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4156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一种VR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R手机壳。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现有的手机壳功能不足,并且不能帮助实现手机视频VR视觉立体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R手机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VR手机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心设有旋转螺盘,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手机,所述壳体与手机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栓,所述手机的左侧顶部设有耳机孔,所述壳体内部上侧设有耳机缠绕柱,所述耳机缠绕柱的中心上部设有立式柱,所述壳体的外部右侧设有耳机存放端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VR眼镜架,所述VR眼镜架的左右两侧设有眼镜框,所述眼镜框的内部设有镜片,所述VR眼镜架的中心上部设有鼻梁架,所述鼻梁架的下部设有调焦器。

优选的,所述旋转螺盘包括盘体、滑轨、摇杆,所述盘体设置在旋转螺盘的外部,所述滑轨设置在盘体的内部,所述摇杆设置在滑轨的外侧上部。

优选的,所述旋转螺盘与立式柱通过摇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眼镜框与镜片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螺纹,且所述调焦器与镜片通过转动螺纹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鼻梁架的内部设有软质海绵。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卡扣,且所述壳体与VR眼镜架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该VR手机壳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将耳机放置在手机壳内整齐放置的结构设计极大地方便了手机用户;

2、将VR眼镜放置在手机壳内的设计理念使手机视频的使用用户可以随时体验虚拟现实的立体感受;

3、VR眼镜的镜片及镜框通过调节器调节距离,方便不同近视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螺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关闭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转螺盘;101、盘体;102、滑轨;103、摇杆;2、壳体;3、耳机孔;4、鼻梁架;5、手机;6、眼镜框;7、立式柱;8、耳机存放端口;9、连接栓;10、耳机缠绕柱;11、镜片;12、VR眼镜架;13、调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VR手机壳,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的顶部中心设有旋转螺盘1,所述壳体2的下部设有手机5,所述壳体2与手机5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栓9,所述手机5的左侧顶部设有耳机孔3,所述壳体2内部上侧设有耳机缠绕柱10,所述耳机缠绕柱10的中心上部设有立式柱7,所述壳体2的外部右侧设有耳机存放端口8,所述壳体2内部设有VR眼镜架12,所述VR眼镜架12的左右两侧设有眼镜框6,所述眼镜框6的内部设有镜片11,所述VR眼镜架12的中心上部设有鼻梁架4,所述鼻梁架4的下部设有调焦器13。

具体的,所述旋转螺盘1包括盘体101、滑轨102、摇杆103,所述盘体101设置在旋转螺盘1的外部,所述滑轨102设置在盘体101的内部,所述摇杆103设置在滑轨102的外侧上部。

具体的,所述旋转螺盘1与立式柱7通过摇杆103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眼镜框6与镜片11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螺纹,且所述

调焦器13与镜片11通过转动螺纹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鼻梁架4的内部设有软质海绵。

具体的,所述壳体2内部设有卡扣,且所述壳体2与VR眼镜架12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该VR手机壳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将耳机从耳机存放端口8进入,通过旋转螺盘1上部摇杆103转动使耳机线差绕在立式柱7周围,使用者需要使用手机看视频时,可将VR眼镜架12取出,根据自身视力情况调节调焦器13使观看效果达到最佳,不看视频时可将该VR眼镜架12放回原处,回收好耳机即可实现随时观看立体视频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