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前壳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8054发布日期:2019-02-19 18:28阅读:38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前壳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外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手机前壳组件。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手机制造业发展迅速,各大手机厂商市场竞争激烈,尤其对手机壳体的要求更高。

目前,手机前壳组件一般包括五金连接件和模内注塑的塑胶壳体,注塑后,五金连接件与塑胶壳体结合为一体结构。现有手机前壳组件的五金连接件大多为压铸件,需开压铸模具,模具复杂,生产过程中需多次冲裁、打模、钻孔、攻牙,工序多,产能低,成本高,压铸过程中的高温、冲裁与打模时产生大量粉尘,工作环境恶劣,在压铸生产过程中,因工艺的波动,产品尺寸、平面度也容易产生波动,导致五金连接件在模内注塑时有局部结构与模具不匹配产生压模的风险;而且在结构薄弱的地方受一定的弯折冲击时,易断裂,或者材质重,不容易减轻整机的重量;现有五金连接件在空气中还易氧化,通常表面需作钝化处理,而钝化后导电连接位又需增加镭雕才能有好的导电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更稳固、质量更轻、强度更大、生产工艺更简化、生产效率更高和制造成本更低的手机前壳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手机前壳组件,包括塑胶壳体和五金连接片,五金连接片在注塑模内与塑胶壳体结合为一体结构,五金连接片为铝片,铝片边角裁切有缺口,铝片周边均向上折弯,在铝片的折弯处设有过胶孔。

优选的,上述五金连接片上设有通孔,在通孔中铆接有钢螺母。

优选的,上述钢螺母与五金连接片铆接处为齿状。

优选的,上述铝片厚度为0.4-0.6m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本实用新型手机前壳组件结构设计合理,五金连接片采用铝片,并且将铝片周边折弯,以及铝片的折弯处设置过胶孔,既保证了五金连接片的强度以及塑胶壳体和五金连接片的连接稳固性,又可以使手机整机质量更轻、厚度更薄、强度更大,还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螺母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附图4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塑胶壳体 2五金连接片 21缺口 22过胶孔 23通孔 3钢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

如附图1-5所示,一种手机前壳组件,包括塑胶壳体1和五金连接片2,塑胶壳体1注塑时,五金连接片2置于注塑模内,五金连接片2在注塑模内与塑胶壳体1结合为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五金连接片2为表面硬度较高的铝片,铝片厚度为0.4-0.6mm铝片比重轻、比强度高,更能满足整机结构设计轻、薄的效果,铝片采用片材冲压成型,铝片生产过程中不存在高温压铸,不存在多次的冲裁、打磨,工艺简单,生产工作环境较好,而且能够使用连续模生产,生产效率高,铝片散热也快,能减少手机整机中散热膜的用量,甚至取消散热膜,大大降低成本。而在铝片的边角裁切有缺口21,铝片周边均向上折弯,周边包塑塑胶材料,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铝片的强度与钢性;在铝片的折弯处设有过胶孔22,塑胶壳体1注塑时,塑胶流入过胶孔22中,从而铝片通过过胶孔22与塑胶壳体1紧密咬合在一起,防止了铝片与塑胶壳体1受外力时不轻易驳离,提高了塑胶壳体1和五金连接片2的连接稳固性。

另外,在五金连接片2上设有通孔23,在通孔23中铆接有钢螺母3,在铝片上铆接钢螺母3,铝片表面无需钝化处理,工艺更简单,成本更低;钢螺母3与五金连接片2的铆接处为齿状,齿状结构硬挤压入铝片内,使钢螺母3相对铝片能承受一定的转动力与拉拔力,从而使钢螺母3与五金连接片2连接更稳固,为手机内部其他配件与钢螺母3的连接更有保障。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相同构思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