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放站带内载波泄漏抑制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4676阅读:9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放站带内载波泄漏抑制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放站带内载波泄漏抑制装置。



背景技术:

带内带内载波泄漏抑制比是直放站的一个重要的参数。当直放站其中一个信道有载波信号输入时,有可能在直放站工作带内的其他信道上形成若干个谐波分量,其中有用载波(即有载波信号输入的信道)和最大功率的谐波分量值之比叫做带内载波泄漏抑制比。

现有的测试装置是:GSM信号发生器通过射频电缆连接单向器,单向器通过射频电缆连接GSM数字直放站,GSM数字直放站通过射频电缆连接衰减器,衰减器通过射频电缆连接频谱仪。PC通过数据线连接GSM数字直放站。GSM信号发生器和频谱仪通过数据线连接时钟信号做为同步信号。信号发生器输出为GMSK调制单时隙载波信号,测试人员通过测量频谱仪上载波落到带内的谐波分量数值,其数值与有用信号相比得到带内载波泄漏抑制比。

由于频谱仪的输入端口在外部加上衰减器之后,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会在频谱仪参考电平偏置里把衰减值补回来,这样会导致频谱仪底噪抬升,当真正测试信号强度低于这时的底噪信号强度时,测试结果是不准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放站带内载波泄漏抑制测试方法与装置,提高测得的带内载波泄漏抑制比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放站带内载波泄漏抑制测试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单向器、第一可调带宽滤波器以及频谱仪;

所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单向器连接到待测直放站的输入端;所述待测直放站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可调带宽滤波器连接到所述频谱仪的输入端。

作为更优选地,还包括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信号发送器的控制端、与所述待测直放站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可调带宽滤波器的控制端、与所述频谱仪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更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可调带宽滤波器;所述第二可调带宽滤波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可调带宽滤波器和所述频谱仪的输入端之间。

作为更优选地,还包括屏蔽室;所述信号发生器、单向器、第一可调带宽滤波器以及频谱仪设置在所述屏蔽室内。

作为更优选地,所述信号发生器为GSM信号发生器;所述待测直放站为GSM数字直放站。

作为更优选地,所述信号发生器的时钟信号端和所述频谱仪的时钟信号端相连。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装置引入了可调带通滤波器、屏蔽室,使得测试结果更准确、可靠。带通滤波器能够很好抑制测试频段以外频段的干扰射频信号,以免干扰信号进入频谱仪影响测试结果,使得测试结果更准确。屏蔽室主要的作用在隔离外界电磁干扰,保证室内电子、电气设备正常工作。特别是在电子元件、电器设备的计量、测试工作中,利用电磁屏蔽室(或暗室)模拟理想电磁环境,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屏蔽室阻断室内电磁辐射向外界扩散,强烈的电磁辐射源应予以屏蔽隔离,防止干扰其他电子、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装置把所有测试相关的设备都放置在屏蔽室内,这样空中干扰信号就被屏蔽掉,使得测试结果更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放站带内载波泄漏抑制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放站带内载波泄漏抑制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放站带内载波泄漏抑制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信号发生器11、单向器12、可调带宽滤波器13以及频谱仪14;

所述信号发生器1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单向器12连接到待测直放站的输入端;所述待测直放站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可调带宽滤波器13连接到所述频谱仪14的输入端。

作为更优选地,还包括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15与所述信号发送器11的控制端、与所述待测直放站的控制端、与所述可调带宽滤波器13的控制端、与所述频谱仪1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5可以为PC。

作为更优选地,还包括屏蔽室;所述信号发生器11、单向器12、可调带宽滤波器13以及频谱仪14设置在所述屏蔽室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生器11为GSM信号发生器;所述待测直放站为GSM数字直放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生器11的时钟信号端和所述频谱仪14的时钟信号端相连。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1、通过PC打开直放站上行链路、关闭下行链路。

