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2291发布日期:2019-01-13 17:1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通常,手机保护壳由硬质塑胶或者软质塑胶或者分段式的金属制成。该三种形式的手机保护壳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由硬质塑胶制成的手机保护壳,由于是硬质塑胶,手机装入手机保护壳后,取出极为麻烦;由软质塑胶制成的手机保护壳,该手机保护壳长时间使用后,手机保护壳容易发生变形,不美观;由分段式金属制成的手机保护壳,在手机装入的过程中容易对手机造成刮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机保护壳,用以解决现有的硬质塑胶手机保护壳手机取出不方便、软质塑胶手机保护壳不美观以及金属手机保护壳容易对手机造成刮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胶框,所述胶框包括底框以及凸设于所述底框之三个边缘的塑胶侧框;

胶衬,所述胶衬的一端与所述塑胶侧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胶衬的另一端与所述塑胶侧框的另一端卡扣连接;以及

金属框,所述金属框包括分体成型的金属侧框和第一金属段,所述金属侧框的内壁粘接于所述塑胶侧框的外壁,所述第一金属段的内壁粘接于所述胶衬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胶框与所述胶衬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塑胶侧框与所述胶衬卡扣连接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胶衬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台卡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塑胶侧框与所述胶衬卡扣连接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一个第一凸起,所述金属侧框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凸起远离所述胶衬的一侧,所述胶衬与所述塑胶侧框卡扣连接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一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一金属段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凸起远离所述塑胶侧框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胶衬与所述塑胶侧框可转动连接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金属侧框另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一金属段另一端的端面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三凸起相对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金属侧框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金属部、第二金属部和第三金属部,所述第三金属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金属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金属部的一端,所述第一金属部靠近所述第三金属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金属部靠近所述第三金属部的一端分别开设一通孔,所述塑胶侧框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各设置一凸部,所述凸部嵌设于所述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底框与所述胶衬配合的边缘凸设至少一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胶衬的内壁设置有数量与所述第二延伸部数量一致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台卡设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所述塑胶侧框的厚度为0.7±0.1mm;且/或,

所述胶衬的厚度为0.7±0.1mm;且/或,

所述金属框的厚度为0.3±0.1mm。

优选地,所述手机保护壳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固定于所述底框远离所述塑胶侧框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背板为钢化玻璃板或者塑胶板中的一种。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保护壳通过在金属框的内壁设置有胶框和胶衬,手机保护壳使用时,胶框和胶衬同手机进行接触,不会对手机造成刮伤,同时,通过设置金属框使得手机保护壳整体较为美观,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此外,通过设置胶衬的一端与塑胶侧框的一端紧固连接,胶衬的另一端与塑胶侧框的另一端卡扣连接,这样方便手机装入手机保护壳或者从手机保护壳中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保护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保护壳的打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保护壳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所示的胶衬的一端的内壁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所示的金属侧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3中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所示的胶框和胶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E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F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保护壳爆炸示意图构;

图14为图13中所示的金属侧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中G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壳10,包括胶框11、胶衬12和金属框13,胶框11包括底框111以及凸设于底框111之三个边缘的塑胶侧框112,胶衬12的一端与塑胶侧框11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胶衬12的另一端与塑胶侧框112的另一端卡扣连接,金属框13包括分体成型的金属侧框131和第一金属段132,金属侧框131的内壁粘接于塑胶侧框112的外壁,第一金属段132的内壁粘接于胶衬12的外壁。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金属框13的内壁设置有胶框11和胶衬12,手机保护壳10使用时,胶框11和胶衬12同手机进行接触,不会对手机造成刮伤,同时,通过设置金属框13使得手机保护壳10整体较为美观,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此外,通过设置胶衬12的两端与塑胶侧框112的两端卡扣连接,这样方便手机装入手机保护壳10或者从手机保护壳10中取出。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掰动胶衬12实现胶衬12的一端与塑胶侧框11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胶框11和胶衬12由TPU(Thermoplastic Urethane聚氨酯)软胶制成。优选地,胶框11与胶衬12一体成型。

