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应急通信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5056发布日期:2019-07-03 03:2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便捷式应急通信基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基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捷式应急通信基站。



背景技术:

通信基站是通信网的组成单元,它承载了PCM通信、调度交换、行政交换、调度数据网等重要业务,是电力通信的主要载体。随着城市发展繁荣,各类保电任务日益增多,而保电现场的电力通信保障存在很大困难。目前的已有通信基站都建立在分局、变电站等重要站点,站点位置固定,距离保电现场较远,不能有效为现场提供通信服务,也不能随保电地点的变化而转移,在一些不具备搭建临时通信基站的地点,由于无法搭建临时通信基站会耽误通信运维人员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捷式应急通信基站。

一种便捷式应急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设置在箱体内部的电源整流模块、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PCM设备、SDH传输设备,以及固定设置在箱体两侧外壁表面,且与箱体内部连通的散热设备,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与交流电源电性连接,电源整流模块与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PCM设备、SDH传输设备、散热设备电性连接,PCM设备与SDH传输设备电性连接,SDH传输设备与外部光纤连接,并接收光纤传输的信号,SDH传输设备将信号传输给PCM设备,由PCM设备向外界输出通信信号,从而建立通信基站。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对固定杆、第二对固定杆,且第一对固定杆与第二对固定杆均与箱体底部平行设置,第一对固定杆沿箱体的长轴方向设置,并分别对向固定设置在箱体上方的两侧内壁上,第二对固定杆沿箱体的长轴方向设置,并分别对向固定设置在箱体下方的两侧内壁上,箱体两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纵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穿过第一对固定杆、第二对固定杆,并与第一对固定杆、第二对固定杆垂直固定连接,纵向支撑杆上开设有第一圆孔,纵向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位于第一对固定杆与第二对固定杆之间,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均与箱体底部平行设置,且第一支撑架位于第二支撑架上方;

所述电源整流模块固定设置在第一对固定杆上,所述SDH传输设备固定设置在第二对固定杆上,所述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PCM设备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电源整流模块、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PCM设备、SDH传输设备上均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二圆孔,螺栓穿过定位板上的第二圆孔及纵向支撑杆上的第一圆孔,将电源整流模块、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PCM设备、SDH传输设备与纵向支撑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整流模块、SDH传输设备的底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对固定杆、第二对固定杆上均设置有滑轨,凹槽与滑轨的尺寸相配合,凹槽卡住滑轨,使电源整流模块、SDH传输设备能够沿第一对固定杆、第二对固定杆上的滑轨滑动。

优选的,所述散热设备包括连接盖板、风扇、壳体,壳体的一端敞开,壳体穿过箱体上设置的安装孔,并位于箱体内部,壳体靠近箱体内部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透风孔,风扇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风扇与电源整流模块电性连接,连接盖板固定设置在壳体敞开的一端,并与箱体外壁通过螺栓连接,连接盖板上设置有第二透风孔,且第二透风孔与第一透风孔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均设置有引导板,引导板上开设有长条状槽,长条状槽内嵌入有橡胶条。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箱体两侧外壁表面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安装了满足移动式应急通信基站用电需求的小型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可在输入交流220V电时输出直流48V电,对整个应急通信基站提供强有力的电源支撑,使应急通信基站在搭建时,不局限于对直流48V电源的要求,使得我们的装置可以在交流220V或直流48V环境下均能良好运行;固定设置在箱体两侧外壁表面上,且与箱体内部连通的散热设备,能够为箱体内部提供良好的通风,提高了箱体内的对流辐射,保障了设备长时间运行时的可靠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取代了过去拆装设备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应急通信基站搭建作业的安全系数,减少了频繁拆装设备对设备及设备配线链接的损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周期,提高了应急通信基站的搭建效率,成功节约了检修过程中存在的人力、财力、物力成本;能够随保电地点的变化而转移,并能在一些不具备搭建临时通信基站的地点快速建立应急通信基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整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0、第一对固定杆101、第二对固定杆102、纵向支撑杆103、第一圆孔1031、第一支撑架104、第二支撑架105、滑轨106、引导板107、橡胶条1071、把手108、电源整流模块20、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30、PCM设备40、SDH传输设备50、散热设备60、连接盖板601、第二透风孔6011、风扇602、壳体603、第一透风孔6031、定位板70、第二圆孔701、凹槽8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捷式应急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设置在箱体10内部的电源整流模块20、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30、PCM设备40、SDH传输设备50,以及固定设置在箱体10两侧外壁表面,且与箱体10内部连通的散热设备60,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30与交流电源电性连接,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48V直流电,电源整流模块20将48V直流电传输给PCM设备40、SDH传输设备50、散热设备60,为PCM设备40、SDH传输设备50、散热设备60提供电源,PCM设备40与SDH传输设备50电性连接,SDH传输设备50与外部光纤连接,并接收光纤传输的信号,SDH传输设备50将信号传输给PCM设备40,由PCM设备40向外界输出通信信号,从而建立通信基站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0内壁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对固定杆101、第二对固定杆102,且第一对固定杆101与第二对固定杆102均与箱体10底部平行设置,第一对固定杆101沿箱体10的长轴方向设置,并分别对向固定设置在箱体10上方的两侧内壁上,第二对固定杆102沿箱体10的长轴方向设置,并分别对向固定设置在箱体10下方的两侧内壁上,箱体10两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纵向支撑杆103,纵向支撑杆103穿过第一对固定杆101、第二对固定杆102,并与第一对固定杆101、第二对固定杆102垂直固定连接,纵向支撑杆103上开设有第一圆孔1031,纵向支撑杆103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04、第二支撑架105,第一支撑架104、第二支撑架105位于第一对固定杆101与第二对固定杆102之间,第一支撑架104、第二支撑架105均与箱体10底部平行设置,且第一支撑架104位于第二支撑架105上方;

