感(统一的操作感)。

此外尤其,多个图标CN在显示画面GA的图标显示区域RC中按照每个组而被分类显示,显示画面GA的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中的一部分功能按钮也按照每个组而被分类显示。此外,在显示画面GB的组显示指示区域RF中,作为用于指定各个组的按钮而显示多个组指定按钮GT,在显示画面GB的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中,属于特定的组的功能按钮(以组为单位)被汇集显示。因此,在任一个显示画面GA、GB中,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RB1、RB2)中功能按钮BT都是按照每个组而被分类显示,因此在显示画面的切换前后,用户能够获得统一的操作感。

进而,在显示画面GA的图标显示区域RC中,被分类到多个组GP的多个图标CN在水平方向中以规定的组顺序(组GP1、GP2、GP3、GP4、GP5的顺序)显示,并且,显示画面GB的多个组指定按钮GT也在相同的方向(水平方向)中以规定的组顺序显示。因此,在显示画面的切换前后,用户从该观点也能够得到统一的操作感。

<7.变形例等>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说明的内容。

<7-1.显示画面GB中的组指定按钮GT的排列方向>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显示画面GB(参照图4)中组指定按钮GT1~GT5在左右方向(横向)排列的方式,但不限于此。

具体地说,也可以(从图2的显示画面GA)切换到图8的显示画面GB。在图8的显示画面GB中,组显示指示区域RF形成为沿上下方向(纵向)延伸的带状区域而形成,组指定按钮GT1~GT5在上下方向(纵向)排列。也可以设为在切换后显示这样的显示画面GB。但是,在重视切换前后的操作感的持续性的情况下,优选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从图2的显示画面GA切换到图4的显示画面GB。另外,沿上下方向显示按钮的情况下,上端侧被视为开头侧即可。

<7-2.从显示画面GA到显示画面GB的切换>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例示了响应于从显示画面GA到显示画面GB的切换操作,确定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图2)的开头显示的功能按钮BT21所属的一个组GP2,并且属于该组GP2的功能按钮BT21~BT24被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的方式(图4)。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响应于从显示画面GA到显示画面GB的切换操作,从多个组GP1~GP5中,确定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中显示了最多的所属功能按钮BT的一个组,并且属于该一个组的功能按钮BT被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具体地说,也可以确定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上显示的一部分功能按钮BT21~BT24、BT31~BT35(图2)中最多的功能按钮BT31~BT35所属的一个组GP3。如图2所示,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中显示了属于组GP2的4个功能按钮BT21~BT24和属于组GP3的5个功能按钮BT31~BT35。该情况下,选择显示了相对多(5个)的功能按钮BT的组GP3。并且,也可以如图9所示,属于该确定的该一个组GP3的全部6个功能按钮BT31~BT36被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图9是表示这样的变形例的显示画面GB的图。

或者,也可以响应于从显示画面GA到显示画面GB的切换操作,属于开头的组GP1的全部5个功能按钮BT11~BT15始终被显示到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图10)。这里,组GP1也表现为是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中的多个图标CN(图标串)中开头的图标CN11的所属组。如此,也可以设为在切换后的显示画面GB的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中始终显示最初的组GP1。

<7-3.从显示画面GB到显示画面GA的切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响应于从显示画面GB到显示画面GA的切换操作,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上显示的功能按钮BT21~BT24(图4)从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的(水平方向中的)开头位置起顺序排列显示的方式(图2)。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设为响应于从显示画面GB到显示画面GA的切换操作,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2上显示的功能按钮BT21~BT24(图4)被显示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内的水平方向中的中央部分(参照图11)。在图11中,组GP2的功能按钮BT21~BT24被配置在功能按钮显示区域RB1的中央部分,并且在其左侧配置组GP1的两个功能按钮BT14、BT15。此外,在功能按钮BT21~BT24的右侧,配置组GP3的两个功能按钮BT31、BT32。这里,功能按钮BT14、BT15是与在图标显示区域RC中配置在图标串CN21~CN24的紧挨左侧的图标CN14、CN15对应的功能按钮。同样地,功能按钮BT31、BT32是与在图标显示区域RC中配置在图标串CN21~CN24的紧挨右侧的图标CN31、CN32对应的功能按钮。

<7-4.初始显示画面指定>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有关图像形成装置1的显示部6b(触摸屏6c)的初始状态(有关设定画面的初始状态)中始终是显示画面GA最先显示到触摸屏6c的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相反,也可以设为在该初始状态中始终是显示画面GB最先显示到触摸屏6c。

或者,也可以设为在该初始状态下显示的显示画面的种类(换言之,初始状态中的显示模式)根据用户设定而变更。具体地说,可以设为利用图12所示那样的详细设定画面GX(GX1),进行用户的设定操作。

图12的详细设定画面GX是用于指定使显示画面GA和显示画面GB中的哪一个在初始状态下作为初始菜单画面而显示到触摸屏6c的画面。该详细设定画面GX例如通过对在操作面板部6p上设置的某个硬件键进行操作等从而显示到触摸屏6c。用户通过在该详细设定画面GX上显示的两个选项(“映射显示模式”按钮BN31以及“组显示模式”按钮BN32)中选择了期望的选项之后按下OK按钮BN1,从而能够确定该选择。如此,由用户指定初始状态中的显示模式。另外,如果取消按钮BN12被按下,则选择内容被丢弃而不被确定。

在利用了详细设定画面GX的设定处理后的初始状态中,图像形成装置1(显示控制部12)将与用户利用详细设定画面GX而指定的显示模式相应的显示画面(GA或者GB)显示到触摸屏6c。例如,在图12中选择了“映射显示”按钮BN31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在此后的初始状态(重启后的初始状态等)中,首先将基于显示模式MD1的显示画面GA显示到触摸屏6c。相反,在图12中选择了“组显示”按钮BN32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在此后的初始状态(重启后的初始状态等)中,首先将基于显示模式MD2的显示画面GB显示到触摸屏6c。

