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接反检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29505发布日期:2019-05-22 02:45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天线接反检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接反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four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4g)网络继承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ethird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3g)网络的蜂窝结构。在一个示例中,4g网络采用的组网方式比如为:一个物理站点部署三个小区。参见图1,在同一个物理站点上,通常同时部署3g小区和4g小区。在网络规划时,通常3g扇区和4g扇区的方向保持一致,以确保每一3g小区和对应的4g小区覆盖相同的地理范围,因此,3g小区和4g小区的覆盖区域相同,如图1所示。此时,参见图1,在4g基站中,射频拉远单元(radioremoteunit,rru)与基带处理单元(basebandunit,bbu)的连接次序如下:与4g小区1的天线相连接的rru可接于bbu的第一端口,与4g小区2的天线连接的rru,可接于bbu的第二端口,与4g小区3的天线连接的rru,可接于bbu的第三端口。由于4g网络属于新建网络,在工程建设或日常设备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4g小区天线接反的问题,即rru本应当连接到bbu的第一端口,在实际连接中,却将该rru连接至bbu的第二端口,比如,与4g小区1天线连接的rru,其本应当接于bbu的第一端口,在实际中,却错接于bbu的第二端口,类似的,与4g小区2的天线连接的rru,错接于bbu的第一端口。如此,当某一4g小区天线在实际部署时被接反,可能导致该4g小区的覆盖区域与预先规划的覆盖区域不同。

传统的小区天线接反诊断方式为:人工进行道路测试来判断是否存在小区天线接反;或者,测试人员上到基站的天面,采用测试终端识别各个小区天线发射出的信号,以判断是否存在小区天线接反,上述两种诊断方式均存在耗费时间长、成本高、不适用于大规模诊断等问题。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基于4g网络内邻区切换关系、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s,mr)等数据的诊断方法,但需要迭代处理大量的数据,才能判断小区天线是否接反,运算复杂度高,处理数据量巨大,且对接反率较高的区域,诊断准确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接反检测方法及装置,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天线是否接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接反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二网络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的互操作记录,其中,互操作记录为终端脱离第二网络小区、接入第一网络小区的记录;

根据互操作记录,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匹配第一网络小区为终端从第二网络小区脱离后,接入概率最大的第一网络小区;

根据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接反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匹配模块和判断模块。其中,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网络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的互操作记录,其中,互操作记录为终端脱离第二网络小区、接入第一网络小区的记录;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互操作记录,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匹配第一网络小区为终端从第二网络小区脱离后,接入概率最大的第一网络小区;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接反检测装置,装置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天线接反检测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天线接反检测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的天线接反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时,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的天线接反检测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的天线接反检测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天线接反检测方法及装置,在获取第一网络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的互操作记录后,利用互操作记录,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根据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迭代的方式处理大量的数据,确定天线是否接反,本申请提供的天线接反检测方法,以完善的第一网络作为第二网络校准基础,利用不同网络制式之间的互操作记录,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再结合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判断第二网络小区天线是否接反,从而简化运算过程,准确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连接正常时第二网络小区的实际分布状况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接反时第二网络小区的实际分布状况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接反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接反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小区的覆盖区域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定时提前量与互操作时刻的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处于第一网络小区的覆盖范围外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业务在网络小区中的分布场景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接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接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接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接反检测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接反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天线接反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基站、网络管理平台以及天线接反检测装置。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基站又可称为物理站点。每一站点可同时部署有一个或以上第一网络小区和一个或以上第二网络小区。

天线接反检测装置,用于根据第二网络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的互操作记录,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再根据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可选的,天线接反检测装置从网络管理平台提取第二网络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的互操作记录。

其中,天线接反检测装置可以是具备计算功能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网络管理平台,用于存储互操作记录,并向天线接反检测装置提供互操作记录。可选的,网络管理平台可以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网络管理平台、核心网管理平台及其他类型的能够记录终端互操作信息的综合网络管理平台。

上述基站、网络管理平台可以是独立的硬件设备,也可以基于虚拟化技术的虚拟化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基站、网络管理平台的设备形态不进行限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第二网络小区指的是4g小区,所提及的第一网络小区为3g小区。4g小区,即采用4g制式提供服务的小区,3g小区,即采用3g制式提供服务的小区。其中,第一网络小区不存在天线接反现象,第一网络小区的实际分布状况作为第二网络小区实际分布状况的校准基础。小区的分布状况可以由小区的地理位置、覆盖范围等确定。在此统一说明,下文不再赘述。

