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4265发布日期:2019-07-03 03:1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往往包括显示屏和后盖,在移动终端中,为了使移动终端能够维持一定的形状和提高移动终端的结构的稳定性,一般会在显示屏和后盖之间设置绕移动终端周边的框体(第一框体),并在第一框体内侧设置与第一框体连接的第二框体。其中,第二框体是一个板状结构。第二框体与后盖之间形成容纳腔(电池及主板设置区)。

移动终端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的电路结构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传导至第二框体会使第二框体发热,由于第二框体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导热效果非常好,因此会将大量的热量传导至第一框体上进而使第一框体温度升高。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常常会握住移动终端的两侧,也就是说,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手会与第一框体上相对设置的两侧紧密接触,因此,在使用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第一框体上与用户接触的部位温度升高现象十分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设置于移动终端周边的第一框体、设置于移动终端电池及主板设置区与显示屏之间的第二框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上的后盖,所述第一框体沿所述第二框体周边设置,所述第二框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框体之间设置隔热间隙,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框体之间设置隔热间隙。

可选地,所述隔热间隙中填充有隔热材料。

可选地,所述隔热材料覆盖在所述第一框体的内侧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框体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框体的外边缘,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一框体连接,所述第四侧边与所述第一框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框体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框体的外边缘,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一框体之间设置所述隔热间隙,所述第四侧边与所述第一框体之间设置所述隔热间隙,所述第二框体上设置有支撑件,用于使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一框体相对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框体之间的隔热间隙大于第三侧边或者第四侧边与所述第一框体之间的隔热间隙;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框体之间的隔热间隙大于第三侧边或者第四侧边与所述第一框体之间的隔热间隙。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为导热材料,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框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框体内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后盖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框体内侧延伸形成凸台,所述后盖设置在所述凸台上。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侧边与第一框体之间、第二侧边与第二框体之间设置隔热间隙,从而使得由第二框体的第一侧边传导至第一框体上的热量以及由第二侧边传导至第一框体上的热量均大幅减少,从而使得第一框体与第一侧边对应的部位和与第二侧边对应的部位上的温度得到有效的抑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移动终端的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支撑结构的C-C'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支撑结构的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显示屏;20-第一框体;30-第二框体;31-第一侧边;32-第二侧边;33-第三侧边;34-第四侧边;40-后盖;50-隔热间隙;60-隔热材料; 70-支撑板;80-凸台;90-电池及主板设置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2,随着玻璃盖板技术的发展,很多移动终端,如手机等,都采用前后双玻璃(显示屏10、玻璃后盖40)、中间框体的结构。前后双玻璃(显示屏10、玻璃后盖40)、中间框体的结构中,框体包括第一框体20以及与第一框体20连接的第二框体30。其中,第一框体20是设置在显示屏10的边缘与玻璃后盖40的边缘之间的框体结构,可以用于支撑后盖40。第二框体30是用于作为移动终端结构设计的支撑结构,第二框体 30设置在显示屏10与后盖40之间,可以是板状或者片状结构,边缘连接在第二框体30的内侧面并与第二框体30、后盖40一起形成容纳空间(电池及主板设置区90),以容纳移动终端的电池和主板等。第二框体30上可以开设用于设置移动终端中的相关组件的通孔。在前后双玻璃盖板的结构中,第二框体30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在前后双玻璃、中间框体的移动终端结构中,第二框体30还是传递热量的主要结构。由于第二框体30是传热的主要结构,而第二框体30的周边均与第一框体20连接,因此,第二框体30的热量会大量传递至第一框体20上,从而导致第一框体20上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尤其是与用户直接接触的两侧。如果要缓解第一框体20上某些部位的温升情况,可以从如何减少传递至第一框体20上该部位的热量着手。

故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移动终端设备中,第二框体30的导热率非常高,可以在第二框体30与第一框体20之间设置隔热间隙50。

请参照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壳体包括设置于移动终端周边的第一框体20、设置于移动终端电池及主板设置区90与显示屏10之间的第二框体30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20 上的后盖40,所述第一框体20沿所述第二框体30周边设置,所述第二框体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31和第二侧边32,所述第一侧边31与所述第一框体20之间设置隔热间隙50,所述第二侧边32与所述第一框体20之间设置隔热间隙50。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框体20和第二框体30之间设置隔热间隙50,由于空气的热传递效率远远低于金属材料,因此,能够大幅减少由第二框体 30传递至第一框体20上的热量。也就是说,通过第一侧边31传递至第一框体20的热量大幅减少,通过第二侧边32传递至第一框体20的热量大幅减少。如此,便可防止第一框体20上与第一侧边31对应的部分以及第一框体20上与第二侧边32对应的部分温度升高过多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第一框体20上与第一侧边31对应的部分是指第一框体 20上,沿第一侧边31的部分。第一框体20上与第二侧边32对应的部分是指第一框体20上,沿第二侧边32的部分。

