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7182发布日期:2018-08-31 19:3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主动消除共用同一壳体的至少两个扬声器之间相互作用的扬声器系统。



背景技术:

在扬声器系统中,多个扬声器(也被称为驱动器或声能转换器)可以被安装于同一壳体盒上,而这些扬声器将共用壳体盒中的内部空间。当共用同一内部空间时,由于壳体盒内的声压变化,一个扬声器振膜的位移会影响另一个扬声器振膜。这种影响在低频时最为明显且严重影响扬声器效果,此时扬声器将具有较大幅度的振膜偏移。

例如,扬声器系统可以包括共用壳体内部空间的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当启用第一扬声器时,第一扬声器的振膜位移将压缩或扩大壳体内部空间中的空气量。假设第二扬声器是闲置的(即,不启用),由于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空气的压缩或膨胀,第二扬声器的振膜将受到第一扬声器的振膜位移的影响。

当第一与第二扬声器同相(inphase)时,第一扬声器的振膜与第二扬声器的振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使各扬声器的振膜的峰值位移衰减。另一方面,当第一与第二扬声器异相(outofphase)时,二者的振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将造成幅度更大的振膜偏移。这种情况会产生截波失真(clippingdistortion),并可能损坏扬声器。另外,若扬声器产生的振动频率较低且扬声器彼此靠近,则所产生的声压在远场会被消除(对于低频而言,远场为扬声器几厘米以外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的振膜会移动,但不会产生声音,因此造成能量的浪费。

一般而言,壳体盒可以被设计为具有隔间,安装于壳体盒的各扬声器将具有其各自的内部空间,使得壳体盒内的空气量变化所引起的扬声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被消除。然而,隔间会降低所安装的扬声器的音量,因此扬声器系统的低频性能将受到影响。

本段落中的所有内容都不应被臆测为本申请对于现有技术的承认。此外,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文件引用或参考,并非承认针对本申请该文件可作为现有技术,或者并非承认任何参考文献作为本领域中的公知常识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共用同一壳体的至少两个扬声器之间相互作用会影响扬声器的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扬声器装置。

一种扬声器装置,其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第一声能转换器、第二声能转换器及控制器。第一声能转换器与第二声能转换器设置于壳体中并共用壳体中的同一内部空间。控制器耦接第一声能转换器与第二声能转换器,并经配置以接收音频信号,基于由第一声能转换器与第二声能转换器的振动所引起的内部空间的声压变化来产生补偿音频信号,并基于补偿音频信号驱动第一声能转换器与第二声能转换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扬声器装置,其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第一声能转换器、第二声能转换器及控制器。第一声能转换器与第二声能转换器设置于壳体中。控制器耦接第一声能转换器与第二声能转换器,并经配置以接收用于驱动第一声能转换器的第一音频信号,基于第一音频信号估测第二声能转换器的位移,基于所估测的第二声能转换器的位移修改第一音频信号,以及依据修改后的第一音频信号驱动第一声能转换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补偿共用壳体内部空间的多个声能转换器的交互影响的方法,其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于驱动声能转换器的音频信号;基于由声能转换器的振动所引起的内部空间的声压变化来产生补偿音频信号;以及基于补偿音频信号驱动声能转换器。

根据壳体内声压变化,调整或补偿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消除共用壳体中的同一内部空间的多个声能转换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在扬声器装置壳体内引起声压变化的物理现象的第一与第二声能转换器的振动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说明依据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补偿扬声器装置壳体内的声压变化的物理现象的第一声能转换器与第二声能转换器的振动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装置的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共用壳体盒中同一内部空间的多个声能转换器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扬声器装置