在第二网络小区天线连接正常,指的是在实际部署网络时,rru接于预规划时设置的bbu端口,即rru连接到与bbu中的正确端口,例如,在预规划网络时,设置为:与第一小区天线连接的rru,应当接于bbu的第一端口,在实际部署网络时,与第一小区天线连接的rru,接于bbu的第一端口;在预规划网络时,设置为:与第二小区天线连接的rru,应当接于bbu的第二端口,在实际部署网络时,与第二小区天线连接的rru,接于bbu的第二端口。

在第二网络小区天线接反,指的是在实际部署网络时,rru未接于预规划时设置的bbu端口,即rru连接到与bbu中的错误接口,例如,在预规划网络时,设置为:与第一小区天线连接的rru,应当接于bbu的第一端口,在实际部署网络时,与第一小区天线连接的rru,错接于bbu的第二端口;在预规划网络时,设置为:与第二小区天线连接的rru,应当接于bbu的第二端口,在实际部署网络时,与第二小区天线连接的rru,接于bbu的第一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在预规划网络时,4g小区对应的3g小区,即与该4g小区覆盖区域的重合程度大于第一阈值的3g小区,可称为该4g小区的预配置3g小区。比如,参见图2,在预规划网络时,预先配置4g小区1对应3g小区1,该3g小区就可称为4g小区1的预配置3g小区,预先配置4g小区2对应3g小区2,则3g小区2为4g小区2的预配置3g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预规划网络时,4g小区和该4g小区对应的预配置小区的规划分布状况包括4g小区和该4g小区对应的预配置3g小区的对应关系。在预规划网络时,4g小区和该4g小区对应的预配置3g小区的覆盖区域的重合程度大于第一阈值。

通常,当某一4g小区的天线连接正常,即天线并未接反时,该4g小区与对应的预配置3g小区的覆盖区域的重合概率大于第一阈值。覆盖区域参见图2,图2示出了4g小区天线连接正常(即天线并未接反)情况下4g小区的实际分布状况。这里,第一网络小区为3g小区,第二网络小区为4g小区。假设第一阈值为80%。4g小区1与3g小区1覆盖区域的重合概率为92%(大于第一阈值80%),表明该4g小区的天线连接正常,类似的,覆盖区域4g小区2与预配置3g小区(即3g小区2)的覆盖区域的重合概率为90%(大于80%),表明该4g小区2的天线连接正常,覆盖区域4g小区3与预配置3g小区(即3g小区3)的覆盖区域的重合概率为91%(大于80%),表明该4g小区3的天线连接正常。

可以理解的是,当4g小区的天线接反时,可能导致该4g小区的覆盖区域与对应的预配置3g小区的覆盖区域的重合概率小于第二阈值。参见图3,图3示出了4g小区天线接反情况下,4g小区的实际分布状况。4g小区1与3g小区2在覆盖区域上重合,4g小区2与3g小区1在覆盖区域上重合。也就是说,4g小区1和4g小区1的预配置3g小区(即3g小区1)的覆盖区域不相同,即4g小区1和4g小区1的预配置3g小区(即3g小区1)的覆盖区域的重合概率小于第二阈值,表明4g小区1的天线接反,类似的,4g小区2和4g小区2对应的预配置3g小区(即3g小区2)的覆盖区域不同,表明4g小区2的天线接反。

其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灵活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由于网络覆盖、业务、负载均衡等原因,终端需要在不同网络制式之间进行互操作。例如,由于网络覆盖原因,终端通过切换或重定向方式从4g网络小区回落到3g网络小区,或者,由于语音业务原因,终端通过电路域回落(circuitswitchedfallback,csfb)方式从4g网络小区回落到3g网络小区。

其中,由于网络覆盖原因导致终端通过切换或重定向方式从4g网络小区回落到3g网络小区是指:终端处于4g网络覆盖较弱区域,如终端处于室内环境时,由于4g网络小区信号较弱,无法满足终端的业务需求,终端会获取4g网络设备发送的指令,以指示终端通过切换或重定向等方式脱离4g网络,接入3g网络。

