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方法、降噪装置及降噪耳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6599发布日期:2018-09-18 19:2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降噪方法、降噪装置及降噪耳机。



背景技术:

降噪耳机是指利用某种方法达到降低噪音的一种耳机。目前降噪耳机有主动降噪耳机和被动降噪耳机。主动降噪耳机就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被动降噪耳机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

由于现有的降噪耳机在隔绝了噪音的同时,也隔绝了耳机佩戴者自身发出的声音,而在很多情况下,耳机佩戴者需要听见自己的声音,例如,用户在进行语音通话时,由于使用降噪耳机,导致用户很难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所以用户就会提高说话音量,而如果该种情况发生在公共场所就会影响到其他用户;另外,很多用户听乐曲时会情不自禁的跟着哼唱,如果在公共场所用户的哼唱,也会影响到其他用户。

也就是说,现有的降噪耳机只会对所有外界声音均进行过滤,并不能针对用户自身声音过大而影响他人的情况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噪方法、降噪装置及降噪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降噪耳机只会对所有外界声音均进行过滤,并不能对用户声音过大而影响他人的情况进行处理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噪方法,该方法包括:判断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是否包含用户语音;当环境音频中包含用户语音,则进一步判断用户语音是否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如果是,则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以使用户获知其自身语音声量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

进一步地,判断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是否包含用户语音之前,还包括:

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

进一步地,当耳机为被动降噪耳机,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具体包括:通过麦克风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

当耳机为主动降噪耳机,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具体包括:通过耳机自身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

进一步地,判断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是否包含用户语音,具体包括:

获取用户的声纹特征;

根据用户的声纹特征判断环境音频中是否包含用户语音。

进一步地,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具体包括:

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有选择的降噪或者加入提示音。

进一步地,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有选择的降噪或者加入提示音,具体包括:

当耳机为主动降噪耳机,对用户语音外的环境音频进行降噪处理;

当耳机为被动降噪耳机,向用户发出提示音。

进一步地,对用户语音外的环境音频进行降噪处理,具体包括:

屏蔽环境音频中用户语音频率,并对屏蔽用户语音频率的环境音频进行降噪处理。

进一步地,判断用户语音是否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之后,还包括:

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预设的限制区域时,如果是,则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

进一步地,预设的限制区域包括公共场所区域和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的私人场所区域。

进一步地,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预设的限制区域时,如果是,则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具体包括:

获取耳机所在地理位置信息;

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判断用户当前是否在公共场所区域;

如果是,则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

否则,继续判断耳机或者与耳机相连接的终端是否与家庭网关或车载系统相连接,或者,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在预设的私人场所区域,如果判定耳机或者与耳机相连接的终端与家庭网关或车载系统相连接,则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

或者,在判定用户在预设的私人场所区域后,进一步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并在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后,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

进一步地,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具体包括: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如果是,则获取其他用户的当前状态,并根据其他用户的当前状态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

进一步地,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具体包括:

通过红外传感器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如果是,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存在其他用户;

或者,

通过红外传感器判断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如果是,则进一步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检测与其他用户的距离,并判断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存在其他用户;

获取其他用户的当前状态,并根据其他用户的当前状态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具体包括:

通过摄像头获取其他用户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判断其他用户是否处于休息、阅读书籍或写作状态,如果是,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

或者,通过麦克风获取其他用户的声音,根据声音并结合图像信息,判断其他用户是否处于通话状态,如果是,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噪装置,该降噪装置包括:语音处理单元,用于判断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是否包含用户语音,当环境音频中包含用户语音,则进一步判断用户语音是否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如果是,则触发降噪单元;降噪单元,用于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以使用户获知其自身语音声量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

进一步地,语音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

进一步地,语音处理单元还用于,当耳机为被动降噪耳机,通过麦克风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当耳机为主动降噪耳机,通过耳机自身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

进一步地,语音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用户的声纹特征,根据用户的声纹特征判断环境音频中是否包含用户语音。

进一步地,降噪单元还用于,当耳机为主动降噪耳机,对用户语音外的环境音频进行降噪处理,当耳机为被动降噪耳机,向用户发出提示音。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智能感知单元,用于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预设的限制区域时,如果是,则触发降噪单元。

