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端和呼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8873发布日期:2019-09-21 01:3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呼叫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端和呼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呼叫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端和呼叫方法。



背景技术:

呼叫系统的应用领域广泛,比如门铃的呼叫系统、餐厅的服务呼叫系统、医院或养老院的自动呼叫系统等。以门铃的呼叫系统为例,所述呼叫系统包括一发射机和与之匹配的一接收机,使用时所述发射机被安装在门外,其中所述接收机被安装在室内。现有技术的门铃呼叫系统的所述接收机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其一是采用100-240V的交流电供电,其中所述接收机被连接于交流电源插座上才能工作;另一种是采用电池供电,即直流接收机。现有技术的门铃呼叫系统的所述发射机通常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与所述接收机连通。

因此,现有技术的呼叫系统还存在下述中至少一缺陷:首先,呼叫系统的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布线方式复杂,安装成本高。其次,现有技术的呼叫系统需要专用的接收机接收所述发射机发出的呼叫信号,其中所述接收机的制造成本高,通用性差。现有技术的呼叫系统的接收机通常采用声音广播的方式在室内呼叫,传播性能差,仅能够在小范围内起到呼叫通知的作用,一旦脱离呼叫范围。特别地,当建筑物较大时,所述呼叫系统的所述接收机的呼叫范围有限,因此在建筑物内存在较多的呼叫盲区,处于呼叫盲区的人接收不到所述接收机的呼叫信号。另外,现有技术的呼叫系统的适配性能差,一般情况下,所述发射机只能够与特定的所述接收机配对连接,而不能够与其它电器设备配对连接,然而一旦接收机被损坏就会导致呼叫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的呼叫系统的接收机不能够根据接收信息的人员身份进行呼叫或通知,通常是采用在室内广播的方式通知全部人员,很大程度上会对环境中其它非呼叫人员造成影响。采用直流供电的方式的所述呼叫系统需要定期更换电池,不可避免的造成环境污染。

此外,现有技术的呼叫系统的所述发射机通常只能够被安装在建筑物的墙壁或者被固定于桌面。也就是说,发射机不能够随身携带,这对于病人或老年人等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呼叫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端和呼叫方法,其中所述呼叫系统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以自发电的方式发送至少一呼叫信号至所述呼叫系统的至少一呼叫终端,有利于环保。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呼叫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端和呼叫方法,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以无线发射的方式发送所述呼叫信号至所述呼叫终端,简化了所述呼叫系统的布置方式。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呼叫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端和呼叫方法,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适配性广泛,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可与手机、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音响等接收端设备配对连接,其中所述接收端设备接收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发送的所述呼叫信号,和基于所述呼叫信号执行呼叫指令。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呼叫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端和呼叫方法,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适配性广泛,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可与手机、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音响等接收端设备配对连接。也就是说,所述呼叫系统的所述呼叫终端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有利于降低所述呼叫系统的整体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呼叫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端和呼叫方法,其中所述呼叫系统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发射所述呼叫信号至与之配对的手机、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音响等接收端设备,藉由所述接收端设备提示使用者,有利于提高呼叫的隐私性,避免影响其它人员。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呼叫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端和呼叫方法,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发射的呼叫信号为短码通信数据,有利于降低发送所述呼叫信号所需要的功率,从而使得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在产生微弱电能的情况下向所述呼叫终端发送所述呼叫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呼叫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端和呼叫方法,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发射的呼叫信号为短码通信数据,有利于降低所述呼叫信号发送时所需要的功率,从而使得在一次操作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情况下,藉由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发送多次呼叫信号,有利于降低呼叫数据丢失的风险。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呼叫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端和呼叫方法,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在一次操作过程中发送至少两次所述呼叫信号,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呼叫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端和呼叫方法,其中所述呼叫系统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可配对连接多个呼叫终端的设备,当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发送呼叫信号时,各所述呼叫终端能够接收所述呼叫信号而执行呼叫指令,有利于提高呼叫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呼叫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端和呼叫方法,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发射的所述呼叫信号的频率被设定为蓝牙设备接收频率,以便所述呼叫终端基于蓝牙通信协议接收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发射的所述呼叫信号,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适配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呼叫系统及其自供电发射端和呼叫方法,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便于携带,使用操作简单,适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病人。

本发明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发明的一呼叫系统,包括:

至少一自供电发射端,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以自供电的方式发射至少一呼叫信号;和

