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全自动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6047发布日期:2018-07-07 12:3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充电、车载手机支架、蓝牙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全自动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已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通信和娱乐工具,所以智能手机周边产品也越来越多,手机支架便是一种用于存放智能手机的实用工具之一,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手机支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引磁片的,这种手机支架需要在手机的后盖上贴一个引磁片与支撑座子上的磁片相吸,长期使用这种手机支架可能会导致手机在强磁环境中而出现故障,而且防抖性能较差;另一种机械式的,开夹和关夹都是机械式的,拿放手机都比较烦琐,而且手机放在手机支架上也不好充电。现有技术手机支架功能单一,仅用于存放手机,而忽略了人们的使用体验,在智能产品普及的时代,人们的需求不止于功能的满足,也越来越注重产品的使用智能体验,尤其是这些电子产品,因此,研制一种集智具备蓝牙辅助定位、遥控车位锁、能无线充电、方便手机存放于一体的智能产品具有非常强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全自动手机支架(小魔夹)在满足传统车载手机支架功能的同时,结合智能控制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还具备辅助用户只需将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放置在本实用新型正确位置片就能充电,解决了手机因放在手机支架上而不能充电的问题,即使在忘记带充电线的尴尬情况下也能充电,提供了一种时尚、安全、方便的无线充电体验;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安装在其他具备电源的附属物上,包括但不限于:汽车、电动车,作为一种全自动的车载设计支架,它具有更加人性化的智能设计,采用了红外感应自动开夹,在有手机靠近手机支架时夹子将自动打开,而当要取下手机时,只需要轻轻触摸一下触摸按键即可,告别机械式按键,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使用体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全自动手机支架,包括壳体结构件、夹臂组件、控制板;

壳体结构件包括汽车通风口夹、上盖、底壳、托架,汽车通风口夹包括设置有缺口槽与底壳为一体的螺柱、与螺柱配合的螺母、穿过螺母设置在螺柱内部的万向头;

托架包括异型弹簧、固定托、滑动托、滑动托调节片、滑动托调节按钮;

夹臂组件包括夹臂、轨道支架、齿轮传动机构、助力弹簧、导电弹簧、LOGO灯罩,夹臂包括左夹臂、右夹臂;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减速齿轮电机、齿轮滑块,齿轮滑块包括上齿轮滑块、下齿轮滑块、齿轮;LOGO灯罩包括透光板、指示灯、无线充电状态指示模块、灯罩外壳,灯罩外壳罩装在夹臂上,无线充电状态指示模块设置在夹臂的侧面上,无线充电状态指示模块与指示灯连接,透光板设置在灯罩外壳的外侧;

左夹臂与轨道支架形成一个可变空腔一,可变空腔一内设置有助力弹簧,左夹臂上部与上齿轮滑块连接,上齿轮滑块与齿轮啮合,在齿轮的驱动下左夹臂可在轨道支架上滑动;

右夹臂与底壳形成一个可变空腔二,可变空腔二内设置有助力弹簧,右夹臂下部与下齿轮滑块连接,下齿轮滑块与齿轮啮合,在齿轮的驱动下右夹臂可在底壳底部的平面上滑动。

轨道支架中部设置有导向座,左夹臂内部设置有绝缘管一,右夹臂内部设置有绝缘管二,LOGO灯罩在左夹臂、右夹臂上各设置有一个,导电弹簧设置有3根,导电弹簧穿过绝缘管一、导向座、绝缘管二,导电弹簧两端连接至左右两侧的LOGO灯罩,绝缘管一将3根导电弹簧的左侧部分相互隔开,绝缘管二将3根导电弹簧右侧部分相互隔开。

控制板包括无线充电功能电路、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电续航功能电路、接口电路、蓝牙模块;控制板设置在壳体结构件的底壳上,夹臂组件设置在壳体结构件的底壳中间,夹臂从壳体结构件两侧伸出,壳体结构件顶部设置有车位锁上锁按键、SOS求助按键、车位锁解锁按键,壳体结构件的上盖下部设置有无线充电控制按键开关,壳体结构件的左下侧面设置有触摸按键,壳体结构件的下端设置有可伸缩的托架,上盖下面区域设置有红外感应窗口。

