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4463阅读:10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听筒,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改善听诊器效应的耳机。



背景技术:

听诊器效应常见于入耳式耳机,即耳塞线或者单元处受外界碰撞或者空气摩擦,产生的振动通过耳塞线直接传递到耳道内,产生让人很不愉快的摩擦声。

入耳式耳机入耳的线一般硬度较大,有利于传导振动,因此,传导振动的效果就更明显。

听诊器效应是由于线的晃动和摩擦造成的,目前有以下一些改善听诊器效应的技术方案:

1)将靠近播放器的一段耳机向上提,拉近与耳塞的距离是最好的方法,这样减少了线的长度,避免了过多的接触和摩擦,将随身播放器放置于胸前衣袋。但是,这样的耳机线长度就受限了,不利于放在电脑主机等较远的播放器上。

2)将线的终端固定绑个皮筋或者夹子夹住,通过稳定线的方法来减少晃动摩擦,但这种方案的可靠性较低。

3)目前一些可穿戴设备,将耳机直接放置在衣服内部,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听诊器效应,但是使用耳机的场景就受限,听耳机必须穿这件衣服。

4)绕耳式,对于像入耳式的蓝牙无线耳机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与普通入耳式耳机相比,价格会增加。

因此提出一种成本较低,可靠性较高,且便于装配的改善听诊器效应的技术方案是非常有价值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听诊器效应的耳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耳机听筒、耳机线、以及与所述耳机听筒连接的耳柄,所述耳机线经由所述耳柄从所述耳机听筒中向外引出,所述耳柄内部填充有吸声材料。

可选的,所述吸声材料环绕所述耳机线一周。

可选的,所述吸声材料包覆在所述耳机线上。

可选的,所述吸声材料填满所述耳柄与所述耳机线之间的内部空间。

可选的,所述吸声材料与所述耳柄的内表面粘接在一起,和/或所述吸声材料与所述耳机线的外皮粘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吸声材料为泡棉和泡沫塑料中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耳柄呈横截面积沿着指向所述耳机听筒的方向逐渐增大的喇叭型。

可选的,所述耳机听筒为入耳式耳机听筒。

可选的,所述耳柄和所述耳机听筒的外壳一体注塑成型。

可选的,所述耳机线的外皮为软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耳柄内部与耳机线之间填充吸声材料,这样,通过吸声材料吸收由于听诊器效应产生的摩擦声,能够有效改善听诊器效应,且成本较低,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耳机一种实施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耳柄; 2-耳机线;

3-吸声材料; 4-耳机听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入耳式耳机易产生听诊器效应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改善听诊器效应的耳机,如图1所示,包括耳机听筒4、耳机线2、以及与耳机听筒4连接的耳柄1,耳机线2经由耳柄1从耳机听筒4中向外引出,耳柄1内部填充有吸声材料3。

其中,吸声材料3为借自身的多孔性、薄膜作用或共振作用而对入射声能具有吸收作用的材料。

吸声材料按吸声机理分为:

a)靠从表面至内部许多细小的敞开孔道使声波衰减的多孔材料,以吸收中高频声波为主,有纤维状聚集组织的各种有机或无机纤维及其制品以及多孔结构的开孔型泡沫塑料和膨胀珍珠岩制品。

b)靠共振作用吸声的柔性材料(如闭孔型泡沫塑料,吸收中频)、膜状材料(如塑料膜或布、帆布、漆布和人造革,吸收低中频)、板状材料(如胶合板、硬质纤维板、石棉水泥板和石膏板,吸收低频)和穿孔板(各种板状材料或金属板上打孔而制得,吸收中频)。以上材料复合使用,可扩大吸声范围,提高吸声系数。用装饰吸声板贴壁或吊顶,多孔材料和穿孔 板或膜状材料组合装于墙面,甚至采用浮云式悬挂,都可改善室内音质,控制噪声。多孔材料除吸收空气声外,还能减弱固体声和空室气声所引起的振动。将多孔材料填入各种板状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内,可提高隔声能力并减轻结构重量。

c)对入射声能有吸收作用的材料。吸声材料主要用于控制和调整室内的混响时间,消除回声,以改善室内的听闻条件;用于降低喧闹场所的噪声,以改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见吸声降噪);还广泛用于降低通风空调管道的噪声。吸声材料按其物理性能和吸声方式可分为多孔性吸声材料和共振吸声结构两大类。后者包括单个共振器、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薄板吸声结构和柔顺材料等。

