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7852发布日期:2019-09-06 22:1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常通过增加壳体的发光效果以增加整个移动终端的用户体验性,该发光效果不仅具有一定的提醒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但目前,为使壳体表现出绚烂夺目的灯光效果,移动终端不得不提供较大的内部空间以容置多个led灯,与此同时,多个led灯同时工作,大大增加了整个移动终端的耗电量,且led光线利用率较低。

申请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相背设置,所述壳体具有透光部;及

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对准所述壳体的透光部,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导光件以及发光元件,所述导光件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多个导光结构,所述第一表面凹设有第一容置部,所述发光元件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且所述发光元件的光源朝向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壁面发光,以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壁面进入所述导光件内部,并经所述导光结构射出所述导光件的外部直至穿过所述透光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通过在移动终端的发光组件的第一表面处设置第一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用以容置发光元件,以使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至少大部分能够经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壁面射入所述导光件的内部,减少了发光元件的光线损失率,并且,射入所述导光件内部的光线经多个导光结构反射至第二表面上,经所述壳体的透光部射出所述壳体外部,在此光线的传导过程中,光线的能量逐渐降低,使得最后射出壳体外部的光线呈现出“渐变”的发光效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的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覆膜的第一镂空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第一镂空区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弹性连接件的第三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发光组件的第viii局部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发光组件的第ⅸ局部示意图;

图11是图3所示的发光组件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件内部的光线的传播路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光线的传播路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屏2相背设置,所述壳体1具有透光部11;及发光组件3,所述发光组件3对准所述壳体1的透光部11,所述发光组件3包括导光件31以及发光元件32,所述导光件3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311和第二表面31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311和所述第二表面312之间的多个导光结构313,所述第一表面311凹设有第一容置部3111,所述发光元件32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3111,且所述发光元件32的发光面朝向所述第一容置部3111的壁面发光,以使所述发光元件32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壁面进入所述导光件31内部,并经所述导光结构313射出所述导光件31的外部直至穿过所述透光部11。

本申请通过在发光组件3的导光件31的第一表面311设置第一容置部3111用以容置发光元件32,并使所述发光元件32的发光面朝向所述第一容置部3111的壁面发光,使得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至少大部分能够经所述第一容置部3111的壁面射入所述导光件31的内部,在所述导光结构313上发何时能漫反射,以使发光元件32的光线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所述光线逐渐从所述导光件31的内部射出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外部,即所述光线的能量逐渐降低,以使最后射出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壳体1外部的光线能够呈现出“渐变”的发光效果,进而提升了整个移动终端100的用户体验性。

其中,移动终端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等。所述壳体1可以为移动终端100的盖板,用以保护移动终端100内部的元器件不会因移动终端100的外部水汽或灰尘进入移动终端100内部,从而影响内部元器件的运行。具体的,所述盖板大致为矩形板,所述盖板的材质为透光的玻璃材质,换言之,所述盖板的整个表面即为所述盖板的透光部11,即所述发光组件3发出的光线可经所述盖板射出所述移动终端100外部。其中,所述盖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三表面12和第四表面13,所述第三表面12为靠近所述发光组件3的一面,以使所述发光组件3发出的光线能够经所述第三表面12进入所述盖板内部之后再经所述第四表面13射出所述移动终端100外部,换言之,所述第三表面12实质为所述发光元件32发出光线的第一入射面,所述第四表面13实质为所述光线的第一出射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也可以为非透光材质,其中,所述壳体凹设有贯穿所述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设置有透光玻璃,具体的,所述透光玻璃的壁面与所述第四通孔的壁面嵌接连接以构成所述壳体1的透光部11。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见图4,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具有覆膜4,所述覆膜4位于所述壳体1和弹性连接件5之间,且所述覆膜4开设有第一镂空区域41对准所述壳体1的透光部11,以使射出所述导光件31外部的光线依次经所述第一镂空区域41和所述透光部11射出所述壳体1的外部。具体的,所述覆膜4为不透光材质,换言之,当所述发光组件3发出的光线射至非第一镂空区域41处,该光线不会经覆膜4射出所述壳体1的外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覆膜4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五表面42和第六表面43,其中,所述第五表面42为靠近所述壳体1的里面,且所述第五表面42通过光学胶贴设于所述壳体1的第三表面12,所述第六表面43为靠近所述发光组件3的一面,其中,所述第一镂空区域41为贯穿第五表面42和第六表面43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对准所述导光件31设置,以使射出所述导光件31外部的光线能够经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盖板内部并经所述盖板的第四表面13射出所述盖板外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与尺寸与所述导光件31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可以理解的是,请参见图5,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可以设计为移动终端100品牌的logo形状,且由于所述导光件31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相同,当发光组件3发出的光线经导光件31射出所述导光件31内部时,此时,该光线经所述第二通孔射出所述壳体1外部,能够在所述壳体1的第四表面13上显现出光彩夺目的logo的形状,进而增加整个移动终端100的外部视觉效果,提高用户体验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通孔的形状也可以为长条形或者波浪形等等。