至少一呼叫终端,其中所述呼叫终端解析所述呼叫信号的一编码信息,和基于所述编码信息执行呼叫任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供电发射端以自定义编码的方式发射所述呼叫信号的所述编码信息,其中所述编码信息的报文长度小于等于30字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发射的所述呼叫信号的所述编码信息包括一识别码、一MAC地址信息、以及一数据码,其中所述呼叫终端通过所述识别码识别所述呼叫信号,所述MAC地址记录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身份 ID,其中所述呼叫终端基于所述数据码执行所述呼叫任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包括至少一驱动键、一自供电模块、以及一编码模块,其中所述驱动键受力而驱动所述自供电模块发电,所述自供电模块电气连接于所述编码模块,其中所述编码模块被所述自供电模块电驱动而发射所述呼叫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呼叫终端包括一无线接收装置、一解码模块以及一呼叫执行装置,其中所述无线接收装置接收所述呼叫信号至所述解码模块,藉由所述解码模块解析所述呼叫信号的所述编码信息,以供所述呼叫执行装置基于所述解码模块解析得到的所述数据码执行呼叫任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呼叫终端的所述无线接收装置为蓝牙接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编码模块发射所述呼叫信号的频率选自由蓝牙通信协议的37广播频道、38广播频道、或39广播频道组成的任一蓝牙频道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呼叫终端进一步包括一数据存储模块,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身份地址信息被存储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以配对所述自供电发射模块于所述呼叫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呼叫终端进一步包括一配对模块,其中所述配对模块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其中所述配对模块提取所述解码模块解析得到的所述MAC地址信息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藉由所述配对模块存储所述MAC地址信息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供电发射端进一步包括一无线感应装置,其中所述无线感应装置存储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所述MAC地址信息,其中所述配对模块通过近距离感应的方式获取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所述MAC地址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呼叫执行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显示单元和一音频单元,其中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提示信息,所述音频单元以声音提示的方式提示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提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供电发射端进一步包括一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其中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电气连接所述自供电模块于所述编码模块,其中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存储所述自供电模块产生的电能和延长对所述编码模块的供能时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键驱动所述自供电模块单次供电于所述编码模块,藉由所述编码模块连续发射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所述呼叫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呼叫终端选自由手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音响组成的任一电子设备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自供电发射端,包括:

一驱动键;

一自供电模块,其中所述驱动键受力而驱动所述自供电模块发电;以及

一编码模块,其中所述自供电模块电气连接于所述编码模块,其中所述编码模块被所述自供电模块电驱动,而以自定义编码的方式发射至少一呼叫信号,其中所述呼叫信号的编码信息的报文长度小于等于30字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编码模块发射所述呼叫信号的频率选自由蓝牙通信协议的37广播频道、38广播频道、或39广播频道组成的任一蓝牙频道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供电发射端进一步包括一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其中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电气连接所述自供电模块于所述编码模块,其中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存储所述自供电模块产生的电能和延长对所述编码模块的供能时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编码模块包括一通信电路板、至少两个电源输入端以及至少一无线发射模块,其中所述无线发射模块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自供电模块电气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入端,其中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在通电情况下生成和发射所述呼叫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供电模块包括至少一发电装置和一联动装置,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驱动支架和一第二驱动支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支架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被相互传动地连接,其中所述联动装置受力按压时,所述第一驱动支架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相互平衡地驱动所述发电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支架包括一第一触动杆和自所述第一触动杆的两端一体地延伸而成的两个第一联动臂,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支架进一步包括一第二触动杆和自所述第二触动杆的两端一体地延伸而成的两个第二联动臂,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臂和所述第二联动臂相互传动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支架的各所述第一联动臂包括一第一支点和一第一联动端,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支架的各所述第二联动臂包括一第二支点和一第二联动端,其中所述第一联动端联动所述第二联动端和基于所述第一支点所在转轴上下地翘动,其中所述第二联动端联动所述第一联动端和基于所述第二支点所在的转轴上下地翘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点向下地延伸于所述第一联动臂,所述第二支点向下地延伸于所述第二联动臂,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支架的所述第一触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的所述第二触动杆基于所述第一支点和所述第二支点相互平衡地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供电模块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复位元件,其中所述复位元件被设置于所述联动装置的下方,在初始状态下,所述联动装置保持所述联动装置,当所述联动装置被按压后,所述复位元件驱动所述联动装置回复至初始状态,藉由所述联动装置带动所述发电装置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供电模块进一步包括一基板,其中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联动装置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基板,藉由所述基板固定地保持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联动装置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无线控制开关进一步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自供电模块和所述编码模块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键包括一驱动键主体和至少两个抵压端,所述抵压端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键主体的内侧,其中所述驱动键主体被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方,藉由所述壳体保持所述抵压端抵压于所述联动装置和驱动所述联动装置平衡地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呼叫系统的呼叫方法,其中所述呼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以自供电的方式驱动一自供电发射端的一编码模块,和藉由所述编码模块发射至少一呼叫信号;和

