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及电缆故障解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4916发布日期:2019-11-13 02:0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摄像装置及电缆故障解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缆解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装置及电缆故障解剖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力电缆故障采用人工解剖并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判定故障所在的位置,电缆的解剖环境和位置均较为随便,容易出现对故障位置判断不准确的情况,即存在电缆故障判定失误的问题;此外,在解剖过程中无法进行全程录像录影,即便拍摄到电缆的故障位置的影像,也无法根据影像观察到故障的细微位置,即无法拍摄到故障细微位置的照片,使故障分析完全根据经验进行,导致电缆故障的判定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缆故障判定失误和判定难度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及电缆故障解剖系统。

一种摄像装置,用于连接于解剖平台,所述摄像装置包括:

支架机构,所述支架机构用于连接于所述解剖平台;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机构;

视频摄像头,所述视频摄像头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

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机构;

显微镜摄像头,所述显微镜摄像头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所述视频摄像头和所述显微镜摄像头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机构,使第一固定件与支架机构连接的角度位置可调,使视频摄像头与支架机构的相对角度位置可调,从而使视频摄像头的拍摄方向与解剖平台之间的夹角可调,实现视频摄像头对电缆进行不同角度方向的拍摄录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机构,使第二固定件与支架机构连接的角度位置可调,使显微镜摄像头与支架机构的相对角度位置可调,从而使显微镜摄像头的拍摄方向与解剖平台之间的夹角可调,实现显微镜摄像头对电缆进行不同角度方向的拍摄录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并排设置,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更紧凑地连接于支架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分别与所述视频摄像头和所述显微镜摄像头电连接,以便对电缆的故障位置及解剖过程进行记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机构具有至少一个转动自由度,使支架机构可根据视频摄像头及显微镜摄像头的摄像角度要求进行转动调整,进一步地提高了摄像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安装组件、第二连杆和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用于连接于所述解剖平台,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远离所述第一安装组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摄像装置还包括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分别邻近所述视频摄像头和所述显微镜摄像头设置,使光源模组为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补充光源,提高了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的拍摄清晰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组包括环形灯壳及多个灯珠;所述环形灯壳分别环绕所述视频摄像头和所述显微镜摄像头设置,所述环形灯壳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多个所述灯珠间隔设于所述环形灯壳内,使光源模组环绕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从而使光源模组为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的各个角度位置补充光源,确保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在任意角度拍摄均具有较好的清晰度。

一种电缆故障解剖系统,包括解剖平台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支架机构连接于所述解剖平台。

上述的摄像装置及电缆故障解剖系统,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活动连接于支架机构,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可调节地连接于支架机构,由于支架机构连接于解剖平台,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通过支架机构连接于解剖平台;由于视频摄像头连接于第一固定件,使视频摄像头与支架机构的相对位置可调,即视频摄像头与解剖平台的相对位置可调,以调节视频摄像头的不同摄像位置;同理,显微镜摄像头与支架机构的相对位置可调,以调节显微镜摄像头的不同摄像位置;视频摄像头可以对电缆的解剖过程进行录像,实现正常解剖过程全场录像;显微镜摄像头可以对电缆的解剖位置进行放大拍摄,以便解剖者清晰观看故障处的细节位置,如电缆存在漏电故障时,通过显微镜摄像头观测电缆的放电痕迹,使解剖者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的具体位置,解决了电缆故障的判定难度较高和判定失误的问题;显示屏、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均可与外界的计算机连接,计算机内的控制模块分别控制视频摄像头和/或显微镜摄像头拍摄,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拍摄采集的图像数据均可传递到计算机内进行处理和存储,且处理后或存储的数据均可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以进行解剖拍照直播,解决了电缆故障无法进行全程录像录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电缆故障解剖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缆故障解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电缆故障解剖系统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电缆故障解剖系统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电缆故障解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电缆故障解剖系统的剖视图;

