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2209阅读:2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干扰音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音箱。



背景技术:

音箱是整个音响系统的终端,其作用是把音频电能转换成相应的声能,并把它辐射到空间去。由于人耳对声音的主观感受正是评价一个音响系统音质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因此,可以认为,音箱的性能高低对一个音响系统的放音质量是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在日常音箱中,由于出声口出声角度的局限性,所以于用户位于音箱侧方时,音箱会有较大的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干扰音箱,以提高音箱音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干扰音箱,所述音箱包括一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两个音箱主体,所述箱体包括上下设置有两个箱体壳,每个箱体壳内都设置有一所述音箱主体;其中,所述上箱体壳的下端设置有一下挡板,所述下箱体壳的上端设置有一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上设置有一下翻板,所述下挡板上设置有一上翻板;以及所述上箱体壳和所述下箱体壳中还设置有出音挡板,所述出音挡板垂直设置,所述出音挡板设置有出音口,所述箱体壳靠近所述出音板的一侧设置有抗干扰版,所述抗干扰板上设置有一抗干扰出音口,所述抗干扰出音口的下端面呈向下弧形,下端面呈向上弧形。

较佳的,所述出音口呈圆形。

较佳的,所述上翻板和所述下翻板的高度均小于所述出音口的半径。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在上述抗干扰音箱中,上箱体壳中上的上翻板和抗干扰板分别遮挡了出音口的下端和上端的部分空间,相应的,下箱体壳中的下翻板和抗干扰板分别遮挡了出音口的上端和下端的部分空间。所以,不论是上箱体壳还是下箱体壳处,出音口都被部分弧形初音挡板遮挡,该设计方式,让出音口的声音更加集中,减少在一定角度下发生的干扰,提高了音效效果。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音箱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箱体;21、上挡板;22、下翻板;31、下挡板;32、上翻板;41、出音挡板;42、出音口;5、抗干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音箱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抗干扰音箱,包括一箱体1以及置于箱体1内部的两个音箱主体,该箱体1包括两个箱体壳,两个箱体壳上下设置,分别为上箱体壳和下箱体壳,上箱体壳和下箱体壳内都设置一音箱主体。上箱体壳的下端设置有一下挡板31,下箱体壳的上端设置有一上挡板21。上挡板21和下挡板31均平行设置且置于箱体1内部,上挡板21上设置有一下翻板22,下挡板31上设置有一上翻板32。

近一步来讲,上箱体壳和下箱体壳中还设置有出音挡板41,该出音挡板41垂直设置,且出音挡板41上设置有出音口42,该出音口42呈圆形。此外,在箱体壳靠近出音板的一侧设置有抗干扰板5,该抗干扰板5上设置有一抗干扰出音口,该抗干扰出音口的上端面呈向下的弧形,下端面呈向上的弧形。此外,上翻板32挡住了上箱体壳的部分出音口42,下翻板22挡柱了下箱体壳的部分出音口42。

在上述抗干扰音箱中,上箱体壳中上的上翻板32和抗干扰板5分别遮挡了出音口42的下端和上端的部分空间,相应的,下箱体壳中的下翻板22和抗干扰板5分别遮挡了出音口42的上端和下端的部分空间。所以,不论是上箱体壳还是下箱体壳处,出音口42都被部分弧形初音挡板遮挡,该设计方式,让出音口42的声音更加集中,减少在一定角度下发生的干扰,提高了音效效果。整个结构简单,成本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阅读上述说明后,各种变化和修正无疑将显而易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应看作是涵盖本实用新型的真实意图和范围的全部变化和修正。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任何和所有等价的范围与内容,都应认为仍属本实用新型的意图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