由于语音业务原因,终端通过电路域回落方式从4g网络小区回落到3g网络小区是指:在未开通volte(voiceoverlte,volte)功能的4g网络中,由于该类型的4g网络不具备承载语音业务的能力,因此,当终端发起语音业务时,终端需要从4g网络回落到3g网络,由3g网络承载语音业务。

终端在不同网络制式之间进行互操作时,比如,终端从某一第二网络小区切换至第一网络小区时,与该第二网络小区的覆盖区域重合度较高的第一网络小区的信号强度通常较强。相应的,在终端从第二网络小区脱离后,接入覆盖区域重合度较高的第一网络小区的概率较高。参见图2,若终端执行互操作,从4g小区1脱离,则终端可能接入到3g小区1、3g小区2,或者3g小区3。其中,由于3g小区1和4g小区1的覆盖区域重合度较高,则终端接入到3g小区1的概率较高。参见图3,若终端执行互操作,从4g小区1脱离,则终端可能接入到3g小区1、3g小区2,或者3g小区3。其中,由于3g小区2和4g小区1的覆盖区域重合度较高,则终端接入到3g小区2的概率较高。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小区天线不存在接反现象,可以利用第一网络小区的实际匹配状况来检验第二网络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具体的,基于第二网络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的互操作记录,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再基于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接反检测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401~步骤403:

步骤401、天线接反检测装置获取第二网络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的互操作记录。

其中,互操作记录为终端脱离第二网络小区、接入第一网络小区的记录。终端的每一互操作,均对应一条互操作记录。第一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的互操作记录可以是3g和4g网络之间的互操作记录。例如,由于网络覆盖原因,终端通过切换或重定向方式从4g网络回落到3g网络的记录,或者,由于语音业务原因,终端通过电路域回落方式从4g网络回落到3g网络的记录。互操作记录包括用户识别码、互操作发生的时刻(具体到毫秒级)、互操作前终端所使用的第二网络小区标识、互操作后终端所使用的第一网络小区标识,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参见上表1,小区标识为43768113的第二网络小区与小区标识为7621367的第一网络小区之间互操作记录包括:用户识别码130xxxx1234、第二网络小区与第一网络小区之间发生互操作的时刻2018/1/11:00:02.234、第二网络小区的标识43768113,以及第一网络小区的标识7621367。

用户识别码可以是用户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imsi)、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ty,imei)、用户手机号码或其他能够唯一标识用户的信息。

针对当前第二网络小区,获取当前第二网络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的互操作记录,指的是获取当前第二网络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中每一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互操作记录。比如,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可以是当前第二网络小区邻近的第一网络小区。假设当前第二网络小区邻近的第一网络小区为小区1、小区2、小区3,则当判断该当前第二网络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时,需获取该当前第二网络小区与小区1之间的互操作记录、当前第二网络小区与小区2之间的互操作记录,以及当前第二网络小区与小区3之间的互操作记录。

步骤402、根据互操作记录,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

其中,匹配第一网络小区为终端从第二网络小区脱离后,接入概率最大的第一网络小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概率最大的第一网络小区为匹配值最大的第一网络小区。匹配值由第二网络小区和各个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互操作记录条数确定。

参见图5,步骤402可以具体实现为如下步骤:

(可选的)步骤4021、获取当前互操作记录对应的定时提前量。

如上文所描述,每一互操作记录均对应一个第二网络小区和一个第一网络小区,其中,对于当前互操作记录来说,当前互操作记录对应的定时提前量用于指示终端是否位于当前互操作记录所对应的第一网络小区的覆盖范围内。

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避免基站覆盖范围内不同终端间的上行干扰,对与基站间隔距离不同的终端设置不同的定时提前量,以保证使用同一个通信子帧但不同频域资源的不同终端的信号达到基站的时间是对齐的。因此,基于终端的定时提前量,能够确定该终端与基站的间隔距离,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dta=ta*c(1)

其中,dta表示终端与基站的间隔距离,如图2所示,ta表示该终端的定时提前量,c表示光速。

可以理解的是,在计算出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间距dta后,可以根据dta和第一网络小区的覆盖范围(比如可以用预设覆盖距离表示)的大小关系,确定终端是否在第一网络小区的覆盖范围内。