(b)解析所述呼叫信号,以获取所述呼叫信号的一数据码信息,和基于所述数据码信息执行呼叫任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步骤:以自定义编码的方式发射所述呼叫信号,其中所述呼叫信号为短码数据信息,所述呼叫信号的报文长度小于等于30字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步骤:存储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身份地址信息至一呼叫终端的一数据存储模块,以配对所述自供电发射端于所述呼叫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配对步骤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解码所述呼叫信号,和提取所述呼叫信号中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一MAC 地址信息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配对步骤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贴近所述呼叫终端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和藉由所述呼叫终端的一配对模块以无线感应的方式获取所述自供电发射端存储的一MAC地址信息,以配对连接所述自供电发射端于所述呼叫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配对步骤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关联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所述MAC地址信息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配对步骤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关联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所述MAC地址信息于使用者的个人身份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步骤(a)中进一步包括步骤:

(a.1)受力而驱动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一自供电模块,藉由所述自供电模块发电;和

(a.2)电驱动所述编码模块,以供所述编码模块以自定义编码的方式发射短码数据的至少一呼叫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步骤(a.1)中进一步包括步骤:存储所述自供电模块产生的脉冲电能,和以持续震荡的方式延长对所述编码模块的供能时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所述编码模块基于蓝牙通信协议发射所述呼叫信号,其中所述编码模块发射所述呼叫信号的频率选自由蓝牙通信协议的37广播频道、38广播频道、或39广播频道组成的任一蓝牙频道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步骤(b)中,基于蓝牙通信协议接收所述呼叫信号,和传输所述呼叫信号至一呼叫终端的一解码模块,以供所述解码模块解析出所述呼叫信号的自动以编码数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步骤:基于一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数据信息判断是否执行呼叫任务,当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存储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MAC地址信息与所述呼叫信号的所述MAC地址信息一致时,藉由一呼叫执行装置执行呼叫任务。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呼叫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一种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5A至图5C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配对流程示意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一自供电发射端的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另一配对方式示意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该呼叫系统被实施为营业场所的服务呼叫系统。

图7B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该呼叫系统被实施为医院的病人呼叫系统。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该呼叫系统被实施为养老呼叫系统。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呼叫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呼叫方法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一可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一自供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动作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5C所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呼叫系统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呼叫系统可被实施为门铃的呼叫系统、营业场所的服务呼叫系统、医院中病人的呼叫系统或者被实施为养老呼叫系统等。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呼叫系统的应用方式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所述呼叫系统包括一自供电发射端100和至少一呼叫终端200,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以自发电的方式发射至少一呼叫信号,所述呼叫终端200接收所述呼叫信号,和基于所述呼叫信号发出提示信息,以供使用者从所述呼叫终端200获取提示信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可配对于所述呼叫终端200,当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被操作,而以自发电的方式发射所述呼叫信号时,与之配对的所述呼叫终端200接收所述呼叫信号和基于所述呼叫信号执行提示任务。

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包括至少一驱动键10、一自供电模块20、以及一编码模块30,其中所述驱动键10受力而驱动所述自供电模块20发电,所述自供电模块20电气连接于所述编码模块30,藉由所述自供电模块20为所述编码模块30提供电能。所述编码模块30在通电情况下以无线的方式发射至少一所述的呼叫信号。所述呼叫终端200接收所述编码模块30发射的所述呼叫信号,和解析所述呼叫信号的编码信息。

所述呼叫终端200包括一无线接收装置210、一解码模块220、以及一呼叫执行装置230,其中所述无线接收装置210接收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发射的所述呼叫信号,和传输所述呼叫信号至所述解码模块220,藉由所述解码模块220 解析所述呼叫信号的编码信息。所述解码模块220通信地连接于所述呼叫执行装置230,其中所述呼叫执行装置230基于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出的所述呼叫信号的编码信息,而执行呼叫或提示作业,以提示使用者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呼叫操作。

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可配对于所述呼叫终端200,当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 和所述呼叫终端200配对地连接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信息,比如 MAC地址信息,被存储于所述呼叫终端200。当所述呼叫终端200接收与之配对连接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发送的所述呼叫信号时,所述呼叫终端200的所述解码模块220基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信息解析出所述呼叫信号的编码信息。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所述呼叫信号的编码信息至所述呼叫执行装置 230,藉由所述呼叫执行装置230执行所述呼叫或提示作业,比如声音提示、显示提示、或者震动提示灯提示操作。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呼叫系统的所述呼叫终端200可被实施为手机、电脑、智能穿戴设备、音响、平板电脑等具有无线接收功能的电子设备。可选地,所述呼叫系统的所述呼叫终端200还可以被实施为其他具有提示功能的无线接收装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呼叫终端200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