所述电源整流模块20固定设置在第一对固定杆101上,所述SDH传输设备50固定设置在第二对固定杆102上,所述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30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04上,所述PCM设备40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架105上,所述电源整流模块20、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30、PCM设备40、SDH传输设备50上均设置有定位板70,定位板70上设置有第二圆孔701,螺栓穿过定位板70上的第二圆孔701及纵向支撑杆103上的第一圆孔1031,将电源整流模块20、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30、PCM设备40、SDH传输设备50与纵向支撑杆103固定连接,以方便安装和拆卸;

所述电源整流模块20、SDH传输设备50的底部均设置有凹槽80,所述第一对固定杆101、第二对固定杆102上均设置有滑轨106,凹槽80与滑轨106的尺寸相配合,凹槽80卡住滑轨106,使电源整流模块20、SDH传输设备50能够沿第一对固定杆101、第二对固定杆102上的滑轨106滑动,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能够防止电源整流模块20、SDH传输设备50底部表面与第一对固定杆101、第二对固定杆102发生横向位移。

在安装设备时,将凹槽80对准滑轨106,使凹槽80卡住滑轨106,保持电源整流模块20、SDH传输设备50底部与滑轨106平行,推动电源整流模块20、SDH传输设备50向前移动,电源整流模块20、SDH传输设备50沿滑轨106开始滑动,当电源整流模块20、SDH传输设备50上设置的定位板70与纵向支撑杆103接触时,停止推动,将螺栓穿过定位板70上的第二圆孔701及纵向支撑杆103上的第一圆孔1031,将电源整流模块20、SDH传输设备50固定在纵向支撑杆103上。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设备60包括包括连接盖板601、风扇602、壳体603,壳体603的一端敞开,壳体603穿过箱体10上设置的安装孔,并位于箱体10内部,壳体603靠近箱体10内部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透风孔6031,风扇602固定安装在壳体603内,风扇602与电源整流模块20电性连接,连接盖板601固定设置在壳体603敞开的一端,并与箱体10外壁通过螺栓连接,连接盖板601上设置有第二透风孔6011,且第二透风孔6011与第一透风孔6031相对应;箱体10一侧的风扇602将外界的冷空气从连接盖板601上的第二透风孔6011吸入,并通过壳体603上的第一透风孔6031吹入箱体10内部,对箱体10内部进行降温,而箱体10另一侧的风扇602将箱体10内吹入的空气从壳体603上的第一透气孔抽出,并通过连接盖板601上的第二透气孔排出,将箱体10内的热量带出,两个对向设置的风扇602同向工作,增加了箱体10内空气的流动性,使得箱体10内的热量更容易被排出,有利于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104、第二支撑架105上均设置有引导板107,引导板107上开设有长条状槽,长条状槽内嵌入有橡胶条1071,以防止磨损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30、PCM设备40,同时能够填补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30、PCM设备40与引导板107之间的间隙,在安装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30、PCM设备40时,能够引导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30、PCM设备40沿橡胶条1071在第一支撑架104、第二支撑架105上移动,方便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0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0两侧外壁表面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把手108,以方便工作人员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一工作方式如下:工作时,工作人员将应急通信基站搬运到工作地点,将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模块30与交流电源连接,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48V直流电,通过电源整流模块20为设备提供电源,将SDH传输设备50与外部光纤连接,接收SDH传输设备50外部光纤的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PCM设备40,由PCM设备40向外界输出通信信号,以建立通信基站,在设备工作的工程中,散热设备60为整个设备提供冷却,保证设备长时间运行时的可靠稳定性。

工作人员将应急通信基站搬运到检修地点,通过预先将应急通信基站接入检修站点,将检修站点设备承载的业务转至应急基站中,待检修完成后再切换回来,即可在不影响检修站点正常使用通信业务的情况下完成设备检修。

当通信通道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将应急通信基站搬运到工作地点,将应急通信基站接入中心站和故障点间的通信网,分段测试通道连通情况,远程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