因此,在耳柄1内部与耳机线2之间填充吸声材料3,可使得听诊器效应产生的摩擦声被吸声材料3吸收掉,这样,耳朵就不会听到这种摩擦声。

为了防止耳机线2与耳柄1之间发生摩擦影响用户体验,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吸声材料3环绕耳机线2一周。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吸收耳机线2摩擦产生的摩擦噪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吸声材料3包覆在耳机线2上。

为了防止耳机线2在耳柄1内晃动摩擦易出现弯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吸声材料3填满耳柄1与耳机线2之间的内部空间,这样,耳机线在耳柄1内将不会出现晃动,与耳柄1的内壁摩擦,而且能够进一步的吸收耳机线摩擦产生的噪声。

为了便于吸声材料3的装配及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耳机装配过程中,吸声材料3通过具有黏性的物质,例如可以是胶水、双面胶等,与耳柄1的内表面和/或耳机线2的外皮粘接在一起,这样,使得吸声材料3的装配更加稳定。

为了提高耳机线2的可靠性,保护耳机线2,避免其在与耳柄1连接处出现弯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吸声材料3为柔性吸声材料,例如可以为泡棉或者闭孔型泡沫塑料中至少一种。

其中,泡棉分为PU泡棉,防静电泡棉,导电泡棉,EPE,防静电EPE, PORON,CR,EVA,架桥PE,SBR,EPDM等,具有低压力非常好的屏蔽效果(屏蔽效能超过90dB)、有弹性、重量轻、防腐蚀镍涂层可防电化学腐蚀、低表面接触电阻、快速压敏固定、客户可指定长度、众多截面选择、UL级防火、产品品质稳定、耐热压、不易脱落、拉力强度高、产品装机后在经低温-20℃至高温80℃周期循环测试72小时仍保持本品质、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一系列特点。

泡沫塑料也叫多孔塑料,以树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内部具有无数微孔的塑料,质轻、绝热、吸音、防震、耐腐蚀。

由于泡棉和泡沫塑料的这些特性,吸收耳机线摩擦噪声的同时,还可以任意随耳柄1及耳机线2外形的改变而设置泡棉的厚度、形状等,使得装配更加简便。

为了能够与耳机线和吸声材料更加稳固的连接,提升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感,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耳柄1呈横截面积沿着指向耳机听筒4的方向逐渐增大的喇叭型。

由于产生听诊器效应的耳机主要为入耳式耳机,半入耳式耳机及头戴式耳机不会产生听诊器效应,因此,本实用新型耳机采用的耳机可以为入耳式耳机。

为了便于耳柄1和耳机听筒4的装配,且连接更为稳固,外表更为美观,同时降低成本,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耳柄1为塑料材质,与耳机听筒4一体注塑成型。

为了能够便于通过与吸声材料黏接,避免耳机线出现弯折,保护其可靠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耳机线2的外皮为软胶材质。

其中软胶是用塑料通过注塑形成,常温下手感较软,在通用塑料行业,将PP、PE等比重轻,材质表面硬度相对低的塑料称为软胶。而PS、ABS、AS、硬质PVC等塑料可称为硬胶。实际上软胶和硬胶只是相对而言,通用塑料行业说的PE,PP属于软胶。但这些材料相对于软质PVC、硅胶、EVA、POE、TPES等柔性塑料而言,则可视为硬质材材料。具有耐温特性、耐候性、电气绝缘性能、生理惰性、低表面张力和低表面能等性能,因此,采用软胶材质外皮的耳机线2能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并且能够延长耳机线 2的使用寿命。

上述各实施例主要重点描述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的是,上述各实施例可以根据需要单独使用或者相互结合使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