其中,所述覆膜4与所述导光件31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见图6,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弹性连接件5,所述弹性连接件5围接于所述导光件31的周面,所述弹性连接件5位于所述导光件31和所述壳体1之间。具体的,所述弹性连接件5可以为具有遮光效果的遮光棉,所述遮光棉位于所述覆膜4与所述导光件3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遮光棉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七表面51和第八表面52,且所述遮光棉对准所述覆膜4的第二通孔位置处还具有贯穿所述第七表面51和第八表面52的第三通孔53,具体的,所述第七表面51为靠近所述覆膜4的一面,且所述第七表面51通过所述胶黏剂与所述覆膜4的第五表面42相连接,其中,所述覆膜4的第一镂空区域41与所述遮光棉的第三通孔53对准设置,所述第八表面52通过所述胶黏剂与所述导光件31连接,具体的,所述导光件31可容置于所述第三通孔53中靠近所述第八表面52的位置,以使第三通孔53的壁面能够通过胶黏剂与所述导光件31的周面相连接,以使射出所述导光件31的大部分光线能够依次经所述第三通孔53和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盖板内部再经所述盖板的第四表面13射出所述盖板外部,并且,所述遮光棉的设置还可避免射出所述导光件31外部的光线经空隙处射至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内部器件上,影响其正常运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件5还可以为不透光的硅胶材料构成。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所述导光件31大致为一个长条形的导光板,所述导光件31的第二表面312为正对所述第三通孔53和第二通孔的一面,换言之,所述第二表面312为所述导光件31的第二出射面,即所述导光件31内部的光线是经所述导光件31的第二表面312射出所述导光件31外部;所述第一表面311为远离所述盖板的一面,即靠近所述移动终端100内部器件的一面,换言之,所述第一表面311实质为导光件31的反射面,即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不会经所述第一表面311射出所述导光件31外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表面311贴设有反射膜,以使所述发光元件32的光线射至所述第一表面311上时能够在所述第一表面311发生全反射至第二表面312,以射出所述导光件31外部,避免光线经所述第一表面311射入移动终端100内部器件上,影响内部器件的正常运行。

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见图7和图8,所述第一容置部3111为凹设于所述第一表面311的凹槽。具体的,所述凹槽大致为半球形状,当发光元件32容置于所述凹槽内部,所述凹槽的壁面能够将所述发光元件32的发光面整体包覆,以使发光元件32发出的大部分光线可经所述凹槽壁面射入所述导光件31内部,减少发光元件32的光线损失率。其中,所述第一表面311上凹设的凹槽个数为一个,且一个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容置的发光元件32的个数为一个,用以减少所述发光组件3的耗电量,提高整个移动终端100的性能。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凹槽的壁面还凸设有多个第一凸部,当发光元件32的光线设置所述凹槽的第一凸部时,光线能够在第一凸部上发生漫反射,以使光线能够以各个角度射入导光件31内部,减少导光件31内部的光线盲区面积,以实现导光件31的第二表面312的任何位置都有光线的射出至壳体1的外部,进而增加整个移动终端100的发光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和图10,所述第一容置部3111也可以为贯穿所述第一表面311和所述第二表面312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表面311上凹设的第一容置部3111的个数可以为多个,且一个所述第一容置部3111内容置的发光元件32的个数可以为多个。

其中,所述发光元件32可以为led灯、闪光灯等,所述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可以为不同波长的光线。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电路板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发光元件32之间的弹片6。具体的,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支架7,所述支架7大致为一块矩形板,所述支架7具有朝向所述发光组件3的第九表面,所述弹片6设置于所述第九表面上,其中,所述导光件31的靠近第一容置部3111的位置固定于所述支架7的第九表面上,以使所述弹片6的一端能够与所述发光元件32弹性连接,并且,保证所述支架7能够支撑所述导光件31,防止所述移动终端100在晃动的场景下,影响所述导光件31的正常工作;所述弹片6的另一端向移动终端100的电路板8的位置处延伸,以使弹片6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电路板8弹性连接,进而实现发光元件32与电路板8之间的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片6的设置可使发光元件32与电路板8之间的电性连接更加灵活,且不受移动终端100内部空间位置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控制器(未图示),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发光组件3,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使用场景而控制所述发光组件3开启或关闭。具体而言,当所述控制器检测至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使用场景为处于第一预设场景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发光组件3开启,所述第一预设场景包括开机、听音乐、玩游戏的至少一种场景。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还可以控制所述发光元件32的发光频率,以使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同时显现出“闪现”和“渐变”的发光效果,进一步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用户体验性。其中,若用户将移动终端100从关机状态切换为开机状态,则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100处于开机的使用场景。其中,若用户播放音乐,则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100处于听音乐的场景;其中,若用户打开游戏程序,则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100处于玩游戏的场景。对应的,在以上场景,移动终端100的控制器皆可以根据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交互而检测到,进而控制发光元件32对应不同的场景进行不同的发光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容置部3111在第一表面311上的凹设位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所述导光件31还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面314和第二端面315,所述第一端面314和所述第二端面315分别邻接所述第一表面311和所述第二表面312之间,所述发光元件32靠近所述第一端面314设置,且所述发光元件32的发光面背向所述第一端面314设置,以使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至少大部分经所述凹槽壁面进入所述导光件31内部。换言之,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的传导路径主要是从第一端面314向第二端面315传播,在此传播过程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逐渐从导光件31的第二表面312射出至壳体1外部,使得光线的能量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使得最后射出壳体1外部的光线整体呈现出一个“渐变”的发光效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1,所述第一容置部3111位于所述导光件31的中间位置。换言之,所述发光元件32也可以位于所述第一端面314和所述第二端面315之间,以使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能够经凹槽壁面分别向所述第一端面314和所述第二端面315的方向传播。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所述导光件31内部的导光结构313可以为微型的导光点,所述导光点大致为球形结构,且该球形结构的导光点的表面凸设有多个第二凸部,当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从第一端面314位置处射入所述导光点上,所述第二凸部的设置能够将所述光线进行漫反射,以使该光线能够以特定的角度向所述第二端面315传播,且是该光线具有的能量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少,以使最后射出所述导光件31外部的光线显现出“渐变”的发光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结构313也可以为位于所述导光件31内部矩形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呈阵列排列有多个导光点用以将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进行均匀扩散。