进一步地,固定托纵向截面呈V形,固定托前端设置有圆孔一,固定托中部设置有电机固定槽,固定托背面设置有弹簧安装柱,固定托末端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异型弹簧固定端,固定托底部设置有滑动托连接座;

滑动托中部设置有腰形通孔,腰形通孔的两侧设置有锯齿,滑动托两侧设置有肋;固定托与滑动托采用销轴通过滑动托连接座连接;

滑动托调节片一端设置有倒扣,倒扣与滑动托下部的锯齿扣合,滑动托调节片中部凸起从滑动托连接座中间位置伸出形成连接头,连接头通过销轴与滑动托连接座连接,滑动托调节片可绕滑动托连接座中心轴线转动,滑动托调节片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调节弹簧的弹簧安装槽,弹簧安装槽一侧形成延伸部,调节弹簧一端设置在弹簧安装槽内,调节弹簧另一端套接在固定托背面的弹簧安装柱上;

滑动托调节按钮一端与滑动托调节片上的延伸部接触,滑动托调节按钮另一端从底壳外表面穿出;按下滑动托调节按钮,滑动托下部的锯齿与滑动托调节片相扣合的倒扣脱开,滑动托可自由滑动。

固定托采用螺钉通过圆孔一安装在底壳的螺柱一上,异型弹簧一端安装在异型弹簧固定端上,异型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底壳的螺柱二的底端;滑动托通过两侧的肋安装在底壳的滑动槽内,滑动托可在底壳的滑动槽内滑动。

进一步地,无线充电功能电路包括无线充电主控模块、无线充电发射模块、无线充电发射盘、电流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

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与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连接,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设置有无线充电发射盘,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与电流检测模块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无线充电主控模块的电流值,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与温度检测模块连接,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无线充电主控模块的温度值;

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与无线充电状态指示模块连接,无线充电状态指示模块与指示灯连接,指示灯以蓝灯常亮表示处于正常充电状态,指示灯以蓝灯不亮或慢节奏闪亮,表示进入待机状态,指示灯以红灯快闪表示存在非Qi通信协议的吸能物件。

进一步地,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包括SC92F7321主控芯片、红外检测模块、人体触摸感应检测模块、单通道的触摸IC开夹模块、电机驱动模块;

SC92F7321主控芯片与红外检测模块连接,红外检测模块设置有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SC92F7321主控芯片与车位锁上锁按键连接,SC92F7321主控芯片与SOS求助按键连接,SC92F7321主控芯片与车位锁解锁按键连接;

SC92F7321主控芯片与单通道的触摸IC开夹模块连接,单通道的触摸IC开夹模块与人体触摸感应检测模块连接,人体触摸感应检测模块与触摸按键连接;SC92F7321主控芯片与蓝牙模块连接,SC92F7321主控芯片与无线充电主控模块连接;电机驱动模块与减速齿轮电机连接。

蓝牙模块可与带有蓝牙模块的电子设备连接,带有蓝牙模块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手机、蓝牙电脑、蓝牙Ipad、蓝牙全自动车位锁车位锁,蓝牙模块与手机APP蓝牙自动连接,通过手机APP可实现汽车定位、自动提示导航入口。

进一步地,接口电路设置有Micro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一端连接至无线充电功能电路的无线充电主控模块,Micro USB接口一端采用USB线连接至(直流12V转直流5V 2.4A)车充头输出的USB输出口。

进一步地,无线充电功能电路的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与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的SC92F7321主控芯片连接,电续航功能电路设置有断电续航储能元件,断电续航储能元件设置有两个1.5法拉的超级电容,电续航功能电路通过断电续航储能元件与SC92F7321主控芯片连接,电续航功能电路通过断电续航储能元件与与蓝牙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Micro USB接口接入USB 5V直流电时,给控制板供电,断电续航储能元件中的超级电容也吸收电储存能量;断开USB 5V直流电后,超级电容电受单向二极管限制,不会给无线充电功能电路供电,减小负载,电续航功能电路向蓝牙模块供电,蓝牙模块向手机发送掉电存储定位指令,向蓝牙全自动地锁发送掉电状态信息,电续航功能电路持续向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供电,电续航功能电路支持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红外检测、人体触摸检测、夹臂组件工作,夹臂组件可开夹、关夹次,电能耗尽情况下,手动拉开左夹臂、右夹臂,待手机被松开后取下。

