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构、摄像头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0145发布日期:2019-10-23 01:0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升降机构、摄像头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机构、设置有所述升降机构的摄像头伸缩装置及设置有所述摄像头伸缩装置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通常会在所述电子装置的顶部设置镜头模组等电子器件。现有的全屏手机的镜头模组一般隐藏在显示屏背面,不使时,镜头模组收缩于手机内部,当需要使用时伸出镜头模组进行拍照。由于受到手机空间的限制,镜头模组在手机内部的安装位置、传动方式、体积等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螺杆螺母的升降机构来带动镜头模组伸缩,然而,现有的升降机构一般没有设置有效的缓冲机构,手机跌落时易发生螺杆螺母断齿而损坏,从而影响镜头模组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断齿的升降机构、设置有所述升降机构的摄像头伸缩装置及设置有所述摄像头伸缩装置的电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降机构,用于升降物品,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物品的升降件、驱动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齿轮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齿轮组件与所述升降件之间的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齿轮组件转动,所述齿轮组件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升降件上升或下降,所述传动组件设置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用于阻断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齿轮组件的相对运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摄像头装置,包括摄像头模组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件连接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升降件、驱动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齿轮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齿轮组件与所述升降件之间的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齿轮组件转动,所述齿轮组件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升降件上升或下降,所述传动组件设置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用于阻断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齿轮组件的相对运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机壳及摄像头装置,所述摄像头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摄像头装置包括摄像头模组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件连接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升降件、驱动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齿轮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齿轮组件与所述升降件之间的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齿轮组件转动,所述齿轮组件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升降件上升或下降,所述传动组件设置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用于阻断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齿轮组件的相对运动,所述摄像头装置的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摄像头模组外露出所述机壳或收纳于所述机壳内。

本发明电子装置的升降机构包括连接于摄像头模组的升降件、提供驱动力的驱动件、连接于驱动件的齿轮组件,以及连接于齿轮组件与升降件之间的传动组件。驱动件能驱动齿轮组件转动,以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升降件上升或下降,升降件带动摄像头模组伸出或收纳于中框的收容槽内,以方便使用摄像头模组或保护摄像头模组;另外,传动组件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用于阻断传动组件带动齿轮组件转动,以防止齿轮组件非正常转动,避免齿轮组件及传动组件断齿而损坏,提升摄像头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电子装置的升降机构的立体放大图。

图5是图4中的升降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升降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升降机构的升降件、驱动件、齿轮组件及传动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的升降机构的传动组件的立体放大图。

图9是图8中的传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传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8中沿xi-xi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图2中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立体剖视图。

图13是图2中的电子装置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的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方式。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00,其包括一中框20、设置于中框20的前侧的一显示屏30、一摄像头装置40、一主板50、一电池70及一背板80,主板50设置于中框20内,电池70贴合主板50设置于中框20内。中框20的顶端面开设收容槽22,中框20的背面靠近收容槽22处开设安装空间24,收容槽22连通安装空间24;中框20于安装空间24的内壁开设固定孔242,中框20的背面邻近空装安间24处开设连通收容槽22的通孔220。摄像头装置40包括摄像头模组41及连接于摄像头模组41的升降机构42,摄像头模组41可活动地收纳于收容槽22内,升降机构42设置于安装空间24内。升降机构42能驱动摄像头模组41外露出收容槽22,以方便使用摄像头;升降机构42能驱动摄像头模组41收纳于收容槽22,以方便摄像头模组41的收纳及保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装置100为手机,摄像头模组41、显示屏30及电池70与所述主板30均电性连接,摄像头模组41包括壳体410及设置于壳体410正面的前置摄像头、设置于壳体410背面的后置摄像头及感光元件等。壳体410概呈直角梯形,壳体410包括顶面411及圆弧侧面412,壳体410的背面远离所述圆弧侧面412的一端开设轴孔413,轴孔413用于将摄像头模组41可转动地安装于收容槽22内;壳体410的底面靠近圆弧侧面412处开设连接槽414,壳体410的背面靠近圆弧侧面412的一端远离顶面411处开设连通连接槽414的铰接孔415,铰接孔415为沉头孔。所述背面为与显示屏30的出光面朝向相反的面,所述正面为与显示屏30的出光面朝向相同的面。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7,升降机构42用于升降物品,升降机构42包括连接于所述物品的升降件43、驱动件45、连接于驱动件45的齿轮组件46,以及连接于齿轮组件46与升降件43之间的传动组件47。驱动件45驱动齿轮组件45转动,齿轮组件45转动而带动传动组件47转动,传动组件47带动升降件43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摄像头模组41伸出或收纳于收容槽22内。传动组件47设置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用于阻断传动组件47与齿轮组件46之间的相对运动,即阻断传动组件47带动齿轮组件46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物品为摄像头模组41。