图7为图2所示电缆故障解剖系统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电缆故障解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摄像装置及电缆故障解剖系统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摄像装置及电缆故障解剖系统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摄像装置及电缆故障解剖系统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摄像装置及电缆故障解剖系统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摄像装置及电缆故障解剖系统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例是,一种摄像装置用于连接于解剖平台,所述摄像装置包括支架机构、第一固定件、视频摄像头、第二固定件、显微镜摄像头以及显示屏,所述支架机构用于连接于所述解剖平台;所述第一固定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机构;所述视频摄像头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机构;所述显微镜摄像头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所述视频摄像头和所述显微镜摄像头电连接。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电缆故障解剖系统10包括解剖平台100和摄像装置200,摄像装置连接于所述解剖平台。在本实施例中,解剖平台为解剖电缆的工作平台,使用时可放置于地面上。

同时参见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包括支架机构210、第一固定件220、视频摄像头230、第二固定件240、显微镜摄像头250以及显示屏260。所述支架机构连接于所述解剖平台,即支架机构安装于解剖平台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架机构位于解剖平台的上方。视频摄像头通过第一固定件连接于支架机构。显微镜摄像头通过第二固定件连接于支架机构。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均位于解剖平台的上方。显示屏连接于支架机构,且位于解剖平台的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机构。所述视频摄像头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使视频摄像头与支架机构的相对位置可调。在本实施例中,视频摄像头对电缆解剖过程进行全程录像,以便对电缆解剖进行直播录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机构。所述显微镜摄像头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使显微镜摄像头与支架机构的相对位置可调。在本实施例中,显微镜摄像头对电缆解剖的故障处的细节位置进行拍摄,以便查看肉眼看不到的细微处的故障问题,有利于捕捉细节位置的故障。由于视频摄像头采集的录像信息和显微镜摄像头拍摄的照片信息,使摄像装置同时采集到视频和照片,以便两种模式情况下观看故障的位置,更加方便拍摄解剖分析电缆的故障位置,无需人工在旁边跟拍,解决了解剖过程中无法进行全程录像录影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所述视频摄像头和所述显微镜摄像头连接,即显示屏分别与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电连接,使视频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数据和显微镜摄像头采集到的照片数据均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安装固定在支架机构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屏也可安装固定在台体或其他位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视频摄像头可以对电缆的解剖过程进行录像,实现正常解剖过程全场录像。显微镜摄像头可以对电缆的解剖位置进行放大拍摄,以便解剖者清晰观看故障处的细节位置,如电缆存在漏电故障时,通过显微镜摄像头观察电缆的放电痕迹,使解剖者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的具体位置,解决了电缆故障的判定难度较高和判定失误的问题。

由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活动连接于支架机构,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可调节地连接于支架机构,又由于支架机构连接于解剖平台,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通过支架机构连接于解剖平台。由于视频摄像头连接于第一固定件,使视频摄像头与支架机构的相对位置可调,即视频摄像头与解剖平台的相对位置可调,以调节视频摄像头的不同摄像位置。同理,显微镜摄像头与支架机构的相对位置可调,以调节显微镜摄像头的不同摄像位置。视频摄像头可以对电缆的解剖过程进行录像,实现解剖过程全场录像。显微镜摄像头可以对电缆的解剖位置进行放大拍摄,以便解剖者清晰观看故障处的细节位置,使解剖者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的具体位置,解决了电缆故障的判定难度较高和判定失误的问题。控制模块分别控制视频摄像头和/或显微镜摄像头拍摄,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拍摄采集的图像数据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以进行解剖拍照直播,解决了电缆故障无法进行全程录像录影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均可与外界的计算机电连接,即显示屏、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均可与计算机的控制模块电连接,亦即是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视频摄像头的控制端和所述显微镜摄像头的控制端连接,使显示屏、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从而使控制模块控制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分别拍摄或同时拍摄,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拍摄采集的图像数据均可传递到计算机内进行处理和存储,且处理后或存储的数据均可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以进行解剖拍照直播,解决了电缆故障无法进行全程录像录影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数据为图片数据或视频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根据需要控制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分别拍摄的时长,使控制模块具有控制视频摄像头视频录像、显微镜摄像头拍摄照片、即拍摄视频/照片时的放大或缩小等功能,以便记录解剖过程,且能够随时切换各自的拍摄时机。在正常直播解剖电缆时,使用视频摄像头记录解剖过程。当需要观察解剖后的电缆存在的细微问题时,如观察电缆的放电痕迹时,需要使用显微镜摄像头进行拍摄,解决了电缆故障判定失误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分别与所述视频摄像头和所述显微镜摄像头连接,即存储模块分别与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电连接,这样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采集到的数据均可传输至存储模块,以便对电缆的故障位置及解剖过程的图像进行存储。在本实施例中,存储模块可与外界计算机的控制模块进行连接,使控制模块处理后的数据可存储至存储模块中。可以理解,存储模块可选择地储存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采集到的原数据或处理后的数据。