进一步地,手机与红外感应窗口104距离小于5mm时,可被无线充电主控模块检测到,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以Qi协议与手机进行通信,握手成功后,按Qi协议调整发射电能及数据内容,保持连接状态,指示灯以蓝灯常亮,表示手机处于正常充电状态;取下正在充电的手机,无线充电主控模块检测到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与手机上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通信连接断开,判断手机离开,停止发射电能,进入待机状态,指示灯不亮或以蓝灯慢节奏闪亮;非Qi通信协的吸能物件,如直径大于10mm的金属件,则视为异物,指示灯以红灯快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包括:接通电源步骤、托架调整步骤、手机靠近红外判断步骤、夹臂打开夹紧步骤、无线充电步骤、手机取下步骤;

接通电源步骤:将规格为(直流12V转直流5V 2.4A)车充头插到汽车点烟器位置,采用USB线将车充头与Micro USB接口连接,接通电源,无线充电主控模块发出信号告知蓝牙模块,各模块进入启动后,进入待机状态,打开手机端与小魔夹相匹配的手机APP,手机端自动与小魔夹通过蓝牙连接;

托架调整步骤:按下滑动托调节按钮,滑动托调节片绕连接头与滑动托连接座连接的销轴逆时针转动,调节弹簧压缩,滑动托调节片一端的倒扣从滑动托下部的锯齿内脱离,手动调整滑动托的伸出长度以适应手机长度,松开滑动托调节按钮,调节弹簧伸长,滑动托调节片一端的倒扣与滑动托下部的锯齿咬合;

手机靠近红外判断步骤: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中的红外检测模块通过红外发射管每隔72ms发射一次38K的红外线,手机靠近红外感应窗口,红外检测模块通过红外接收管接收到38K的红外线,手机与红外感应窗口距离小于150mm,红外检测模块向SC92F7321主控芯片发送检测到手机的信号;

夹臂打开夹紧步骤:手机与红外感应窗口距离小于150mm,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中的SC92F7321主控芯片发送信号至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启动减速齿轮电机转动,减速齿轮电机逆时针转动齿轮,上齿轮滑块向左移动,下齿轮滑块向右移动,上齿轮滑块推动左夹臂向左伸出,下齿轮滑块推动左夹臂向右伸出,左夹臂压缩左侧的助力弹簧,右夹臂压缩右侧的助力弹簧,直至左夹臂、右夹臂张开到最大状态并保持1.5秒,将手机放置于上盖上,电机驱动模块控制减速齿轮电机顺时针转动,压缩的助力弹簧伸长,齿轮驱动上齿轮滑块向右平移,齿轮驱动下齿轮滑块向左平移,左夹臂、右夹臂夹紧手机;SC92F7321主控芯片发送指令至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将指令传输至手机端,手机端APP弹出导航选择窗;

无线充电步骤:夹臂打开夹紧步骤的同时,手机与红外感应窗口距离小于5mm时,可被无线充电主控模块检测到,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以Qi协议与手机进行通信,握手成功后,按Qi协议调整发射电能及数据内容,保持连接状态,指示灯以蓝灯常亮;

放上的非Qi通信协的吸能物件,如大于壹圆硬币面积的铁性金属,则视为异物,指示灯红灯快闪;

手机取下步骤:用手触摸壳体结构件上的触摸按键,被人体触摸感应检测模块识别后通过单通道的触摸IC开夹模块发送信号至SC92F7321主控芯片,SC92F7321主控芯片控制电机驱动模块启动减速齿轮电机逆时针转动,左夹臂、右夹臂伸开,取下正在充电的手机,同时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与手机上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通信连接断开,判断手机离开,停止发射电能,进入待机状态,蓝灯慢节奏闪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满足传统车载手机支架功能的同时,引入了一些比较前沿的科技,提供了一种时尚、安全、方便的无线充电功能,提高了人们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一;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通风口夹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托架结构放大立体图一;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托架结构剖视放大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托架结构放大立体图二;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底壳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助力弹簧轴截面位置剖视放大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导电弹簧轴截面位置剖视放大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二;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模块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智能全自动手机支架,包括壳体结构件1、夹臂组件2、控制板3;