优选地,塑胶侧框112的厚度为0.7±0.1mm;且/或,胶衬12的厚度为0.7±0.1mm;且/或,金属框13的厚度为0.3±0.1mm。以该设计方式,使得塑胶侧框112、胶衬12以及金属框13整体形成的厚度较薄,手机装置手机保护壳10时较为美观,同时,设计较薄的金属框13使得手机保护壳10的整体的重量较轻,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优选地,金属框13为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金属框。不锈钢材质制成的金属框13较为时尚精美。

优选地,塑胶侧框112与胶衬12卡扣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各设置有第一延伸部113,第一延伸部113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凸台1131,胶衬12两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凹槽121,第一凸台1131卡设于第一凹槽121中。胶衬12的一端通过第一凸台1131与第一凹槽121的配合同塑胶侧框112的一端卡扣连接。

优选地,塑胶侧框112与胶衬12卡扣连接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一个第一凸起1121,金属侧框131一端的端面抵接于第一凸起1121远离胶衬12的一侧,胶衬12与塑胶侧框112卡扣连接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一个第二凸起122,第一金属段132一端的端面抵接于第二凸起122远离塑胶侧框112的一侧。以该设计方式,金属侧框131一端的端面与第一金属段132一端的端面是间隔设置的,金属侧框131和第一金属段132不会形成完整的金属框,不会对手机的信号形成屏蔽,使得装入手机保护壳10的手机能够保持较好的信号。

优选地,第一凸起1121为条形,第一凸起1121从塑胶侧框112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第一凸起1121的厚度与金属侧框131的厚度一致。优选地,第二凸起122为条形,第二凸起122从胶衬12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第二凸起122的厚度与第一金属段132的厚度一致。

优选地,胶衬12与塑胶侧框112紧固连接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第三凸起(图未示),金属侧框131另一端的端面和第一金属段132另一端的端面分别抵接于第三凸起相对的两侧。

请一并参阅图3、图7-9,优选地,金属侧框13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金属部1311、第二金属部1312和第三金属部1313,第三金属部1313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金属部1311和第二金属部1312,第一金属部1311靠近第三金属部1313的一端和第二金属部1312靠近第三金属部1313的一端分别开设一通孔1314,塑胶侧框112对应通孔1314的位置各设置一凸部1122,凸部1122嵌设于通孔1314中。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金属侧框131上开设该通孔1314,不会对手机的天线形成完全屏蔽,使得装入该手机保护壳10的手机可以在通孔1314处进行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保持较好的信号。

请参阅图10-12,优选地,底框111与胶衬12配合的边缘凸设至少一第二延伸部114,第二延伸部114与胶衬12配合的面设置有第二凸台1141,胶衬12的内壁设置有数量与第二延伸部114数量一致的第二凹槽123,第二凸台1141卡设于第二凹槽123中。以该设计方式,当胶衬12和塑胶侧框112卡扣连接时,胶衬12和底框111也能形成较为紧密的连接,从而使得手机保护壳10整体更为紧密。

请再次参阅图1,优选地,手机保护壳10还包括背板14,背板14固定于底框111远离塑胶侧框112的一侧。优选地,背板14为钢化玻璃板或者塑胶板中的一种。

请参阅图13-15,在其他实施例中,金属侧框231包括分体成型的第二金属段2311、第三金属段2312以及第四金属段2313,塑胶侧框212包括设置于底框211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框部2121和第二侧框部2122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框部2121的一端和第二侧框部2122的一端连接的第三侧框部2123,第二金属段2311的内壁粘接于第一侧框部2122的外壁,第三金属段2312的内壁粘接于第二侧框部2123的外壁,第四金属段2313的内壁粘接于第三侧框部2124的外壁。

优选地,第一侧框部2121之靠近第三侧框部2123的端部外壁凸设有一个第四凸起2124,第二金属段2311的端面以及第四金属段2313的端面分别抵接于第四凸起2124相对的两侧。以该设计方式,第二金属段2311的端面以及第四金属段2313的端面是间隔设置的,不会对手机的信号形成屏蔽,使得装入手机保护壳10的手机能够保持较好的信号。

优选地,塑胶侧框212于第二侧框部2122与第三侧框部2123相连接处的外壁凸设有第五凸起(图未示),第三金属段2312的端面以及第四金属段2313的端面分别抵接于第五凸起相对的两侧。以该设计方式,第三金属段2312的端面以及第四金属段2313的端面是间隔设置的,不会对手机的信号形成屏蔽,使得装入手机保护壳10的手机能够保持较好的信号。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