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3745发布日期:2018-08-29 01:1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日趋发展,对手机轻薄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手机等电子设备中为了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手机内部集成越来越多的器件,各个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越来越复杂,随着对手机轻薄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不利于手机的外观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组件,包括受话器、密封件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经所述密封件密封设置于所述受话器上,所述密封件具有连通至所述受话器的振动部的内腔,所述柔性电路板开设受话孔,所述受话器的振动部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受话孔之间的通道形成输出所述受话器的声音信号的声音通道。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组件。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组和电子组件,所述显示模组的一边缘开设凹槽形成非显示区,所述显示模组于所述非显示区以外的区域为显示区,所述电子组件正对所述显示模组设置,且所述受话器于所述显示模组上的至少部分的正投影的区域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通过密封件将受话器设置于柔性电路板上,柔性电路板预先经密封件与受话器的密封连接,且形成输出受话器的声音信号的声音通道,如此结构的电子组件设置于电子设备时,只需要保证显示模组与柔性电路板的之间的密封性能即可保证受话器能够具有较佳的声音信号输出,无须过多的涉及到显示模组与受话器之间的密封设计,利于电子设备中受话器的声音通道的形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电子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一种电子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密封件为胶层的沿着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密封件主要为泡棉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的电子组件中的其它实施例沿着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的泡棉的一种内腔面的的剖视图;

图8是图5中的泡棉的另一种内腔面的的剖视图;

图9是图5中的电子组件形成插槽的示意图;

图10是图2所示的电子组件的传感器与受话器的相对关系的示意图;

图11是其它实施例中的电子组件的传感器与受话器的另一相对关系的示意图;

图12是其它实施例中的电子组件的传感器与受话器的再一相对关系的示意图;

图13是图2所示的电子组件的受话孔与振动部的相对关系的示意图;

图14是其它实施例中的电子组件的受话孔与振动部的另一相对关系的示意图;

图15是其它实施例中的电子组件的传感器与受话器非并排设置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显示模组的屏组件的示意图;

图18是其它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的另一屏组件的示意图;

图19是其它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的再一屏组件的示意图;

图20是其它实施例中的电子组件全部位于屏组件的凹槽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长度”、“宽度”、“厚度”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请参照图1,图1为电子设备100的第一视角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包括电子组件1。电子组件1收容于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用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受话等功能。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任何具备电子组件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其中,为了便于描述,以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视角为参照进行定义,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向,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向,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向。

请参照图1和图2,电子组件1包括受话器13、密封件14和柔性电路板12,开设有受话孔123的柔性电路板12经所述密封件14密封设置于所述受话器13上,通过密封件14将受话器13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2上,柔性电路板12预先经密封件14与受话器13的密封连接,且形成输出受话器13的声音信号的声音通道131,如此结构的电子组件1设置于电子设备100时,只需要保证显示模组2与柔性电路板12的之间的密封性能即可保证受话器13能够具有较佳的声音信号输出,无须过多的涉及到显示模组2与受话器13之间的密封设计,利于电子设备100中受话器13的声音通道131的形成。

另外,柔性电路板12还可以集成其它器件(如传感器11),即受话器13和其它器件能够一同堆叠在柔性电路板12上,节省了电子设备100于X向的尺寸。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2,所述电子组件1还可以包括传感器11,所述传感器11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上,且所述传感器11与所述受话器13相背设置,所述传感器11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该结构的电子组件1设置于电子设备100中时,传感器11、柔性电路板12和受话器13依次沿着电子设备100的Z向堆叠,节省了电子组件1与电子设备100的X向的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柔性电路板12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121和第二面122。柔性电路板12用于与传感器11电连接,柔性电路板12再与电子设备100中的电路板电连接,以将传感器11上的电信号传输至电子设备100中的电路板。

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3,柔性电路板12中的第一面121和第二面122分别为柔性电路板12相背设置的板面,板面面积较大,能够承载元器件。对应的,柔性电路板12的板面的边缘则分别为相背设置的第一边S1和第二边S2、相背设置的第三边S3和第四边S4,所述第三边S3和所述第四边S4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边S1和所述第二边S2之间,所述第二边S2朝着远离所述第一边S1的方向延伸,以使所述柔性电路板12与电路板电连接。即,柔性电路板12大致呈长矩形。第一边S1和第二边S2相较于第三边S3和第四边S4,为柔性电路板12中较短的边。即,柔性电路板12设置于电子设备100中时,沿着电子设备100的Y向大致呈长条形排布,以便于延伸来与电路板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传感器11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2的第一面121上,且所述传感器11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