优选地,所述呼叫系统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所述编码模块30基于蓝牙接收装置的接收频率发射所述呼叫信号,其中所述呼叫信号为所述编码模块 30发送的自定义数据信息。所述编码模块30发射所述呼叫信号为非标准的蓝牙数据,其中所述呼叫终端200的所述无线接收装置210通过蓝牙接收的方式接收所述呼叫信号,藉由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所述非标准的蓝牙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呼叫系统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所述编码模块30 发射的所述呼叫信号的频率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因此,所述编码模块30还可发射其它频率的无线电波信号,其中所述呼叫终端200的所述无线接收装置210对应地接收该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信号,藉由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所述呼叫信号的所述无线电波信号。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蓝牙通讯协议发送编码的时间较长,通常在 35毫秒左右,如果蓝牙设备要与手机相互配对则通讯的时间更长,需要数秒钟的连接时间。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所述自供电模块20单次操作产生的电能微弱,不足以驱动所述编码模块30发射标准蓝牙通信的无线数据信号。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编码模块30以发送短码数据的方式发送所述呼叫信号,以降低单次发送所述呼叫信号所需要的能耗。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编码模块30发射的所述呼叫信号的报文长度不超过30字节。更优选地,所述编码模块30发射的所述呼叫信号的报文长度不超过18字节。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所述编码模块30以广播的方式发射所述呼叫信号的报文信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单次地操作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所述驱动键10,所述自供电模块 20单次发电驱动所述编码模块30发射至少一次所述呼叫信号。优选地,单次地操作所述驱动键10,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所述编码模块30发射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所述呼叫信号,以提高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传递所述呼叫信号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发射的所述呼叫信号的部分广播数据包丢失时,也还有其它的广播数据包被所述呼叫终端200的所述无线接收装置210 接收。

示例性地,在本发明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所述编码模块30发射的所述呼叫信号的包括一识别码、一MAC地址信息、一数据码、一加密字段、一校验码。所述识别码的数据长度在2-4字节,其中所述呼叫终端200 通过所述识别码识别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发出的信号。所述MAC地址信息记录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ID,以便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和所述呼叫终端200配对连接,其中所述MAC地址信息占据2-4字节。所述呼叫终端200的所述解码模块220基于接受到的所述呼叫信号的所述MAC地址信息判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是否与所述呼叫终端200配对连接,当所述呼叫终端200中存储的MAC地址信息与所述呼叫信号的所述MAC地址信息相同时,说明所述无线接收装置210接收到的所述呼叫信息为与之配对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发射的信息,藉由所述编码模块230执行所述呼叫信号。所述数据码记录具体操作的内容,比如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所述驱动键10被按动的次数,其中所述数据码占据1-4字节。所述加密字段使得所述呼叫信号具有保密性,其中所述加密字段在1-4字节。所述校验码对数据长度进行校验,以获得正确的无线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校验码占据1-2字节。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发射所述呼叫信号的发射功率在0dB-10dB(包括10dB)之间。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基于蓝牙通信协议的第37广播频道、38广播频道、或39广播频道发射所述呼叫信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发射所述呼叫信号的频率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

相应地,所述呼叫终端200的所述无线接收装置210可以但不限于一蓝牙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无线接收装置210基于蓝牙通信协议接收所述编码模块30发射的所述呼叫信号,和传输所述呼叫信号的数据信息至所述解码模块220。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所述呼叫信号的数据信息,和判断是否执行所述呼叫指令。所述呼叫终端20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数据存储模块240,其中当所述呼叫终端200 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配对连接时,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被存储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通信地连接于所述解码模块220,当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所述呼叫信号时,所述解码模块220基于所述存储模块240存储的所述身份地址信息判断所述呼叫终端200是否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配对。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被以存储的方式记录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或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被以烧录的方式记录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

所述呼叫终端200的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所述无线接收装置210接收到的所述呼叫信号,以获取所述呼叫信号中的所述识别码、MAC地址、数据码。当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得到的所述呼叫信号的所述MAC地址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记录的所述地址信息相同时,则藉由所述呼叫执行装置230基于所述数据码执行所述呼叫操作或提示操作。

所述呼叫终端200的所述呼叫执行装置230以声音提示、显示提示或震动提示的方式执行所述呼叫信号。所述呼叫执行装置230进一步包括一显示单元231,一音频单元232、以及一震动单元233,其中所述显示单元231基于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得到的所述数据信息,以显示的方式提示使用者。所述音频单元232 基于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得到的所述数据信息,以声音提示的方式提示使用者。所述震动单元233基于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得到的所述数据信息,以震动提示的方式提示使用者。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呼叫执行装置230的提示方式可以是显示文字、图形、图案、声音提示、震动提示等多种提示操作的任一组合的提示方式。

所述呼叫终端200进一步包括一配对模块250,其中所述配对模块250通信地连接所述解码模块220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藉由所述配对模块250将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得到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存储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以实现所述呼叫终端200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配对。

