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2602发布日期:2018-06-06 01:2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天线设计。



背景技术:

当前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向小型化、多功能化方面发展,智能腕表类可穿戴设备在同一个设备上可能会用到多个天线,这类可穿戴设备的空间有限,而天线的物理尺寸又不可能缩短,存在天线使用空间与可穿戴设备小型化的矛盾。

现有技术中,未解决上述矛盾,大多通过下述三种方式中的任一种:

方式一: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上预留出天线空间,在预留空间上直接印刷出走线。

该方案的缺点是,需要占用PCB上的空间,使PCB整体布局局促。

方式二:在整机的外壳上布置天线。

该方案的缺点是,由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机壳上会布满其他功能的天线,使天线的空间变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方式三:使用陶瓷贴片天线。

该方案的缺点是,需要在PCB上预留净空间,预留的净空间会挤占其他器件的空间,影响PCB布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解决天线使用空间与可穿戴设备小型化之间的矛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置在可穿戴设备壳体内部的印刷电路板和天线,所述天线的辐射体为具有设定长度的、可弯折的导线;

所述导线通过导电的连接器件与印刷电路板连接,

或者,所述导线的一端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线缆和普通导线均可向不同方向弯曲的情况,选用线缆或普通导线作为天线辐射体,使得天线设计时可根据天线周边的环境对天线的走向进行选择,由此可以利用整机中比较零散的位置对天线进行固定,不会影响PCB板的布局,且可以通过连接器件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天线连接,天线布线方案和天线连接方式都较为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与连接器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天线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包括:设置在可穿戴设备壳体内部的PCB板1和天线,天线的辐射体为具有设定长度的、可弯折的导线2;

导线2通过导电的连接器件31,32与PCB板1连接,或者,导线2的一端焊接在PCB板1上。

其中,导线2可以为线缆或普通的导线,由于线缆或导线均可向不同方向上弯曲,设计时可根据天线周边的环境对天线的走向进行选择,由此对于天线净空间足够的位置均可布置天线,可以利用整机中比较零散的位置对天线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的天线设计方案能够充分利用整机的零散空间,不会影响PCB板的布局,且可以通过连接器件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天线连接,天线布线方案和天线连接方式都较为灵活。

本实施例的天线设计方案尤其适用于智能腕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手套等小型化的可穿戴设备。

由于每支天线的走线都有一定的长度,在天线形式确定后,可以选取一定长度的导线或线缆作为天线发射体。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中,使用普通导线作为天线发射体。此时,对导线进行如下处理:

将导线2一端的外皮剥掉,并镀上焊锡待用;在PCB板1上靠近功率放大器的位置处设置通孔,导线2的一端,即导线2的镀锡端插入该通孔上过硬化炉,将导线2焊接在PCB板1上,实现导线2与PCB板的连接。

本实现方案通过选用普通导线制作天线辐射体,可通过弯曲导线在整机的零散空间布置天线,且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PCB板与天线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成本低,且天线可靠性高。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现中,使用线缆作为天线发射体。此时,如图1所示,导线2的一端设置有与导线2匹配的连接器公头31,PCB板1上设置有连接器母头32,连接器公头31与连接器母头32扣接连接,实现导线1与PCB板1间的连接。其中,连接器母头32焊接在PCB板1上靠近功率放大器的位置处,以便于天线本体与功率放大器连接,对天线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线缆的结构参考图2,图2中示出的导线为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线缆芯21、绝缘层22、金属屏蔽层23和塑料外皮24的线缆,线缆芯21和屏蔽层23均为金属材质。

此时,本实施例对线缆进行如下处理:将线缆芯21与屏蔽层23连接后与连接器公头31焊接连接,实现线缆与连接器公头31的电连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与连接器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图3中的线缆芯与屏蔽层连接在一起后与连接器公头的芯及地焊接在一起,图3中的左侧的大圆代表连接器公头31的外形,小圆为连接器公头的内芯311,虚线为线缆芯21,大矩形为线缆外形,位于左侧大圆与右侧矩形之间的小矩形为连接器公头31与线缆的连接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优选地将线缆芯21与屏蔽层23焊接在一起,以使天线发射体更粗,有利于信号的发射与接收。显然,在焊接连接器公头时,可以把线缆芯21与屏蔽层23分别焊接到连接器公头的芯和地上。

本实施例改变线缆的结构,去除绝缘层,使线缆芯和屏蔽层接触,从而使线缆中金属体的外径变粗,提高天线的带宽。

基于上述描述,在使用普通导线作为天线辐射体时,可将镀好焊锡的导线插在PCB上预留的通孔上过硬化炉,将导线焊接在PCB上,实现导线与PCB的连接;在使用线缆作为天线辐射体时,可将组装好的PCB板与焊接好的天线发射体装配在一起,即将连接器公头和连接器母头扣在一起,实现天线线缆与PCB板的连接。

在完成天线与PCB板之间的连接后,可将导线固定在可穿戴设备壳体内部,并注意导线不要与可穿戴设备中的金属部件接触,以免影响天线效率。也可以为天线设计专用的天线支架,当然,天线也可以与其他器件使用同一个支架,因为无论是线缆或普通导线作为天线辐射体,都可以在支架上设计一定尺寸的沟槽,将线缆或导线塞进沟槽对线缆或导线进行固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示例性地,在可穿戴设备壳体内部设置支架6,支架6上设置有沟槽,导线2安装在沟槽内,实现导线的固定安装。其中,支架所在的平面与PCB板的地平面5具有设定距离,提高天线的效率。

本实施例将支架6设置在PCB板1与显示屏连接位置的上方,充分利用连接器件上方的空间,以免天线占用其他部件的空间,节省空间。

本实施例的方案不会限定天线形式,参考图1,可以在PCB板上设置与大地5连接的接地器件4,当接地器件4与天线的接地点焊接在一起时,实现PIFA天线(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平板倒置F天线)或IFA天线(Inverted-F天线),当接地器件4未与天线的接地点焊接在一起时,实现MONO天线(单级天线)。其中,接地器件4可以为0电阻、跳线、感性器件或容性器件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接地器件变换天线形式,PCB上的接地器件与天线的接地点之间的连接状态决定天线的不同形式,接地器件方便天线的调试。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可弯折的普通导线或线缆作为天线辐射体,可以使用比较零散的空间,节省整机的内部空间。

2、天线安装简便,对于线缆实现的天线辐射体,通过在PCB板和线缆上装配配套的连接器,在天线安装时,只需将连接器扣接在一起就实现了天线的装配;对于普通导线实现的天线辐射体,只需将导线焊接在PCB板上即可,两种安装方式都很简便。

3、无论天线与PCB板是扣接连接还是焊接连接,天线在接触上都是可靠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