可以理解的,传感器11包括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1为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11靠近电子设备100的屏幕设置,以便于根据电子设备100所处环境的光线来调节电子设备100的屏幕的亮度。光线传感器11感应的介质为光线,电子设备100并不需特别进行钻孔或设置特别的结构来通过光线,将电子组件1中的传感器11设置为光线传感器11,与受话器13一并在Z向堆叠,进一步优化了电子设备100的结构,利于电子设备100的X向的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所述受话器13经密封件14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的第二面122上,所述柔性电路板12开设受话孔123,以所述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至所述柔性电路板12的受话孔123之间的通道形成输出所述受话器13的声音信号的声音通道131。

其中,柔性电路板12的第二面122的面积稍大于受话器13的面积,即不因柔性电路板12的尺寸过大而占据电子设备100内过多的空间,亦可以使受话器13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2的第二面122上时,受话器13于柔性电路板12上的正投影的区域位于柔性电路板12的第二面122所占据的区域内,即柔性电路板12整个覆盖住受话器13。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2的尺寸还可以远大于受话器13的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和图4,用以将柔性电路板12密封连接至受话器13上的密封件14具有连通至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的内腔14a,以使得柔性电路板12经密封件14密封设置于受话器13上后,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上的声音信号能够穿过密封件14的内腔14a,以从柔性电路板12的受话孔123中输出。

请参照图2和图3,密封件14为中空的环状,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2的第二面122与受话器13之间,且密封件14刚好围接于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的边缘处,如此柔性电路板12与受话器13密封连接后,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与柔性电路板12之间形成腔体则为受话器13的声音通道131的一部分,为了便于将受话器13的声音信号传递至外部,在柔性电路板12上开设受话孔123,该受话孔123连通至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与柔性电路板12之间形成的腔体,以形成声音通道131。

受话器13接收到音频信号后,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振动形成声音信号,声音信号自振动腔传递至受话孔123,经受话孔123传递至外部,即可实现受话器13的受话功能。

密封件14的结构具体可以如下所示:

可选的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所述密封件14’为胶层,所述密封件14’涂抹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上,且所述密封件14’围设所述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以使所述密封件14’围设所述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的所占据的空间形成所述内腔14a’。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14’可以为胶层,所述密封件14’涂抹于所述受话器13上,且所述密封件14’围设所述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以使所述密封件14’围设所述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的所占据的空间形成所述内腔14a’。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密封件14’还可以为分别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2和受话器13上的胶层,柔性电路板12和受话器13皆设置胶层,进一步保证了柔性电路板12和受话器13的密封强度。

密封件14’为胶层的结构,保证了密封件14’具有较小的厚度,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传感器11、柔性电路板12、密封件14’和受话器13于电子设备100的Z向的尺寸,进一步优化了电子组件1和电子设备100的结构。

可选的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所述密封件14”包括泡棉141”和胶层142”,所述泡棉141”镂空形成所述内腔14a”,所述胶层142”分别设置于所述泡棉141”相背设置的两面上,所述密封件14”粘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和所述受话器13之间。

在电子组件1安装于电子设备100中时,由于泡棉141”具有弹性,电子组件1在Z向的空间能够进行适应性调节,并且泡棉141”作为密封件14”其密封性能较佳,受话器13的声音信号不易从泡棉中漏出,影响受话器13的声音信号的输出。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5,所述泡棉141”的内腔14a”于所述受话器13的正投影的区域包含所述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所在的区域。即泡棉141”的内腔14a”的开口大于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的尺寸,保证了振动部132的声音信号能够全部经过泡棉141”的内腔14a”。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泡棉的内腔于所述受话器的正投影的区域还可以与所述受话器的振动部所在的区域重叠。

可选的,请参照图7,所述泡棉141”具有内腔面141a”,所述内腔面141a”环绕形成所述内腔14a”,所述内腔面14a”为锥面。即泡棉141”的内腔面14a”为锥面,且所述泡棉141”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开口1411”和第二开口1412”,所述第一开口1411”靠近所述受话器13,所述内腔面14a”的口径沿着所述第一开口1411”至所述第二开口1412”的方向逐渐增大。如此结构的泡棉141”具有扩音的作用,能够使得受话器13的声音信号自第一开口1411”至所述第二开口1412”时,声音信号因泡棉141”的锥状的内腔面141a”的影响而扩大,扩大后的声音信号再通过柔性电路板12上的受话孔123输出。

可选的,请参照图8,所述泡棉141”具有内腔面141b”,所述内腔面141b”环绕形成所述内腔,所述内腔面141b”为曲面。所述内腔面141b”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段q1和第二圆弧段q2,所述第一圆弧段q1与所述第二圆弧段q2的连接处环绕形成的口径为所述内腔面141b”最小的口径。即泡棉141”的内腔面141b”呈朝着泡棉141”的内腔的中心轴方向凸出的鼓面。该鼓面的内腔面141b”能够使得受话器13的声音信号穿过泡棉141”的内腔时,先减少后增大,再通过柔性电路板12上的受话孔123输出。

