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膜、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4219发布日期:2019-07-03 03:1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保护膜、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盖板玻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膜、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屏幕上设置有指纹识别模组,而手机屏幕一般都需要保护膜,保护膜容易导致指纹识别模组接收的指纹检测光线的质量不佳,影响指纹识别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主体部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边缘,所述突出部和所述主体部共同围成凹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主体部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边缘,所述突出部和所述主体部共同围成凹槽,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屏模组和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模组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与所述保护膜相贴合,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对准所述凹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膜、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突出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边缘,利用所述突出部和所述主体部共同围成凹槽,使得所述保护膜形成较大面积的凹陷区,所述保护膜呈现主体部分薄及边沿厚的特征,所述保护膜于上述凹槽所在区域的透光性能增强,所述保护膜既能起保护屏幕的作用,又能提高光线的透过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P-P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护膜100,所述保护膜100包括主体部40和突出部60,所述突出部6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40的边缘,所述突出部60和所述主体部40共同围成凹槽1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保护膜100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

通过所述突出部6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40的边缘,利用所述突出部60和所述主体部40共同围成凹槽10,使得所述保护膜100形成较大面积的凹陷区,所述保护膜100呈现主体部分薄及边沿厚的特征,所述保护膜100于上述凹槽10所在区域的透光性能增强,所述保护膜100既能起保护屏幕的作用,又能提高光线的透过率。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膜100为透光贴膜,可以通过所述保护膜100对电子设备300的屏幕进行保护。所述主体部40位于所述保护膜100的中间位置。所述主体部40大致呈矩形片状,便于提供较大的透光面积。所述凹槽10具有设置于所述主体部40的透光底面12。所述保护膜100具有透光面30。所述透光面3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40背离所述凹槽10一侧。外部光线可以经所述透光底面12传导至所述透光面30。所述保护膜100的主体部分的厚度,即所述主体部40的厚度,等于所述透光底面12与所述透光面30之间的距离。所述突出部60围合于所述主体部40的周侧,即所述突出部60位于所述保护膜100的边沿位置。所述突出部60围合于所述透光底面12的周侧,所述凹槽10形成于所述突出部60和所述透光底面12之间,使得所述保护膜100于所述凹槽10所在区域形成较大面积的凹陷区,所述主体部40即所述保护膜100对应所述凹陷区的部分的厚度较小,即所述保护膜100的主体部分的厚度较小,有利于提高所述保护膜100的主体部分的透光性能;相较于所述主体部40,所述突出部60具有较大的厚度和强度,使得所述保护膜100的边沿部分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以便于起到保护屏幕的作用。从而可以利用所述保护膜100的主体部分覆盖屏幕的指纹识别区域,从而提高指纹检测光线的透过率,保证指纹识别效果。

请参阅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40在所述透光底面12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13,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筋13对所述凹槽10所在的区域补强。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出部60具有包围所述主体部40的外周边缘20。所述外周边缘20包括第一侧边21和相对所述第一侧边21设置的第二侧边22,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23。两个所述侧边23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边21和所述第二侧边22之间。所述凹槽10由所述第一侧边21延伸至所述第二侧边22。从而提高所述凹槽10占据所述保护膜100的比例,使得所述保护膜100可以提供更大面积的高透光区域。所述凹槽10位于两个所述侧边23之间。所述凹槽10分别与两个所述侧边23相间隔。所述主体部40在所述透光底面12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13,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筋13对所述凹槽10所在的区域补强,从而避免所述保护膜100局部厚度减薄而强度下降,使得所述保护膜100兼顾力学性能和透光性能。其中,所述加强筋13的数目可以是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13沿平行所述侧边23的方向并排。所述加强筋13呈长条状,每一所述加强筋1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侧边21相平行。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筋13之间存在间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筋13沿垂直所述侧边23的方向并排。

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所述突出部60具有连接所述第一侧边21的第一倾斜面14和连接所述第二侧边22的第二倾斜面15,所述透光底面12连接于所述第一倾斜面14和所述第二倾斜面15之间,所述凹槽10形成于所述第一倾斜面14、所述第二倾斜面15和所述透光底面12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倾斜面14与所述透光底面12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面15与所述透光底面12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14、所述第二倾斜面15和所述透光底面12组成所述凹槽10的内凹面16。所述内周边缘11设置于所述透光底面12。所述内周边缘11包括第三侧边17和相对所述第三侧边17的第四侧边18。所述第三侧边17连接所述第一倾斜面14远离所述第一侧边21一侧。所述第四侧边18连接所述第二倾斜面15远离所述第二侧边22一侧。所述第三侧边17与所述第一侧边21相平行,所述第四侧边18与所述第二侧边22相平行。通过所述第一倾斜面14过渡连接所述第一侧边21和所述第三侧边17,以及所述第二倾斜面15过渡连接所述第二侧边22和所述第四侧边18,从而避免上述内凹面16出现死角区域。所述保护膜100于所述第一倾斜面14所述对应部分的厚度,以及所述保护膜100于所述第一倾斜面14所对应部分的厚度,均大于所述保护膜100的主体部分的厚度,则所述保护膜100于所述第一倾斜面14及所述第二倾斜面15所述对应部分的机械性能较好,有利于增加所述保护膜100于所述凹槽10所对应部分的强度。所述第一倾斜面14及所述第二倾斜面15相对所述透光底面12远离所述透光面30,有利于防止所述透光底面12碰伤。