进一步地,智能感知单元还用于,获取耳机所在地理位置信息,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判断用户当前是否在公共场所区域,如果是,则触发降噪单元,否则,继续判断耳机或者与耳机相连接的终端是否与家庭网关或车载系统相连接,或者,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在预设的私人场所区域,如果判定耳机或者与耳机相连接的终端与家庭网关或车载系统相连接,则触发降噪单元,或者,在判定用户在预设的私人场所区域后,进一步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并在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后,则触发降噪单元。

进一步地,智能感知单元还用于,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如果是,则获取其他用户的当前状态,并根据其他用户的当前状态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

进一步地,智能感知单元还用于,通过红外传感器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如果是,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存在其他用户,或者,通过红外传感器判断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如果是,则进一步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检测与其他用户的距离,并判断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存在其他用户;并通过摄像头获取其他用户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判断其他用户是否处于休息、阅读书籍或写作状态,如果是,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或者,通过麦克风获取其他用户的声音,根据声音并结合图像信息,判断其他用户是否处于通话状态,如果是,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该降噪耳机包括上述任意一种降噪装置。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在环境音频中对用户语音进行甄别,在判定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中存在用户语音,且用户语音音量超过预设音量阈值时,通过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以使用户获知其自身语音声量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降噪耳机只会对所有外界声音均进行过滤,并不能对用户声音过大而影响他人的情况进行处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降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降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再一种降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降噪耳机只会对所有外界声音均进行过滤,而并不能对用户声音过大而影响他人的情况进行处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噪方法、降噪装置及降噪耳机,本发明通过在环境音频中对用户语音进行甄别,在判定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中存在用户语音,且用户语音音量超过预设音量阈值时,通过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以使用户获知其自身语音声量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从而有效避免了用户在佩戴耳机时,由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而影响他人的情况发生。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噪方法,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S101、判断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是否包含用户语音,当环境音频中包含用户语音,则进入下一步;

S102、判断用户语音是否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如果是,则进入下一步;

S103、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以使用户获知其自身语音声量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环境音频中对用户语音进行甄别,在判定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中存在用户语音,且用户语音音量超过预设音量阈值时,通过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以使用户获知其自身语音声量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从而有效避免了用户在佩戴耳机时,由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而影响他人的情况发生,并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降噪耳机不能对外界声音进行区分,只会对所有外界声音均进行过滤,从而降低用户体验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主要应用场景是:用户在佩戴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机情况下,由于耳机屏蔽了用户自身的声音,使得用户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由于自身声音较大而影响其他用户。

本发明的降噪方法可以仅由降噪耳机自身独立完成,也可以由与耳机相连接的终端,或者由与耳机相连接的终端和耳机相配合,来完成相应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降噪耳机包括主动降噪耳机和被动降噪耳机,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只有在用户语音音量超过预设音量阈值,才仅对用户语音外的环境音频进行降噪处理,而当用户语音音量没有超过预设音量阈值时,则认为用户语音不会对他人造成影响,所以对所有环境音频均进行降噪处理。

具体来说,本发明通过在环境音频中对用户语音进行甄别,在判定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中存在用户语音后,通过进一步判断用户语音音量是否超过预设音量阈值,在用户语音音量超过预设音量阈值时,则对用户语音外的环境音频进行降噪处理,从而使得降噪耳机能够对外界声音进行区分,以避免产生由于自己声音过大而影响他人的情况。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对环境音频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用户语音,且用户语音超过预设音量阈值时则对用户语音外的环境音频进行降噪处理,以实现对降噪耳机的外界声音进行区分,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的步骤具体包括:

针对被动降噪耳机,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麦克风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

针对主动降噪耳机,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耳机自身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动降噪耳机是通过其自身的语音处理单元来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设置其他的方式来获取环境音频,例如,通过设置一个获取装置来专门获取环境音频,等等。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判断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是否包含用户语音,具体包括:获取用户的声纹特征,并根据用户的声纹特征判断环境音频中是否包含用户语音。

即,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判断环境音频中是否包含用户的声纹特征来确定环境音频中是否包括用户语音的。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的被动降噪耳机是通过麦克风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该麦克风可以是耳机上的,也可以是与耳机相连的终端上的。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设置为通过耳机上的麦克风来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或者,也可以设置为通过与耳机相连的终端上的麦克风来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而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主动降噪耳机,是通过主动降噪耳机自身的语音处理单元来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