再次参见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摄像装置还包括投影屏270,投影屏分别与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连接,即投影屏分别与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数据均可传输到投影屏进行投影显示,以现场的解剖情况进行转播,提高了摄像装置的使用方便性。具体地,投影屏与外界的计算机电连接,使计算机的控制模块处理或未处理的数据均可输送至投影屏进行投影显示。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屏、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均可不与外界的计算机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摄像装置还包括相连接的触控模组和数据处理模块,触控模组分别与显示屏、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连接,即触控模组分别与显示屏、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电连接。触控模组控制视频摄像头进行拍摄、及控制显微镜摄像头拍摄、及控制显示屏显示。数据处理模块分别对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拍摄到的视频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地,触控模组控制显示屏切换显示视频摄像头或显微镜摄像头拍摄到的视频数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触控模组和数据处理模块均集成于显示屏上,使摄像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具有显示、触摸控制和处理图像数据功能,即显示屏除了具有显示功能之外,还具有控制视频摄像头和/或显微镜摄像头拍摄、及处理视频摄像头和/或显微镜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数据的功能。显示屏可以为平板电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连接,即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分别对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减少图像数据中的噪音。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数据为视频数据或图片数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还与显示屏连接,即数据处理模块还与显示屏电连接,使数据处理模块将处理后的视频数据或图片数据传输到显示屏进行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分别与所述视频摄像头和所述显微镜摄像头连接,即所述存储模块分别与所述视频摄像头和所述显微镜摄像头电连接,以便对电缆的故障位置及解剖过程进行存储。在本实施例中,存储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使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视频数据或图片数据存储至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机构,使第一固定件与支架机构连接的角度位置可调,使视频摄像头与支架机构的相对角度位置可调,从而使视频摄像头的拍摄方向与解剖平台之间的夹角可调,实现视频摄像头对电缆进行不同角度方向的拍摄录像。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不仅限于转动连接于支架机构,第一固定件还可以滑动连接于支架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机构,使第二固定件与支架机构连接的角度位置可调,使显微镜摄像头与支架机构的相对角度位置可调,从而使显微镜摄像头的拍摄方向与解剖平台之间的夹角可调,实现显微镜摄像头对电缆进行不同角度方向的拍摄录像。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不仅限于转动连接于支架机构,第二固定件还可以滑动连接于支架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并排设置,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更紧凑地连接于支架机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均转动连接于支架机构,且第一固定件的转动平面与第二固定件的转动平面相互平行,使第一固定件的角度调节与第二固定件的角度调节互不干涉,提高了摄像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转动自由度,使支架机构可根据视频摄像头及显微镜摄像头的摄像角度要求进行转动调整,进一步地提高了摄像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11、第一安装组件212、第二连杆213和第二安装组件214。所述第一连杆用于连接于所述解剖平台,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远离所述第一安装组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组件。由于第一安装组件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远离第一安装组件的端部与第二安装组件转动连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组件,使支架机构具有至少两个转动自由度,实现180度的拍摄角度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安装固定在第二安装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包括相连接的显示屏本体和固定柱,连接柱与第二安装组件连接,使显示屏安装固定在第二安装组件。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架机构还包括夹持组件215,所述夹持组件夹持于所述解剖平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杆与夹持组件转动连接,使第一连杆与夹持组件的连接角度可调,从而使第一连杆与台体的角度调节较方便。由于第一连杆与夹持组件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远离第一安装组件的端部与第二安装组件转动连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组件,使支架机构具有三个转动自由度,实现三轴旋转,即实现360°的拍摄角度调节。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块215a和锁紧件215b。夹持块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夹持块开设有夹持槽2151,夹持槽容纳解剖平台的边缘,使解剖平台的边缘部分位于夹持槽内。夹持块开设有螺纹孔,锁紧件穿设于螺纹孔内并与夹持块螺纹连接。锁紧件部分位于夹持槽内并抵持于解剖平台,使夹持组件可靠地夹持于解剖平台。在本实施例中,夹持块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