本发明电子装置100的升降机构42包括连接于摄像头模组41的升降件43、提供驱动力的驱动件45、连接于驱动件45的齿轮组件46,以及连接于齿轮组件46与升降件43之间的传动组件47。驱动件45能驱动齿轮组件46转动,以通过传动组件47带动升降件43上升或下降,升降件43带动摄像头模组41伸出或收纳于中框20的收容槽22内,以方便使用摄像头模组41或保护摄像头模组41;另外,传动组件47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用于阻断传动组件47带动齿轮组件46转动,以防止齿轮组件46非正常转动,避免齿轮组件46及传动组件47断齿而损坏,提升摄像头装置4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升降件43为齿条,升降件43包括条形的条体430及沿条体430的长度方向排列于条体430的侧面上的若干齿牙432。升降件43的一端设置有止挡条434,升降件43远离止挡条434的一端设置连接部435,连接部435用于连接所述物品。具体的,止挡条434凸设于条体430背离齿牙432的侧面的一端,连接部435远离齿牙432的一端开设腰形的连接孔436,锁固件部分穿过连接孔436后锁固于所述物品,使升降件43连接于所述物品,且所述锁固件能在连接孔436内滑动,使升降件43与所述物品之间的位置可以调节。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5为驱动马达,驱动件45设置有驱动轴451,驱动件45电性连接于主板50及电池70,电池70给驱动马达提供电量,主板50控制驱动马达驱动所述驱动轴451的转动。驱动件45通过操作显示屏30上的控制图标进行控制,即点击所述控制图标能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主板50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并控制所述驱动件45驱动所述驱动轴451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45也可以通过设置在中框20的侧壁上的操作键进行控制,所述操作键电性连接于主板50,所述操作键220用于开启或关闭驱动件45。

齿轮组件46包括连接于驱动件45的驱动轴451的驱动齿轮461、连接于传动组件47的锥齿轮463,以及啮合于驱动齿轮461与锥齿轮463之间的至少一传动齿轮466。

本实施例中,齿轮组件46包括两个相互啮合传动齿轮466,驱动齿轮461轴向固定于驱动轴451的端部,即驱动轴451的轴心线与驱动齿轮461的轴心线重合。锥齿轮463包括转轴4630及固定套接于转轴4630的直齿轮4631和设置于所述直齿轮4631一侧的一圈锥齿牙4633。转轴4630的轴心线、直齿轮4631的轴心线及一圈所述锥齿牙4633的轴心线重合,一圈所述锥齿牙4633的最大外径小于直齿轮4631的外径,转轴4630相对的两端分别延伸出锥齿轮463相对的两侧面。每一传动齿轮466包括转轴4660及固定套接于转轴4660的第一齿轮4661和第二齿轮4663,第一齿轮4661和第二齿轮4663沿转轴4660的轴向层叠,转轴4660、第一齿轮4661及第二齿轮4663的轴心线重合,转轴4660相对的两端分别延伸出传动齿轮466相对的两端面,第一齿轮4661的外径大于第二齿轮4663的外径。

组装齿轮组件46时,其中一传动齿轮466的第一齿轮4661啮合于另一传动齿轮466的第二齿轮4663,将驱动齿轮461啮合于所述另一传动齿轮466的第一齿轮4661,将锥齿轮463的直齿轮4631啮合于所述其中一传动齿轮466的第二齿轮4663,从而使组装齿轮组件46的各个齿轮紧凑地啮合于一体,从而减少组装齿轮组件46的体积。

