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7632发布日期:2019-01-22 23:2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行业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动圈音膜组件的生产方式为人工使用治具作业,作业员将膜片与音圈分别装入不同治具后,使用点胶机对膜片点中心胶,接着,将膜片治具与音圈治具扣合后,经UV灯固化,然后,将音圈治具取下(此时音圈与膜片已经固定在膜片治具上),作业员对音圈引线进行弯线及固定点胶,最后,对音圈引线弯线轨迹点白油作业。

现有手工作业方式,所需人力多,生产效率低(平均175PCS/H),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其中音圈弯线对作业员操作熟练度要求高、耗时长、且一致性差、批量生产尤为困难,导致产品的品质参差不齐,是目前动圈音膜组件生产的瓶颈所在。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产品品质的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其包括自动弯线机构,所述自动弯线机构包括伸缩气缸、第一电机、连杆、挡臂、音膜承座旋转机构、夹爪气缸及与该夹爪气缸连接的一对夹爪,所述伸缩气缸能够驱动第一电机与连杆上下移动,所述第一电机能够驱动连杆旋转,所述连杆连接在第一电机与挡臂之间,所述挡臂固定于连杆底端,能够跟随连杆上下移动,用以进入及退出动圈音膜组件,所述音膜承座旋转机构包含第二电机及用以定位动圈音膜组件的音膜承座,所述第二电机能够驱动音膜承座带动圈音膜组件与挡臂同步旋转,用以促使音圈的引线支撑于挡臂上发生弯折,所述音膜承座能够移动于挡臂下方,所述夹爪气缸能够驱动该对夹爪夹住引线后再后退,促使引线弯折过程中保持有张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还包括转盘机构,所述音膜承座旋转机构固定于转盘机构上,能够沿一圆周线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还包括膜片上料机构,用以将膜片传送至音膜承座旋转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还包括位于音膜承座旋转机构移动路线上的点中心胶机构,用以将胶水涂布于膜片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还包括位于音膜承座旋转机构移动路线上的音圈组装机构,用以将音圈组装于膜片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还包括位于音膜承座旋转机构移动路线上的点引线胶机构,将引线固定于悬浮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还包括位于音膜承座旋转机构移动路线上的点白油机构,用以将白油覆盖在引线的弯折部上而将弯折部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还包括位于音膜承座旋转机构移动路线上的自动下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音膜承座旋转机构设置有至少七个,间隔布置在圆盘机构周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一对夹爪的对接面处设有凹槽及固定于凹槽内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部分表面露出于对接面。

本实用新型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利用自动弯线机构实现动圈膜片组件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弯线、点胶,解决人工弯线操作困难、耗时长、一致性差等问题,并大大的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客户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的自动弯线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的自动弯线机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动圈音膜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动圈音膜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的自动弯线机构开始进行弯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的自动弯线机构完成弯线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100,用以完成动圈音膜组件200的膜片201与音圈202的组装及加工,膜片201包括用以提供振动功能的基体203、围设于基体203外围的悬浮边204及形成于基体203与悬浮边204之间的收容空间205,音圈202包括主体207及从主体207向外侧延伸出的引线208,引线208具有位于收容空间205内的弯折部209,弯折部209的形状跟动圈音膜组件200的音质息息相关。

本实用新型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100包括转盘机构10、膜片上料机构20、点中心胶机构30、音圈组装机构40、自动弯线机构50、点引线胶机构60、点白油机构70及自动下料机构80。膜片上料机构20、点中心胶机构30、音圈组装机构40、自动弯线机构50、点引线胶机构60、点白油机构70及自动下料机构80沿圆周线依序环绕的布置在转盘机构10外侧。

转盘机构10通过电力控制,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膜片上料机构20用以将膜片201传送至自动弯线机构50的音膜承座旋转机构55上,后面会描述音膜承座旋转机构55的结构。

点中心胶机构30用以将胶水涂布于膜片201基体203上。

音圈组装机构40用以将音圈202组装于膜片201上,音圈202主体207位于收容空间205内,与膜片201基体203通过胶水粘贴在一起。

自动弯线机构50包括伸缩气缸51、第一电机52、连杆53、挡臂54及音膜承座旋转机构55,伸缩气缸51用以驱动第一电机52与连杆53上下移动,连杆53连接在第一电机52与挡臂54之间,挡臂54固定于连杆53底端,能够跟随连杆53上下移动,实现进入及退出膜片201的收容空间205。

音膜承座旋转机构55沿转盘机构10外圆周边缘间隔布置有至少七个,便于膜片上料机构20、点中心胶机构30、音圈组装机构40、自动弯线机构50、点引线胶机构60、点白油机构70及自动下料机构80可以同时工作,每一音膜承座旋转机构55包含第二电机551及用以定位膜片201的音膜承座552,第二电机551通过皮带传动,驱动音膜承座552带动膜片201旋转,音膜承座552位于挡臂54下方。

自动弯线机构50还包括夹爪气缸57及与夹爪气缸57连接的一对夹爪58,该对夹爪58在夹爪气缸57的驱动下能够张开与合拢。该对夹爪58的对接面处设有凹槽581及固定于凹槽581内的圆柱体582,圆柱体582的部分表面露出于对接面,如此设计,可以增加夹爪58对音圈202引线208的夹持面积。

自动弯线机构50还包括压线气缸591及在压线气缸591驱动下可以上下移动的压块592。

点引线胶机构60用以将胶水滴在膜片201悬浮边204上,将引线208固定于悬浮边204。

点白油机构70用于将白油覆盖在引线208弯折部209上,固定住弯折部209,防止弯折部209发生变形。

自动下料机构80用于将动圈音膜组件200取出。

本实用新型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100工作时,按如下步骤进行:

1.转盘机构10旋转,膜片上料机构20将膜片201传送至音膜承座旋转机构55上;

2.音膜承座旋转机构55跟随转盘机构10沿圆周线移动至点中心胶机构30位置处,点中心胶机构30完成在膜片201上点胶的动作;

3.音膜承座旋转机构55移动至音圈组装机构40位置处,音圈组装机构40将音圈202组装固定于膜片201基体203上,引线208伸出膜片201外部;

4.音膜承座旋转机构55移动至自动弯线机构50位置处,伸缩气缸51驱动挡臂54伸入膜片201收容空间205内;

5.夹爪气缸57驱动夹爪58夹住引线208后再后退,使引线保持一定的张力;

6.第一电机51驱动挡臂54旋转,同时第二电机551驱动音膜承座552带动膜片201同步旋转,把引线208弯曲成所需角度,引线208形成有位于收容空间205内的弯折部209,压线气缸58驱动压块59向下抵压固定住引线208,挡臂54返回,夹爪58松开,完成动圈音膜组件200自动弯线,弯线角度、引线出线位置可以调试,不再局限于载具本身形状,满足动圈音膜组件200多种型号需求;

7.音膜承座旋转机构55移动至点引线胶机构60,点引线胶机构60将胶水滴在悬浮边204上,将引线208固定于悬浮边204;

8.音膜承座旋转机构55移动至点白油机构70点白油机构70将白油覆盖在引线208弯折部209,防止弯折部209发生变形;

最后,音膜承座旋转机构55移动至自动下料机构80位置处,将动圈音膜组件200取出。

本实用新型动圈音膜组件自动加工设备100通过各机构的巧妙配合,实现动圈膜片组件200生产的自动弯线、点胶,解决人工弯线操作困难、耗时长、一致性差等问题,并大大的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客户需求。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