具体的,结合图6,第一网络小区的覆盖范围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b表示目标区域内基站的集合,n表示从基站集合b中基站的数量,dc表示第一网络小区的预设覆盖距离,di,j表示基站i和基站j之间的间隔距离,基站j表示为基站集合b中与基站i距离最近的基站,α表示第一网络小区中心缩放系数,用于调整第一网络小区边缘的逻辑位置(或逻辑范围),且0<α<1。这里,α越小,第一网络小区边缘的逻辑范围越大,第一网络小区的覆盖范围越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网络管理平台能够记录各个终端在不同时刻的定时提前量(timingadvance,ta),具体记录的信息包括用户识别码、不同时刻的ta值,具有不同用户识别码的终端可能具有不同ta值。从无线网络管理平台进行信息提取时,具体提取的信息包括用户识别码、时刻(具体到毫秒级)和各个时刻对应的ta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当前互操作记录对应的定时提前量,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根据当前互操作记录中的用户识别码和当前互操作发生的时刻,从无线网络管理平台获取终端在与当前互操作记录发生时刻最相近,且不超过预设时间阈值的时刻的ta值,该ta值作为该条当前互操作记录对应的定时提前量。该ta值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uida为执行当前互操作的终端用户识别码,a表示当前互操作对应的当前互操作记录,uidb表示和uida相同的用户识别码,uida=uidb表示从多个用户识别码分别对应的定时提前量中选取与uida相同的用户识别码对应的定时提前量,b表示无线网络管理平台存储的全部ta所构成的ta记录集合。比如,执行当前互操作记录的终端1的用户识别码为150xxxx1111,无线网络管理平台存储有3个终端(分别对应3个用户识别码)各自对应的ta,其中,终端1对应多个ta,终端2对应多个ta,终端3对应多个ta,这3个终端对应的ta构成ta记录集合b,相应的,当需获取终端1的当前互操作记录对应的ta时,uida=uidb表示从ta记录集合b中选取终端1的ta。timeb,x表示定时提前量记录集合b中第x个定时提前量的时刻,timeb,y表示定时提前量记录集合b中第y个定时提前量的时刻,timea表示当前互操作记录a的时刻,tth表示时间阈值。

结合图7,执行当前互操作的终端1的用户识别码为150xxxx1111,其在x-3时刻对应的定时提前量为ta1,在x-2时刻对应的定时提前量为ta2,在x-1时刻对应的定时提前量为ta3,在x时刻对应的定时提前量为ta4,在x+1时刻对应的定时提前量为ta5,在x+2时刻对应的定时提前量为ta6。以当前互操作时刻为起点,落入时间阈值tth范围内的定时提前量有两个,分别为:x-1时刻对应的定时提前量为ta3、x时刻对应的定时提前量为ta4。而x时刻与当前互操作时刻的时间间隔比x-1时刻与当前互操作时刻的时间间隔更小,此时,将x时刻对应的定时提前量ta4作为当前互操作记录的定时提前量。

示例性的,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为130xxxx1234,采用上述方法获取到该终端的当前互操作记录对应的定时提前量如下表2所示:

表2

(可选的)步骤4022、若终端位于当前互操作记录对应的第一网络小区的覆盖范围外,则删除当前互操作记录。

参见图8,图8示出了终端处于第一网络小区的覆盖范围外的位置示意图。若终端处于第一网络小区的覆盖范围外,如距离第一网络小区中心点较远的边缘区域或者多个第一网络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则终端能够收到周围多个第一网络小区的信号,且信号强度相当。如此,终端脱离第二网络小区,接入第一网络小区时,可选的第一网络小区有多个,回落到与第二网络小区同扇区的第一网络小区的概率大幅下降,比如,在图8中,由于终端3g小区的覆盖范围外,所以,终端从4g小区1脱离后,接入同扇区的3g小区1的概率下降,对天线接反检测结果造成误导。因此,若终端处于当前互操作记录对应的第一网络小区的覆盖范围外,则删除当前互操作记录。