本发明实施例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具体包括: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有选择的降噪或者加入提示音。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主动降噪耳机,是通过对用户语音外的环境音频进行降噪处理,而针对被动降噪耳机,是通过向用户发出提示音。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对用户语音外的环境音频进行降噪处理,是通过屏蔽环境音频中用户语音频率,并对屏蔽用户语音频率的环境音频进行降噪处理。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在判断用户语音是否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之后,需进一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预设的限制区域时,如果是,才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在判定用户语音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之后,需要进一步判断用户所处的区域,如果用户当前正处于预设的限制区域时,才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从而避免打扰用户正常使用耳机,而降低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预设的限制区域包括公共场所区域和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的私人场所区域,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其他的限制区域,例如,设置图书馆为限制区域,等等。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在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预设的限制区域时,如果是,则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具体包括:

获取耳机所在地理位置信息;

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判断用户当前是否在公共场所区域;

如果是,则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

否则,继续判断耳机或者与耳机相连接的终端是否与家庭网关或车载系统相连接,或者,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在预设的私人场所区域,如果判定耳机或者与耳机相连接的终端与家庭网关或车载系统相连接,则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

或者,在判定用户在预设的私人场所区域后,进一步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并在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后,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根据获取的耳机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耳机与终端的连接关系,来确定耳机是处于公共场所区域和位于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的私人场所区域。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是通过搜集用户行为信息并结合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从而确定用户是在私人场所区域还是公共场所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的私人场所区域可根据用户进行设置,例如,设置在非工作时间所在的时间超过一定阈值的固定场所为私人场所区域,如将家里设置为私人场所区域,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将所有的住宅区设置为私人场所区域,当然,也可以将所有的商业场所区域、饭店、办公楼等等设置为公共场所区域。

除了采用上述的地理位置来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和公共场所区域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可根据耳机与终端的连接情况来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和公共场所区域,例如,如果耳机与家庭网关或和车载系统连接则确定用户在私人场所区域,而当用户耳机与共享WiFi或公司WiFi连接,则确定用户在公共场所区域。

用户移动设备连接了家庭网关,则用户在家中为私人场所;连接了共享WiFi或公司WiFi,则确定用户在公共场所区域。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是通过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如果是,则获取其他用户的当前状态,并根据其他用户的当前状态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红外传感器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如果是,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存在其他用户;或者,通过红外传感器判断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如果是,则进一步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检测与其他用户的距离,并判断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存在其他用户;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仅通过红外传感器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或者也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共同来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

考虑到声音会随着距离的渐远而逐渐变小的特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红外传感器判断私人场所区域内有人的情况下,进一步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距离,如果该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则确定该私人场所区域存在其他用户,否则,则确定该私人场所区域不存在其他用户。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获取其他用户的当前状态,并根据其他用户的当前状态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具体包括:

通过摄像头获取其他用户的照片,根据照片判断其他用户是否处于休息、阅读书籍或写作状态,如果是,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

或者,通过麦克风获取其他用户的声音,根据声音并结合照片,判断其他用户是否处于通话状态,如果是,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摄像头、红外传感器、麦克风和超声波传感器等来获得其他用户的当前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免打扰状态即为不希望被打扰的状态,如休息、阅读书籍、写作、通话等状态,本发明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对用户语音外的环境音频进行降噪处理,具体包括:屏蔽环境音频中用户语音频率,并对屏蔽用户语音频率的环境音频进行降噪处理。

即,本发明可将环境音频中的用户语音的频率进行屏蔽,以实现对外界声音进行区分过滤。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对环境音频中的其他声音进行屏蔽,例如,为了能够及时对宠物进行照料,可设置降噪耳机不对耳机用户所饲养的宠物的声音进行降噪处理,等等。

总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在适当的场合使降噪耳机用户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从而避免了降噪耳机用户由于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或听到声音过小,导致用户使用较大音量从而对其他用户造成影响。

为了更好的对本发明的降噪方法进行说明,下面将结合图2和图3以主动降噪耳机为例对本发明的降噪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降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1.语音处理单元收集用户语音,提取用户声纹特征;

2.耳机工作时,降噪单元开启降噪功能;

3.降噪单元将接收到的环境音频(即噪音)发送给语音处理单元;

4.降噪单元向智能感知单元发出判断用户是否佩戴耳机的指令;

5.智能感知单元判断用户是否佩戴耳机,如果佩戴则运行第6步;

