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充电桩PWM信号收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7153发布日期:2018-09-14 23:30阅读:2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流充电桩PWM信号收发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标准,交流充电桩的接口只有车辆充电线中的CP线和PE线用于通信;现有交流充电桩在发出PWM信号的通信装置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发送PWM信号,且发送PWM的信号容量较小,同时现有充电的信号确认多通过“开关、接点”的方式实现,PWM发送端通常不具备接收信号的功能,也不能识别在发送的一串数据信号中,同时包含如12V、9V、6V等多个电压幅值的信号;提升数据通信容量,传输更多的数据,如传输电动车的电池荷电情况等,现有交流充电桩结构设计还存在改进空间,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流充电桩PWM信号收发装置,其目的在于方便产生不同电压幅值的PWM信号,并实现对包含不同电压幅值信号的PWM信号的处理,从而实现提升数据通信的容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交流充电桩PWM信号收发装置,包含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电压幅值调整单元、信号变换单元;所述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包含第一输入输出端、第二输入输出端,还包含若干控制输出端;

所述信号变换单元包含第一MOS管、第二MOS管、滞回比较器、锁存器、与逻辑电路、与非逻辑电路、接地电阻R2与接地电阻R3;

所述电压幅值调整单元包含切换开关S1、限流电阻R1、NPN三极管、基极电阻R4、集电极电阻R5、第三MOS管以及稳压参数互不相同的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

所述NPN三极管的基极经基极电阻R4与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的其中一个控制输出端单独相连;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交流充电桩PWM信号收发装置的直流参考地端相连,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经集电极电阻R5与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的直流供电端相连,且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三MOS管的源极、第二MOS管的漏极、第一MOS管的漏极、滞回比较器的输入端相互并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切换开关的开关切换端对应相连,切换开关的开关公共端与第三MOS管的漏极相连,并经限流电阻R1连接至交流充电桩PWM信号收发装置的直流参考地端;

第一MOS管的源极、第二MOS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一输入输出端、第二输入输出端一一对应相连;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至与非逻辑电路的输出端;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至与逻辑电路的输出端;与非逻辑电路、与逻辑电路的其中一个输入端相互并接后连接至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的其中两个控制输出端经锁存器后分别独立连接至与非逻辑电路、与逻辑电路的输入端;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第二输入输出端分别经接地电阻R3,接地电阻R2连接至交流充电桩PWM信号收发装置的直流参考地端。

本实用新型在发送PWM波形时,通过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发送信号,经锁存器后,确定只选择第一MOS管或第二MOS管导通,当第三MOS管导通时,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及切换开关被短路,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发出的信号幅值电压不变;当第三MOS管不通,切换开关S1选择连接稳压二极管D1或稳压二极管D2后则信号幅值会被相应的限制到对应的电压;通过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对NPN三极管的反逻辑控制,实现第三MOS管的快速动作,即可发出能够同时包含不同电压幅值PWM信号,利用这个特性,能够提升PWM信号的容量,即将两种或三种幅值的PWM信号同时发出;

在准备接收同时包含两种幅值的PWM信号时,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预先发出信号,使得锁存器输出到与逻辑电路、与非逻辑电路的输入均为1,滞回比较器的元件参数设计使其翻转电压的高侧电压大于PWM信号中幅值较小的电压,由此只在信号中最大幅值的电压来临时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翻转或变化。当PWM数据传输时最高幅值信号的电压来临时,滞回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则经过与逻辑电路、与非逻辑电路后,第二MOS管导通,第一MOS管断开,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输出端接收到PWM信号的高电平;当PWM数据传输时弱幅值信号的电压来临时,由于小于滞回比较器的翻转电压,滞回比较器输出低电压,经过与逻辑电路、与非逻辑电路后,第二MOS管断开,第一MOS管导通;此时,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输出端由于经电阻接地,为低电平,而第一输入输出端则能正常接收并识别弱幅值的PWM信号。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⑴、既能发送同时包含不同电压幅值的PWM信号,也能接收并分辨同时包含不同电压幅值的PWM信号,增加了PWM信号的传输容量;

⑵、通过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与锁存器的控制,能够实现数据通路的选择与切换,灵活性更高,也增加了数据传输通路的冗余度,使用可靠性与可替换性都得到加强;