壳体结构件1包括汽车通风口夹11、上盖12、底壳13、托架14,汽车通风口夹11包括设置有缺口槽与底壳13为一体的螺柱111、与螺柱111配合的螺母112、穿过螺母112设置在螺柱111内部的万向头113;

托架14包括异型弹簧141、固定托142、滑动托143、滑动托调节片144、滑动托调节按钮145;

固定托142纵向截面呈V形,固定托142前端设置有圆孔一1421,固定托142中部设置有电机固定槽1422,固定托142背面设置有弹簧安装柱1423,固定托142末端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异型弹簧固定端1424,固定托142底部设置有滑动托连接座1425;

滑动托143中部设置有腰形通孔1431,腰形通孔1431的两侧设置有锯齿1432,滑动托143两侧设置有肋1433;固定托142与滑动托143采用销轴通过滑动托连接座1425连接;

滑动托调节片144一端设置有倒扣1441,倒扣1441与滑动托143下部的锯齿1432扣合,滑动托调节片144中部凸起从滑动托连接座1425中间位置伸出形成连接头1442,连接头1442通过销轴与滑动托连接座1425连接,滑动托调节片144可绕滑动托连接座1425中心轴线转动,滑动托调节片144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调节弹簧1445的弹簧安装槽1443,弹簧安装槽1443一侧形成延伸部1444,调节弹簧1445一端设置在弹簧安装槽1443内,调节弹簧1445另一端套接在固定托142背面的弹簧安装柱1423上;

滑动托调节按钮145一端与滑动托调节片144上的延伸部1444接触,滑动托调节按钮145另一端从底壳3外表面穿出;按下滑动托调节按钮145,滑动托143下部的锯齿1432与滑动托调节片144相扣合的倒扣1441脱开,滑动托143可自由滑动。

固定托142采用螺钉通过圆孔一1421安装在底壳13的螺柱一131上,异型弹簧141一端安装在异型弹簧固定端1424上,异型弹簧141另一端固定在底壳13的螺柱二132的底端;滑动托143通过两侧的肋1433安装在底壳13的滑动槽133内,滑动托143可在底壳13的滑动槽133内滑动;

夹臂组件2包括夹臂21、轨道支架22、齿轮传动机构23、助力弹簧24、导电弹簧25、LOGO灯罩26,夹臂21包括左夹臂211、右夹臂212;齿轮传动机构23包括减速齿轮电机231、齿轮滑块232,齿轮滑块232包括上齿轮滑块2321、下齿轮滑块2322、齿轮2323;LOGO灯罩26包括透光板261、指示灯262、无线充电状态指示模块263、灯罩外壳264,灯罩外壳264罩装在夹臂21上,无线充电状态指示模块263设置在夹臂21的侧面上,无线充电状态指示模块263与指示灯262连接,透光板261设置在灯罩外壳264的外侧。

左夹臂211与轨道支架22形成一个可变空腔一213,可变空腔一213内设置有助力弹簧24,左夹臂211上部与上齿轮滑块2321连接,上齿轮滑块2321与齿轮2323啮合,在齿轮2323的驱动下左夹臂211可在轨道支架22上滑动;

右夹臂212与底壳13形成一个可变空腔二214,可变空腔二214内设置有助力弹簧24,右夹臂212下部与下齿轮滑块2322连接,下齿轮滑块2322与齿轮2323啮合,在齿轮2323的驱动下右夹臂212可在底壳13底部的平面上滑动。

轨道支架22中部设置有导向座221,左夹臂211内部设置有绝缘管一2111,右夹臂212内部设置有绝缘管二2112,LOGO灯罩26在左夹臂211、右夹臂212上各设置有一个,导电弹簧25设置有3根,导电弹簧25穿过绝缘管一2111、导向座221、绝缘管二2112,导电弹簧25两端连接至左右两侧的LOGO灯罩26,绝缘管一2111将3根导电弹簧25的左侧部分相互隔开,绝缘管二2112将3根导电弹簧25右侧部分相互隔开。