如图5A至图5C所示,当所述呼叫终端200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时,启动所述呼叫终端200的所述配对模块250,其中所述配对模块250启动后在一时间窗口内,所述配对模块250可将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得到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存储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示例性地,当操作所述呼叫终端200的所述配对模块250,所述配对模块250开启一分钟时间的时间窗口。在所述时间窗口内,操作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所述驱动键10,藉由所述自供电模块20驱动所述编码模块30发送至少一呼叫信号。所述呼叫终端200 的所述无线接收模块210接收所述呼叫信号后由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所述呼叫信号中的所述身份地址信息,藉由所述配对模块250存储所述身份地址信息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呼叫终端200可被实施为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或其他移动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呼叫终端200的所述解码模块220和所述配对模块250被实施为设置于所述手机等终端设备的一APP执行程序。换言之,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发射的所述呼叫信号被所述无线接收装置 210接收后,藉内置于所述呼叫终端200的APP程序解析所述呼叫信号中的数据信息。当所述呼叫终端200和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配对时,所述呼叫终端200 的所述APP程序解析所述呼叫终端200发射的所述呼叫信号中的身份地址信息,和存储所述身份地址信息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6A和图6B所示,示出了所述呼叫系统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呼叫系统包括一自供电发射端100和至少一呼叫终端200,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包括一驱动键10、一自供电模块20、以及一编码模块30,其中所述驱动键10受力而驱动所述自供电模块20发电,所述自供电模块20电气连接于所述编码模块30,藉由所述自供电模块20为所述编码模块30 提供电能。所述编码模块30在通电情况下以无线的方式发射至少一所述的呼叫信号。所述呼叫终端200接收所述编码模块30发射的所述呼叫信号,和解析所述呼叫信号的编码信息。所述呼叫终端200包括一无线接收装置210、一解码模块220、一呼叫执行装置230、一数据存储模块240、以及一配对模块250,其中所述无线接收装置210接收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发射的所述呼叫信号,和传输所述呼叫信号至所述解码模块220,藉由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所述呼叫信号的编码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所述驱动键10、所述自供电模块20以及所述编码模块30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结构和功能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呼叫终端200的所述配对模块250。

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进一步包括无线感应装置40,其中所述无线感应装置40存储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比如MAC地址。所述呼叫终端200靠近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时,所述配对模块250通过无线识别的方式识别获取所述无线感应装置40中存储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所述配对模块250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其中当所述配对模块250获取到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后,所述配对模块250存储所述身份地址信息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

优选地,所述配对模块250可被实施为NFC模块,其中所述无线感应装置 40被实施为无线感应芯片,其中当所述呼叫终端200靠近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 100时,所述配对模块250通过近距离感应的方式获取所述无线感应芯片中存储的数据信息。可选地,所述配对模块250还可被实施为一RFID发射模块,其中所述无线感应装置40被实施为一RFID接收装置,其中所述RFID接收装置中存储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当所述呼叫终端200靠近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时,所述配对模块250通过近距离感应的方式获取所述无线感应芯片中存储的数据信息。

如图2和图6A所示,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进一步包括一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50,其中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50电连接所述自供电模块20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50,其中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50存储所述自供电模块20产生的电能和延长对所述编码模块30的供能时长,以供所述编码模块30具有充足的电能供应时间生成和发射所述呼叫信号。示例性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被按压时产生的1-5毫秒的脉冲电能。所述自供电模块20 产生的脉冲电能被传输至所述编码模块30,其中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50将脉冲电能的持续地震荡,以延长所述脉冲电能的存在时间,以使所述脉冲电能延长供应时间到5-80毫秒之间,从而延长对所述编码模块30的供能时长。

如图4所示,所述呼叫系统被实施为门铃呼叫系统,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 100被实施为门铃呼叫系统的信号发射端,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被设置于一建筑物外,比如房间的外墙壁。所述呼叫系统的所述呼叫终端200可被实施为一手机、电脑、智能穿戴设备、音响等电子设备。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与所述呼叫终端200配对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所述驱动键10受力而驱动所述自供电模块20发电,其中所述自供电模块20产生的电能经由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50后驱动所述编码模块30,藉由所述编码模块30在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50的供能时间段内连续地发射至少两次自定义数据的呼叫信号。所述呼叫终端200的所述无线接收装置210接收所述呼叫信号,其中所述解码模块220基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中存储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解析而得到所述呼叫信号的自定义数据信息,并自所述呼叫信号的自定义数据信息中获取数据码。所述呼叫执行装置230基于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得到是所述数据码执行提示或呼叫任务。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7A和图7B所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所述呼叫系统被实施为服务呼叫系统或医院的病人呼叫系统。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呼叫系统包括多个所述的自供电发射端100和至少一呼叫终端200,其中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以自发电的方式发射所述无线呼叫信号,其中所述呼叫终端200基于所述呼叫信号而执行呼叫任务。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可以但不限于一无线按钮装置,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所述身份地址信息对应于所述无线按钮的地理位置信息。示例性的,所述呼叫系统为营业场所呼叫系统,其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 的所述身份地址信息对应于所述无线按钮所在的桌号信息。所述呼叫终端200可以但不限于一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音响等。

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与所述呼叫终端200配对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 的所述驱动键10受力而驱动所述自供电模块20发电,其中所述自供电模块20 产生的电能经由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50后驱动所述编码模块30,藉由所述编码模块30在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50的供能时间段内连续地发射至少两次自定义数据的呼叫信号。所述编码模块30发射的所述自定义数据的呼叫信号包括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即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桌号信息。