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1,传动组件47包括转动连接于升降件43的传动件471、卡接于传动件471一端的抵接件473、连接于抵接件473与齿轮组件46之间的连接件475,以及转轴476,传动件471、抵接件473及连接件475可转动地套设于转轴476。当传动件471相对于抵接件473转动,以带动抵接件473朝连接件475移动而脱离与传动件471的卡接。本实施例中,传动件471与抵接件473之间通过凸包与凹陷的配合进行卡接;抵接件473与连接件475之间通过导条与导槽的配合进行卡接,所述导条及所述导槽沿传动组件47的转轴476的轴心线的方向延伸。

具体的,传动件471包括卡接于抵接件473的连接板4711及设置于连接板4711背离抵接件473一侧的传动齿轮4713,升降件43的齿牙432啮合于传动齿轮4713。连接板4711为圆形板,传动齿轮4713固定连接于连接板4711,传动齿轮4713的齿牙沿连接板4711的轴向方向延伸。传动齿轮4713的外径小于连接板4711的外径,传动齿轮4713的轴心线与连接板4711的轴心线重合。传动件471沿传动齿轮4713的轴心线开设轴孔4715,轴孔4715穿通传动齿轮4713及连接板4711。连接板4711背离传动齿轮4713的侧面于轴孔4715的周围开设若干凹陷4717,每一凹陷4717为弧形的凹陷4717。优选的,每一凹陷4717为半球体形的凹陷。本实施例中,凹陷471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凹陷4717沿轴孔4715的周围均匀排列一圈;其他实施例中,凹陷4717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四个以上。其他实施例中,若干凹陷4717也可以不均匀排列。

抵接件473包括能卡接于传动件471的抵接板4731及设置于抵接板4731背离传动件471一侧的连接筒4733。抵接板4731为圆形板,连接筒4733围设于抵接板471的周围,即抵接板4731的轴心线与连接筒4733的轴心线重合。抵接件473沿传动件471的轴心线开设轴孔4735,轴孔4735穿通抵接板4731并连通连接筒4733的内腔。抵接板4731背离连接筒4733的侧面于轴孔4735的周围设置若干凸包4737,若干凸包4737与若干凹陷4717一一对应。每一凸包4737的外表面为圆弧面,优选的,每一凸包4737为半球体状。连接筒4733的侧壁沿轴孔4735的轴心线方向开设至少一导槽4738。本实施例中,连接筒4733的侧壁开设相对的两个所述导槽4738。本实施例中,凸包473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凸包4737沿轴孔4735的周围均匀排列一圈;其他实施例中,凸包4737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四个以上。其他实施例中,若干凸包4737也可以不均匀排列。

连接件475包括用于啮合于齿轮组件46的锥齿轮4751及设置于锥齿轮475面朝抵接件473一侧的至少一导条4753。连接件475沿锥齿轮475的轴心线开设轴孔4755,轴孔4755穿通锥齿轮4751。至少一所述导条4753与抵接件473的至少一导槽4738对应。本实施例中,锥齿轮475面朝抵接件473的一侧设置有与抵接件473的两个导槽4738对应的两个导条4753。

传动组件47还包括设置于抵接件473与连接件475之间的弹性件477,弹性件477用于抵接件473的移动复位。具体的,弹性件477为弹簧。

组装传动组件47时,将弹性件477套接于转轴476上;将转轴476的一端穿过抵接件473的连接筒4733插入轴孔4735,将转轴476的另一端自背离锥齿轮4751的一侧插入轴孔4755,使抵接件473与连接件475沿转轴476相对滑动,至两个导条4753分别插入对应的导槽4738内;此时,弹性件477位于抵接件473与连接件475之间,具体的,弹性件477相对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第一锥齿轮4751及抵接板4731,且弹性件477定位于连接筒4733内。再将传动件471套接于转轴476靠近抵接件473的一端,并沿转轴476滑动传动件471,至抵接件473的凸包4737分别插入传动件471上对应的凹陷4717内。此时,传动件471、抵接件473及连接件475连接于一体并可转动地套接于转轴476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抵接件473面朝传动件471的侧面开设若干凹陷,传动件471面朝抵接件473的侧面对应若干凹陷设置若干凸包。具体的,连接板4711背离传动齿轮4713的侧面于轴孔4715的周围凸设若干凸包,抵接板4731背离连接筒4733的侧面于轴孔4735的周围设置开设若干凹陷,若干所述凸包与若干所述凹陷一一对应。