相应的,若终端位于当前互操作记录对应的第一网络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则执行步骤4023。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每一条互操作记录,执行上述步骤4021、4022,或者,执行步骤4021、4023,以获取每一互操作记录各自对应的ta,并确定是否删除相应的互操作记录。针对未删除的多个互操作记录,执行如下步骤4023:

步骤4023、根据第二网络小区与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中每一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第一互操作记录的条数和/或第二互操作记录的条数,分别获取第二网络小区与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中每一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匹配值。

其中,终端的每次互操作对应一条互操作记录,第一互操作记录为终端从第二网络小区切换或重定向至某一第一网络小区时对应的记录,第二互操作记录为终端从第二网络小区电路域回落至某一第一网络小区时对应的记录。

具体的,遍历每一条互操作记录,计算每一条互操作记录中第一网络小区与第二网络小区之间的匹配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mu,v表示第二网络小区u与第一网络小区v之间的匹配值,cu,v表示第二网络小区u与第一网络小区v之间第二互操作记录的条数,cu表示第二网络小区u对应第二互操作记录的条数,cu为cu,v以及第二网络小区u与其他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第二互操作记录的条数的和,ru,v表示第二网络小区u与第一网络小区v之间第一互操作记录的条数,ru表示第二网络小区u对应的第一互操作记录的条数,表示第二互操作记录的加权系数,ω表示第一互操作记录的加权系数。这里,第二互操作记录的加权系数用于调节第二互操作记录对匹配值所产生影响的比重,其中,不同小区之间、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加权系数可能不同。第一互操作记录的加权系数ω,用于调节第一互操作记录对匹配值所产生影响的比重。

根据第二网络小区和某一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第一互操作记录的条数和/或第二互操作记录的条数获取匹配值,包括:根据第二网络小区和该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第一互操作记录的条数获取匹配值,或者,根据第二网络小区和该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第二互操作记录的条数获取匹配值,或者,根据第二网络小区和该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第一互操作记录和第二互操作记录的条数获取匹配值。

其中,当公式(4)中的时,表示根据第二网络小区和该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第一互操作记录的条数获取匹配值。

当公式(4)中的ω=0时,表示根据第二网络小区和该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第二互操作记录的条数获取匹配值。

当公式(4)中的ω不为0,且不为0时,表示根据第二网络小区和该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第一互操作记录和第二互操作记录的条数获取匹配值。

由于终端所处的区域不同,可能存在执行某一种业务频次较高的终端集中分布于某一地理区域,在进行互操作时,通过切换或重定向至第一网络小区时产生的第一互操作记录条数和通过电路域回落至第一网络小区时产生的第二互操作记录条数相差较大,进而影响第一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值。参见图9,图9示出了一种语音业务在网络小区中的集中分布场景。在图9所示的场景中,u=1,v=1,z=2,4g小区1对应同扇区3g小区1,4g小区2对应同扇区3g小区2,在3g小区1与3g小区2覆盖范围交接处存在多栋语音业务高发办公楼宇。由于办公楼宇内语音业务高发,通话次数多,终端因语音业务电路域回落到3g小区的总次数远多于因网络覆盖原因重定向或者切换到3g小区的次数。并且,由于终端处于3g小区1与3g小区2覆盖范围交接处,在终端脱离4g小区1后,选择接入3g小区1与3g小区2的概率相当,或者,选择接入3g小区1的概率大于接入3g小区2的概率,又或者,选择接入3g小区1的概率小于接入3g小区2的概率。在选择接入3g小区1的概率小于接入3g小区2的概率时,4g小区和3g小区1之间的基于语音业务的互操作相应较少,第二互操作记录条数也较少,4g小区和3g小区2之间的基于语音业务的互操作相应较多,第二互操作记录条数也较多,进而导致c1,1/c1值偏小,c1,2/c1值偏大,影响m1,1与m1,2相对大小,进而影响天线接反检测的结果。这里,通过设置第二互操作记录(即终端从4g小区电路域回落至3g小区时产生的记录)的加权系数削弱cu,v/cu对mu,v的影响,以及cu,z/cu对mu,z的影响,使得计算出的匹配值更加准确,减少误判。

针对第二网络小区和某一第一网络小区,可以执行上述步骤4023,以获取第二网络小区和该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匹配值,直至获取到第二网络小区与每一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匹配值。