⑶、在保持通信的同时具备保护作用,传统的二极管保护电路无法实现双向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一种交流充电桩PWM信号收发装置,如图1所示,包含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电压幅值调整单元、信号变换单元;所述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包含第一输入输出端t1、第二输入输出端t2,还包含控制输出端t3-t5;所述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包含ARM嵌入式处理器、FPGA中的其中一种;一方面引脚多,便于方案扩展与实现,另一方面,对应连接的晶振频率高,有利于提升传输的数据容量;

所述信号变换单元包含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滞回比较器A1、锁存器La1、与逻辑电路U2、与非逻辑电路U3、接地电阻R2与接地电阻R3;

所述电压幅值调整单元包含切换开关S1、限流电阻R1、NPN三极管Q4、基极电阻R4、集电极电阻R5、第三MOS管Q3以及稳压参数互不相同的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

所述NPN三极管Q4的基极经基极电阻R4与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t5单独相连;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交流充电桩PWM信号收发装置的直流参考地端相连,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经集电极电阻R5与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的直流供电端相连,且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三MOS管Q3的栅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三MOS管Q3的源极、第二MOS管Q2的漏极、第一MOS管Q1的漏极、滞回比较器A1的输入端相互并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切换开关S1的开关切换端对应相连,切换开关S1的开关公共端与第三MOS管Q3的漏极相连,并经限流电阻R1连接至交流充电桩PWM信号收发装置的直流参考地端;所述切换开关S1包含模拟开关、继电器的其中一种,以便于控制,控制端也可与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相连。

第一MOS管Q1的源极、第二MOS管的源极Q2分别与第一输入输出端t1、第二输入输出端t2一一对应相连;第一MOS管Q1的栅极连接至与非逻辑电路U2的输出端;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至与逻辑电路的输出端;与非逻辑电路U2、与逻辑电路U3的其中一个输入端相互并接后连接至滞回比较器A1的输出端;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的其中两个控制输出端t3、t4经锁存器La1后分别独立连接至与非逻辑电路U2、与逻辑电路U3的输入端;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输出端t1、第二输入输出端t2分别经接地电阻R3,接地电阻R2连接至交流充电桩PWM信号收发装置的直流参考地端。

上述交流充电桩PWM信号收发装置还包含信号发送驱动单元、信号接收调压单元、驱动电源、第一收发控制开关,第二收发控制开关;其中,信号发送驱动单元包含放大倍数大于1的线性放大器,可采用同相放大器与射极跟随器,同相放大器的输入端作为信号发送驱动单元的输入端,同相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相连,射极跟随器的输出端作为信号发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同相放大器、射极跟随器的供电端经过第一收发控制开关与驱动电源相连;信号接收调压单元包含放大倍数小于1的线性放大单元,可采用反相放大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作为信号接收调压单元的输入端,反相放大器的输出作为信号接收调压单元的输出端;反相放大器的供电端经过第二收发控制开关与驱动电源相连;由此,信号发送驱动单元发出的信号与信号接收调压单元接受的信号整体上为反相逻辑关系,便于控制单元的信号识别与纠错处理;通过放大倍数的参数设计与驱动电源的大小选择,能够方便的在较宽范围内提供数据通信的电压逻辑,也增加了数据通信的驱动能力;信号发送驱动单元的供电端经第一收发控制开关与驱动电源相连,信号接收调压单元的供电端经第二收发控制开关与驱动电源相连;信号发送驱动单元的输入、信号接收调压单元的输出相互并接至滞回比较器的输入端;信号发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接收调压单元的输入相互并接至车辆充电线中的CP线;第一收发控制开关、第二收发控制开关的控制端分别同与逻辑电路、与非逻辑电路连接至锁存器的输入端对应连接;通过PWM信号收发控制单元的输出,可使得第一收发控制开关、第二收发控制开关同时只有其中一个开关导通,从而避免PWM信号发送与PWM信号接收时对通信线路的挤占;另一方面,通过第一收发控制开关、第二收发控制开关的开关导通控制,使得任一时间只有信号发送驱动单元或信号接收调压单元能够正常工作,从而在保持通信的同时具备保护作用,而传统的二极管保护电路则无法实现双向通信。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