请参阅图4,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膜100还包括覆盖所述主体部40的防污层50,所述防污层50位于所述凹槽10内,或位于所述主体部40背离所述凹槽10一侧。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以利用所述保护膜100的主体部分覆盖屏幕的指纹识别区域,从而提高指纹检测光线的透过率。进行指纹识别验证时,用户手指触摸于所述凹槽10所在区域,容易带来水分或油渍,影响所述凹槽10所在区域的透光性能。所述防污层50可以是疏水疏油层,所述防污层50位于所述凹槽10内并覆盖所述透光底面12,或者所述防污层50位于所述主体部40背离所述凹槽10一侧,并覆盖所述主体部40的透光面30,可以防止水分或油渍残留于所述透光底面12,或残留于所述主体部40的透光面30,从而减少水分或油渍对所述保护膜100的主体部分的透光性能的影响。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面30位于所述主体部40的内侧,即所述透光面30背离用户,所述透光底面12位于所述主体部40的外侧,所述透光底面12朝向用户,所述防污层50贴合所述透光底面12。

请参阅图5,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面30位于所述主体部40的外侧,即所述透光面30朝向用户,所述透光底面12位于所述主体部40的内侧,所述透光底面12背离用户,所述防污层50贴合所述透光面30,从而实现所述凹槽10隐藏于所述保护膜100背离用户一侧,有利于保证所述保护膜100的外观性能。

请参阅图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00。所述显示装置200包括如上所述的保护膜100。所述显示装置200还包括显示屏模组70和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模组70的指纹识别模组80,所述显示屏模组70与所述保护膜100相贴合,所述指纹识别模组80对准所述凹槽10。所述显示屏模组70包括显示屏71和与所述显示屏71相层叠的透光盖板72。所述保护膜100贴合于所述透光盖板72背离所述显示屏71一侧。所述保护膜100对所述显示屏模组70起保护作用,可以避免所述显示屏模组70碰伤或划伤。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80对准所述凹槽10,从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80对准所述保护膜100的凹陷区,由于所述保护膜100于上述凹陷区所对应部分的透光性能较好,有利于提高指纹检测光线的透过率,保证指纹识别效果。

所述显示屏模组70具有显示区73,所述透光底面12的边缘与所述显示区73的边缘相对齐,即所述透光底面12在所述显示屏模组7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区73相重合,从而所述保护膜100的主体部40完全覆盖所述显示屏模组70的显示区。由于所述保护膜100对应所述主体部40的部分的厚度较小,从而提高所述保护膜100正对所述显示区73的部分的透光性能,提高所述显示区73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屏模组70具有位于外侧的平面74,所述保护膜100贴合所述平面74,所述凹槽10位于所述保护膜100背离所述平面74一侧。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面30与所述平面74相贴合,以使所述保护膜100固定于所述平面74。所述凹槽10位于所述保护膜100背离所述透光盖板72一侧,即所述凹槽10位于所述显示装置200的外侧,从而用户可以经所述透光底面12触控所述显示屏模组70。

所述显示屏模组70还具有连接所述显示区73的非显示区75。所述显示区73和所述非显示区75均设置于所述平面74上。所述突出部60覆盖所述非显示区75。所述突出部60具有相对所述平面74的顶面61。所述顶面61与所述平面74的距离大于所述透光底面12与所述平面74的距离,则所述保护膜100的边沿部分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从而所述显示装置200跌落时,所述突出部60优先接触底面,可以防止显示屏模组70碰伤,有利于提高所述显示装置200的抗跌落性能。

请参阅图7,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屏模组70具有位于外侧的曲面76,所述凹槽10具有内凹面16,所述内凹面16与所述曲面76相配合,以使所述保护膜100贴合所述曲面7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面30位于所述保护膜100背离所述透光盖板72一侧。所述曲面76设置于所述透光盖板72背离所述显示屏71一侧。所述曲面76的形状与所述内凹面16的形状相适配。通过所述内凹面16与所述曲面76相配合,所述保护膜100可以贴合所述曲面76,从而实现所述凹槽10隐藏于所述保护膜100朝向所述显示屏模组70一侧。

请参阅图8,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0。所述电子设备300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200。所述电子设备300还包括壳体91和主板94。所述壳体91设有收容腔92。所述显示屏模组70固定连接所述壳体91,并封盖所述收容腔92。所述指纹识别模组80和所述主板94均固定于所述收容腔92内。所述显示屏模组7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80均电连接所述主板94。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子设备3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可穿戴智能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保护膜、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突出部6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40的边缘,利用所述突出部60和所述主体部40共同围成凹槽10,使得所述保护膜100形成较大面积的凹陷区,所述保护膜100呈现主体部分薄及边沿厚的特征,所述保护膜100于上述凹槽10所在区域的透光性能增强,所述保护膜100既能起保护屏幕的作用,又能提高光线的透过率。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该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防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