耳机上配置压力传感器,以感知用户耳廓(入耳式)或耳朵的压力,符合压力模式则判定用户佩戴耳机,或者,耳机配置温度传感器,实时获取温度信息,如果接近人体温度则判定用户佩戴耳机,或者,耳机配置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感知光线的阻挡,如果光线陪挡住则认为用户佩戴耳机,以上方式可以联合使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其他的方式来判断用户是否佩戴耳机,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6.智能感知单元判断用户所在环境是公共场所还是用户的私人场所,如果是公共场所则运行第7步,如果是用户的私人场所则不做任何处理;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搜集用户行为信息并结合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私人场所还是公共场所。例如,在非工作时间所在的时间较长的固定场所(如家里)为私人场所,用户移动设备连接了家庭网关,则用户在家中为私人场所;连接了共享WiFi或公司WiFi,则用户公共场所,用户所在位置为商场、饭店、办公楼等等公共场所的为公共场所。

当用户在自己的车辆中,则用户处于私人场所,该种情况具体可根据用户的终端是否与车载系统相连,或者根据车载系统监测到用户正在车中,来进行判断。

7.智能感知单元向语音处理单元发送判断是否包含用户语音的指令;

8.语音处理单元判断环境音频中是否包含用户语音,如果包含用户语音则运行第9步,否则不做任何处理;

9.语音处理单元判断用户语音的音量是否超过预设音量阈值,超过预设音量阈值则运行第10步,否则不做任何处理;

10.语音处理单元向降噪单元发送不对用户语音进行降噪的指令;

11.降噪单元不对用户语音降噪。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耳机用户的声纹特征,在用户佩戴耳机时,根据用户声纹特征监测环境音频是否包含用户语音,如果环境音频中包含用户语音并且用户处于公共场所,则判断用户语音音量是否超过预设音量阈值,如果用户语音音量超过预设音量阈值,则不对用户语音进行降噪处理。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种降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1.语音处理单元收集用户语音,提取用户声纹特征;

2.耳机工作时,降噪单元开启降噪功能;

3.降噪单元将接收到的环境音频(即噪音)发送给语音处理单元;

4.降噪单元向智能感知单元发出判断用户是否佩戴耳机的指令;

5.智能感知单元判断用户是否佩戴耳机,如果佩戴则运行第6步;

6.智能感知单元判断用户所在环境是公共场所还是用户的私人场所,如果是公共场所则运行第8步,如果是用户的私人场所则运行第7步;

7.智能感知单元判断是否有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如果有则运行第8步;

免打扰状态即不希望被打扰的状态,如休息、阅读书籍、写作、通话等状态;

在私人场所通过物联网家电的传感器感知人的状态,如摄像头、红外传感器、麦克风、超声波传感器等获得人的当前状态。

8.智能感知单元向语音处理单元发送判断是否包含用户语音的指令;

9.语音处理单元判断噪音中是否包含用户语音,如果包含用户语音则运行第10步,否则不做任何处理;

10.语音处理单元判断用户语音的音量是否超过预设音量阈值,超过预设音量阈值则运行第11步,否则不做任何处理;

11.语音处理单元向降噪单元发送不对用户语音降噪的指令;

12.降噪单元不对用户语音降噪。

也就是说,本发明通过监测环境音频是否包含用户语音,当环境音频中包含用户语音,并且用户处于公共场所或者用户私人场所有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则进一步地判断用户语音音量是否超过预设音量阈值,如果用户语音音量超过预设音量阈值,则不对用户语音进行降噪处理。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再一种降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主要应用于被动降噪耳机,本发明实施例的降噪方法包括:

1.语音处理单元收集用户语音,提取用户声纹特征;

2.降噪单元确认耳机正在工作即正在播放语音;

3.第人降噪单元向智能感知单元发出判断用户是否佩戴耳机的指令;

4.智能感知单元判断用户是否佩戴耳机,如果佩戴则运行第5步;

5.智能感知单元判断用户所在环境是公共场所还是用户的私人场所,如果是公共场所则运行第6步,如果是用户的私人场所则不做任何处理;

6.智能感知单元向麦克风发送接收环境音频的指令;

7.麦克风接收环境音频;

8.麦克风将接收到的环境音频发送给语音处理单元;

9.语音处理单元判断环境音频是否包含用户语音,如果包含则运行第10步,否则不做任何处理;

10.语音处理单元判断用户语音的音量是否超过预设音量阈值,超过预设音量阈值则运行第11步,否则不做任何处理;

11.语音处理单元向降噪单元发送语音提示信息;