上述泡棉141”的内腔面141b”结构代替现有技术中通过对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进行调整以对受话器13的声音信号的各种所需进行控制,更利于提高受话器13的声音性能。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7和图8,所述泡棉141”的外周面开设有限位凹槽1413”。通过在泡棉141”的外周面开设有限位凹槽1413”,使得泡棉141”既具有密封功能,又使得泡棉141”具有固定电子组件1的功能。

具体的,请参照图7和图8,该限位凹槽1413”为环形槽。当电子组件1设置于电子设备100中时,电子组件1中的中框上可以凸设凸起,电子组件1通过将泡棉141”的限位凹槽1413”与中框上的凸起对应嵌设上而实现电子组件1的固定,进一步提高了电子组件1装配于电子设备100中的可靠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泡棉141”的外周面还可以不开设限位凹槽1413”。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7和图9,所述泡棉141”的外周面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2和所述受话器13的的边缘之间皆具有第一间距,通过使得泡棉141”的尺寸小于柔性电路板12和受话器13的尺寸,使得泡棉141”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2和受话器13之间时,柔性电路板12和受话器13之间形成一个插槽1a,进一步优化电子组件1的结构。

具体的,当电子组件1设置于电子设备100中时,电子组件1中的中框上可以凸设凸起,将中框上的凸起插入插槽1a中,直至泡棉141”的凹槽1413”与中框上的凸起对应嵌设上而实现电子组件1的固定,在进一步提高了电子组件1装配于电子设备100中的可靠性的同时,由于插槽1a的存在,为中框上的凸起提供了插入的空间,减少了电子组件1于电子设备100的Y向的尺寸。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2、泡棉141”和受话器13三者可以一样大。

上述电子组件1的结构通过密封件14将受话器13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2上,柔性电路板12预先经密封件14与受话器13的密封连接,且形成输出受话器13的声音信号的声音通道132,如此结构的电子组件1设置于电子设备100时,只需要保证显示模组2与柔性电路板12的之间的密封性能即可保证受话器13能够具有较佳的声音信号输出,无须过多的涉及到显示模组2与受话器13之间的密封涉及,利于电子设备100中受话器13的声音通道131的形成,另外,该结构的电子组件1设置于电子设备100中时,传感器11、柔性电路板12和受话器13依次沿着电子设备的Z向堆叠,节省了电子组件1与电子设备100的X向的尺寸。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0,所述传感器11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上的正投影的区域D1位于所述受话器13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上的正投影的区域D2中。传感器11与受话器13在Z向重叠,减少了承载于传感器11与受话器13之间的柔性电路板12的尺寸,使得电子组件1装配于电路板中时,节省了电子组件1在X向的尺寸,进一步优化了电子设备100的结构。当然,其它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传感器11与受话器13于柔性电路板12上的正投影的区域还可以部分重叠,即所述传感器11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上的正投影的区域D1与所述受话器13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上的正投影的区域D2部分重叠;或如图12所示,所述传感器11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上的正投影的区域D1位于所述受话器13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上的正投影的区域D2相互错开,等。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10,所述传感器11靠近所述柔性电路板12的第一边S1与所述第三边S3的连接处设置。传感器11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2的边角,且离柔性电路板12与电路板的连接处较远,使得电子组件1设置于电子设备100上时,传感器11靠近电子设备100的顶部,从而减少了电子设备100的非显示区的尺寸。

可以理解的,请参见图13,所述声音通道131与所述传感器11沿着所述第三边S3至所述第四边S4的方向并排设置。

其中,如图13所示,所述受话孔123于所述受话器13上的正投影的区域位于与所述受话器13上部分的振动部132所在的范围重叠。即所述受话孔123对准所述受话器13上一部分的振动部132。即受话孔123的尺寸小于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的尺寸。对应的,受话孔123于柔性电路板12上的正投影的区域D3位于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于柔性电路板12上的正投影的区域D4中。可以在受话孔123上额外罩接导音结构,保证受话器13的声音输出。即受话孔123孔于柔性电路板12上的正投影的区域D3位于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于柔性电路板12的正投影的区域D4内。受话孔123靠近第一边S1与第四边S4的边角,实现声音通道131与传感器11的并排设置。受话孔123与传感器11并排,可以减少对电子设备100的非显示区的需求,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4,受话孔123的尺寸还可以为受话器13的振动部132的一半,或者,请参照图15,受话孔123与传感器11不同排设置。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显示模组2,所述显示模组2具有非显示区Z2,所述非显示区Z2开设受话窗口21a,所述电子组件1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Z2上,且所述电子组件1的声音通道131连通至所述受话窗口21a。

