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数字麦克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3385发布日期:2019-04-29 12:32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弧形数字麦克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麦克风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弧形数字麦克风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数字麦克风阵列采用在同一块印制电路板排列而成,由于印制电路板不能随意弯曲,当装入弧形结构件内部时,麦克风上拾音孔无法贴合结构件上拾音孔,导致识别率降低甚至无法识别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适应弧面结构的弧形数字麦克风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弧形数字麦克风结构,包括多组麦克风小板、小板固定件、主控PCB板以及弧形外壳,多组麦克风小板沿小板固定件的边缘位置固定在小板固定件上,所述小板固定件设置在主控PCB板与弧形外壳之间,所述弧形外壳的内表面设有多组与麦克风小板相适配的定位孔。

其中,所述弧形数字麦克风结构上还设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一面与麦克风小板相接触,所述硅胶垫的另一端与弧形外壳的定位孔相接触。

其中,所述麦克风小板包括mic-PCB板以及支撑架,所述mic-PCB板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与小板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mic-PCB板包覆在硅胶垫内。

其中,所述硅胶垫上设有保护mic-PCB板不被压坏的方形槽,所述mic-PCB板容置在方形槽内。

其中,所述小板固定件的形状与弧形外壳形状相匹配,且所述小板固定件的边缘位置设有多处便于固定支撑架的耳座,所述耳座与小板固定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支撑架可拆卸固定在耳座上。

其中,该弧形数字麦克风结构还包括主板固定板,所述主控PCB板固定在主板固定板内,所述主控PCB板上设有便于小板固定板固定的限位槽,所述小板固定板可拆卸固定在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数字麦克风结构,将数字麦克风进行分体设计,每个数字麦克风设计为一个麦克风小板,然后利用排线将麦克风信号集中传送到主控PCB板中。本实用新型的多组麦克风小板分别固定在小板固定件的不同位置,只需要小板固定件的形状与弧形外壳形状匹配,即可将数字麦克风充分贴合在弧形外壳的内表面,识别率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数字麦克风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数字麦克风结构的麦克风小板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麦克风小板 11、小板固定件

12、主控PCB板 13、弧形外壳

14、硅胶垫 15、主板固定板

101、mic-PCB板 102、支撑架

111、耳座 141、方形槽

15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弧形数字麦克风结构,包括多组麦克风小板10、小板固定件11、主控PCB板12以及弧形外壳13,多组麦克风小板10沿小板固定件11的边缘位置固定在小板固定件11上,小板固定件11设置在主控PCB板12与弧形外壳13之间,弧形外壳13的内表面设有多组与麦克风小板10相适配的定位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数字麦克风结构,将数字麦克风进行分体设计,每个数字麦克风设计为一个麦克风小板10,然后利用排线将麦克风信号集中传送到主控PCB板12中。本实用新型的多组麦克风小板10分别固定在小板固定件11的不同位置,只需要小板固定件11的形状与弧形外壳13形状匹配,即可将数字麦克风充分贴合在弧形外壳13的内表面,识别率得到保证。

在本实施例中,麦克风小板10包括mic-PCB板101以及支撑架102,mic-PCB板101固定在支撑架102上,支撑架102与小板固定件11固定连接,mic-PCB板101包覆在硅胶垫14内。

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数字麦克风结构上还设有硅胶垫14,硅胶垫14的一面与麦克风小板10相接触,硅胶垫14的另一端与弧形外壳13的定位孔相接触。硅胶垫14上设有保护mic-PCB板101不被压坏的方形槽141,mic-PCB板101容置在方形槽141内。硅胶垫14主要起到抗缓冲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加麦克风小板10固定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小板固定件11的形状与弧形外壳13形状相匹配,且小板固定件11的边缘位置设有多处便于固定支撑架102的耳座111,耳座111与小板固定件11为一体成型结构,支撑架102可拆卸固定在耳座111上。支撑架102与耳座111之间可拆卸,这样在单个数字麦克风出问题时,只用单独更换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该弧形数字麦克风结构还包括主板固定板15,主控PCB板12固定在主板固定板15内,主控PCB板12上设有便于小板固定板固定的限位槽151,小板固定板可拆卸固定在限位槽151内。小板固定板可拆卸固定在限位槽151内,可以方便小板固定板的更换,以适应不同弧度的弧形外壳13。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