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893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领域内,出于外观以及强度等考虑,目前较多一部分移动电子设备采用金属后壳作为装配主体,通过将金属块以CNC(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数控加工工艺制作成所述金属后壳,将主板、电池和显示屏等其他器件装配于所述金属后壳上,所述金属后壳利用了自身的高强度特性,作为这类移动电子设备的支撑框架,承载其他器件。但是,所述金属后壳需要对体积较大的整块金属进行CNC加工制成,有着工艺复杂、生产耗时长和生产成本高的不足;而且由于所述金属后壳难以变形,故这类移动电子设备多数采用螺钉锁紧以及胶水粘固等方式进行装配,因此造成了这类移动电子设备的拆解变得困难,从而难以对其内部器件进行维护或修理。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通过将塑胶框体固定在金属底板上,形成后壳的腔体,使所述腔体用于装设所述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的其他器件,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包括后壳,所述后壳包括金属底板和塑胶框体,所述塑胶框体固定于所述金属底板上,形成用于容置器件的腔体。

优选地,所述塑胶框体通过热熔点胶固定于所述金属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移动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组件和主板,所述主板装设于所述塑胶框体上,并容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显示屏组件装设于所述塑胶框体上,并封闭所述腔体,所述显示屏组件固定连接有塑胶前壳,所述塑胶前壳通过与所述塑胶框体可拆卸地连接,用于连接所述后壳和显示屏组件。

优选地,所述塑胶前壳与所述塑胶框体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所述塑胶前壳上的卡扣结构通过与所述塑胶框体上的卡扣结构进行扣合,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塑胶前壳和塑胶框体。

优选地,所述塑胶前壳通过点胶固定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边缘上。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组件为触控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金属底板为铝制金属底板。

优选地,所述金属底板的厚度为0.5mm~0.7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通过将塑胶框体固定在金属底板上,形成后壳的腔体,使所述腔体用于装设所述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的其他器件。相比于采用CNC工艺制成金属后壳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所述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具备以便于拆解进行维护或修理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2是所述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组件和主板装设至后壳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包括后壳1,所述后壳1包括金属底板11和塑胶框体12,所述塑胶框体12固定于所述金属底板11上,形成用于容置器件的腔体10。

其中,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组件2、主板4、电池等器件,并且还可设置有听筒、扬声器、SIM卡卡座、摄像头、USB连接座和天线等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常见功能器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底板11充当腔体10的支撑底板,支撑所述塑胶框体12以及容纳于腔体10内的器件,所述塑胶框体12的轮廓与上述器件相适配,使上述器件可装设并固定于所述塑胶框体12上,所述塑胶框体12的结构边缘与所述金属底板11上的结构边缘相互重合,所述塑胶框体还充当所述腔体10的侧墙。

上述移动电子设备的后壳1利用塑胶框体12和金属底板11形成的腔体10用于容纳器件,所述金属底板11使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的后壳1保持足够的结构强度,而所述塑胶框体12易于通过模具成型,相对于对整块金属采用CNC工艺加工形成金属后壳的方案,节省了工序耗时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由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的其他器件连接在所述塑胶框体12上,而所述塑胶框体12易于形变,故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相对便于拆解,工作人员便于对上述器件进行维护或修理。另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电子设备的前装式结构,即通过前壳与中框结构相互锁紧形成用于装载其他器件的整机框架,本实施例提供的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相当于省去了中框结构,使得所述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的厚度可设计得更小。

具体地,所述塑胶框体12通过热熔点胶固定于所述金属底板11上。采用热熔点胶的方式将所述塑胶框体12固定于所述金属底板11上的方案中,由于该工艺相对简易且具有成熟的技术环境,能保证所述塑胶框体12和金属底板11之间的稳固连接,使形成的腔体10能满足容纳各个器件的强度要求,且有利于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

具体地,所述主板4装设于所述塑胶框体12上,并容置于所述腔体10内;所述显示屏组件2装设于所述塑胶框体12上,并封闭所述腔体10,所述显示屏组件2固定连接有塑胶前壳3,所述塑胶前壳3通过与所述塑胶框体12可拆卸地连接,用于连接所述后壳1和显示屏组件2。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塑胶前壳3与塑胶框体12进行可拆卸连接,以连接所述后壳1和显示屏组件2,而由于塑胶结构易于形变,故均作为塑胶结构的塑胶前壳3与塑胶框体12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便于拆卸,更便于工作人员对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的内部器件进行维护或修理。

进一步地,所述塑胶前壳3与所述塑胶框体12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所述塑胶前壳3上的卡扣结构通过与所述塑胶框体12上的卡扣结构进行扣合,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塑胶前壳3和塑胶框体12。更具体地,所述塑胶前壳3的边缘和所述塑胶框体12的边缘侧墙上可通过塑料模具成型形成对应的公扣和母扣,通过公扣和母扣之间的扣合,实现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塑胶前壳3通过点胶固定于所述显示屏组件2的边缘上。更具体地,所述塑胶前壳3为一个中空且其边缘与所述显示屏组件2的边缘重合的塑胶框。在生产过程中,可通过所述显示屏组件2的边缘上以点胶工艺进行点胶,将所述塑胶前壳3的边缘结构与点胶处粘接,使所述塑胶前壳3固定到所述显示屏组件2的边缘上。

本实施例先通过热熔点胶的工艺将所述塑胶框体12固定在所述金属底板11上,形成用于容置器件的所述腔体10;再将主板4和电池等器件装配并通过锁附等方式固定在所述腔体10内,并通过点胶工艺将所述塑胶前壳3固定到所述显示屏组件2的边缘上;最后将所述显示屏组件2通过所述塑胶前壳3连接到所述塑胶框体12上,封闭所述腔体10,从而完成所述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的装配。

示例性地,所述显示屏组件2为触控显示屏。具体地,所述显示屏组件2包括有液晶显示模组、触控面板以及保护玻璃盖板。

示例性地,所述金属底板11为铝制金属底板。更具体地,所述金属底板11为铝制金属薄片,铝金属制备的所述金属底板11具有满足所述后壳1需要的强度,同时所述铝制金属底板经过加工处理后可获得具有金属光泽质感的外观,有利于提高所述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的品质。

为了保证所述金属底板11具有足够的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所述金属底板11的厚度以降低生产成本,所述金属底板11的厚度应当于一个合适的数值区间内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底板11的厚度为0.5mm~0.7mm。更具体地,所述金属底板11的厚度为0.6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通过将塑胶框体12固定在金属底板11上,形成后壳1的腔体10,以用于装设所述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的其他器件,相比于采用CNC工艺制成金属后壳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所述后装式的移动电子设备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具备便于拆解以进行维护或修理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对于这些改动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