步骤4024、根据第二网络小区与每一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匹配值,确定第二网络小区所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

具体的,将匹配值最大,且超过匹配值门限mth的第一网络小区作为第二网络小区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匹配第一网络小区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表示第二网络小区u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v表示终端从脱离第二网络小区u后,可能接入的第一网络小区v的集合,cu,v表示第二网络小区u与第一网络小区v之间第二互操作记录的条数,cu表示第二网络小区u产生第二互操作记录的条数,ru,v表示第二网络小区u与第一网络小区v之间第一互操作记录的条数,ru表示第二网络小区u产生第一互操作记录的条数,表示第二互操作记录的加权系数,ω表示第一互操作记录的加权系数,表示第二网络小区u与匹配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匹配值,mth表示匹配值门限。

这里,匹配值门限mth,用于在确定第二网络小区所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的过程中,滤除与第二网络小区匹配值较低的第一网络小区。可选的,其取值范围为:0.5<mth<1。设置匹配值门限mth的原因在于:在第二网络小区的实际分布状中,存在个别第二网络小区所属扇区方向与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所属扇区方向有一定程度偏差,但第二网络小区天线尚未接反现象。此时,经过计算上述匹配值,该第二网络小区可能存在两个及以上疑似与第二网络小区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但是这两个疑似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的匹配值均较小,此时,如果将匹配值最大的第一网络小区作为第二网络小区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则可能存在误判。通过设置匹配值门限mth,即可滤除与第二网络小区匹配值较低的第一网络小区,避免由于第二网络小区所属扇区方向与第一网络小区所属扇区方向存在偏差而造成误判。

可选的,将第二网络小区标识和该第二网络小区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入第一小区匹配表,以便于后续查询或相关运算。这里,每个网络小区均设置有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cellidentifier,pci),以便于进行规划及切换关系配置,提高网络连接质量。其中,第一小区匹配表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步骤403根据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

步骤403可以具体实现为如下步骤:

步骤4031、判断第二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所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是否属于同一物理站点。

若第二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所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属于同一物理站点,则保留第二网络小区和该第二网络小区所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并执行步骤4032。若第二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所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不属于同一物理站点,则执行步骤4033。

步骤4032、针对属于同一物理站点的第二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若第二网络小区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一致,则确定第二网络小区天线未接反;若第二网络小区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不一致,则确定第二网络小区天线接反。

比如,4g小区的预配置3g小区为3g小区1,通过计算匹配值,得到该4g小区的匹配3g小区为3g小区1,则表明该4g小区的天线未接反。

可选的,针对第一小区匹配表,在第一小区匹配表中,添加第二网络小区对应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形成第二小区匹配表。其中,第二小区匹配表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如此,参见上表4,可以通过查询上表4来获取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和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是否一致,进而直观的判断第二网络小区天线是否接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下结合上表4对天线接反检测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用于统计异常小区(即天线接反的第二网络小区)的计数器置零,即count=0。

针对每个第二小区匹配表,依次按序遍历第二网络小区ui,记该第二网络小区ui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为vm,i,该第二网络小区ui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为vp,i。

如果存在vm,i≠vp,i,则标注该第二网络小区ui为异常小区,且计数器加1,即count=1。

遍历完同一物理站点的所有第二网络小区之后,如果count>1,且存在如下情况,则判定该物理站点的第二网络小区天线存在接反情况:

其中,ui,uj表示不同的第二网络小区,vm,i表示第二网络小区ui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vp,j表示第二网络小区uj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vm,i=vp,j表示ui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vm,i与uj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vp,j相同;类似的,vm,j=vp,i表示uj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vm,j与ui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vp,i相同。

或者,如果count>1,且存在如下情况,则判定该物理站点的第二网络小区天线存在接反情况:

其中,ui、uj、uk表示不同的第二网络小区,vm,i表示ui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vp,i表示ui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vm,k表示uk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vp,k表示uk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vm,j表示uj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vp,j表示uj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vm,i=vp,k表示ui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vm,i与uk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vp,k相同;vm,j=vp,i表示uj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vm,j与ui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vp,i相同;vm,k=vp,j表示uk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vm,k与uj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vp,j相同。

