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压缩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3071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图像的压缩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图像的压缩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视频图像压缩方法相似,屏幕视频图像通常也采用基于块的压缩方法。然而屏幕视频图像是一类复杂的视频序列,它的每一帧图像都是复合图像,既包含普通的图片信息也包含文字信息。而且屏幕视频图像中块的运动往往也具有一定的规律。若可充分利用这些特性,则可较好地实现屏幕视频图像压缩。目前,将屏幕视频图像中每个块分为了四种方式之一:零运动向量块、全局运动向量块、文字块和图片块。然后对不同类型的块采用不同的压缩方法,实现了较好的屏幕视频图像的压缩。

但是屏幕视频图像的每个帧都是一个复合图像,采用单一的图像压缩算法不可满足传输带宽的需求,且采用相同大小块的屏幕视频图像编码没有利用邻近块类型相似性的特点,在带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恢复图像质量较差。

针对现有技术中视频图像的压缩在传输过程中不能满足带宽的需求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的压缩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视频图像的压缩在传输过程中不能满足带宽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的压缩方法,包括:将当前帧图像按照第一预设像素规格进行分块,并获取每个块所属的类型;根据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对当前帧图像中各个块所处的位置进行标记,得到当前帧图像的块类型索引图;依据第二预设像素规格对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分块,并根据块类型索引图中块的属性判断是否对分块后的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再次分块;根据再次分块后块类型索引图中描述的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对当前帧图像进行编码,得到图像的压缩码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图像的压缩装置,包括:块类型判断模块,用于将当前帧图像按照第一预设像素规格进行分块,并获取每个块所属的类型;标记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对当前帧图像中各个块所处的位置进行标记,得到当前帧图像的块类型索引图;自适应分块模块,用于依据第二预设像素规格对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分块,并根据块类型索引图中块的属性判断是否对分块后的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再次分块;编码模块,用于根据再次分块后块类型索引图中描述的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对当前帧图像进行编码,得到图像的压缩码流。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图像邻域像素的相似性,四种类型的块常常聚堆出现。这种同种类型块聚集出现的特性实际上更利于压缩编码。如果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各自聚集在一起,多个小块的辅助信息可以使用一个大块的辅助信息来表示。如果文字块和图片块各自聚集在一起,可以利用更大区域的相关性更有利于文字和图片编码。上述方案就是针对屏幕视频图像中四种类型块各自聚集的特性进行自适应分块,从而使各种类型的块实现了更高效率的压缩编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当前帧图像按照第一预设像素规格进行分块,并获取每个块所属的类型,根据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对所述当前帧图像中各个块所处的位置进行标记,得到所述当前帧图像的块类型索引图,依据第二预设像素规格对所述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分块,并根据所述块类型索引图中块的属性判断是否对分块后的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再次分块,根据所述再次分块后块类型索引图中描述的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对所述当前帧图像进行编码,得到所述图像的压缩码流。上述方案利用了图像中多种块的特性,以及邻近块类型相似性的特点,减少了编码过程中产生的辅助信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视频图像的压缩在传输过程中不能满足带宽的需求的技术问题,并且在带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恢复图像的质量,较好地实现屏幕视频图像压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的压缩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该示例中参考帧图像的示意图;

图3是该示例中当前帧图像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当前帧图像的块类型索引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图像的压缩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屏幕视频编解码器架构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的压缩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的压缩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的压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将当前帧图像按照第一预设像素规格进行分块,并获取每个块所属的类型。

具体的,上述当前帧图像可以是视频图像中的任意一帧图像,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可以包括:零运动向量块、全局运动向量、文字块以及图片块。

步骤S104,根据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对所述当前帧图像中各个块所处的位置进行标记,得到所述当前帧图像的块类型索引图。