110:壳体

111:内部空间

120:第一声能转换器

130:第二声能转换器

140:控制器

150:通信接口

160:音频功率放大器

201:第一音频信号

203:第二音频信号

205:第一输出信号

207:第二输出信号

405:第一补偿输出信号

407:第二补偿输出信号

510:壳体

511:内部空间

520:第一声能转换器

530:第二声能转换器

540:控制器

541:第一滤波器

542:第二滤波器

543:第一结合器

544:第二结合器

560(1):第一放大器

560(2):第二放大器

601:原始音频信号

602:最大峰值位移减小的波形

603:原始音频信号

604:最大峰值位移减小的波形

605:预期的波形

607:预期的波形

610:壳体

611:内部空间

620:第一声能转换器

630:第二声能转换器

701:原始音频信号

702:最大峰值位移增加的波形

703:原始音频信号

704:最大峰值位移增加的波形

705:预期的波形

707:预期的波形

710:壳体

711:内部空间

720:第一声能转换器

730:第二声能转换器

801、802、803、804: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扬声器装置,用于预测和补偿由至少一个声能转换器所引起的壳体内的声压变化。扬声器装置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第一声能转换器、第二声能转换器及控制器。第一声能转换器与第二声能转换器安装于壳体上并共用壳体中的同一内部空间,例如条形音箱(soundbar)等。对于扬声器装置的振动,控制器利用算法或数学模型(例如,时域中的脉冲响应h(t)或频域中的转换函数h(s))处理从外界所接收的音频信号,使得共用同一内部空间的第一与第二声能转换器输出的部分声音可以被补偿,其效果相当于第一声能转换器和第二声能转换器被单独安装于自己的壳体上一样。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扬声器装置100包括壳体110、第一声能转换器120、第二声能转换器130及控制器140。在图1中,第一声能转换器1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130安装于壳体110中的同一侧。然而,本申请不限制第一声能转换器1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安装位置。在其它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声能转换器1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130可设置于壳体100中的不同侧。

扬声器装置100的壳体110是充满空气且具有固定体积的封闭区域,其中此封闭区域称为壳体110的内部空间111。安装于其上的第一声能转换器1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130将导致壳体内的声压变化,即,压缩或扩大壳体100内的空气量。例如,由于第一声能转换器120或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振膜的向内移动,则内部空间111内的空气将被压缩。另一方面,第一声能转换器120或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振膜的向外移动将使内部空间111内的空气膨胀。于上述两种情况下,由于第一声能转换器120或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振膜的移动,内部空间111的声压将会因此改变。换句话说,共用壳体110中的内部空间111的第一声能转换器1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130会彼此影响及干涉对方。

图2的具体实施例示出了控制器140设置在壳体110的底部和内部,然而,此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控制器140的位置。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安装于壳体内,并位于与声能转换器同一的表面上。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控制器140可以设置于壳体110的外部并经由有线或无线连接而耦接到声能转换器。实际上,控制器140就可以设置在任何地方,只要控制器140可以接收音频信号,并依据接收到的音频信号驱动声能转换器即可。

接着,图2将进一步描述壳体内声压变化的物理现象。图2为说明在扬声器装置100的壳体110内引起声压变化的第一与第二声能转换器120、130的振动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音频信号201被提供给第一声能转换器120,与此同时,第二声能转换器130未被提供任何输入,或者第二音频信号203指示第二声能转换器130不进行输出。考虑到壳体110的内部空间111,当第一音频信号201驱动第一声能转换器120时,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振膜将受到第一声能转换器120的振膜的位移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同时间,由于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振膜限制了第一声能转换器120的振膜的物理位移(振动偏移),故第一声能转换器220的输出将不会达到期望的水平。换言之,由于共用同一内部空间111,第一与第二声能转换器120、130将彼此影响。

在图2中也示出了第一声能转换器1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振膜位移。在该具体实施例中,为了简化而清楚说明,第一声能转换器120和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振膜位移或输出声音是由第一输出信号205和第二输出信号207来表示,而所测量的位移可依据相似的比例转换成电子信号,例如可用于表示音频信号。参照图2,第一声能转换器120的第一输出信号205的峰值低于第一声能信号201,这表示第一声能转换器120的振膜的物理位移减少。此外,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第二输出信号207表示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振膜的微量位移,但第二声能转换器130基于第一声能信号201的输出是不在预期内的。也就是说,第一声能转换器120的振膜位移所引起的内部空间211内的声压变化将造成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振膜移动,且第一声能转换器120的物理位移也会受到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振膜限制。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输出信号205与第二输出信号207可分别表示第一声能转换器1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物理位移,其在系统识别期间可被位移传感器(例如:激光器、加速度计等)检测到(后文详述)。此外,本实施例并不限制用于测量振膜的物理位移的装置,除激光器、加速度计以外,也可以使用其他用于测量声能转换器的振膜位移的装置。

根据壳体内声压变化,调整或补偿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消除共用壳体中的同一内部空间的多个声能转换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装置的结构框图。参照图3,控制器140电性连接至第一声能转换器1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130,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的。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控制器140可进一步电性连接至用于从外界接收音频信号的通信接口150。外界可以是计算机、移动电子装置、电视或其他音频播放器。