步骤4033、删除第二网络小区和该第二网络小区所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的物理站点出现故障,无信号输出,此时,当终端从第二网络小区脱离,需要接入某一第一网络小区时,接入另一物理站点的第一网络小区的概率增大。此种情况不属于本申请实施例天线接反检测方法的考虑范围内。可选的,需要删除不属于同一物理站点的第二网络小区和该第二网络小区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

可选的,从第一小区匹配表中,删除不属于同一物理站点的第二网络小区标识和该第二网络小区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接反检测方法,在获取第一网络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的互操作记录后,利用互操作记录,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根据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迭代的方式处理大量的数据,确定天线是否接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接反检测方法,以完善的第一网络作为第二网络校准基础,利用不同网络制式之间的互操作记录,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再结合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判断第二网络小区天线是否接反,从而简化运算过程,准确性高。

上述以判断一个第二网络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其他第二网络小区,可采用相同方法判断天线是否接反。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天线接反检测装置进行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1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天线接反检测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天线接反检测装置1000包括:获取模块1001、匹配模块1002和判断模块1003。

其中,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第二网络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的互操作记录,其中,互操作记录为终端脱离第二网络小区、接入第一网络小区的记录。

匹配模块1002,用于根据互操作记录,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匹配第一网络小区为终端从第二网络小区脱离后,接入概率最大的第一网络小区。

判断模块1003,用于根据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

可选的,匹配模块1002具体用于:根据第二网络小区与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中每一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第一互操作记录的条数和/或第二互操作记录的条数,分别获取第二网络小区与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中每一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匹配值,其中,终端的每次互操作对应一条互操作记录,第一互操作记录为终端从第二网络小区切换或重定向至第一网络小区时对应的记录,第二互操作记录为终端从第二网络小区电路域回落至第一网络小区时对应的记录。

根据第二网络小区与每一第一网络小区之间的匹配值,确定第二网络小区所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

可选的,判断模块1003具体用于:判断第二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所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是否属于同一物理站点。

若第二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属于同一物理站点,且第二网络小区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一致,则确定第二网络小区天线未接反。

若第二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属于同一物理站点,且第二网络小区对应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不一致,则确定第二网络小区天线接反。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接反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删除模块1004。

删除模块1004,用于获取当前互操作记录对应的定时提前量,定时提前量用于指示终端是否位于当前互操作记录对应的第一网络小区的覆盖范围内。

若终端位于当前互操作记录对应的第一网络小区的覆盖范围外,则删除当前互操作记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接反检测装置,在获取第一网络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一网络小区的互操作记录后,利用互操作记录,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根据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和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迭代的方式处理大量的数据,确定天线是否接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接反检测装置,以完善的第一网络作为第二网络校准基础,利用不同网络制式之间的互操作记录,确定第二网络小区的匹配第一网络小区,再结合第二网络小区的预配置第一网络小区,判断第二网络小区天线是否接反,从而简化运算过程,准确性高。

图1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天线接反检测装置的又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天线接反检测装置1100包括:处理器1102和通信接口1103。处理器1102用于对天线接反检测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执行上述匹配模块1002、判断模块1003、删除模块1004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接口1103用于支持天线接反检测装置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执行上述获取模块1001执行的步骤。天线接反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01和总线1104,存储器1101用于存储天线接反检测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存储器1101可以是天线接反检测装置中的存储器等,该存储器1101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1101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该存储器1101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上述处理器1102可以是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11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1102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1104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11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1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天线接反检测装置的另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天线接反检测装置1200包括:处理单元1201。处理单元1201用于对天线接反检测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执行上述匹配模块1002、判断模块1003、删除模块1004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天线接反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202和通信单元1203,存储单元1202用于存储天线接反检测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单元1203用于支持天线接反检测装置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执行上述获取模块1001执行的步骤。

其中,上述处理单元1201可以是天线接反检测装置中的处理器1102或控制器。

存储单元1202可以是天线接反检测装置中的存储器1101等。

通信单元1203可以是天线接反检测装置中的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1103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天线接反检测装置执行该指令时,该天线接反检测装置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天线接反检测装置所执行的步骤。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天线接反检测装置执行该指令时,该天线接反检测装置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天线接反检测装置所执行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