所述呼叫终端200的所述无线接收装置210接收所述呼叫信号,其中所述解码模块220基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中存储的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解析而得到所述呼叫信号的自定义数据信息,并自所述呼叫信号的自定义数据信息中获取数据码。所述呼叫执行装置230基于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得到是所述数据码执行提示或呼叫任务。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8所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所述呼叫系统被实施为自供电养老呼叫系统。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呼叫系统包括一个所述的自供电发射端100和一个与之配对的所述呼叫终端200,其中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以自发电的方式发射所述无线呼叫信号,其中所述呼叫终端200基于所述呼叫信号而执行呼叫任务。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被实施为一便携式无线按钮,其中便携式无线按钮可被使用者随身携带。所述呼叫终端200被实施为能够执行呼叫操作的电子设备,比如手机、电脑、智能穿戴设备、音响等。所述呼叫终端200基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发射的所述呼叫信息,执行呼叫任务,比如拨打联系人电话,紧急求助呼叫等。

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与所述呼叫终端200配对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 的所述驱动键10受力而驱动所述自供电模块20发电,其中所述自供电模块20 产生的电能经由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50后驱动所述编码模块30,藉由所述编码模块30在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50的供能时间段内连续地发射至少两次自定义数据的呼叫信号。所述编码模块30发射的所述自定义数据的呼叫信号包括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其中所述呼叫终端200关联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于使用者的人员身份信息。所述呼叫终端200的所述无线接收装置210接收所述呼叫信号,其中所述解码模块220基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中存储的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解析而得到所述呼叫信号的自定义数据信息,并自所述呼叫信号的自定义数据信息中获取数据码。所述呼叫执行装置230基于所述解码模块220解析得到是所述数据码执行呼叫任务,比如拨打紧急联系人电话。

如图9和图10所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呼叫系统的呼叫方法,其中该呼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以自供电的方式驱动一自供电发射端100的一编码模块30,和藉由所述编码模块30发射至少一呼叫信号;和

(b)解析所述呼叫信号,以获取所述呼叫信号的一数据码信息,和基于所述数据码信息执行呼叫任务。

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步骤:以自定义编码的方式发射所述呼叫信号,其中所述呼叫信号为短码数据信息,所述呼叫信号的报文长度小于等于30字节。

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步骤:存储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身份地址信息至一呼叫终端200的一数据存储模块240,以配对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于所述呼叫终端200。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配对步骤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解码所述呼叫信号,和提取所述呼叫信号中的所述自供电发射端 100的一MAC地址信息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配对步骤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贴近所述呼叫终端200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和藉由所述呼叫终端200的一配对模块250以无线感应的方式获取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存储的一MAC地址信息,以配对连接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于所述呼叫终端200。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配对步骤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关联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所述MAC地址信息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地理位置信息。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配对步骤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关联所述自供电发射端 100的所述MAC地址信息于使用者的个人身份信息。

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步骤(a)中进一步包括步骤:

(a.1)受力而驱动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一自供电模块20,藉由所述自供电模块20发电;和

(a.2)电驱动所述编码模块30,以供所述编码模块30以自定义编码的方式发射短码数据的至少一呼叫信号。

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步骤(a.1)中进一步包括步骤:存储所述自供电模块 20产生的脉冲电能,和以持续震荡的方式延长对所述编码模块30的供能时长。因此,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步骤(a.2)中,在持续供电时间内,连续地发射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所述呼叫信号。

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所述编码模块30基于蓝牙通信协议发射所述呼叫信号,其中编码模块发射的广播信号的频率选自所述蓝牙通信协议的第37、38、或39广播频道。

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步骤(b)中,基于蓝牙通信协议接收所述呼叫信号,和传输所述呼叫信号至一呼叫终端200的一解码模块220,以供所述解码模块220 解析出所述呼叫信号的自动以编码数据信息。在上述呼叫方法的所述步骤(b) 进一步包括步骤:基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存储是数据信息判断是否执行呼叫任务,当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40存储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MAC地址信息与所述呼叫信号的所述MAC地址信息一致时,藉由一呼叫执行装置230执行呼叫任务。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11至图15所示,依照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呼叫系统的一自供电发射端100的可选实施方式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的结构和形状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因此,所述自供电发射端100还可被实施为其他的结构和形状。所述自供电发射端进一步包括壳体60,其中所述自供电模块20被设置于所述壳体60,藉由所述壳体60固定所述自供电模块20。所述驱动键10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30,藉由所述壳体60保持所述驱动键10于所述自供电模块20的上方。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编码模块30被保持在所述壳体60。

