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音腔高清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1377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音腔高清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应用范围非常广,比如电脑、随身听、CD播放器、MP3播放器等等。用户在使用耳机时,既可以独自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又不会影响到他人。按照耳机的佩戴方式来分,可以将耳机分为:头戴式耳机、耳挂式耳机和耳塞式耳机。耳塞式耳机的体积较小,其声音是由喇叭音圈膜片前后运动与空气产生共振发出声音,喇叭装在密封的耳壳内腔,当喇叭音圈振动片前后运动发出音时,由于在密闭内腔空气压缩无法外泄而反作用于喇叭振动片,致使振动片变形发出干扰杂波、干扰声音,致声音不纯。常规耳机后腔没设置音染吸收处理技术,或者处理过于简单,没法切底解决音染干扰,导致声音还原失真,不耐听,听久后耳朵会产生胀痛感,心情不舒畅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音腔高清耳机,旨在切底解决音染干扰,保证原音重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音腔高清耳机,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前端的入耳塞头和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用于输入信号的耳机线,在所述壳体内腔安装有喇叭驱动单元和隔板,所述隔板横置在所述壳体内腔,将所述壳体内腔分隔形成前腔和后腔,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后腔的连通孔;所述喇叭驱动单元置于所述前腔内,在所述后腔内设有音染吸收装置,所述音染吸收装置包括横置在所述后腔内的端盖和音染吸收材料,所述端盖横置在所述壳体后端,将所述壳体后端隔为音染吸收腔,所述音染吸收材料安装在所述音染吸收腔,所述端盖上设有漏斗状导引口,所述漏斗状导引管口通向所述音染吸收腔。

优选地,所述音染吸收材料为多孔泡沫材料。

优选地,所述耳机线包括两根主线,第一主线包括置于外部的绝缘套和置于所述绝缘套内的左声道正极线以及左声道负极线,第二主线包括置于外部的绝缘套和置于该绝缘套内的右声道正极线、右声道负极线、麦克风正极线和麦克风负极线;所述第一主线的绝缘套与所述第二主线的绝缘套并排粘合,在两所述主线上套装线档,两所述主线从所述线档穿出来之后相对分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腔安装有喇叭驱动单元和隔板,隔板横置在壳体内腔,将壳体内腔分隔形成前腔和后腔,两个共振腔,实现双共振(相共振),可显著增强低频效果,改良听感;

喇叭驱动单元置于前腔内,在后腔内设有音染吸收装置,音染吸收装置包括横置在后腔内的端盖和音染吸收材料,端盖横置在壳体后端,将壳体后端隔为音染吸收腔,音染吸收材料安装在音染吸收腔,端盖上设有漏斗状导引口,漏斗状导引管口通向音染吸收腔。在振动片作用下,内腔空气压缩致使干扰声音的空气分子通过导引管口进入音染吸收腔,被音染吸收材料吸收储存,消除空气分子的反作用力,保证了振动片动作时不变形,切底解决音染干扰,保证原音重现,使耳机耐听、久听不厌、抒换心理压力,心情舒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的双音腔高清耳机的一实施例:

一种双音腔高清耳机,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前端的入耳塞头2和与壳体1连接的用于输入信号的耳机线。在壳体1内腔安装有喇叭驱动单元6,喇叭驱动单元6包括喇叭音圈和与喇叭音圈相连的振动片,喇叭驱动单元6是通过喇叭音圈的正、负极与耳机线的输入信号正、负极相对应连接输入,驱动振动片向前向后运动产生声音。

在壳体1内腔安装有隔板3,隔板3横置在壳体1内腔,将壳体1内腔分隔形成前腔4和后腔5,形成两个共振腔。隔板3上设有连通前腔4与后腔5的连通孔7。两个共振腔实现双共振(相共振),可显著增强低频效果,改良听感。

喇叭驱动单元6置于前腔4内,在后腔5内设有音染吸收装置。音染吸收装置包括横置在后腔5内的端盖8和音染吸收材料10,端盖8横置在壳体1后端,将壳体1后端隔为音染吸收腔,音染吸收材料10安装在音染吸收腔。音染吸收材料10为多孔泡沫材料10。端盖8上设有漏斗状导引口9,漏斗状导引管口通向音染吸收腔。在振动片作用下,内腔空气压缩致,使干扰声音的空气分子通过导引管口进入音染吸收腔,被音染吸收材料10吸收储存,消除空气分子的反作用力,保证了振动片动作时不变形,切底解决音染干扰,保证原音重现,使耳机耐听、久听不厌、抒换心理压力,心情舒畅。

耳机线包括两根主线,第一主线包括置于外部的绝缘套和置于绝缘套内的左声道正极线以及左声道负极线,第二主线包括置于外部的绝缘套和置于该绝缘套内的右声道正极线、右声道负极线、麦克风正极线和麦克风负极线。第一主线的绝缘套与第二主线的绝缘套并排粘合,在两主线上套装线档,两主线从线档穿出来之后相对分开。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主线与副线通过线档对接的方式改进,设置两根主线,减少对接这个环节的加工,直接在中部安装线档,节省成本,提高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