控制板3包括无线充电功能电路、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电续航功能电路、接口电路、蓝牙模块;

控制板3设置在壳体结构件1的底壳13上,夹臂组件2设置在壳体结构件1的底壳13中间,夹臂21从壳体结构件1两侧伸出,壳体结构件1顶部设置有车位锁上锁按键101、SOS求助按键102、车位锁解锁按键103,壳体结构件1的上盖12下部设置有无线充电控制按键开关106,壳体结构件1的左下侧面设置有触摸按键105,壳体结构件1的下端设置有可伸缩的托架14,上盖12下面区域设置有红外感应窗口104。

无线充电功能电路包括无线充电主控模块、无线充电发射模块、无线充电发射盘300、电流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

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与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连接,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设置有无线充电发射盘300,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与电流检测模块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无线充电主控模块的电流值,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与温度检测模块连接,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无线充电主控模块的温度值;

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与无线充电状态指示模块263连接,无线充电状态指示模块263与指示灯262连接,指示灯262以蓝灯常亮表示处于正常充电状态,指示灯262以蓝灯不亮或慢节奏闪亮,表示进入待机状态,指示灯262以红灯快闪表示存在非Qi通信协议的吸能物件;

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包括SC92F7321主控芯片、红外检测模块、人体触摸感应检测模块、单通道的触摸IC开夹模块、电机驱动模块;

SC92F7321主控芯片与红外检测模块连接,红外检测模块设置有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SC92F7321主控芯片与车位锁上锁按键101连接,SC92F7321主控芯片与SOS求助按键102连接,SC92F7321主控芯片与车位锁解锁按键103连接;

SC92F7321主控芯片与单通道的触摸IC开夹模块连接,单通道的触摸IC开夹模块与人体触摸感应检测模块连接,人体触摸感应检测模块与触摸按键105连接;SC92F7321主控芯片与蓝牙模块连接,SC92F7321主控芯片与无线充电主控模块连接;电机驱动模块与减速齿轮电机231连接。

蓝牙模块可与带有蓝牙模块的电子设备连接,带有蓝牙模块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手机、蓝牙电脑、蓝牙Ipad、蓝牙全自动车位锁车位锁,蓝牙模块与手机APP蓝牙自动连接,通过手机APP可实现汽车定位、自动提示导航入口;

发送求救:按下SOS求助按键102,SC92F7321主控芯片发送信号至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将SOS求助信号传输至手机端,手机端发送信息到服务器,由服务器推送短信至手机端所设置的手机号码上。

汽车蓝牙全自动车位锁解锁:按下车位锁解锁按键103,SC92F7321主控芯片发送车位锁解锁信号至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将解锁信号发送至与蓝牙模块连接的蓝牙全自动车位锁,车位锁自动解锁。

汽车蓝牙全自动车位锁上锁:按下车位锁上锁按键101,SC92F7321主控芯片发送车位锁上锁信号至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将上锁信号发送至与蓝牙模块连接的蓝牙全自动车位锁,蓝牙全自动车位锁自动上锁。

接口电路设置有Micro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一端连接至无线充电功能电路的无线充电主控模块,Micro USB接口一端采用USB线连接至(直流12V转直流5V 2.4A)车充头输出的USB输出口。

无线充电功能电路的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与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的SC92F7321主控芯片连接,电续航功能电路设置有断电续航储能元件,断电续航储能元件设置有两个1.5法拉的超级电容,电续航功能电路通过断电续航储能元件与SC92F7321主控芯片连接,电续航功能电路通过断电续航储能元件与与蓝牙模块连接;

Micro USB接口接入USB 5V直流电时,给控制板3供电,断电续航储能元件中的超级电容也吸收电储存能量;

断开USB 5V直流电后,超级电容电受单向二极管限制,不会给无线充电功能电路供电,减小负载,电续航功能电路向蓝牙模块供电,蓝牙模块向手机发送掉电存储定位指令,向蓝牙全自动地锁发送掉电状态信息,电续航功能电路持续向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供电,电续航功能电路支持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红外检测、人体触摸检测、夹臂组件2工作,夹臂组件2可开夹、关夹10次,电能耗尽情况下,手动拉开左夹臂211、右夹臂212,待手机被松开后取下。