所述自供电模块20包括一联动装置21、至少一发电装置22,其中所述发电装置22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21,当所述联动装置21受力被压动时,所述联动装置21驱动所述发电装置22,藉由所述发电装置22转化机械能为电能。所述自供电模块20的所述联动装置21被抵压于所述驱动键10的下方,其中所述驱动键10压动所述联动装置21向下运动,所述联动装置21将所述驱动键10的动能传输至所述发电装置22。所述联动装置21包括一第一驱动支架211 和一第二驱动支架212,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当所述联动装置21收按压作用力时,所述联动装置21的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同步地运动。也就是说,当所述联动装置21的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受力按压时,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被按压运动和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同步地运动。当所述联动装置21的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受力按压时,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被按压运动和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同步地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发电装置22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21的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藉由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驱动所述发电装置22;或所述发电装置22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21的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藉由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驱动所述发电装置22;或所述发电装置22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21的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和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藉由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共同驱动所述发电装置22。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电装置22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当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受力按压时,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驱动所述发电装置22运动和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 同步地运动。当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受力按压时,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被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驱动而同步地运动,藉由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驱动所述发电装置22,以触发所述发电装置22发电。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电装置22与所述联动装置21的驱动连接位置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

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包括一第一触动杆2111和两个第一联动臂2112,其中所述联动臂2112一体地延伸于所述触动杆2111的两端。所述第二驱动支架 212包括一第二触动杆2121和两个第二联动臂2122,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臂2112 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联动臂2122,以使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相互联动。当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的所述第一触动杆2111受力按压时,藉由所述第一联动臂2112驱动所述第二联动臂2122与所述第一联动臂 2112同步地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触动杆2121与所述第一触动杆2111同步地运动。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为“匚”字型的支架结构,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为反向于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的“匚”字型支架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相互传动地连接,形成一“口”字型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发电装置22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之间。

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装置21的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在受力按压时,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分别绕一转动轴以摆动的方式运动。

详细地说,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的各所述第一联动臂2112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支点21121和一第一联动端21122,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臂2112绕所述第一支点21121摆动,或所述第一联动臂2112绕所述第一支点21121做翘板式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的各所述第二联动臂2122进一步包括一第二支点21221 和一第二联动端21222,其中所述第二联动臂2122绕所述第二支点21221摆动,或所述第二联动臂2122绕所述第二支点21221做翘板式运动。可以理解的是,两端的所述第一联动臂2112的所述第一支点21121形成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 的转动轴,其中两端的所述第二联动臂2122的所述第二支点21221形成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的转动轴。所述第一联动臂2112的所述第一联动端21122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联动臂2122的所述第二联动端21222,以使所述第一联动端21122驱动所述第二联动端21222运动,或所述第二联动端21222驱动所述第一联动端21122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支点21121和所述第二支点 21221是所述第一联动臂2112和所述第二联动臂2122向下延伸形成的凸块。

所述自供电模块2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复位元件23,其中所述复位元件23被设置于所述联动装置21,当所述联动装置21被按压驱动所述发电装置22发电后,所述复位元件23驱动所述联动装置21回复至初始位置。所述复位元件23 被设置于所述联动装置21的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的下方,所述复位元件23向上地支撑和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当所述联动装置21的任一端受到向下压动的作用力时,所述复位元件23向上地支撑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以使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同步地和平衡地向下移动。当所述联动装置21的受到的作用力消失时,所述复位元件23向上地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同步地和平衡地向上移动,藉由所述联动装置 21驱动所述发电装置22发电和回复至初始位置。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元件23可以但不限于一弹性元件,其中所述复位元件23以向上的弹性作用力支撑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 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更优选地,所述复位元件23为一扭簧,其中所述复位元件23的两端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 的下方,藉由所述复位元件23提供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 212向上的弹性作用力。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复位元件23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因此,所述复位元件23还可被实施为其他类型的弹性元件,比如弹簧。

所述联动装置21的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具有一第一复位卡槽2113,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具有一第二复位卡槽2123,其中所述复位元件23的两端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复位卡槽2113和所述第二复位卡槽2123,以防止所述复位元件23 的位置偏离。

所述自供电模块20进一步包括一基板24,其中所述联动装置21、所述发电装置22以及所述复位元件23被设置于所述基板24,藉由所述基板24固定或保持所述自供电模块20的元件。所述基板24包括一基板主体241和四个支架固定扣242,所述支架固定扣242被一体地设置于所述基板主体241的侧边。所述联动装置21的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被所述支架固定扣 242可活动地保持在所述基板主体241的上方。

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定位元件2114,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元件2114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联动臂2112,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定位元件2124,其中所述第二定位元件2124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联动臂2122。所述第二定位元件2124和所述第一定位元件2114被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固定扣242,藉由所述支架固定扣242保持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 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

所述第一定位元件2114被一体地成型于所述第一联动臂2112,并且所述第一定位元件2114向外地延伸自所述第一联动臂2112,所述第二定位元件2124 被一体地成型于所述第二联动臂2122,并且所述第二定位元件2124向外地延伸自所述第二联动臂2122。换言之,所述第一定位元件2114和所述第二定位元件 2124是形成于所述第一联动臂2112或所述第二联动臂2122的凸起。可以理解的是,各所述支架固定扣242具有安装和保持所述第一定位元件2114和所述第二定位元件2124的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元件2114被邻近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点21121,所述第二定位元件2124被邻近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点21221。