为了避免夹持组件相对于解剖平台摆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还包括定位螺杆。夹持块开设有与夹持槽连通的定位螺孔,定位螺杆穿设于定位螺孔内并与夹持块螺纹连接,且定位螺杆部分位于夹持槽内并与解剖平台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螺杆包括相连接的握持部和螺旋部,握持部的周壁上形成有多个凸起,以免拧动握持部的过程中出现打滑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进行松紧定位螺杆,螺旋部穿设于定位螺孔内并与夹持块螺纹连接,且螺杆部抵接于解剖平台,以免夹持组件相对于解剖平台摆动,使夹持组件更好地定位于解剖平台。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块包括夹持块本体2152、第一连接柱2153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安装板2154。夹持槽、螺纹孔和定位螺孔均开设于夹持块本体。两个第一安装板固定于夹持块本体的同一侧。第一连接柱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且第一连接柱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板连接。第一连杆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柱,使夹持块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夹持块本体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板焊接,使两个第一安装板牢固连接于夹持块本体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夹持块本体和两个第一安装板也可以一体成型,使夹持块的结构较紧凑。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柱212a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安装板212b,第二连接柱分别与两个第二安装板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与第二连接柱转动连接,使第一安装组件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柱的数目至少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柱平行设置。第一连杆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于另外一个第二连接柱。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安装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柱214a和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板组214b,第三连接柱分别与两个安装板组连接。第二连杆、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与第三连接柱转动连接,使第二安装组件分别与第二连杆、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柱的数目至少为两个,两个第三连接柱平行设置。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三连接柱,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转动连接于另外一个第三连接柱。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安装板单元。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摄像装置还包括光源模组270,所述光源模组分别邻近所述视频摄像头和所述显微镜摄像头设置,使光源模组为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补充光源,提高了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的拍摄清晰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组包括环形灯壳及多个灯珠。所述环形灯壳分别环绕所述视频摄像头和所述显微镜摄像头设置。所述环形灯壳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多个所述灯珠间隔设于所述环形灯壳内,使光源模组环绕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从而使光源模组为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的各个角度位置补充光源,确保视频摄像头和显微镜摄像头在任意角度拍摄均具有较好的清晰度。在本实施例中,灯珠为led灯珠,使光源模组具有较好的亮度及较低的能耗。所述环形灯壳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摄像装置还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设于环形灯壳上。控制开关分别与多个灯珠电连接,以控制多个灯珠的开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开关还用于对每一灯珠的光源大小进行控制,使每一灯珠的光源大小进行细微的控制,从而根据需要通过控制开关调节光源模组的光亮度。

如图1与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解剖平台包括台体110、定位机构120、堵塞座130以及清扫组件14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台体设有工作面111,所述工作面开设有垃圾倾倒口111a。在本实施例中,工作面位于台体的顶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台体开设有与所述垃圾倾倒口连通的引导槽113,所述引导槽的内壁设有引导斜面。使用时,可以在台体的下方与引导槽出口对应的位置放置垃圾篓。由于引导槽的内壁设有引导斜面,使通过垃圾倾倒口进入的碎屑垃圾能够在引导斜面的引导作用下滑入垃圾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设于所述工作面,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定位电缆,使电缆通过定位机构固定定位在工作面上,避免电缆在解剖过程中存在跑位的问题,以便对电缆进行解剖。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堵塞座盖设于所述垃圾倾倒口,所述堵塞座与所述台体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堵塞座插拔连接于台体,使堵塞座封堵于垃圾倾倒口。具体地,堵塞座为胶塞结构,使堵塞座能够紧密封堵于垃圾倾倒口。在其他实施例中,堵塞座还可以与台体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堵塞座的外壁设有第一螺纹,垃圾倾倒口的内壁设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螺接,使堵塞座螺纹连接于台体。如图2所示,为提高堵塞座的取放方便性,在一实施例中,堵塞座上开设有取放槽132。当需取出堵塞座时,工作人员可将手指伸入取放槽内拔出堵塞座。同理,当需将堵塞座封堵于垃圾倾倒口内时,工作人员可将手指伸入取放槽内以更好地握持堵塞座,从而提高了堵塞座的使用方便性。