控制器140处理或控制扬声器装置100的部分或全部振动。在具体实施例中,控制器14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与通用特性处理单元相似而具有通用特征的处理器,例如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可以是提供运算与控制功能给向扬声器装置100的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控制器140可以从存储器(未示出)存取指令或编程,并提供相应的算术运算的逻辑电路来执行该指令或编程。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控制器140可以是微处理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其他类似装置或上述装置的结合。此外,控制器140还可以包括用于对所接收的输入信号进行滤波的滤波器,以及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或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模拟与数字电路。在控制器140处理了数字信号后,对dsp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扬声器。为此目的,控制器140与扬声器120、140之间采用音频功率放大器160。

通信接口150连接到控制器140,并且可包括有线或无线通信接口,用于向外界(例如收发器)发送信号或从外界接收信号。例如,有线通信接口可以包括3.5mm插孔插头、rca插孔插头、同轴连接器、光学连接器、hdmi、thunderbolt中的至少一个。无线通信接口可以包括wifi、nfc、蓝牙中的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50包括用于向外界发送信号或从外界接收信号的各种硬件和协议,且本申请不限制通信接口的类型。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补偿扬声器装置100的壳体110内的声压变化的第一声能转换器1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振动的示意图。

同时参考图3与4,扬声器装置100可从外界接收输入信号,而输入信号可以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声能转换器120的第一音频信号201与用于驱动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第二音频信号203。类似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第一音频信号201示出了第一声能转换器120所期望输出音频的波型,且第二音频信号203示出平坦信号,该平坦信号避免了第二声能转换器130有音频输出。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与第二音频信号201、203被发送到扬声器装置100的控制器140,控制器140预先配置有转换函数h(s),其描述多个声能转换器共用同一内部空间时的交互作用。控制器140利用转换函数处理所接收的音频信号201、203,并输出第一补偿音频信号与第二补偿音频信号以驱动第一与第二声能转换器120、130。通过使用转换函数h(s),控制器140可预测由其他声能转换器所造成的任一声能转换器的振膜位移,并补偿原始音频信号以消除共用壳体中同一内部空间的声能转换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假设第一与第二音频信号201、203于图2与4所示的实施例是同一的,控制器140通过增加原始第一音频信号201的功率来补偿第一音频信号201,补偿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振膜的拉动。另一方面,通过利用转换函数h(s)处理原始的第一音频信号201,迫使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振膜位移为零,因此控制器140可补偿第一声能转换器120对第二声能转换器130上所引起的物理位移的影响。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控制器140驱动第二声能转换器130以输出第二补偿音频信号407,其是通过与图2所示的第二声能转换器130的振膜的物理位移207反相的信号来驱动。

之后,控制器140分别驱动第一与第二声能转换器120、130而输出第一与第二补偿输出信号405、407。与图2所示的第一与第二输出信号205、207相比,控制器140通过使用转换函数h(s)成功地补偿了壳体110的内部空间111内的声压变化的影响。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装置的控制器540的结构框图。参考图5,控制器540包括第一滤波器541、第二滤波器542、第一结合器543及第二结合器544。第一滤波器541可依据第一转换函数h12(s)来配置或编程,而第一转换函数h12(s)表示第一音频信号(用于驱动第一声能转换器520)对第二声能转换器520的影响。第一滤波器541可估计当第一声能转换器520的振膜由第一音频信号驱动时第一声能转换器520的振膜所造成的第二声能转换器530的振膜的位移。另一方面,第二滤波器542可依据第二转换函数h21(s)来配置或编程,第二转换函数h21(s)表示第二音频信号(用于驱动第二声能转换器520)对第一声能转换器520的影响。第二滤波器542可估计当第二声能转换器530的振膜由第二音频信号驱动时由第二声能转换器530的振膜所造成的第一声能转换器520的振膜的位移。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转换函数h12(s)描述了当第一声能转换器520由第一音频信号驱动时第一声能转换器520对第二声能转换器530的影响。第二转换函数h21(s)描述了当第二声能转换器530由第二音频信号驱动时第二声能转换器530对第一声能转换器520的影响。第一声能转换器5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530的输出可以由如下所示的数学公式表示:

y1(s)=x1(s)-h21(s)x2(s)

y2(s)=x2(s)-h12(s)x1(s)