在其他实施例中,抵接件473面朝连接件475的一侧沿传动组件47的轴心线方向设置至少一导条,连接件475面朝抵接件473的一侧对应至少一所述导条开设至少一所述导槽。具体的,抵接板4731面朝连接件475的一侧沿传动组件47的轴心线方向设置至少一导条,锥齿轮4751面朝抵接件47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筒,所述锥齿轮4751的轴心线与连接筒的轴心线重合,所述连接筒的侧壁开设有对应至少一所述导条的导槽,至少一所述导条沿所述传动组件47的轴心线方向滑动地插接于至少一所述导槽内。

如图4至图6所示,升降机构42还包括壳体48,齿轮组件46、传动组件47及升降件43设置于壳体48内,传动组件47的转轴476固定于壳体48内。

壳体48包括第一外壳481及配合于第一外壳481的第二外壳485,第一外壳481开设第一齿轮收纳腔482及第一传动件收纳腔483,第二外壳285开设第二齿轮收纳腔486及第二传动件收纳腔487,齿轮组件46收纳于第一齿轮收纳腔482与第二齿轮收纳腔486围成的空间内,传动组件47收纳于第一传动件收纳腔483与第二传动件收纳腔487围成的空间内。

具体的,第一外壳481概呈矩形框体,第一外壳481的其中一角处设置缺口4810,缺口4810内设置有连接块4812,连接块4812上开设连接孔4814。第一齿轮收纳腔482开设于第一外壳481面朝第二外壳482的侧面,第一齿轮收纳腔482分为第一空间区域4821、连通第一空间区域4821的第二空间区域4823及连通第二空间区域4823的第三空间区域4825。第一空间区域4821用于收纳驱动齿轮461及啮合于驱动齿轮461的传动齿轮466的部分,第二空间区域4823用于收纳远离驱动齿轮461的传动齿轮466的部分,第三空间区域4825用于收纳锥齿轮463的部分。第一外壳481于第一空间区域4821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相对的两个半圆形的缺口4822,第一外壳481于第二空间区域4823相对的两侧开设相对的两个半圆形的缺口4824,第一外壳481于第三空间区域4825相对的两侧开设相对的两个半圆形的缺口4826,缺口4822、4824、4826用于分别收纳两个传动齿轮466的转轴4660及锥齿轮463的转轴4630。第一外壳481背离连接块4812的侧壁开设连通第一空间区域4821的连接槽4827,连接槽4827用于插入驱动轴451。第一外壳481于第一传动件收纳腔483相对的两侧开设相对的两个半圆形的缺口4831,第一传动件收纳腔483用于收纳传动组件47的部分,缺口4831用于收纳转轴476相对的两端的部分。第一外壳481远离第一齿轮收纳腔482的一端开设连通第一传动件收纳腔483的通孔484,升降件43能滑动地插接于通孔484内。第一外壳481开设有连接槽4827的侧壁也向外设置连接块4812,连接块4812开设有连接孔4814。第一外壳481面朝第二外壳485的侧面还开设有若干固定孔4811。

第二外壳485概呈矩形框体,第二外壳485的一角部处设置缺口4850,第二外壳485的缺口4850与第一外壳481的缺口4810对应。第二齿轮收纳腔486开设于第二外壳485面朝第一外壳481的侧面,第二齿轮收纳腔486分为第四空间区域4861、连通第四空间区域4861的第五空间区域4863及连通第五空间区域4863的第六空间区域4865。第四空间区域4861用于收纳驱动齿轮461及啮合于驱动齿轮461的传动齿轮466的部分,第五空间区域4863用于收纳远离驱动齿轮461的传动齿轮466的部分,第六空间区域4865用于收纳锥齿轮463的部分。第二外壳485于第四空间区域4861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相对的两个半圆形的缺口4862,第二外壳485于第五空间区域4863相对的两侧开设相对的两个半圆形的缺口4864,第二外壳485于第六空间区域4865相对的两侧开设相对的两个半圆形的缺口4866,缺口4862、4864、4866用于分别收纳两个传动齿轮466的转轴4660及锥齿轮463的转轴4630。第二外壳485背离缺口4850的侧壁邻近第四空间区域4861凸设一定位片4867,定位片4867的末端开设圆弧形的缺口,定位片4867用于定位驱动轴451。第二外壳485于第二传动件收纳腔487相对的两侧开设相对的两个半圆形的缺口4871,第二传动件收纳腔487用于收纳传动组件47的部分,两个缺口4871用于收纳转轴476相对的两端的部分。第二外壳485背离第一外壳481的侧面还开设有若干沉头孔4851。

