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航测无人机的相机平台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2467发布日期:2019-01-15 22:2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航测无人机的相机平台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航测无人机的相机平台外壳。



背景技术:

全画幅相机机身较重,加上其搭配的全画幅镜头,单个相机重量达750g左右。如果直接将5个相机进行组装,总重将超过4kg,这对测绘无人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接受的载荷。因此,缩减相机体积和重量,满足无人机搭载的需求最为关键。为此,将多个镜头与一套照相系统组装形成全画幅摄像系统,相对于直接将5个相机组装,极大地精简了结构,减轻了重量,即使与传统750g全画幅相机相比,质量也更轻,可以很好地满足测绘无人机的载荷。但是,目前还没有较好的外壳可以搭载该套全画幅摄像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航测无人机的相机平台外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航测无人机的相机平台外壳,包括用于放置相机的盖板、将相机机身罩住的机身护壳以及固定相机镜头的镜头护壳;所述盖板采用碳纤维板,盖板上设有开关按键操作孔、电源控制按键操作孔和相机控制按键操作孔。

可选地,所述机身护壳采用光敏树脂材料。

可选地,所述镜头护壳为棱台状,镜头护壳的顶面和各个侧面上均设有镜头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镜头护壳为正棱台状。

可选地,所述镜头护壳为正四棱台状。

可选地,所述镜头护壳采用光敏树脂材料。

可选地,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减震装置的第一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相机支架的第二连接孔。

其中,机身护壳用于放置相机机身,与机身相连的各镜头则置于镜头护壳的镜头安装孔中,可以很好地适配安装全画幅成像系统,且机身护壳和镜头护壳分体设计,便于拆装;盖板采用碳纤维材质,重量轻并能保证足够强度,盖板上设有开关按键操作孔、电源控制按键操作孔和相机控制按键操作孔,以方便从盖板外操作开关按键、电源按键和相机控制按键;盖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以方便连接安装减震装置,盖板上还设有第二连接孔,以方便连接安装相机支架,利用相机支架固定机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航测无人机的相机平台外壳,通过盖板和机身护壳,安装保护机身,通过镜头护壳安装保护与机身相连的多个镜头,可以很好地适配安装全画幅成像系统;盖板采用碳纤维材质,重量轻并能保证足够强度,机身护壳和镜头护壳均采用光敏树脂材料,重量轻并能保证足够强度且成本低;本平台外壳整体结构设计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且可很方便地安装和调试相机,能够很好地满足测绘无人机的载荷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机身护壳与盖板的装配图;

图2是镜头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镜头护壳翻转18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机身护壳、盖板以及镜头护壳的装配图;

图6是平台外壳装置与相机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一种用于航测无人机的相机平台外壳,包括用于放置相机的盖板1、将相机机身罩住的机身护壳2以及固定相机镜头4的镜头护壳3;所述盖板1采用碳纤维板,盖板1上设有开关按键操作孔、电源控制按键操作孔和相机控制按键操作孔。

所述机身护壳2采用光敏树脂材料。

所述镜头护壳3为棱台状,镜头护壳3的顶面和各个侧面上均设有镜头安装孔31。

可选地,所述镜头护壳3为正棱台状。

所述镜头护壳3为正四棱台状。

所述镜头护壳3采用光敏树脂材料。

所述盖板1上设有用于安装减震装置的第一连接孔。

所述盖板1上设有用于安装相机支架的第二连接孔。

平台外壳包括盖板1、机身护壳2和镜头护壳3三个部分。其中盖板1起到连接相机支架和减震机构的作用,由于其承受了相机及相机支架的重量,需要有足够的强度,盖板采用碳纤维板,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同时,还能减轻重量;盖板1上留有开关按键操作孔、电源控制按键操作孔和相机控制按键操作孔,以方便操作,盖板1中间还设有四个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均为螺丝孔,第一连接孔与内部支架通过轻质铝柱连接固定,盖板1边缘均匀分布四个第二连接孔,以用于连接安装减震装置,减震装置通过第二连接孔安装在盖板1底部;机身护壳2和镜头护壳3分开设计,一是便于加工,二是易于后期安装。

由于盖板1承受了相机和支架的重量,机身护壳2和镜头护壳3的强度要求不高,但是为了保证意外情况下相机和镜头的安全,以及减轻重量,机身护壳2和镜头护壳3可以采用玻璃钢或者碳纤维材料,其韧性好,不易损坏。但由于玻璃钢或者碳纤维材料的加工涉及模具制造,价格十分昂贵,只适合于批量加工,在权衡性能要求和经济性两方面的因素后,机身护壳2和镜头护壳3可采用光敏树脂材料,在工业级3D打印机中成型后,通过打磨抛光和上漆两道工序,完成最终的产品加工。

具体地,机身护壳2用于放置相机机身,与机身相连的各镜头则置于镜头护壳3的镜头安装孔中,可以很好地适配安装全画幅成像系统,且机身护壳2和镜头护壳3分体设计,便于拆装;盖板1采用碳纤维材质,重量轻并能保证足够强度,盖板1上设有开关按键操作孔、电源控制按键操作孔和相机控制按键操作孔,以方便从盖板1外操作开关按键、电源按键和相机控制按键;盖板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以方便连接安装减震装置,盖板1上还设有第二连接孔,以方便连接安装相机支架,利用相机支架固定机身。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