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扬声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6525发布日期:2019-11-19 22:0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微型扬声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结构,更加详细地,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结构,其在框架形成有导管,用于提高低音性能。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在智能手机、便携式通信终端机、笔记本电脑、mp3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而广泛使用微型扬声器。微型扬声器(耳机)包括:框架,其按一定大小形成有内部空间;磁路系统,其收容于所述内部空间并形成有空隙;振动板,其安装于所述框架;音圈,其附着于所述振动板的下面,并位于所述空隙之间。此时,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振动板的下面。由此,若外部的电信号施加到所述音圈,则通过电磁力使得所述音圈振动,若所述音圈振动,则所述振动板振动,从而将电信号转换成声波(声音)。

图1示出了现有的耳机结构。图1中示出的耳机包括:扬声器驱动器116,其具有前面说明的构成;第一外壳102,其包括外壳113、导管122、无功控制部124,外壳113结合于扬声器驱动器116的一侧,导管122形成于外壳113;第二外壳115,其在扬声器驱动器116的另一侧结合于第一外壳102,并形成有减压端口205。

在此,形成于外壳113的导管122旨在提升扬声器的低音性能,无功控制部124对中音区频率特性进行控制并提升音质。

但是,就如上所述的现有的扬声器驱动器及上、下侧外壳的结合结构而言,需要对无功控制部和导管的定量管理,但是在实际工艺中,因为在结合部容易产生偏差,并且很难完全密封,所以是难度高的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由此,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前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结构,其中,将导管和无功元件设置于扬声器驱动器,从而能够减少偏差产生,提升生产力的同时,提升低音性能,对中音区频率特性进行控制,并提高音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包括:框架240,其具有内部空间;磁场部,其设置于所述框架240的内部,与所述框架240形成有空隙;振动板210,其根据位于所述空隙的音圈230的作用进行上下振动,沿着所述框架240的周围方向形成有引导空气流动的导管220。

形成有一个以上的框架孔241,以便空气从所述框架240的内部腔室270流入所述导管220,并且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导管音释放口,以便流入所述导管220的空气通过导管通道排出至外部。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包括:框架240,其具有内部空间;磁场部,其设置于所述框架240的内部,与所述框架240形成有空隙;振动板210,其根据位于所述空隙的音圈230的作用进行上下振动,沿着所述框架240的周围方向形成有引导空气流动的导管220。

所述导管220在所述框架240的底面部沿着框架240的周围方向形成为槽形状,与导管220的导向通道一致的导管板250结合于所述框架240的底面,从而形成导管220的底部。

此外,所述导管板250由胶带或在胶带上结合有阻尼部件的材料形成,或者,由塑料或者金属的保持平面的材料形成。

此外,在所述导管板250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导管音释放口252。

此外,所述导管220的另一端部开放而形成所述导管音释放口。

此外,沿着所述框架240的周围方向形成一列以上的所述导管220。

此外,所述导管220通道具有2~200mm的长度。

此外,所述导管音释放口或导管220通道的截面积为0.1~100mm2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结构,其将导管和无功元件设置于扬声器驱动器,从而能够减少偏差产生,提升生产力的同时,提升低音性能,对中音区频率特性进行控制,从而提高音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微型扬声器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的仰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的底面立体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的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的仰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的底面立体图。

图8是对一般框架的微型扬声器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的微型扬声器的特性进行比较的图。

图9是示出由导管长度决定的特性的图。

图10是示出无功控制部的有效性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的图。

标号说明

210:振动板211:中间振动板

212:边缘振动板220:导管

230:音圈240:框架

250:导管板260:轭板

261:磁铁262:上部板

270:内部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的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的仰视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的底面立体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包括:框架240,其具有内部空间;磁场部,其设置于所述框架240的内部,与所述框架240形成有空隙;振动板210,其根据位于所述空隙的音圈230的作用进行上下振动,沿着所述框架240的周围方向形成有引导空气流动的导管220,形成有一个以上的框架孔241,以便空气从所述框架240的内部腔室270流入所述导管220,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导管音释放口,以便流入所述导管220的空气通过导管通道排出至外部。

所述框架240形成为圆形框架形状,在圆形框架形状的内部形成有内部空间,音圈230和磁铁261等收容于所述内部空间。

所述振动板210大致形成为圆形,结合于框架240的上部,并通过中间振动板211和边缘振动板212的结合而形成。振动板210在中间形成有向上凸起弯曲的形状的中间振动板211,在中间振动板211的外侧周围形成有与中间振动板211的边缘相结合的边缘振动板212。并且,边缘振动板212大致形成为环状,包括内侧固定部、外侧固定部、连接圆顶部,内侧固定部结合于中间振动板211的边缘,外侧固定部固定于框架240的上面,连接圆顶部连接内侧固定部和外侧固定部。如图所示,连接圆顶部向上凸起地弯曲形成。