请参照图4和图5,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间隙50中填充有隔热材料60。

本实施例中,在隔热间隙50中填充隔热材料60,由于隔热材料60本就具有热传递效率低的特性,因此,在隔热间隙50中填充隔热材料60,可以更好地阻隔由第二框体30传递至第一框体20的热量,从而使得第一框体20的温度上升更小。

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5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材料60覆盖在所述第一框体20的内侧面。也就是说,设置在隔热间隙50内的隔热材料60还延伸至第一框体20的内侧面并将第一框体20的内侧面覆盖。

本实施例中,将设置在隔热间隙50中的隔热材料60延伸至第一框体 20上将第一框体20的内侧面覆盖住,这样,不仅仅可以阻隔由第二框体 30对应位置传递至第一框体20上的热量,还可以减少带有较多热量的空气与第一框体20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少传递到第一框体20上的热量,使第一框体20上的温度上升更少。

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4,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体3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33和第四侧边34,所述第一侧边31、所述第三侧边33、所述第二侧边32和所述第四侧边34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框体30的外边缘。

考虑到移动终端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侧边33与所述第一框体20连接,所述第四侧边34与所述第一框体20连接。

本实施例中,使第三侧边33与第四侧边34连接,能够使第二框体30 的位置与第一框体20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能够维持移动终端结构的稳定性,此外,由于第三侧边33和第四侧边34上并不会经常与用户接触,因此,第一框体20上与第三侧边33或者第四侧边34对应的部位的温度升高并不会对第一框体20上对应第一侧边31和第二侧边32的部分产生明显的影响。本实施例中,第一框体20上与第三侧边33对应的部分是指第一框体20上,沿第三侧边33的部分。第一框体20上与第四侧边34对应的部分是指第一框体20上,沿第四侧边34的部分。

考虑到第一框体20上与第一侧边31、第二侧边32、第三侧边33和第四侧边34分别对应的各个部分是连接为一体,相互之间会进行热传递,故可选地,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侧边33与所述第一框体20之间设置所述隔热间隙50,所述第四侧边34与所述第一框体20之间设置所述隔热间隙50,所述第二框体30上设置有支撑件,用于使所述第二框体30 与所述第一框体20相对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侧边33与第一框体20之间设置隔热间隙50,在第四侧边34与第一框体20之间设置隔热间隙50,使得传递至整个第一框体20的热量都比较少,从而进一步改善第一框体20温度过高的情况。考虑到第二边框与第一框体20之间并没有连接,故可以设置支撑件,以使第二框体30相对于第一框体20相对固定。

由于移动终端的宽度方向上的热量传递路径比长度方向上的热量传递路径短,例如,第一侧边31和第二侧边32为移动终端的侧边中的长边,第三侧边33和第四侧边34为移动终端的侧边中的短边时,故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边31与所述第一框体20之间的隔热间隙50大于第三侧边33或者第四侧边34与所述第一框体20之间的隔热间隙50;所述第二侧边32与所述第一框体20之间的隔热间隙50大于第三侧边33或者第四侧边34与所述第一框体20之间的隔热间隙50。

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侧边31与第一框体20之间和第二侧边32与第一框体20之间的隔热间隙50设置得比第三侧边33与第一框体20之间或者第四侧边34与第一框体20之间的隔热间隙50,能够降低第一侧边31与第一框体20之间和第二侧边32与第一框体20之间的传热效率,使得通过第一侧边31或者第二侧边32传递给第一框体20的热量更少,因此,第一框体20对应第一侧边31的部位和第一框体20对应第二侧边32的部位的温度上升更少。

考虑到在第二框体30的任何一个侧边均与第一框体20之间不连接时,移动终端内部的热量会在移动终端内聚集,使移动终端内的空气温度升高。故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为导热材料,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显示屏10和所述第二框体30之间。

由于显示屏10和第一框体20连接,故将支撑件设置在显示屏10和第二框体30之间能够使第二框体30相对第一框体20的位置固定。支撑件的材料采用导热材料,使得可以将第二框体30上的热量大量传递至显示屏10 上,从而使得移动终端设备整体的散热效果比较好。

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后盖40和第二框体30之间设置支撑件,这样,便可以将第二框体30上的热量传递至后盖40上,进而减少传递至边框上的热量。

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框体20内侧设置有支撑板70,所述后盖40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20上。

具体地,所述后盖40设置在所述支撑板70上远离显示屏10的一侧。

请参照图6,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体20内侧延伸形成凸台80,所述后盖40设置在所述凸台80上。

具体地,所述后盖40设置在所述凸台80上远离显示屏10的一侧。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由于第二框体30与第一框体20之间设置有隔热间隙50,因此,由第二框体30传递至第一框体20的热量大量减少,从而使得移动终端第一框体20上温度过高的情况得到显著的改善。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侧边31与第一框体20之间、第二侧边32与第二框体30之间设置隔热间隙50,从而使得由第二框体30 的第一侧边31传递至第一框体20上的热量以及由第二侧边32传递至第一框体20上的热量均大幅减少,从而使得第一框体20与第一侧边31对应的部位和与第二侧边32对应的部位上的温度得到有效的抑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