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投影设备的地下停车场用物联网多媒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0023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投影设备的地下停车场用物联网多媒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投影设备的地下停车场用物联网多媒体系统。



背景技术:

投影仪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或墙面上的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与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相连接,以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投影仪由于其展示资料时的便捷性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娱乐场等各个场所。但是目前还没有将投影仪设备应用于地下停车场,形成播放广告的多媒体系统的先例。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是将电子设备通过无线传输网络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在物联网环境下,人们能够使用任意设备、通过任意网络、在任意时间都可以获得一定质量的服务,从而方便人们即时地获得信息并采取行动。

考虑到商场、写字楼等区域的地下停车场属于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在这些场所投放广告是具有商业前景的;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地下停车场几乎都没有用于投放广告的设备,这一领域存在市场空白,地下停车场的使用潜力未被完全开发。因此,将投影设备与物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出一套应用于地下停车场的多媒体广告投放系统,是可行且具有良好前景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投影设备的地下停车场用物联网多媒体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投影设备的地下停车场用物联网多媒体系统,该系统包括投影设备、物联网远程后台和控制设备;所述物联网远程后台通过互联网与所述投影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投影设备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投影设备包括投影仪和投影幕;所述投影仪包括主控单元、存储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射频模块、时钟电路、投影模块和发声装置;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给所述主控单元、所述射频模块和所述发声装置供电;所述存储单元、所述射频模块和所述投影模块均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时钟电路与所述射频模块电连接;

所述投影仪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的无线网络模块和蓝牙模块;所述投影仪通过所述无线网络模块与所述物联网远程后台通信连接;所述投影仪通过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控制设备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投影模块包括LED驱动电路、RGB三色灯、DMD驱动电路和DMD芯片;所述RGB三色灯、所述LED驱动电路和所述主控单元依次电连接,所述DMD芯片、所述DMD驱动电路和所述主控单元依次电连接;

所述投影模块用于发出彩色光,并将彩色光照射到投影幕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无线网络模块为4G模块和/或5G模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存储单元包括只读存储器和Micro SD卡,二者均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声装置采用扬声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投影仪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的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

所述投影仪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的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采用GPS定位模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投影设备具备不低于230流明的亮度,以及不低于1280×720的物理分辨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投影设备安装在地下停车场以及停车场与电梯、人行道走廊的交界处顶部,通过吊装支架安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投影仪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的WiFi模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投影仪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的按键单元和串行通信接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投影设备与物联网远程后台之间能够通过4G或5G网络传输数据,投影设备根据物联网远程后台的指令自动循环播放多媒体图片或视频。控制设备通过蓝牙功能与投影设备无线连接,可以对投影设备的画面、定时开关机等功能进行设备维护。投影设备安装在地下停车场及停车场与电梯、人行道走廊的交界处顶部,通过吊装支架安装,提高广告的触达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投影设备的地下停车场用物联网多媒体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投影设备的地下停车场用物联网多媒体系统的投影设备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投影设备;11-投影仪;1101-主控单元;1102-存储单元;1103-电源管理单元;1104-射频模块;1105-时钟电路;1106-投影模块;1107-发声装置;1108-无线网络模块;1109-蓝牙模块;1110-摄像头;1111-红外传感器;1112-定位模块;1113-WiFi模块;1114-按键单元;1115-串行通信接口;12-投影幕;2-物联网远程后台;3-控制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投影设备1的地下停车场用物联网多媒体系统,该系统包括投影设备1、物联网远程后台2和控制设备3;所述物联网远程后台2通过互联网与所述投影设备1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设备3与所述投影设备1无线通信连接。具体地,物联网远程后台2为服务器或者计算机。控制设备3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用于运行APP,通过APP对投影设备1进行操作。

如图2所示,所述投影设备1包括投影仪11和投影幕12;所述投影仪11包括主控单元1101、存储单元1102、电源管理单元1103、射频模块1104、时钟电路1105、投影模块1106和发声装置1107;所述电源管理单元1103给所述主控单元1101、所述射频模块1104和所述发声装置1107供电;所述存储单元1102、所述射频模块1104和所述投影模块1106均与所述主控单元1101电连接;所述时钟电路1105与所述射频模块1104电连接。

其中,所述发声装置1107采用扬声器。

所述投影仪11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单元1101电连接的无线网络模块1108和蓝牙模块1109;所述投影仪11通过所述无线网络模块1108与所述物联网远程后台2通信连接;所述投影仪11通过所述蓝牙模块1109与所述控制设备3无线连接。

所述投影模块1106包括LED驱动电路、RGB三色灯、DMD驱动电路和DMD芯片;所述RGB三色灯、所述LED驱动电路和所述主控单元1101依次电连接,所述DMD芯片、所述DMD驱动电路和所述主控单元1101依次电连接。

所述投影模块1106用于发出彩色光,并将彩色光照射到投影幕12上。具体地,主控芯片控制LED驱动电路驱动RGB三色灯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三原色光)。DMD芯片用于将三原色光混合在一起,并且通过数据控制转换为彩色图像,再将彩色图像照射到投影幕12上。

为进一步详述本专利,进行拓展说明如下:

本实施例中,投影设备1具备不低于230流明的亮度,以及不低于1280×720的物理分辨率。投影设备1安装在地下停车场及停车场与电梯、人行道走廊的交界处顶部,通过吊装支架安装,提高广告的触达效果。

所述无线网络模块1108为4G模块和/或5G模块。投影仪11内部采用4G或5G联网功能链接远程的PC控制后台,通过软件编程可实现自动循环播放多媒体图片或视频。

所述存储单元1102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和Micro SD卡,二者均与所述主控单元1101电连接。Micro SD卡可以更换,用于存储需要播放的多媒体图片或视频。

所述投影仪11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单元1101电连接的摄像头1110和红外传感器1111,红外传感器1111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靠近。摄像头1110和红外传感器1111可以对经过的人群特征进行数据化收集分析并上传至物联网远程后台2,由后台进行广告受众和相关数据的分析,特别是能够实时的汇总人流数量。

所述投影仪11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单元1101电连接的定位模块1112;所述定位模块1112采用GPS定位模块1112。投影设备1具备GPS及利用通讯基站定位,可以实现向远程后台的实时数据交互。

所述投影仪11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单元1101电连接的WiFi模块1113。WiFi模块1113能够与无线网络模块1108互补,在4G模块和/或5G模块信号较差或者出现故障时,WiFi模块1113与物联网远程后台2进行通信。

所述投影仪11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单元1101电连接的按键单元1114和串行通信接口1115。按键单元1114用于对投影设备1进行操作,串行通信接口1115用于对投影设备1进行调试或者录入数据。

物联网远程后台2具备账号管理、多媒体内容管理、自动投放、套餐投放、定时投放、设备管理功能模块,并同时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对设备端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具备开放API接口。

智能手机的APP控制模块通过蓝牙功能无线连接投影设备1,可以对投影设备1的画面、定时开关机等功能进行设备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物联网远程后台2通过4G或5G联网投影设备1,向设备推送多媒体信息和指令;投影设备1接收多媒体信息和指令后按照指令运行,运行过程中通过摄像头1110、红外传感器1111收集设备周边范围内的人群信息并通过通过4G或5G网络上传到物联网远程后台2;后台系统对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后进行商业化运用,包括但不限于商场的营销活动发布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