在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照图16和图17,显示模组2包括依次层叠连接的盖板21和屏组件22。显示模组2与电子设备100的壳体盖接形成电子设备100封闭的内腔,电子组件1收容于该内腔中,且电子组件1中的受话孔123和传感器11皆对准显示模组2的非显示区Z2,以使得受话器13中的声音信号能够通过受话孔123传输至受话窗口21a,以使用户能够通过受话窗口21a听取声音信号,并且传感器11对准显示模组2还能够使得传感器11能够接收外部的光线进行工作。其中,非显示区Z2为电子设备100中非用于显示电子图像的区域。电子组件1与显示模组2的装配如下所示:将电子组件1层叠连接于显示模组2上,且柔性电路板12的第一面121朝向屏组件22,以使受话孔123和传感器11对准非显示区Z2,以使得受话器13中的声音信号能够通过受话孔123传输至受话窗口21a,以使用户能够通过受话窗口21a听取声音信号,以使得传感器11能够接收外部的光线进行工作。

由于传感器11、柔性电路板12和受话器13呈堆叠状,故该结构的电子组件1设置于电子设备100中时,传感器11、柔性电路板12和受话器13依次沿着电子设备100的Z向堆叠,节省了电子设备100的中的非显示区Z2的X向的尺寸,即能够增加显示区Z1的尺寸,提高电子设备100屏占比。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所述显示模组2还具有显示区Z1,所述显示区Z1包围所述非显示区Z2。

可以理解的,如图17所示,所述显示模组2包括依次层叠连接的盖板21和屏组件22,所述屏组件22具有相背设置的两条短边S5、和相背设置的两条长边S6,所述两条长边S6分别连接于所述两条短边S5之间,一条所述短边S5朝着另一条所述短边S5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22a,所述显示模组2于所述凹槽22a以内的区域为所述非显示区Z2,所述显示模组2于所述凹槽22a以外的区域为所述显示区Z1,所述盖板21开设所述受话窗口21a。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显示模组2还可以为屏组件22,所述显示模组2即屏组件22的一边缘开设凹槽22a形成非显示区Z2,所述显示模组2于所述非显示区Z2以外的区域为显示区Z1。

如图1和图17所示,即盖板21和屏组件22形成的显示模组2在除了凹槽22a以外的区域皆为显示区Z1。其中,凹槽22a开设于屏组件22的一条短边的中间位置。盖板21上开设与受话孔123对应的受话窗口21a。可以理解的,该受话窗口21a呈长条形,其尺寸大致为受话孔123的2倍。盖板21对应该凹槽22a的部分可以印刷涂层形成显示模组2的非显示区Z2。由于传感器11、柔性电路板12和受话器13依次沿着电子设备100的Z向堆叠,减少了凹槽22a在X方向的尺寸,即能够增加显示区Z1的尺寸,提高电子设备100屏占比。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凹槽22a还可以位于屏组件22的边角等其它位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受话窗口与所述受话孔沿着所述短边方向的长度的比例范围为3:1或者4:1。

可以理解的,所述电子组件1正对所述显示模组2设置,且所述受话器13至少部分对准所述非显示区Z2。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17,所述显示模组2的一边缘开设凹槽22a形成非显示区Z2,所述显示模组2于所述非显示区Z2以外的区域为显示区Z1,所述电子组件1正对所述显示模组2设置,且所述受话器13至少部分对准所述非显示区Z2即所述受话器13于所述显示模组2上的至少部分的正投影的区域位于所述非显示区Z2中。使得受话器13部分对准非显示区Z2,进一步减少了非显示区Z2于Y向的尺寸,即能够增加显示区Z1的尺寸,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100屏占比。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11于所述显示模组2上的至少部分的正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非显示区Z2中。

使受话器13和传感器11的部分结构位于凹槽22a内,而受话器13和传感器11余下的结构于显示模组2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则位于显示模组2的显示区Z1的范围内,进一步减少了非显示区Z2于Y向的尺寸,即能够增加显示区Z1的尺寸,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100屏占比。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0,整个电子组件1皆可以位于凹槽22a内。

可以理解的,如图17所示,电子组件1位于凹槽22a的边角处,以利于凹槽22a的X向中继续设置其它元器件,比如摄像头模组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电子组件1还可以为位于凹槽22a的中间位置,其它元器件分别位于电子组件1的两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装配时,首先将传感器11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2上,且与柔性电路板12相电连接,接着将受话器13与传感器11相背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2上形成电子组件1;将电子组件1抵靠于显示模组2上进行组装,使电子组件1的受话孔123对准盖板21上的受话窗口21a,受话器13和传感器11的部分结构位于凹槽22a内,而受话器13和传感器11余下的结构于显示模组2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则位于显示模组2的显示区Z1的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组件1和电子设备100通过使传感器11、柔性电路板12和受话器13呈堆叠状,该结构的电子组件1设置于电子设备100中时,传感器11、柔性电路板12和受话器13依次沿着电子设备100的Z向堆叠,节省了电子组件1与电子设备100的X向的尺寸。

以上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