在上述步骤中,对各个块的位置以块的类型进行标记,以得到块类型索引图。

步骤S106,依据第二预设像素规格对所述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分块,并根据所述块类型索引图中块的属性判断是否对分块后的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再次分块。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中,上述第二预设像素规格小于第一预设像素规格,上述块的属性可以包括块的类型、块的编码代价函数等属性。根据块的属性判断是否对分块后的块类型索引图中的块进行再次分块的原则可以是编码代价最小。以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为例,如果索引值相同的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各自聚集在一起,多个小块的辅助信息可以使用一个大块的辅助信息来表示,减少传输的辅助信息,因此可以通过索引值来确定是否对块类型为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的块继续进行分块,再以文字块和图片块为例,如果文字块和图片块各自聚集在一起,更大区域的相关性有可能更有利于文字和图片编码,因此可以通过编码代价函数来确定是否对块类型为文字块或图像块的块继续进行分块。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即为对图像进行自适应分块的过程,通过上述步骤得到各种尺寸的块,在继续进行编码时,将对最后分块得到的不同尺寸的块进行编码。

步骤S108,根据所述再次分块后块类型索引图中描述的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对所述当前帧图像进行编码,得到所述图像的压缩码流。

在上述步骤中,得到再次分块后块类型索引图中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后,根据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对当前帧图像中再次分块后得到的不同尺寸的块进行对应的编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可以获取参考帧图像,并将屏幕视频中的每一帧分成m×n的块,判断每个块所述的类型,其中包括如下四种类型之一:零运动向量块、全局运动向量块、文字块和图片块。然后生成表示块类型的一幅块类型索引图,并采用四叉树和编码真实代价值对块类型索引图进行自适应分块,最后对每个不同尺寸的块判断其类型并采用相应的压缩方法进行压缩。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图像邻域像素的相似性,四种类型的块常常聚堆出现。这种同种类型块聚集出现的特性实际上更利于压缩编码。如果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各自聚集在一起,多个小块的辅助信息可以使用一个大块的辅助信息来表示。如果文字块和图片块各自聚集在一起,可以利用更大区域的相关性更有利于文字和图片编码。上述方案就是针对屏幕视频图像中四种类型块各自聚集的特性进行自适应分块,从而使各种类型的块实现了更高效率的压缩编码。

由上可知,本申请上述步骤将当前帧图像按照第一预设像素规格进行分块,并获取每个块所属的类型,根据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对所述当前帧图像中各个块所处的位置进行标记,得到所述当前帧图像的块类型索引图,依据第二预设像素规格对所述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分块,并根据所述块类型索引图中块的属性判断是否对分块后的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再次分块,根据所述再次分块后块类型索引图中描述的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对所述当前帧图像进行编码,得到所述图像的压缩码流。上述方案利用了图像中多种块的特性,以及邻近块类型相似性的特点,减少了编码过程中产生的辅助信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视频图像的压缩在传输过程中不能满足带宽的需求的技术问题,并且在带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恢复图像的质量,较好地实现屏幕视频图像压缩。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述块的类型包括:零运动向量块、全局运动向量块、文字块和图像块。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步骤S102,获取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包括:

步骤S1021,将所述当前帧图像与参考帧图像进行比对,得到所述当前帧图像的运动特性。

在上述步骤中,参考帧图像根据图像传输任务来确定,可以是当前帧图像的上一帧图像,也可以是图像传输过程中确定的背景图像。

步骤S1023,根据所述当前帧图像的运动特性确定所述当前帧图像中的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图2是该示例中参考帧图像的示意图,图3是该示例中当前帧图像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当前帧图像的块类型索引图,图4中使用方形标记的为图3相对于图2的零运动向量块。

步骤S1025,根据所述当前帧图像中文字和图像的特性确定所述当前帧图像中的文字块和图像块。

仍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圆圈标记的为图3相对于图2的全局运动向量块,使用倒三角标记的为图3中的文字块,使用五角星标记的为图3中的图片块。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步骤S104,根据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对所述当前帧图像中各个块所处的位置进行标记,得到所述当前帧图像的块类型索引图,包括:

步骤S1041,确定每种类型的块对应的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以块的类型包括全局运动向量块、零运动向量块、文字块和图像块为例,可以确定将零运动向量块标记为0,将全局运动向量块标记为1,将文字块标记为2,将图片块标记为3。

步骤S1043,根据所述每个块的类型匹配对应的标识。

步骤S1045,采用所述每个块的类型匹配的对应的标识表示所述每个块,以得到所述块类型索引图。

上述步骤在确定每个块的类型,并获取每个块的类型对应的标识后,根据每个块的类型来匹配对应的标识,从而得到当前帧图像的块类型索引图。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述块类型索引图中块的属性包括:索引值和/或编码代价函数值,步骤S106,根据所述块类型索引图中块的属性判断是否对所述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再次分块,包括:

步骤S1061,在所述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为所述零运动向量块或所述全局运动向量块的情况下,根据索引值判断是否对所述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再次分块。

步骤S1063,在所述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为所述文字块或所述图像块的情况下,根据索引值和编码代价函数值判断是否对所述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再次分块。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步骤S1061,在所述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为零运动向量块或全局运动向量块的情况下,根据索引值判断是否对所述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再次分块,包括:

步骤S1061a,在所述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为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的情况下,如果所述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中具有不同的索引值,则继续进行分块,直至块中的每个索引值都相同。

步骤S1061b,如果所述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中每个索引值都相同,则不进行分块。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均为包含于参考帧图像中包括的像素,因此在编码的过程中仅传输令运动向量块的标记以及全局运动向量块的辅助信息即可,无需传输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的具体内容。

由于如果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各自聚集在一起,多个小块的辅助信息可以使用一个大块的辅助信息来表示,因此,上述方案对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进行分块,直至每个块中的像素都相同,从而在编码过程中能够对像素相同构成一个大块的像素通过大块的辅助信息来表示,具有更高的编码效率。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步骤S1063,在所述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为所述文字块或图像块的情况下,根据索引值和编码代价函数值判断是否对所述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再次分块,包括:

步骤S1063a,在所述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为所述文字块或所述图像块的情况下,如果所述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中具有不同的索引值,则继续进行分块,直至块中的每个索引值都相同。

步骤S1063b,在确定块中每个索引值都相同之后,对每个索引值都相同的块继续进行第一次分块,并获取每个索引值都相同的块对应的原图像的编码代价函数值和第一次分块后的块对应的原图像的编码代价函数值。

步骤S1063c,如果所述每个索引值都相同的块对应的原图像的编码代价函数值大于第一次分块后的块对应的原图像的编码代价函数值的总和,则保留每个索引值都相同的块不再进行分块。

步骤S1063d,如果所述每个索引值都相同的块对应的原图像的编码代价函数值小于第一次分块后的块对应的原图像的编码代价函数值的总和,则继续对第一次分块后的块进行第二次分块,直至分块前的编码代价函数值小于分块后多个块的编码代价函数值的总和。

上述步骤在分块得到每个块中的像素都相同的文字块和图像块之后,根据代价函数再次判断是否再次进行分块,判断的依据是分块前一整块的编码编码代价函数和分块后每块的编码代价函数之和的比较结果,取编码代价函数较小的方式来确定是否进行分块,从而提高文字块和图片块的编码效率。

由上可知,上述再次分块的步骤分块过程可以类似调用一个递归函数,而停止调用的条件为以下三个任意之一:每个块中只有一种类型、此块中所有类型为零运动向量块或者全局运动向量块、此块中所有类型虽为文字块或图片块,但是再次分块后压缩性能更差(即代价函数更高)。

上述方案充分的考虑到了四种类型的块常常聚堆出现的情况,如果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各自聚集在一起,多个小块的辅助信息可以使用一个大块的辅助信息来表示,如果文字块和图片块各自聚集在一起,可以利用更大区域的相关性更有利于文字和图片编码,从而针对屏幕视频图像中四种类型块各自聚集的特性进行自适应分块,进而使各种类型的块实现了更高效率的压缩编码。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步骤S108,根据所述再次分块后块类型索引图中描述的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对所述当前帧图像进行编码,得到所述图像的压缩码流,包括:

步骤S1081,对所述零运动向量块和所述全局运动向量块进行标记,并将所述全局运动向量块作为辅助信息传输至解码端。

在上述步骤中,由于当前帧图像中的零运动向量块即为相对于参考帧图像来说没有变动的部分,因此只需要对零向量运动块进行标记,在解码恢复图像的过程中只将标记为零运动向量块以参考帧图像为以及进行还原即可,由于全局运动向量块为参考帧图像存在但为之不同的部分,因此需要传输辅助信息以使接收端将全局运动向量块恢复至对应的位置。

步骤S1083,根据最终分块的结果对所述文字块和所述图像块进行块编码。

上述步骤中对文字块和图像块的编码依照最终的分块结果进行,由于最终的分块结果实际上是为编码代价函数最小的分块结果,因此依据上述步骤对文字块和图像块进行编码能够提高编码效率,减少图像编码时使用的带宽。

下面以一种可选实施例来描述上述图像的压缩方法,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图像的压缩方法的流程图,该示例可包括如下步骤:

S51,将当前帧图像分为M*N的块。

获取屏幕视频中当前帧图像(如图3)及其参考帧图像(如图4),并将其分成8×8的块。

S52,判断块的类型。

利用运动特性将其分为零运动向量块、全局运动向量块和其它块,利用文字和图片的特性将其它块分为文字块和图片块。

S53,生成块类型索引图。

每个块的类型可采用不同的数字表示,如零运动向量块标记为0且使用方形结构表示,全局运动向量块标记为1且使用圆圈结构表示,文字块标记为2且使用倒三角结构表示,图片块标记为3且使用五角星结构表示,从而生成表示块类型的一幅图像,即块类型索引图像,尺寸为(W/8)×(H/8)。图4则为图3的块类型索引图像。

S54,对块进行自适应分类。

将得到的块类型索引图像分成8×8的块,如图4所示,如果当前8×8块中的索引值完全相同,即表示的图案相同,且为零运动向量块或者全局运动向量块,则此8×8的块不进行进一步分解。

如果当前8×8块中的索引值完全相同,即表示的图案不相同且为文字块或者图片块,需先将此8×8得块分为四个4×4的块,分别计算8×8块对应原始图像中相应位置像素的编码的代价函数值和四个4×4的块对应原始图像中相应位置像素的编码的代价函数值的和的大小,若一个大区域的编码代价函数大于四个小区域的编码代价函数则将当前8×8块分为四个4×4的块,否则仍保留当前8×8的块。如需要分解为四个4×4的块,则需要采用同样的方法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分解为2×2的块,直至块的尺寸达到1×1为止。

如果当前8×8块中的索引值不完全相同,则需要现将其分解为四个4×4的块,若分解后的4×4的块中的索引值仍不同,需要进一步分为为四个2×2的块,若分解后的4×4的块中的索引值相同,则处理方法同上述两个步骤。

编码过程中的所有分类信息采用分块四叉树进行存放,并且四叉树的最底层需要存放块的类型信息。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0和1来表示当前块是否继续进行分块,在标识为0的块后采用0(零运动向量块),1(全局运动向量块),2(文字块)和3(图片块)来表示块的类型,如果继续进行分块则表示为1,截止分块则表示为0,在某个块表示为0的情况下,则确定该块不再进行分块,因此表示为0的块为该块的最底层,因此需要记录该块的类型。例如,某个块的标识为1,因此还能继续分割,分割后四个块分别表示为1,0(1),0(3),0(2),其中,表示为1的块还需要继续分块,表示为0的块则截止分块,且分别为全局运动向量块、图片块和文字块。