其中y1(s)表示第一声能转换器520的输出;

y2(s)表示第二声能转换器530的输出;

x1(s)表示第一音频信号;

x2(s)表示第二音频信号;

h21(s)代表第二转换函数,其对应于当第二声能转换器530由第二音频信号驱动时第二声能转换器530对于第一声能转换器520的影响;以及

h12(s)代表第一转换函数,其对应于当第一声能转换器530由第一音频信号驱动时第一声能转换器520对于第二声能转换器530的影响。

转换函数h12(s)和h21(s)可以通过系统识别技术而获取,其使用从扬声器系统所测量的刺激(输入)与响应(输出)信号。用于系统识别的测量信号可以是电性的(例如:在扬声器系统的输入端处测量的)、声学的(例如:于壳体内部测量的)和/或机械的(例如:在驱动器振膜处测量的)。然后,第一与第二转换函数h12(s)、h21(s)可以以滤波器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使用具有可识别脉冲响应的有限脉冲响应(finiteimpulseresponse,fir)滤波器。因此,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可以基于识别系统预测由声能转换器引起的声压变化所造成的振膜的位移。一旦所有的转换函数被识别,其被存储于控制器的内部存储器中以供将来使用。下一次扬声器装置打开时,不需要进一步的转换函数识别。在具体实施例中,若从输入到输出的音频路径中的所有组件(声学驱动器、壳体尺寸、放大器等)被改变,则可能需要再次识别转换函数。

具体而言,第一音频信号分别耦接到第一滤波器541与第一结合器543。第一滤波器541利用第一转换函数h12(s)处理第一音频信号并产生滤波后的第一音频信号。然后,滤波后的第一音频信号从第一滤波器541耦接到第二结合器544。另一方面,第二音频信号分别耦接于第二滤波器542与第二结合器544。第二滤波器542利用第二转换函数h21(s)处理第二音频信号并产生滤波后的第二音频信号。然后,滤波后的第二音频信号从第二滤波器542耦接到第一结合器543。

再者,第一结合器543将第一音频信号与滤波后的第二音频信号结合或相加,以补偿第二声能转换器530的振膜于第一声能转换器520的振膜上产生的影响。第一结合器543随后利用第一放大器560(1)产生用于驱动第一声能转换器520的第一补偿音频信号。类似地,第二结合器544将第二音频信号与滤波后的第一音频信号进行结合或相加,以补偿第一声能转换器520的振膜于第二声能转换器530的振膜上产生的影响。第二结合器544随后利用第二放大器560(2)产生用于驱动第二声能转换器530的第二补偿音频信号。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装置的示意图。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声能转换器6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630的振动是同相(in-phase)移动的。第一声能转换器6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630将相互影响并导致依据原始音频信号601、603所预期产生的各声能转换器的最大峰值位移将相对减小,其具体影响可通过以虚线方式绘出的波形602、604来表示。当第一声能转换器620的振膜向内移动时,壳体610的内部空间611内的声压变化将向外推动第二声能转换器630的振膜。当第一声能转换器6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630的振动同相时,由第一声能转换器6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630生成的壳体中的声压将相互抵消。也就是说,当第一与第二声能转换器620、630都向内移动时,壳体内的空气将被压缩并抵抗两个振膜的向内位移。图6中示出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音响装置将考虑壳体610的内部空间611内的声压变化的影响,并通过使用上述转换函数来补偿驱动第一声能转换器6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630的输出信号。在补偿或调整之后,第一声能转换器6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630的峰值位移可以恢复到信号605与607所预期的水平。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装置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与第二声能转换器720、730的振动是异相(outofphase)的。第一声能转换器7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730将相互影响并导致依据原始音频信号701、703所预期产生的各声能转换器的最大峰值位移的增加,其具体影响可通过以虚线方式绘出的波形702、704来表示。当第一声能转换器720的振膜向内移动时,壳体710的内部空间711内的声压变化将向外推动第二声能转换器730的振膜。当第一声能转换器7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730的振动异相时,第一声能转换器720与第二声能转换器730的相反振动将增加声能转换器的向外位移的峰值位移。图7中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音响装置将考虑壳体710的内部空间711内的声压变化的影响,并通过使用上述转换函数来补偿驱动第一声能转换器720和第二声能转换器730的输出信号。在补偿或调整之后,第一与第二声能转换器720、730的峰值位移可以恢复到信号705、707所预期的水平。

虽然上述具体实施例是通过使用两个声能转换器来呈现的,但本申请不限于此。本申请可以采用各种数量的声能转换器,例如:3、4...n个声能转换器。若壳体上设置n个共用壳体内同一内部空间的声能转换器,则可通过考虑自身以外的声能转换器的影响来补偿各个声能转换器的输出。各个声能转换器的输出可以表示如下:

y1(s)=x1(s)-h21(s)x2(s)-h31(s)x3(s)...-hn1(s)xn(s)

y2(s)=x2(s)-h12(s)x1(s)-h32(s)x3(s)...-hn2(s)xn(s)

y3(s)=x3(s)-h13(s)x1(s)-h23(s)x2(s)...-hn2(s)xn(s)

yn(s)=xn(s)-h1n(s)x1(s)-h2n(s)x2(s)-h3n(s)x3(s)....