所述基板24包括至少一发电机固定单元243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发电机容纳腔244,其中所述发电机固定单元243固定所述发电装置22于所述发电机容纳腔244。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电机固定单元243被一体地成型于所述基板主体241。更优选地,所述发电机固定单元243为一固定卡扣,其中所述发电机固定单元243以卡扣的方式固定所述发电装置22于所述发电机容纳腔244。所述基板24进一步设有一弹簧卡槽245,其中所述复位元件 23被设置于所述弹簧卡槽245。

所述自供电模块20的所述基板24被设置于所述壳体60,藉由所述基板24 固定地保持所述发电装置22和所述联动装置21于所述壳体60。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自供电模块20的所述基板24被以卡扣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60。相应地,所述壳体60包括一壳体主体41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一模组容置腔42,其中所述自供电模块20被所述壳体主体41固定于所述模组容置腔42。所述壳体6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固定扣43,其中所述固定扣43以扣合的方式固定所述自供电模块20的所述基板24于所述模组容置腔42。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扣43被一体地成型于所述壳体60的所述壳体主体41。所述基板24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基板卡扣246,其中所述基板卡扣 246配合于所述壳体60的所述固定扣43,以便所述基板24被固定于所述壳体主体41。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自供电模块20与所述壳体60的固定方式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因此,所述自供电模块20还可通过其他固定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60,比如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

所述自供电发射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固定筋70,其中所述固定筋70被设置于所述壳体60,藉由所述固定筋70保持所述自供电模块20于所述壳体60。所述固定筋70被环绕地设置于所述壳体60内部,通过所述固定筋70连接所述自供电模块20的所述基板24于所述壳体60的底部。

所述壳体6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驱动键外卡扣44,其中所述驱动键卡扣44被设置于所述壳体60的外侧。所述驱动键10包括至少一驱动键主体11和至少一驱动键内卡扣12,其中所述驱动键内卡扣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键主体11的内侧,其中所述驱动键内卡扣12对应于所述驱动键外卡扣44。所述壳体60进一步设有一防呆槽45,其中所述防呆槽45被形成于所述壳体60的所述壳体主体41侧边,同时识别所述防呆槽45的位置安装所述驱动键10于所述壳体60。相应地,所述驱动键1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定位柱13,其中所述定位柱13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键主体11的内侧,其中所述定位柱13对应于所述防呆槽45,当所述驱动键10被安装于所述壳体60时,所述定位柱13被设置于所述防呆槽45。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识别所述防呆槽45和所述定位柱13的位置,安装所述驱动键10,能够避免所述驱动键10的错位安装,有利于提高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组装效率。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60和所述驱动键10为圆盘结构,其中当所述驱动键10的上方任意位置被按压时,所述驱动键10在水平方向平衡地向下驱动所述自供电模块20,以触发所述自供电模块20发电。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自供电发射端的形状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因此,所述自供电发射端还可被实施为其他形状和结构,比如椭圆形、方形的结构。所述驱动键10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抵压端14,其中所述抵压端14被形成于所述驱动键10的所述驱动键主体11的内侧。当所述驱动键10受力被按压时,所述驱动键10的所述抵压端14向下地压动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所述抵压端14抵压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的所述第一触动杆2111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的所述第二触动杆2121的上方,藉由所述抵压端14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于所述第一触动杆2111和/或所述第二触动杆 2121,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支架211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支架212向下移动。

所述编码模块30被固定于所述自供电模块20的上方,其中所述编码模块30 包括一通信电路板31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两个电源输入端32,其中所述自供电模块20的所述发电装置22的所述电流输出元件224电气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入端 32,通过所述电源输入端32为所述通信电路板31提供工作电能。

所述编码模块30的所述通信电路板31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自供电模块20 的所述基板24。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所述通信电路板31被以卡扣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基板24的上方。相应地,所述基板24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电路板卡扣247,其中所述电路板卡扣247被一体地设置于所述基板主体241,藉由所述基板主体241固定和保持所述电路板31。

所述编码模块30在所述自供电模块20的供电作用下产生和发出至少一呼叫信号,以控制与所述自供电发射端配对连接的至少一电气设备。所述编码模块 3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无线发射模块33,其中所述无线发射模块33在通电情况下发射所述呼叫信号,以供所述电气设备接收所述呼叫信号和基于所述呼叫信号控制所述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50电连接所述自供电模块20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33,其中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50存储所述自供电模块20产生的电能和延长对所述无线发射模块33的供能时长,以供所述无线发射模块33具有充足的电能供应时间生成和发射所述呼叫信号。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发射模块33和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50被集成于所述通信电路板 31。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