如图1与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扫组件包括连接绳141和刷体143,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刷体连接,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台体连接,使刷体通过连接绳连接于台体。所述刷体用于刷除碎屑。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绳为弹性胶条,使连接绳具有弹性。为提高刷体的使用方便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绳为弹性绳,使连接绳具有弹性伸缩性能,在握持刷体并清扫垃圾时,将刷体拉到桌面任意位置对垃圾进行清扫,提高了刷体的使用方便性。

为使连接绳占用桌面的空间较少,同时使连接绳的结构更加紧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绳为波浪状的卷绕结构,使连接绳能够快速伸长和缩短,同时使连接绳占用桌面的空间较少,同时使连接绳的结构更加紧凑。

上述的解剖平台及电缆故障解剖系统,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站在台体旁并在工作面对电缆进行解剖,也可以在台体旁边放置一椅子并坐在椅子上对电缆进行解剖,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更加人性化解剖电缆,改变了传统的席地而坐的解剖方式,这样在解剖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垃圾集中在工作面上,解决了办公环境中的碎屑清扫难度较高的问题;在日常解剖操作中,堵塞座盖设于垃圾倾倒口,此时电缆解剖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垃圾停留在工作面上,不会进入垃圾倾倒口。当电缆解剖完毕时,可以对工作面上的碎屑垃圾进行清理,此时可以先将垃圾篓放置在台体下方与引导槽的出口对应的位置,然后打开堵塞座;然后握持刷体将桌面的垃圾清扫至垃圾倾倒口,使垃圾通过垃圾倾倒口和引导槽滑入垃圾篓内,实现垃圾的清扫,从而使工作面清净清爽。由于刷体通过连接绳连接于台体,使刷体始终连接于台体,以防刷体容易丢失的问题,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找到刷体,提高垃圾的清理速度;当垃圾清理完毕时,将堵塞座盖设于垃圾倾倒口。

为提高解剖平台的使用方便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刷体邻近所述垃圾倾倒口设置,这样在打开堵塞座之后可快速握持刷体并将垃圾清扫至垃圾倾倒口,提高了解剖平台的使用方便性。

如图2所示,为使刷体能够刷除碎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刷体包括握柄143a、连接部143b和刷毛组件143c。所述握柄与所述连接绳连接,使刷体通过连接绳连接至台体。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握柄和所述刷毛组件连接。所述刷毛组件用于刷除所述碎屑,使刷体能够刷除碎屑。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剖平台还包括置物座150,所述置物座与所述台体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柄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置物座,使握柄固定在置物座上,同时也避免刷体在使用过程中随处放置,有利于工作人员快速找到握柄,提高了解剖平台的使用方便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柄卡扣连接于所述置物座,实现握柄快速固定于置物座上,实现握柄快速取放,进一步提高了解剖平台的使用方便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座开设有卡槽152,所述握柄卡入所述卡槽内,使握柄快速固定在置物座上,同时也避免刷体在使用过程中随处放置,有利于工作人员快速找到握柄,提高了解剖平台的使用方便性。由于握柄通过卡接方式固定在置物座上,实现握柄快速取放,进一步提高了解剖平台的使用方便性。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剖平台还包括抽屉盒160。所述抽屉盒滑动连接所述台体。抽屉盒可以放置解剖电缆相关的工具,这样在电缆解剖完毕之后,将相关工具放置于抽屉盒内,避免工具随意摆放到工作面造成在清理垃圾过程中随垃圾扫入垃圾倾倒口的情形。将相关工具集中放置在抽屉盒中,避免与其他用途的工具混合摆放而不能及时地找到,提高了电缆解剖的效率。当需使用工具时,拉开抽屉盒,以取出解剖电缆相关的工具。在本实施例中,抽屉盒设于台体的工作面的下方位置,使解剖平台的结构更加紧凑。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剖平台还包括导板170,所述导板倾斜设置于所述台体。所述引导斜面延伸至所述导板,使碎屑垃圾能够通过引导槽的引导斜面滑至导板,并经导板的引导滑至垃圾篓中,避免了碎屑垃圾通过引导槽的引导斜面直接滑入垃圾篓中出现散落幅度较大的情形,从而使碎屑垃圾能够完全滑入垃圾篓中。