12.降噪单元播放语音提示信息。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麦克风接收环境音频,并监测环境音频是否包含用户语音,如果环境音频中包含用户语音,则进一步判断用户语音音量是否超过预设音量阈值,如果用户语音音量超过预设音量阈值,则播放语音提示信息提示用户。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降噪装置,参见图5,该装置包括:语音处理单元,用于判断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是否包含用户语音,当环境音频中包含用户语音,则进一步判断用户语音是否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如果是,则触发降噪单元;降噪单元,用于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以使用户获知其自身语音声量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语音处理单元在环境音频中对用户语音进行甄别,在判定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中存在用户语音,且用户语音音量超过预设音量阈值时,通过降噪单元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以使用户获知其自身语音声量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从而有效避免了用户在佩戴耳机时,由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而影响他人的情况发生,并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降噪耳机不能对外界声音进行区分,只会对所有外界声音均进行过滤,从而降低用户体验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主要应用场景是:用户在佩戴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机情况下,由于耳机屏蔽了用户自身的声音,使得用户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由于自身声音较大而影响其他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降噪装置设置在降噪耳机上,且本发明实施例的降噪耳机包括主动降噪耳机和被动降噪耳机,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只有在用户语音音量超过预设音量阈值,才仅对用户语音外的环境音频进行降噪处理,而当用户语音音量没有超过预设音量阈值时,则认为用户语音不会对他人造成影响,所以对所有环境音频均进行降噪处理。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并且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处理单元是在耳机为被动降噪耳机,通过麦克风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而在耳机为主动降噪耳机,通过耳机自身获取耳机周围的环境音频。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处理单元是通过获取用户的声纹特征,并根据用户的声纹特征判断环境音频中是否包含用户语音。

即,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处理单元通过判断环境音频中是否包含用户的声纹特征来确定环境音频中是否包括用户语音的。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的降噪单元还用于,当耳机为主动降噪耳机,对用户语音外的环境音频进行降噪处理,当耳机为被动降噪耳机,向用户发出提示音。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主动降噪耳机,是通过对用户语音外的环境音频进行降噪处理,而针对被动降噪耳机,是通过向用户发出提示音。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的降噪装置还包括:智能感知单元,通过智能感知单元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预设的限制区域时,如果是,则触发降噪单元。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在判断用户语音是否超过了预设音量阈值之后,需进一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预设的限制区域时,如果是,才对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预设处理。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感知单元还用于,获取耳机所在地理位置信息,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判断用户当前是否在公共场所区域,如果是,则触发降噪单元,否则,继续判断耳机或者与耳机相连接的终端是否与家庭网关或车载系统相连接,或者,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在预设的私人场所区域,如果判定耳机或者与耳机相连接的终端与家庭网关或车载系统相连接,则触发降噪单元,或者,在判定用户在预设的私人场所区域后,进一步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并在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后,则触发降噪单元。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根据获取的耳机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耳机与终端的连接关系,来确定耳机是处于公共场所区域和位于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的私人场所区域。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搜集用户行为信息并结合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从而确定用户是在私人场所区域还是公共场所区域。

进一步地,智能感知单元还用于,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如果是,则获取其他用户的当前状态,并根据其他用户的当前状态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

并且,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感知单元是通过红外传感器判断私人场所区域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如果是,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存在其他用户,或者,通过红外传感器判断是否存在其他用户,如果是,则进一步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检测与其他用户的距离,并判断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存在其他用户;并通过摄像头获取其他用户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判断其他用户是否处于休息、阅读书籍或写作状态,如果是,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或者,通过麦克风获取其他用户的声音,根据声音并结合图像信息,判断其他用户是否处于通话状态,如果是,则确定私人场所区域其他用户处于免打扰状态。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摄像头、红外传感器、麦克风和超声波传感器等来获得其他用户的当前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免打扰状态即为不希望被打扰的状态,如休息、阅读书籍、写作、通话等状态,本发明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该主动降噪耳机包括上述任一种的降噪装置,并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照方法实施例部分和装置实施例部分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为了降低降噪耳机的生产成本,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将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处理单元和智能感知单元设置在与降噪耳机相连接的终端上。

在适当的场合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降噪耳机能够使用户听到自己的声音,从而避免了由于用户使用降噪耳机,用户由于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或听到声音过小,导致用户使用较大音量从而对其他人造成影响。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各种改进、增加和取代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