所述音圈230与所述中间振动板211的下侧相结合,具体地,与中间振动板211和边缘振动板212相结合的内侧固定部的下面相结合。音圈230形成为具有一定高度的圆形框架形状,音圈230的上面与振动板210相结合,并位于框架240和磁场部之间的空隙(间隙)。

所述磁场部包括:轭板260,其结合于框架240的内侧;磁铁261,其位于轭板260中间,配置于音圈230的下侧;上部板262,其设置于磁铁261的上面。本实用新型中,在轭板260、磁铁261、上部板262分别形成有与其中央相连通的连通孔,并形成有第二无功控制部265。

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在框架240沿着框架240的周围方向形成有导管220。本实用新型的形成于框架240的导管220具有大概2~200mm的长度,导管220通道的截面积为0.1~100mm2,从内部腔室270通过框架孔241引导空气流动,在框架240的上部一侧形成有框架孔241,以便空气从内部腔室270流入导管220。

内部腔室270是指在振动板210、配置于所述振动板210下侧的框架240以及轭板260之间形成的空间,空气通过框架孔241从内部腔室270流入导管220的一端部,通过导管220引导空气流动后,通过形成于导管220的另一端部的导管音释放口252排出。导管音释放口252的截面积约为0.1~100mm2

具体地,导管220在框架240的底面部沿着框架240的周围方向形成为槽形状,与导管220的导向通道一致的导管板250结合于框架240的底面,从而形成导管220的底部,本实施例中,结合有环形的导管板250,从而形成导管220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导管板250中,在形成有框架孔241的导管220的一端部侧形成有由一个以上的孔(hole)构成的第一无功控制部251,在导管220的另一端部侧的导管板250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导管音释放口252。导管板250可由胶带或者在胶带上结合有阻尼部件的材料形成,或可由塑料或者金属等保持平面的材料形成。

第一、第二无功控制部251、265用于通过控制中音区频率特性来提升音质,本实施例中,由孔(通孔)形成,但阻尼部件、膜或者网(net)电阻也可以附着于孔。

如此,本实用新型中,导管220形成于框架240,从而从内部腔室270通过框架孔241引导空气流动,在导管220另一端部形成有导管音释放口252,从而提升扬声器的低音性能,同时,在扬声器驱动器本身形成有导管和无功控制部,从而具有如下优点:减少结合部之间的偏差产生,进而可提升生产力,并且提高制造品质。

接下来,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的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的仰视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的底面立体图。

如图5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包括:框架240,其具有内部空间;磁场部,其设置于所述框架240的内部,与所述框架240形成有空隙;振动板210,其根据位于所述空隙的音圈230的作用进行上下振动,沿着所述框架240的周围方向形成有引导空气流动的导管220,音圈230位于框架240和磁场部之间的空隙(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结构与前面说明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方面在于,第一实施例中,在导管220另一端部侧的导管板250形成有导管音释放口252,但是,第二实施例中,在导管板250没有形成另外的导管音释放口252,而是导管220另一端部开放,从而起到音释放口的作用。

如图所示,空气从振动板210下面的内部腔室270通过框架孔241流入导管220,通过导管220向图6中的箭头方向引导空气流动后,向相反侧的开放的导管220另一端部释放。其他构成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另外,图8是对在扬声器框架240只有第一或者第二无功控制部并在外壳没有另外的导管的情况和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功控制部且导管形成于框架的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扬声器的特性进行比较的图。如图8(x轴:hz,y轴:db)所示,可得知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扬声器中,强化导管引起的低音,利用无功控制部实现中音区控制。

图9(x轴:hz,y轴:db)是示出由导管长度决定的特性的图。在图9中,对导管长度为8mm的情况和导管长度为13mm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如图表所示,可得知导管长度为13mm的情况与导管长度为8mm的情况相比,在低音区及中音区分别发生了变化。

并且,图10(x轴:hz,y轴:db)是示出针对无功控制部的有效性的实验的图,在没有无功元件的情况,二次共振点和中音区的下降(dip)的高度差产生得大,从而声音可能不自然,但是利用无功元件能够按设计者想要的形态进行中音区控制,从而可实现更加流畅的声音。

由此,即使没有无功控制孔,也可以具有导管效果,但是为了完善中音区的下降(dip)、音色调谐而使用无功控制孔。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根据导管的长度,按使用者的喜好进行调谐。在4~16mm范围内制作的耳机单元可以达到1mm~数十mm,以便根据自身的直径安装导管形状,在头戴式耳机扬声器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数百mm。

并且,如图11所示,导管220形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2列以上,如图所示,在框架240下侧也可以安装另外的结构物300,从而更加长地扩充导管长度。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举了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限于所示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一般知识的技术人员可进行各种变更及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