手机与红外感应窗口104距离小于5mm时,可被无线充电主控模块检测到,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以Qi协议与手机进行通信,握手成功后,按Qi协议调整发射电能及数据内容,保持连接状态,指示灯262以蓝灯常亮,表示手机处于正常充电状态;取下正在充电的手机,无线充电主控模块检测到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与手机上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通信连接断开,判断手机离开,停止发射电能,进入待机状态,指示灯262不亮或以蓝灯慢节奏闪亮;非Qi通信协的吸能物件,如直径大于10mm的金属件,则视为异物,指示灯262以红灯快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包括:接通电源步骤、托架调整步骤、手机靠近红外判断步骤、夹臂打开夹紧步骤、无线充电步骤、手机取下步骤;

接通电源步骤:将规格为(直流12V转直流5V 2.4A)车充头插到汽车点烟器位置,采用USB线将车充头与Micro USB接口连接,接通电源,无线充电主控模块发出信号告知蓝牙模块,各模块进入启动后,进入待机状态,打开手机端与小魔夹相匹配的手机APP,手机端自动与小魔夹通过蓝牙连接;

托架调整步骤:按下滑动托调节按钮145,滑动托调节片144绕连接头1442与滑动托连接座1425连接的销轴逆时针转动,调节弹簧1445压缩,滑动托调节片144一端的倒扣1441从滑动托143下部的锯齿1432内脱离,手动调整滑动托143的伸出长度以适应手机长度,松开滑动托调节按钮145,调节弹簧1445伸长,滑动托调节片144一端的倒扣1441与滑动托143下部的锯齿1432咬合;

手机靠近红外判断步骤: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中的红外检测模块通过红外发射管每隔72ms发射一次38K的红外线,手机靠近红外感应窗口104,红外检测模块通过红外接收管接收到38K的红外线,手机与红外感应窗口距离104小于150mm,红外检测模块向SC92F7321主控芯片发送检测到手机的信号;

夹臂打开夹紧步骤:手机与红外感应窗口104距离小于150mm,全自动开夹关夹功能电路中的SC92F7321主控芯片发送信号至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启动减速齿轮电机231转动,减速齿轮电机231逆时针转动齿轮2323,上齿轮滑块2321向左移动,下齿轮滑块2322向右移动,上齿轮滑块2321推动左夹臂211向左伸出,下齿轮滑块2322推动左夹臂212向右伸出,左夹臂211压缩左侧的助力弹簧24,右夹臂212压缩右侧的助力弹簧24,直至左夹臂211、右夹臂212张开到最大状态并保持1.5秒,将手机放置于上盖12上,电机驱动模块控制减速齿轮电机231顺时针转动,压缩的助力弹簧24伸长,齿轮2323驱动上齿轮滑块2321向右平移,齿轮2323驱动下齿轮滑块2322向左平移,左夹臂211、右夹臂212夹紧手机;SC92F7321主控芯片发送指令至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将指令传输至手机端,手机端APP弹出导航选择窗;

无线充电步骤:夹臂打开夹紧步骤的同时,手机与红外感应窗口104距离小于5mm时,可被无线充电主控模块检测到,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以Qi协议与手机进行通信,握手成功后,按Qi协议调整发射电能及数据内容,保持连接状态,指示灯262以蓝灯常亮;

放上的非Qi通信协的吸能物件,如大于壹圆硬币面积的铁性金属,则视为异物,指示灯红灯快闪;

手机取下步骤:用手触摸壳体结构件1上的触摸按键105,被人体触摸感应检测模块识别后通过单通道的触摸IC开夹模块发送信号至SC92F7321主控芯片,

SC92F7321主控芯片控制电机驱动模块启动减速齿轮电机231逆时针转动,左夹臂211、右夹臂212伸开,取下正在充电的手机,同时无线充电主控模块与手机上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通信连接断开,判断手机离开,停止发射电能,进入待机状态,蓝灯慢节奏闪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