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2027发布日期:2018-10-13 00:5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音频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在众多的消遣娱乐方式中,高品质的音乐享受慢慢普及于众,因此,用于播放音频的扬声器箱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中。

由于扬声器箱的作用是实现电信号至声音信号的转换,因此,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与可靠性尤为重要。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箱中,所述扬声器箱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组配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上盖与下盖采单一材料制成,使用该种结构的扬声器箱播放声音(尤其是唇齿音),容易出现高频失真,这种现象在侧发声扬声器箱中更为明显,极大的影响了使用体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学性能良好的扬声器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组配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上盖相对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连通所述前声腔和外界的导声通道,所述前声腔和所述导声通道共同构成所述扬声器箱的前腔,所述上盖对应所述前腔的位置设有贯穿所述上盖的通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盖设于所述上盖远离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一侧并覆盖所述通孔的盖板以及夹设于所述盖板与所述上盖之间且与所述盖板和所述上盖固定连接的双面泡棉胶,所述盖板和所述双面泡棉胶组成共振结构,所述共振结构用于吸收特定谐振频率下的振动的能量,所述盖板的杨氏模量小于所述上盖的杨氏模量。

优选的,所述盖板由有机玻璃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厚度为0.2~1.0mm。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厚度为0.5mm。

优选的,所述双面泡棉胶包括发泡泡棉基层及粘贴于所述发泡泡棉基层两侧的胶粘剂,所述发泡泡棉基层选自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泡棉、聚乙烯泡棉、聚氨基甲酸酯泡棉、压克力泡棉及高发泡聚丙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的,所述上盖包括顶壁、自所述顶壁向远离所述顶壁方向延伸的侧壁及自所述侧壁朝向所述通孔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双面泡棉胶夹设于所述延伸壁和所述盖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设于所述侧壁的出声口,所述出声口和所述导声通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盖板包括正对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延伸的延伸部及环绕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延伸部的固定部,所述双面泡棉胶夹设于所述延伸壁和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振膜围成所述前声腔,所述延伸部和所述侧壁围成所述导声通道。

优选的,所述特定谐振频率为3000~4000Hz。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在上盖对应所述前腔的位置开设贯穿所述上盖的通孔,并采用有机玻璃材料制成的盖板覆盖所述通孔,且在上盖和盖板之间夹设双面泡棉胶,盖板与双面泡棉胶中的发泡泡棉基层组成共振结构,所述共振结构的共振频率等于扬声器箱原始造型的高频谐振频率,可有效改善扬声器箱的高频失真,提高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而且,所述扬声器箱的结构稳定,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扬声器箱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与相关技术中扬声器箱的频响曲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与相关技术中扬声器箱的总谐波失真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箱100,其包括上盖1、与所述上盖1组配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2、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3、所述上盖1和所述扬声器单体3围成的前腔4、与所述前腔4相对设置的后腔5、盖设于所述上盖1的盖板6以及夹设于所述上盖1和所述盖板6之间的双面泡棉胶7。

所述上盖1包括远离所述扬声器单体3的顶壁11、贯穿所述顶壁11的通孔12、自所述顶壁11向远离所述顶壁11方向弯折延伸的侧壁13、自所述侧壁13向所述通孔12延伸的延伸壁14以及设于所述侧壁13并与所述前腔5连通的出声口15。具体的,所述通孔12与所述前腔4正对设置,所述延伸壁14与所述侧壁13组成台阶状结构,用于承载所述盖板6,所述出声口15用于将声音传递至外界。

所述下盖2与所述上盖1组配形成收容空间,并支撑所述扬声器单体3,其包括收容槽20,所述扬声器单体3设置于所述收容槽20内。

所述扬声器单体3用于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其包括振膜31。具体的,所述振膜31用于振动发声。

所述前腔4和所述后腔5由所述扬声器单体3分隔所述扬声器箱100的收容空间形成。所述前腔4包括所述振膜31和上盖1围成的前声腔41及连通所述前声腔41与所述出声口15的导声通道42。所述导声通道42成型于所述上盖1,用于形成侧面发声结构。所述后腔5用于防止低频声音短路,使低频声音更有力度。

所述盖板6盖接于所述上盖1远离所述扬声器单体3的一侧并覆盖所述通孔12,所述盖板6的杨氏模量小于所述上盖1的杨氏模量。进一步的,所述盖板6由有机玻璃材料制成,其厚度为0.2~1.0mm,优选的,所述盖板6的厚度为0.5mm。而且,有机玻璃材料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候性,并且具有易染色,易加工,外观优美等优点,加强了所述扬声器箱100整体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

所述盖板6包括正对所述扬声器单体3的主体部61、由所述主体部61向远离所述收容空间方向延伸的延伸部62及环绕所述主体部61和所述延伸部62的固定部63。所述主体部61、所述延伸部62和所述固定部63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61和所述振膜31围成所述前声腔41,所述延伸部62和所述侧壁13围成所述导声通道42。

所述双面泡棉胶7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盖板6和所述上盖1胶合且所述双面泡棉胶7的形状与所述延伸壁14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具体的,所述双面泡棉胶7夹设于所述延伸壁14和所述固定部63之间。所述双面泡棉胶7包括发泡泡棉基材及粘贴于所述发泡泡棉基层两侧的胶粘剂,所述发泡泡棉基层选自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泡棉、聚乙烯泡棉、聚氨基甲酸酯泡棉、压克力泡棉及高发泡聚丙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双面泡棉胶7具有粘着力强、保持力佳、防紫外线、耐温性、耐水性、耐溶性及可抗塑性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了所述盖板6安装时的稳定性。

所述盖板6具有密度小、杨氏模量小的特点,可以与所述双面泡棉胶7里的所述发泡泡棉基材组成共振结构,所述共振结构存在特定谐振频率,在所述特定谐振频率附近时,所述共振结构会产生较强的振动,且所述共振结构的中心点振幅可达到0.2mm,从而更多的消耗所述前腔4内的能量,达到吸收所述特定频率附近能量的目的。通过调节所述盖板6的尺寸,可以使所述特定谐振频率等于扬声器箱的原始造型的高频谐振频率,进而降低所述扬声器箱100在高频时的共振现象,改善所述扬声器100的高频失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特定谐振频率为3000~4000Hz。

请参阅图4,其中曲线Ⅰ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100的频响曲线,曲线Ⅱ为相关技术中扬声器箱的频响曲线。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100的谐振峰明显降低,即可降低共振现场。

请参阅图5,其中曲线Ⅲ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100的总谐波失真曲线,曲线Ⅳ为相关技术中扬声器箱的总谐波失真曲线。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100的失真尖峰明显降低,即可改善失真。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100在上盖1对应所述前腔4的位置开设贯穿所述上盖1的通孔12,并采用有机玻璃材料制成的盖板6覆盖所述通孔12,且在上盖1和盖板6之间夹设双面泡棉胶7,盖板6与双面泡棉胶7中的发泡泡棉基层组成共振结构,所述共振结构的共振频率等于扬声器箱原始造型的高频谐振频率,可有效改善扬声器箱100的高频失真,提高扬声器箱100的声学性能,而且,所述扬声器箱100的结构稳定,可靠性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