其中,射入所述导光件31内部的光线的传播路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2,入射至所述导光结构313的部分光线经所述导光结构313反射至所述第二表面312上,以射出所述导光件31的外部。具体的,当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射入所述导光结构313上,可在所述导光结构313的第二凸部发生漫反射,使得一部分光线直接射入第二表面312上,从所述第二表面312射出所述导光件31外部;另一部分射入所述导光结构313的光线经所述导光结构313反射至所述第一表面311,并在所述第一表面311上发生全反射至所述第二表面312上,以射出所述导光件31的外部,或者该光线在第一表面311上全反射至下一导光结构313上,此时,导光结构313可将该光线再次反射至第二表面312或者第一表面311上重复上述反射路径。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312可以为完全透射面,即当所述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射至所述第二表面312上,此时,该光线可经所述第二表面312直接透射出导光件31的外部,而不会在所述第二表面312上发何时能在此反射。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导光件31内部设置多个导光结构313,用以将入射至所述导光件31内部的光线扩散,一方面,使得导光件31的第二表面312均有光线射出,避免所述第二表面312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面315的位置处因离发光元件32较远,使得所述光线无法达到第二端面315,即避免该位置成为光线射出的盲区,进而影响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整体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可使发光结构的光线在从第一端面314传播至第二端面315的传播过程中,光线逐渐从第二表面312射出,换言之,光线的能量逐渐降低,即射出所述导光件31外部的光线的光亮强度逐渐降低,进而使最后射出壳体1外部的光线呈现出“渐变”的发光效果,提升了整个移动终端100的用户体验性。

当然,请参见图13,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线也可以不射入导光结构313上发生漫反射。具体而言:所述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凹槽的壁面发生漫反射,进而使得所述光线以各个角度射入所述导光件31内部,由所述导光件31的第一端面314传播至第二端面315,其中,射入所述导光件31的第二表面312上的光线,一部分经所述第二表面312射出所述导光件31外部,另一部分光线在所述第二表面312上反射至导光件31的第一表面311上,所述光线在第一表面311上再次发生全反射至所述第二表面312上,以射出所述导光件31外部或者再次反射至第二表面312上以按照上述传播路径进行再次传播,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312为不完全透射面。显而易见的,随着光线传播距离的增加,所述光线的能量逐渐降低,使得射出导光件31外部的光线的光亮强度逐渐减低,进而使得最后射出所述壳体1外部的光线呈现出“渐变”的视觉效果,提升了整个移动终端100的用户体验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312上也可以凸设第三凸部,以使射入所述第二表面312的光线能够在第三凸部上进行漫反射。

本申请实施例主要通过在导光件31的第一表面311上凹设一个凹槽以形成第一容置部3111,其中,一个所凹槽内容置一个发光元件32,用以降低所述发光元件32的耗电量,并且,所述发光元件32的发光面被所述凹槽的壁面包覆,以使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至少大部分能够经所述凹槽的壁面射入所述导光件31内部进行传播;与此同时,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导光件31内部设置多个导光结构313,以使射入所述导光件31结构的光线能够在所述导光结构313上发生漫反射,用以将所述光线扩散至第一表面311、第二表面312或者下一个导光结构313以进行相应的反射或透射,使得光线能够顺利由导光件31第一端面314传播至导光件31的第二端面315,减小光线传递的盲区,并且,随着光线的传播距离的增加,发光元件32的光线逐渐从第二表面312射出,换言之,随着光线传播距离的增加,所述光线的能量逐渐降低,以使最后射出壳体1外部的光线呈现出一个“渐变”的发光效果,进而提升整个所述移动终端100的用户体验性。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发光元件32还可以作为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呼吸灯使用,具体而言,当所述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扫描到用户的实时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发光元件32发出光线,以为用户的未接来电、未查收短信等提供提示作用。当用户的实时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发光元件32关闭,节省发光元件32的耗电量,用以提高整个移动终端100的待机时间。

以上是本申请的可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