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的盖板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0652发布日期:2018-12-25 20:4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静电的盖板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静电的盖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手机、IPAD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更薄,更长的续航能力,更实用的操作系统是现在的发展趋势。移动终端IC功能越强大而会更加脆弱,对静电的防护要求就更加严格,既要加强整机对静电的防护,同时显示屏自身的防静电能力也要不断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能提升整机静电能力防护,又能提升显示屏静电能力防护的防静电的盖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防静电的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和固定覆盖在盖板本体下端面的高阻膜层。

优选地,所述高阻膜层通过溅射或者涂布或者粘贴的方式固定在盖板本体的下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盖板本体具有中间显示区和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盖板本体与高阻膜层之间还具有遮光油墨层,所述遮光油墨层形成在非显示区。

优选地,所述高阻膜层覆盖在盖板本体的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一种防静电的移动终端,包括上述所述的防静电的盖板组件,还包括导电结构,所述盖板组件的高阻膜层与导电结构导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盖板组件下方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引出有第一FPC,所述导电结构与第一FPC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结构为第二FPC,所述第二FPC与第一FPC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金属中框,所述高阻膜层通过导电结构与金属中框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结构为导电双面粘。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将高阻膜层设置在盖板本体上,高阻膜层可使盖板组件所覆盖区域的静电快速疏导释放;

2、通过在盖板本体上设置高阻膜层,能同时加快盖板组件和显示屏的静电释放。且由于盖板组件比显示屏的尺寸大,将高阻膜层设置在盖板本体上,可使显示屏尺寸外的区域的静电也能快速释放,实现整机的静电能力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防静电的盖板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防静电的盖板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防静电的移动终端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防静电的移动终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静电的盖板组件100,呈扁平的长方体形,其端面面积最大的侧面(图中所示方位为上端面和下端面)具有显示区AA和显示区AA外围的非显示区 。所述盖板组件100包括盖板本体1,盖板本体1的材质优选为玻璃材质,更优地,盖板本体1采用有机玻璃。所述盖板本体1的下端面固定覆盖有高阻膜层2,所述高阻膜层2优选覆盖在盖板本体1的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通过将高阻膜层2设置在盖板本体1上,再通过导电结构导通高阻膜层2使盖板组件100所覆盖区域的静电快速疏导释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本体1与高阻膜层2之间还设有遮光油墨层3,所述遮光油墨层3形成在非显示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高阻膜层2通过溅射或者涂布或者粘贴的方式固定在盖板本体1的下端面上。其具体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已有手段,优选当高阻膜层2固定在盖板本体1上后与遮光油墨层3一起形成盖板组件100时,所述盖板组件100的下端面平整,以提升盖板组件100的性能和外观简洁大方。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高阻膜层2的材质优选为三氧化二锑和氧化锡的混合物,所述三氧化二锑和所述氧化锡的质量比为40:60。防静电效果好,抗干扰性能强,透光率可达到99%以上。

本实施例所述的盖板组件可以是触控用的盖板组件,也可以是外挂式触摸屏用的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用于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静电的移动终端,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盖板组件100,还包括导电结构200,所述盖板组件100的高阻膜层2与导电结构200导通连接。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盖板组件100下方的显示屏400和背光组件500,所述显示屏400用以为移动终端提供图像显示,所述背光组件500用以为显示屏400提供背光照射,所述盖板组件100、显示屏400和背光组件500均被容纳固定在中框600内,所述显示屏400引出有第一FPC410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连接,所述导电结构200与第一FPC410电连接实现高阻膜层2的静电释放功能。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盖板本体1上设置高阻膜层2,能同时加快盖板组件100和显示屏400的静电释放。且由于盖板组件100比显示屏400的尺寸大,将高阻膜层2设置在盖板本体1上,可使显示屏尺寸外的区域的静电也能快速释放,实现整机的静电能力防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结构200为第二FPC,所述第二FPC与第一FPC410电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中框600为金属中框600,所述高阻膜层2通过导电结构200与金属中框600电连接,由于金属中框600为导电材质(如铁、铝合金等),将高阻膜层2与金属中框600电连接同样能实现高阻膜层2的静电释放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结构200为导电双面粘或者其它导电材料,优选为导电双面粘。

具体地,所述中框600具有底板和由底板外周向上弯折的侧板,所述侧板的上端面内侧向下沉设有台阶,所述盖板组件100设有高阻膜层2的一端面通过导电结构200固定在台阶上实现高阻膜层2与金属中框600的导通作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