其中y1(s)代表第一声能转换器的输出;

y2(s)表示第二声能转换器的输出;

y3(s)表示第三声能转换器的输出;

yn(s)表示第n声能转换器的输出;

x1(s)表示第一输入音频信号;

x2(s)表示第二输入音频信号;

x3(s)表示第三输入音频信号;

xn(s)表示第n输入音频信号;

h21(s)表示当第二声能转换器由第二输入音频信号驱动时第二声能转换器对于第一声能转换器的影响所对应的转换函数;

h31(s)表示当第三声能转换器由第三输入音频信号驱动时第三声能转换器对于第一声能转换器的影响所对应的转换函数;

hn1(s)表示当第n声能转换器由第n输入音频信号驱动时第n声能转换器对于第一声能转换器的影响所对应的转换函数;

h12(s)表示当第一声能转换器由第一输入音频信号驱动时第一声能转换器对于第二声能转换器的影响所对应的转换函数;

h32(s)表示当第三声能转换器由第三输入音频信号驱动时第三声能转换器对于第二声能转换器的影响所对应的转换函数;

hn2(s)表示当第n声能转换器由第n输入音频信号驱动时第n声能转换器对于第二声能转换器的影响所对应的转换函数;

h13(s)表示当第一声能转换器由第一输入音频信号驱动时第一声能转换器对于第三声能转换器的影响所对应的转换函数;

h23(s)表示当第二声能转换器由第二输入音频信号驱动时第二声能转换器对于第三声能转换器的影响所对应的转换函数;以及

hn3(s)表示当第n声能转换器由第n输入音频信号驱动时第n声能转换器对于第三声能转换器的影响所对应的转换函数。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共用壳体盒中同一内部空间的多个声能转换器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扬声器装置(例如:条形音箱)可包括多个声能转换器。在步骤801中,扬声器装置的控制器或处理器(例如:dsp)可接收用于独立驱动各声能转换器的多个信号。

处理器可包括用于利用事先识别的转换函数来处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的滤波器(例如:fir)。在步骤802中,各输入音频信号可通过滤波器进行滤波,且此滤波器具有表征声能转换器间的相互作用效应的转换函数。

在步骤803中,原始音频信号与滤波后的音频信号被结合而产生信号,以驱动各声能转换器。

在步骤804中,控制器将结合信号发送至用以驱动声能转换器的放大器。

综上所述,上述具体实施例描绘了一种用以驱动多个声能转换器的新颖的扬声器装置与方法,其可补偿由共用壳体内部空间的多个声能转换器引起的声压变化。基于以上所述,通过生成可表示其他声能转换器所引起的声压变化的补偿信号,并通过该补偿信号驱动壳体盒内共用同一内部空间的各个声能转换器。这样可以减小声压变化对内部空间的影响,并可提高声能转换器的性能,其中各声能转换器会利用壳体盒的内部空间内的全部体积。于是,声能转换器的实际输出将与原始输入音频信号同一或相似,且可以保持扬声器装置的声能转换器所输出的声音质量。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装置与方法的多个单独的实施例,然而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原理的应用说明。例如:如本文所使用的,例如:“垂直”、“水平”、“上”、“下”、“底”、“顶”、“侧”、“前”、“后”、“左”、“右”等仅被用作相对惯例,而非相对于固定坐标系的绝对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过程”和/或“处理单元”应广义地采用于包括各种基于电子硬件和/或软件的功能与组件。此外,所描绘的过程或处理单元可与其他过程和/或处理单元组合或者划分成各种子过程或子处理单元。这样的子处理和/或子处理单元可以依据这里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组合。同样地,可明确预期的是,这里的所有功能、过程、应用和/或处理单元可以使用电子硬件、由程序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器可读介质组成的软件、或者硬件与软件的组合。因此,本描述只是作为例子,并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个”、“一个或一个以上”和“和/或”是在实施中的一种开放性的表达方式。举例来说,表达“a、b和c中的至少一个”、“a、b或c中的至少一个”、“a、b和c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a、b或c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和“a、b和/或c”中的每一个意味单独a、单独b、单独c、a和b一起、a和c一起、b和c一起或a、b和c一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