S55,零运动向量块编码。

S56,全局运动向量块编码。

S57,文字块编码。

S58,图片块编码。

自适应分块后,根据块的类型进行编码。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只需要简单标记即可,全局运动向量值作为辅助信息传输到解码端。文字块和图片块可分别整块进行编码,大大提高了编码性能。

S59,对多种编码算法得到的压缩码流进行码流组织。

S510,输出图像的压缩码流。

解码端在接收到图像的压缩码流后,对不同类型块的码流进行解码并显示。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屏幕视频编解码器架构图,结合图6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便携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块类型自适应分块模块确定图像的块类型索引图,再对块类型索引图中的块进行自适应分块,得到零运动向量块、全局运动向量块、文字块和图片块,分别对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进行运动矢量块编码,对文字块进行文字块编码,对图片块进行图片块编码后,通过码流组织模块进行码流组织,并通过发送模块发送至显示器设备端,显示器设备端通过接收模块接收图像的压缩码流,并通过码流拆分模块进行码流拆分,对拆分后的码流分别通过运动矢量块解码模块、文字块解码模块和图片块解码模块进行解码,最后通过解码帧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的压缩装置的实施例,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的压缩装置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块类型判断模块70,用于将当前帧图像按照第一预设像素规格进行分块,并获取每个块所属的类型。

标记模块72,用于根据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对当前帧图像中各个块所处的位置进行标记,得到当前帧图像的块类型索引图。

自适应分块模块74,用于依据第二预设像素规格对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分块,并根据块类型索引图中块的属性判断是否对分块后的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再次分块。

编码模块76,用于根据再次分块后块类型索引图中描述的每个块所属的类型对当前帧图像进行编码,得到图像的压缩码流。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块的类型包括:零运动向量块、全局运动向量块、文字块和图像块。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块类型判断模块包括:

比对子模块,用于将当前帧图像与参考帧图像进行比对,得到当前帧图像的运动特性。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帧图像的运动特性确定当前帧图像中的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帧图像中文字和图像的特性确定当前帧图像中的文字块和图像块。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标记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每种类型的块对应的标识。

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块的类型匹配对应的标识。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采用每个块的类型匹配的对应的标识表示每个块中的像素,以得到块类型索引图。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块类型索引图中块的属性包括:索引值和/或编码代价函数值,自适应分块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在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为零运动向量块或全局运动向量块的情况下,根据索引值判断是否对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再次分块。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在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为文字块或图像块的情况下,根据索引值和编码代价函数值判断是否对块类型索引图进行再次分块。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第一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一分块单元,用于在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为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的情况下,如果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中具有不同的索引值,则继续进行分块,直至块中的每个索引值都相同;如果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中每个索引值都相同,则不进行分块。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第二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二分块单元,用于在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为文字块或图像块的情况下,如果块类型索引图的块中具有不同的索引值,则继续进行分块,直至块中的每个索引值都相同;

第三分块单元,用于在确定块中每个索引值都相同之后,对每个索引值都相同的块继续进行第一次分块,并获取每个索引值都相同的块对应的原图像的编码代价函数值和第一次分块后的块对应的原图像的编码代价函数值;

保留单元,用于如果每个索引值都相同的块对应的原图像的编码代价函数值大于第一次分块后的块对应的原图像的编码代价函数值的总和,则保留每个索引值都相同的块不再进行分块;

第四分块单元,用于如果每个索引值都相同的块对应的原图像的编码代价函数值小于第一次分块后的块对应的原图像的编码代价函数值的总和,则继续对第一次分块后的块进行第二次分块,直至分块前的编码代价函数值小于分块后多个块的编码代价函数值的总和。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编码模块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对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进行标记,并将全局运动向量块作为辅助信息传输至解码端;

编码子模块,用于根据最终分块的结果对文字块和图像块进行块编码。

具体的,上述编码子模块可以包括运动矢量块编码模块,以对零运动向量块和全局运动向量块进行编码、文字块编码模块,以对文字块进行编码,以及图片块编码模块,以对图片块进行编码。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