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人员定位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8183发布日期:2018-06-16 02:0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人员定位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地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安全帽上,进入建筑工地的人员均佩戴需设有RFID标签的安全帽;

无线基站,若干所述无线基站设置在建筑工地内,其构成的物联网感应区域覆盖整个所述建筑工地,用于检测建筑工地内的RFID标签内存储的信息;

主基站,所述主基站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基站通讯连接,其用于读取无线基站检测到的RFID标签的信息数据,所述信息数据包括RFID标签ID号、贞序号、告警信息、高度信息和RFID标签的信号强度;

光纤交换机,所述光纤交换机的数据输入端与主基站连接,光纤交换机的数据输出端与服务器连接;

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主基站的信息数据,服务器安装有主站软件,主站软件用于调试、数据通信、数据存储、数据统计、数据计算、数据上报和数据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CPU模块、以及用于为所述CPU模块的电源,所述电源为纽扣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包括第一无线接收模块、第一无线发送模块、第一电源管理模块、聚合物锂电池和第一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一无线接模块和第一无线发送模块都采用CC2530无线CPU,电源管理模块采用CN3761锂电池充电芯片、TPS54331DCDC芯片和SPX3819LDO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基站包括CPU主控模块、第二无线收发模块、第二无线接收模块、光纤通信模块、第二电源管理模块、铅酸电池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CPU主控模块采用ST公司的STM32F207MCU,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和第二无线接收模块采用CC2530无线CPU;光纤通信模块采用KSZ8041FTL PHY芯片和AFBR5803AZ光电模块;第二电源管理模块采用CN3717铅酸电池充电芯片、TPS54331DCDC芯片和SPX1117LDO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交换机为支持8口、16口和或32口的光纤交换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主基站通过光纤连接到所述光纤交换机,所述光纤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到所述本地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工地人员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所述RFID标签每隔3到5秒通过无线通道发送一贞包含RFID标签ID号、贞序号告警信息和高度信息的信息给无线基站;

2)所述无线基站接收RFID标签发送过来的信息后,读取此信息的信号强度RSSI,然后把RFID标签ID号、贞序号告警信息和高度信息和信号强度RSSI做为一数据包存储起来;

3)所述主基站每隔15秒读取与其无线通讯连接的无线基站的数据包;

4)所述主基站把读上来的无线基站的数据通过光纤上传到服务器;

5)所述服务器上的主站软件根据无线基站收到的RFID标签ID号、贞序号告警信息和高度信息、信号强度RSSI和无线基站的坐标,计算出所述RFID标签所在位置;

所述服务器上的主站软件存储RFID标签的位置,统计出RFID标签的行动轨迹,以及在建筑工地上的人员数量。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