组装升降机构42时,将升降件43放置于第一外壳481的通孔484内,升降件43的齿牙432向外。将齿轮组件46及传动组件47分别插入第一齿轮收纳腔482及第一传动件收纳腔483内,具体的,驱动齿轮461及啮合于驱动齿轮461的传动齿轮466的部分插入第一空间区域4821内、转轴4660相对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缺口4822内,且驱动轴451插入连接槽4827;将远离驱动齿轮461的传动齿轮466插入第二空间区域4823且转轴4660相对的两端分别是插入两个缺口4824内;将锥齿轮463插入第三空间区域4825内且转轴4630相对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缺口4826内;将传动组件47插入第一传动件收纳腔483内,转轴476两对的两端分别卡入两个缺口4831内,传动齿轮4713啮合于升降件43的齿牙432,及传动组件47的锥齿轮4751啮合于锥齿轮463。再将第二外壳485覆盖于第一外壳481上,定位片4867插入连接槽4827内,使驱动轴451可转动地收容于定位片4867的缺口内;驱动齿轮461及啮合于驱动齿轮461的传动齿轮466的外露部分插入第四空间区域4861内,且转轴4660相对的两端外露部分插入两个缺口4862内;远离驱动齿轮461的传动齿轮466的外露部分插入第五空间区域4863且转轴4660相对的两端的外露部分分别是插入两个缺口4864内;锥齿轮463的外露部分插入第六空间区域4865内且转轴4630相对的两端的外露部分分别插入两个缺口4866内;传动组件47的外露部分插入第二传动件收纳腔487内,转轴476两对的两端的外露部分分别卡入两个缺口4871内。若干锁固件分别插入沉头孔4851后锁固于对应的固定孔4811内使第一壳体481与第二壳体485固定于一体,以将升降件43、驱动件45、齿轮组件46及传动组件47连接于一体。

此时,驱动齿轮461及啮合于驱动齿轮461的传动齿轮466收容于第一空间区域4821与第四空间区域4861围成的空间内,且转轴4660可转动地收容于缺口4822与缺口4862围成的轴孔内;远离驱动齿轮461的传动齿轮466收容于第二空间区域4823与第五空间区域4863围成的空间内,且转轴4660可转动地收容于缺口4824与缺口4864围成的轴孔内;锥齿轮463收容于第三空间区域4825与第六空间区域4865围成的空间内,且转轴4630可转动地收容于缺口4826与缺口4866围成的轴孔内;传动组件47收容于第一传动件收纳腔483与第二传动件收纳腔487围成的空间内,且转轴476固定于缺口4831与缺口4871围成的固定孔内。驱动轴451的轴心线、转轴4660的轴心线及转轴4630的轴心线平行间隔,转轴476的轴心线垂直驱动轴451的轴心线。驱动件45能驱动驱动轴451转动而驱动齿轮组件46的驱动齿轮461、传动齿轮466及锥齿轮463转动,以带动连接件475、抵接件473及传动件471沿转轴476转动,使传动齿轮4713带动升降件43在通孔484内滑动,且挡止于止挡条434。

请一并能阅图3、图12及图13,安装升降机构42至中框20上时,将升降机构42放置于安装空间24内,摄像头模组41插入收容槽22内,升降件43的连接部435插入连接槽414内,且连接孔436与铰接孔415及通孔220正对,轴孔413通过插接其内转轴连接于中框20能使摄像头模组41能沿所述转轴转动;当摄像头模组41收纳于收容槽22内时,顶面411与中框20的顶面共面;提供锁固件穿过通孔220,插入铰接孔415后连接于连接孔436内,使升降件43与摄像头模组41铰接,且所述锁固件收纳于铰接孔415内;提供两个锁固件分别插入两个连接块4812的连接孔4814后连接于对应的固定孔242内,以固定升降机构42至中框20;将驱动件45电性连接于主板50及电池70;再将背板80覆盖于中框20的背面即可。本发明的升降机构42采用齿轮与齿条配合传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螺纹、螺母和滑杆的配合传动能大大减小升降机构42的体积和重量,减少升降机构42占用电子装置的壳体的内部空间,为其他元器件堆叠留出了更多空间。