步骤2、通过PC控制信号发生器输出890MHz(信道号为0号所对应的上行工作信道中心频率)的GSM 8PSK载波信号。

步骤3:通过PC调整可调带宽滤波器的工作频段起始频率为885MHz(直放站的起始频率),终止频率为890MHz(载波信号的频率)。

步骤4:通过频谱仪测量载波信号在885MHz到890MHz之间对直放站产生的若干个谐波分量点。

步骤5:调整可调带宽滤波器的工作频段起始频率为890MHz(载波信号的频率),终止频率为909MHZ。

步骤6:测试人员通过频谱仪自动测试软件测量可调带通滤波器工作频段内的GSM数字直放站带内载波泄漏信号功率。

步骤7:判断GSM数字直放站所有工作信道都是否测试完成,如果所有信道没有测试完执行步骤2,如果所有信道测试完则执行步骤8

步骤8:测试人员通过GSM数字直放站调试软件打开下行链路、关闭上行链路,重复以上步骤测试GSM数字直放站下行带内载波泄漏信号功率。

步骤9:通过计算得出直放站上、下行带内载波信号泄漏抑制比。

参见图2,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放站带内载波泄漏抑制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信号发生器21、单向器22、第一可调带宽滤波器23、第二可调带宽滤波器24以及频谱仪25;

所述信号发生器2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单向器22连接到待测直放站的输入端;所述待测直放站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可调带宽滤波器23、所述第二可调带宽滤波器24连接到所述频谱仪24的输入端。

作为更优选地,还包括控制模块26;

所述控制模块26与所述信号发送器21的控制端、与所述待测直放站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可调带宽滤波器23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可调带宽滤波器24的控制端、与所述频谱仪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可以为PC。

作为更优选地,还包括屏蔽室;所述信号发生器21、单向器22、第一可调带宽滤波器23、第二可调带宽滤波器24以及频谱仪25设置在所述屏蔽室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生器21为GSM信号发生器;所述待测直放站为GSM数字直放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生器21的时钟信号端和所述频谱仪25的时钟信号端相连。。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1、通过PC打开直放站上行链路、关闭下行链路。

步骤2、控制信号发生器输出890MHz(信道号为0号所对应的上行工作信道中心频率)的GSM 8PSK载波信号。

步骤3:调整第一可调带宽滤波器的工作频段起始频率为885MHz(直放站的起始频率),终止频率为890MHz(载波信号的频率);调整第二可调带宽滤波器的工作频段起始频率为890MHz(载波信号的频率),终止频率为909MHZ。。

步骤4:通过频谱仪测量载波信号在885MHz到909MHz之间对直放站产生的若干个谐波分量点。

步骤5:测试人员通过频谱仪自动测试软件测量可调带通滤波器工作频段内的GSM数字直放站带内载波泄漏信号功率。

步骤6:判断GSM数字直放站所有工作信道都是否测试完成,如果所有信道没有测试完执行步骤2,如果所有信道测试完则执行步骤7.

步骤7:测试人员通过GSM数字直放站调试软件打开下行链路、关闭上行链路,重复以上步骤测试GSM数字直放站下行带内载波泄漏信号功率。

步骤8:通过计算得出直放站上、下行带内载波信号泄漏抑制比。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装置引入了可调带通滤波器、屏蔽室,使得测试结果更准确、可靠。带通滤波器能够很好抑制测试频段以外频段的干扰射频信号,以免干扰信号进入频谱仪影响测试结果,使得测试结果更准确。屏蔽室主要的作用在隔离外界电磁干扰,保证室内电子、电气设备正常工作。特别是在电子元件、电器设备的计量、测试工作中,利用电磁屏蔽室(或暗室)模拟理想电磁环境,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屏蔽室阻断室内电磁辐射向外界扩散,强烈的电磁辐射源应予以屏蔽隔离,防止干扰其他电子、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装置把所有测试相关的设备都放置在屏蔽室内,这样空中干扰信号就被屏蔽掉,使得测试结果更准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