此外,这样的指定可以以装置为单位进行,或者也可以以用户为单位进行。

当上述那样的指定以用户为单位进行的情况下,各用户登录到了图像形成装置1时各用户进行面向自身的设定操作即可。具体地说,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利用图12那样的详细设定画面GX1接受由特定的用户进行的指定操作即可。并且,在此后的初始状态(例如,该特定的用户刚刚再次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1之后等)中,图像形成装置1将由该特定的用户通过该指定操作所指定的显示画面(例如,基于显示模式MD1的显示画面GA)最先显示到触摸屏6c即可。如此,在特定的用户进行的指定操作之后由该特定的用户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时,由该特定的用户所指定的显示画面在初始状态下显示到显示部6b即可。

或者,当上述那样的指定以用户为单位进行的情况下,也可以由管理者汇总而进行面向各用户的设定操作。图13是表示这样的管理者用的详细设定画面GX(GX2)的图。图13的详细设定画面GX2与图12的详细设定画面GX1同样地,具有按钮BN31、BN32、BN11、BN12。此外,详细设定画面GX2还具备从多个用户中指定设定对象用户的用户指定按钮BN51~BN54。

该详细设定画面GX2是管理者用的详细设定画面(在管理者模式下显示的画面),是接受有关将显示画面GA、GB中的哪一个显示到显示部6b的面向各用户的指定(来自管理者的指定)的画面。管理者首先从多个用户指定按钮BN51~BN54中选择与期望的用户对应的选项。例如,当管理者想要进行面向用户UA的设定的情况下,按下与用户UA对应的用户指定按钮BN51即可。并且,与所选择的用户有关的设定操作与图12同样地,利用按钮BN31、BN32等执行。同样地动作对于其他的用户UB、UC等也进行即可。

在此后的初始状态,例如某一用户UB刚刚再次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1之后的初始状态中,图像形成装置1将通过管理者的操作而被指定面向该用户UB的显示画面(例如,基于显示模式MD2的显示画面GB)最先显示到触摸屏6c即可。另一方面,在另一用户UC刚刚再次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1之后的初始状态中,图像形成装置1将通过管理者的操作而被指定面向该用户UC的显示画面(例如,基于显示模式MD1的显示画面GA)最先显示到触摸屏6c即可。

如此,在管理者进行的面向各用户的指定操作之后,各个用户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1而使用该图像形成装置1时,可以设为显示画面GA、GB中被指定为面向该用户(登录用户)的显示画面在初始状态下显示到显示部6b。

或者,也可以不是上述那样的指定操作,而是根据用户进行的切换操作的实际次数来决定初始状态中的显示模式(显示画面)。据此,能够自动地判别用户喜好的显示模式(想要使用的显示模式)。

具体地说,图像形成装置1(详细地说,控制器9内的计数部(统计部)15(未图示))对利用了切换按钮BW1、BW2的各切换操作的次数分别进行计数(统计),并将计数结果存储到存储部5。图14是表示存储了该切换操作的次数(计数结果)的数据表TB的图。在该数据表TB中存储了利用切换按钮BW1的向映射显示模式MD1(显示画面GA)的切换操作次数N1为“183”次,利用切换按钮BW2的向组显示模式MD2(显示画面GB)的切换操作次数N2为“201”次。

另外,为了很好地反映用户的喜好,当切换按钮BW1、BW2两者以规定期间(例如10秒)以内的时间间隔连续被按下的情况下,优选只有最后的切换按钮的按压作为切换操作次数而被统计。例如,当切换按钮BW1被按压一次,在3秒后切换按钮BW2再次被按压的情况下,优选(切换按钮BW1的按压不被统计)只有切换按钮BW2的按压被记为切换操作次数(只有次数N2被递增统计)。

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显示控制部12)基于这样的计数结果而决定应在初始状态下显示的显示画面即可。具体地说,向映射显示模式MD1(显示画面GA)的切换操作次数N1大于向组显示模式MD2(显示画面GB)的切换操作次数N2时,映射显示模式MD1相关的显示画面GA在初始状态下显示到显示部6b即可。相反,如图14所示,切换操作次数N2大于切换操作次数N1时,组显示模式MD2相关的显示画面GB在初始状态下显示到显示部6b即可。

此外,这样的切换次数可以以装置为单位统计(计数),也可以以用户为单位统计。并且,基于装置单位的统计数或者用户单位的统计数,决定初始状态下的显示模式即可。

<7-5.切换操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例示了在触摸屏6c上显示的按钮(软件按钮)BW1、BW2作为切换操作部而被设置的方式,但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在触摸屏6c上显示的图标作为接受来自操作用户的切换指示的切换操作部而被设置。

或者,也可以是与触摸屏6c分开设置的(设置在触摸屏6c的外侧附近等)专用硬件操作构件(硬件按钮BW1、BW2等)作为切换操作部而被设置。并且,也可以设为利用该硬件按钮BW1、BW2进行两个显示模式MD1、MD2的相互之间的切换操作。

此外,作为该切换操作部,不需要设置两个按钮BW1、BW2。例如,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切换按钮,利用该一个切换按钮进行从当前正在选择的一个模式到另一个模式的切换操作。更详细地说,可以设为每当按下该一个切换按钮时,两个显示模式MD1、MD2被交替选择。

<7-6.其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而例示了MFP(复合机),但不限于此。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作为各种单功能装置(复印装置、印刷装置或者扫描仪装置等)而构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