请参阅图12至图14,当需要使用摄像头模组41时,点击显示屏30的所述控制图标能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主板50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并控制所述驱动件45驱动所述驱动轴451转动以带动传动齿轮466转动,传动齿轮466带动锥齿轮463转动,锥齿轮463带动连接件475转动,由于连接件475与抵接件473之间通过导条4753与导槽4738的配合,抵接件473与传动件471之间通过凸包4737与凹陷4717的卡接,因此,连接件475的转动能带动抵接件473及传动件471沿转轴476一同转动,传动件471的传动齿轮4713啮合于齿牙432,以带动升降件43向壳体48的顶部滑动,使传动件471的连接部435抵推摄像头模组41沿轴孔413向外转出,直至摄像头模组41的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露出所述壳体20的顶壁,驱动件45停止驱动驱动轴451转动,摄像头模组41被定位,方便用户使用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及感光元件等电子元器件。

当需要收纳摄像头模组41时,点击显示屏30的所述控制图标能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主板50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并控制所述驱动件45驱动所述驱动轴451反向转动,使齿轮组件46及传动组件47转动,传动组件47的传动齿轮4713的转动带动升降件43向壳体48的内部滑动,使传动件471的连接部435拉摄像头模组41沿轴孔413向收容槽22内转入,直至摄像头模组41的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均藏入所述收容槽22内。

当电子装置100受到剧烈冲击,如电子装置100在摄像时从高处掉落,外露的摄像头模组41受到冲击可能带动升降件43非正常在向壳体48的内部滑动,升降件43的齿牙432通过传动齿轮4713迫使传动件471转动,由于驱动件45为停止工作状态,齿轮组件46及传动组件47均处于静止状态,因此,传动件471的转动使抵接件473的凸包4737脱离凹陷4717,且抵接件473朝向连接件475移动,弹性件477弹性变形。此时,传动件471与抵接件473脱离而自身转动,抵接件473、连接件475及齿轮组件46均不会转动,从而防止连接件475及齿轮组件46非正常转动,避免齿轮组件46及传动组件47断齿而损坏,提升摄像头装置40的使用寿命。当摄像头模组41受到冲击完成后,升降件43停止滑动,弹性件477弹性复位抵推抵接件473朝传动件471移动,使凸包4737卡入凹陷4717,以恢复抵接件473与传动件471的卡接,方便下次使用升降机构42。

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装置的所述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41a可滑动地收纳于收容槽22内。第二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4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摄像头模组41a为矩形体,摄像头模组41a也包括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及感光元件等电子元器件,摄像头模组41a的底部连接于升降件43的连接部435。

当需要使用摄像头模组41a时,点击所述控制图标能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主板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并控制所述驱动件45驱动所述驱动轴451转动以带动传动齿轮466转动,传动齿轮466带动锥齿轮463转动,锥齿轮463带动连接件475转动,连接件475的转动能带动抵接件473及传动件471一同转动,传动件471的传动齿轮4713带动升降件43向壳体48的顶部滑动,使传动件471的连接部435抵推摄像头模组41a向外滑出,直至摄像头模组41a的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露出所述壳体20的顶壁,驱动件45停止驱动驱动轴451转动,摄像头模组41a被定位,方便用户使用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及感光元件等电子元器件。

当需要收纳摄像头模组41a时,点击所述控制图标能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主板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并控制所述驱动件45驱动所述驱动轴451反向转动,使齿轮组件46及传动组件47转动,传动组件47的传动齿轮4713的转动带动升降件43向壳体48的内部滑动,使传动件471的连接部435拉摄像头模组41a向收容槽22内滑入,直至摄像头模组41的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均藏入所述收容槽22内。

本实施例中,驱动齿轮461、传动齿轮466、锥齿轮463的直齿轮4631及传动齿轮4713均为直齿轮,升降件43的为直齿条,连接件475的锥齿轮4751及锥齿轮463的锥齿牙4633均为直齿锥轮。

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齿轮4713可以为斜齿轮,升降件43可以为与传动齿轮4713啮合的斜齿条,通过斜齿轮与斜齿条的配合能使升降件43的上升及下降更平滑,且能提高抗冲击的能力。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