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学生听课的音频放大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5054发布日期:2019-01-29 17:16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便于学生听课的音频放大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大设备,具体涉及便于学生听课的音频放大电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广播的传播符号就是声音,而最能表现情感、渲染气氛的就是音响。在广播新闻中运用恰到好处的背景音响,来传递出那些单用语音文字表达不出的新闻内容,进而起到渲染气氛、说明新闻事实发生的环境和强化广播新闻的感染力的作用。音响的应用不仅在新闻广播中,它还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学习中,如舞台音响、音乐播放音响等。

室内授课现在已经不是传统的授课方法,多媒体教育早已全面铺开,在这样的课堂上,需要音频的放大能使得课堂效果更佳,现有音响设备都会设置音频放大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话筒反馈造成音响放大装置的自激现象是困扰使用者最多的问题,电波中高频波纹影响放大效果,会使现场气氛受到影响,音响效果更无从谈起,严重者更会造成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音响放大装置容易产生自激振荡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便于学生听课的音频放大电路,其通过在电路中设置三个防自激振荡装置,可以大大提高电路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防止放大电路产生自激现象。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便于学生听课的音频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声音信号源和外接电源、第一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为滑动电阻,滑动电阻的滑动街头于放大器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声音信号源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声音信号源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的第一引脚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的第十四引脚连接有外接电源,所述放大器的第六引脚与第一电阻的滑动接头连接的线路上还串联有第一电容,所述放大器的第十四引脚与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放大器的引脚8连接喇叭。本发明的输入信号通过第一电阻加到放大器的第六引脚上,通过调节第一电阻的滑动接头可以调节输入信号的输入量,从而改变音响设备的音量;与放大器的第一引脚连接的第二电容为滤波电容,可以滤除高频纹波干扰,消除音响设备的杂音;第一电容作为耦合电容,可以消除声音信号源的干扰,除去电路中的高频纹波,提高音响设备的音响质量,第三电容作为去耦电容,可以很好地抑制放大器的电源管脚噪声,提高音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防自激振荡装置、第二防自激振荡装置和第三防自激振荡装置,所述放大器的第六引脚与第八引脚之间连接有第一防自激振荡装置,放大器的第八引脚还与第二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出端接地;放大器的第八引脚还与第三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第三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出端与喇叭的输入端的一端连接,喇叭的输入端的另一端接地,第一防自激振荡装置、第二防自激振荡装置和第三防自激振荡装置均是用来防止电路产生自激振荡,提高电路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三个防自激振荡装置,可以提高本发明防自激振荡的可靠性,有效防止放大电路产生自激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防自激振荡装置包括第一电感和第四电阻,第一电感与第四电阻并联,第四电阻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三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一电感与第四电阻对高频呈高阻状态,对音频呈低阻状态,用于防止高频自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自激振荡装置包括第二电阻和第四电容,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作为第二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入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作为第二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出端。第二电阻和第四电容组成的串联支路用于提高电路的稳定性,滤除部分高频,防止电路产生高频自激振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自激振荡装置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六电容,第六电容与第三电阻并联,第三电阻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一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三电阻为放大器的反馈电阻,在放大器允许的增益范围内,第三电阻的阻值越大,放大器的增益就越大;第六电容并联在第三电阻的两端,可以在自激振荡频率附近降低放大器的开环增益,破坏自激振荡条件,从而有效防止电路产生自激振荡,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阻为滑动电阻,第三电阻的滑动接头与第一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将第三电阻设置为滑动电阻,可以方便调整第三电阻的大小,从而快速便捷地调整放大器的增益倍数。

进一步地,第三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出端与喇叭的输入端连接的线路上还串联有第五电容。第五电容起到进一步滤波作用,使喇叭得到的输入信号更加真实准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三个防自激振荡装置,可以大大提高本发明防自激振荡的可靠性,有效防止放大电路产生自激现象;2、第一电感与第四电阻对高频呈高阻状态,对音频呈低阻状态,可以防止高频自激;3、在第三电阻的两端并联第六电容,可以在放大电路自激振荡频率附近降低放大器的开环增益,破坏自激振荡条件,从而有效防止电路产生自激振荡,提高电路的稳定性;4、第二电阻和第四电容组成的串联支路用于提高电路的稳定性,滤除部分高频,防止电路产生高频自激振荡;5、第一电容作为耦合电容,可以消除电源干扰,除去电源中的高频纹波,提高音响设备的音响质量;6、第三电容作为去耦电容,可以很好地抑制放大器的电源管脚噪声,提高音质;7、第五电容起到进一步滤波作用,使喇叭得到的输入信号更加真实准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a—放大器,zl—喇叭,u1—声音信号源,u2—外接电源,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l1—第一电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便于学生听课的音频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a、喇叭zl、声音信号源u1、外接电源u2、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五电容c5、第一防自激振荡装置、第二防自激振荡装置和第三防自激振荡装置,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均为滑动电阻,喇叭zl设置有输入端。

第一防自激振荡装置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六电容c6,第六电容c6与第三电阻r3并联,第三电阻r3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一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三电阻r3的滑动接头与第一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防自激振荡装置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容c4,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第二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入端,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作为第二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出端;第三防自激振荡装置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四电阻r4,第一电感l1与第四电阻r4并联,第四电阻r4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三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放大器a的第六引脚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滑动接头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声音信号源u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声音信号源u1相对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a的第一引脚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a的第十四引脚与外接电源u2连接,放大器a的第十四引脚还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a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七引脚均接地;第一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放大器a的第六引脚和第八引脚连接;放大器a的第八引脚还分别与第二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入端和第三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出端接地,第三防自激振荡装置的输出端与喇叭zl的输入端的一端连接,喇叭zl的输入端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放大器a的型号为lm380。

实施本实施例时,声音信号源u1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加到放大器a的第六引脚上,通过调节第一电阻r1的滑动接头可以调节输入信号的输入量,从而改变音响设备的音量;第一电容c1作为耦合电容,可以消除声音信号源u1中的杂音干扰,除去电路中的高频纹波,提高音响设备的音响质量;第三电阻r3为放大器的反馈电阻,在放大器a允许的增益范围内,调节第三电阻r3的滑动接头使放大器a的第六引脚和第八引脚之间的反馈阻值越大,放大器a的增益就越大;第六电容c6并联在第三电阻r3的两端,可以在自激振荡频率附近降低放大器a的开环增益,破坏自激振荡条件,从而有效防止电路产生自激振荡,提高电路的稳定性;与放大器a的第一引脚连接的第二电容c2为滤波电容,可以滤除高频纹波干扰,消除音响设备的杂音;第三电容c3作为去耦电容,可以很好地抑制放大器a的电源管脚噪声,提高音质;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容c4组成的串联支路用于进一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滤除部分高频,进一步防止电路产生高频自激振荡;第一电感l1与第四电阻r4对高频呈高阻状态,对音频呈低阻状态,用于防止高频自激;第五电容c5起到进一步滤波作用,使喇叭得到的输入信号更加真实准确。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