如图6所示,考虑到台体下方的空间有限,不易容置垃圾篓,在一实施例中,解剖平台还包括集屑桶(图未示)。台体开设有与引导槽连通的容纳腔115,集屑桶位于容纳腔内。具体地,台体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开设所述容纳腔,容纳腔与引导槽连通。集屑桶的开口朝向通孔设置,使工作面解剖电缆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可通过垃圾倾倒口和引导斜面滑入集屑桶内,以免碎屑四处散落,不利于到扫,影响环境卫生。

如图7所示,为避免碎屑滑入集屑桶内产生的灰尘飘落到台体的外围而影响解剖者的身体健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解剖平台还包括门体180,门体转动连接于台体,且门体封闭容纳腔,具体地,门体的一端与收集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收集箱开设有腔口,腔口与容纳腔连通,门体活动封闭腔口,使集屑桶收容于容纳腔内,避免碎屑滑入集屑桶内产生的灰尘飘落到台体的外围而影响解剖者的身体健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解剖平台还包括吸风机构,吸风机构设于容纳腔内。吸风机构用于对容纳腔进行抽风,更好地避免碎屑掉入集屑桶内的灰尘扬起而影响人身健康的问题,使解剖电缆周围的环境较为干净。

如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抱箍121。所述抱箍包括第一连接部121a、箍紧部121b和第二连接部121c,所述箍紧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连接于所述工作面,使箍紧部固定连接于工作面。所述箍紧部用于固定所述电缆。使用时,将电缆穿设于箍紧部,以将箍紧部压紧定位在工作面上,使定位机构将电缆固定定位在工作面上。在本实施例中,箍紧部设有弧形拱起结构,弧形拱起结构形成有容纳空间,使电缆穿设于容纳空间,从而使电缆固定于箍紧部。

如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锁紧件123和第二锁紧件1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第二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内,使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工作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紧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内,使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工作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均为螺丝。当需对电缆进行固定定位时,首先分别松开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使电缆容易通过箍紧部;然后分别锁紧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以将电缆压紧定位在工作面。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机构不仅限于抱箍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卡锁件。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工作面,所述固定座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卡锁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卡锁件的另一端扣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卡锁件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用于定位所述电缆的固定孔。由于卡锁件与固定座扣接,这样不仅使卡锁件与固定座能够实现快速锁紧连接,而且方便电缆快速装夹固定和拆卸。当需固定定位电缆时,首先将电缆放置在第一凹槽内,然后将卡锁件卡接于固定座,使电缆固定定位于固定孔内,以便对电缆进行解剖。当不需固定定位电缆时,首先打开卡锁件的一端并使卡锁件的另一端相对于固定座转动预定角度,然后取出电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工作面设有阻燃层,使工作面不易燃烧,起到阻燃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阻燃层背离工作面的一侧设有防污层,使阻燃层具有较好的耐脏性能,避免灰尘或污染物污染阻燃层导致工作面容易脏的问题。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整个台体的表面均可设置阻燃层和防污层,而不仅限于在工作面上设置。当然,阻燃层和防污层均可省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台体的材料本身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防污性能,使台体不易燃烧且不易脏。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台体的工作面的周缘环绕一周设有挡料台边116,使工作面的四周的边缘高出工作面的中间位置,使电缆在解剖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垃圾不易溅出挡料台边,从而使解剖产生的垃圾均位于工作面。为避免挡料台边影响电缆安装在定位机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挡料台边的两个相对的台边上均开设有避位槽116a,当电缆固定定位在定位机构上时,电缆同时穿设于避位槽内,避免电缆因挡料台边与工作面中间位置的高度差而不易通过定位机构进行定位的问题,同时避免电缆定位在定位机构整体呈弯曲状而导致电缆的解剖精度较低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