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音箱外扬声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4281发布日期:2019-10-13 01:3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频音箱外扬声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音频音箱外扬声器结构。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扬声器的性能优劣对音质的影响很大,扬声器在音响设备中是一个最薄弱的器件,而对于音响效果而言,它又是一个最重要的部件,而现有的扬声器设备,特别是适用于外置音响设备中的扬声器,其扬声结构在受外界声波、磁场干扰等影响时难以将音效维持在稳定状态下,致使声音出现部分失真,影响使用。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需要研究当今时代适合用于外置音响设备的扬声器结构,现有的扬声器扬声结构易受外界声波、磁场干扰,从而导致音频信号与实际扬声声音出现失真现象,影响扬声器的效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响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音频音箱外扬声器结构,通过振腔结构中网膜与底管中音圈的共振实现电能至声波的转换,其结构中利用套圈、线圈与纸管等方式的外屏蔽结构来避免转换过程中电磁场与声波的干扰,解决了传统音响扬声器发声结构受电磁场影响大,容易在长期工作时出现音频失真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音频音箱外扬声器结构,包括:

喇叭结构包括外圈壳、内盘与底管;所述外圈壳呈凹型,所述外圈壳上表面外侧凸出有悬边,所述外圈壳中部贯穿设置有网罩,所述外圈壳凹口内侧嵌接有网膜,所述网膜表面均匀分布有圆孔;所述内盘设置于外圈壳下端,所述内盘与外圈壳内壁卡接,所述外圈壳与内盘之间形成有振腔,所述内盘中部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振腔互通,所述内盘外圈壁与网膜外圈壁位置一致,所述内盘与网膜连接处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底管设置于内盘下端,所述底管与内盘开孔插接,所述底管外侧上下两端套接有一对套圈;

扬声组件包括衔铁、铁块、线圈与纸管;所述衔铁嵌入设置于振腔中,所述衔铁与外圈壳内壁卡接,所述衔铁设置于网罩内侧下端;所述铁块嵌入设置于底管中,所述铁块下端固定有端口板,所述端口板与底管下端卡接,所述线圈固定于铁块上端,所述线圈与底管内壁卡接,所述线圈与铁块外侧套接有音圈,所述音圈为一种金属线圈,所述音圈与端口板输出端呈金属导通,所述音圈与线圈电性连接;所述纸管嵌入设置于外圈壳内侧,所述纸管套接于衔铁外侧,所述纸管管径大于底管管径;

具体的方案,所述套圈为一种环形金属圈,所述套圈为单圈铁质金属,所述套圈内侧与底管外壁紧密贴合。

具体的方案,所述线圈为铍铜金属柱,所述线圈外侧缠绕有数根线圈,所述线圈圈数、粗细与端口板输出电流阻抗呈正比。

具体的方案,所述纸管为一种硬质纸圈体,所述纸管表面呈波纹状。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音频音箱外扬声器结构,以外圈壳与与盘、底管相组合的外扬声器结构,并利用套圈、密封圈及纸管的方式加以密封,从而保证扬声器结构内的磁场、声波振动环境温度,基于左手定则设置的衔铁、线圈、铁块等电能组件,来以音圈在振腔中产生声波并与网膜进行共振的方式进行声波传导,保证了扬声器工作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外圈壳、2-网罩、3-网膜、4-衔铁、5-内盘、6-底管、7-套圈、8-振腔、9-端口板、10-铁块、11-线圈、12-音圈、13-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音频音箱外扬声器结构,如图所示分别设置有喇叭结构与扬声组件。

如图1-2所示,喇叭结构包括外圈壳1、内盘5与底管6;外圈壳1呈凹型,外圈壳1上表面外侧凸出有悬边,外圈壳1中部贯穿设置有网罩2,外圈壳1凹口内侧嵌接有网膜3,网膜3表面均匀分布有圆孔;内盘5设置于外圈壳1下端,内盘5与外圈壳1内壁卡接,外圈壳1与内盘5之间形成有振腔8,内盘5中部设置有开孔,开孔与振腔8互通,内盘5外圈壁与网膜3外圈壁位置一致,内盘5与网膜3连接处套接有密封圈;底管6设置于内盘5下端,底管6与内盘5开孔插接,底管6外侧上下两端套接有一对套圈7;与外圈壳1同为一个整体的外侧悬边与中部凹口结构,及正面设置有的网膜3、网罩2,可在喇叭受周遭环境声波影响而产生震动时,利用网膜3与悬边的共振产生高、低频的声波,内盘5与网膜3间的密封圈在保证内盘5与外圈壳1连接结构稳固的同时,避免声波透过缝隙造成失真。

其中,套圈7为一种环形金属圈,套圈7为单圈铁质金属,套圈7内侧与底管6外壁紧密贴合,外设置的一对套圈7用以支撑加固底管6结构的同时,利用金属导电特性来起到外侧防磁的作用,避免环境中的磁场干扰。

如图1-2所示,扬声组件包括衔铁4、铁块10、线圈11与纸管13;衔铁4嵌入设置于振腔8中,衔铁4与外圈壳1内壁卡接,衔铁4设置于网罩2内侧下端;铁块10嵌入设置于底管6中,铁块10下端固定有端口板9,端口板9与底管6下端卡接,线圈11固定于铁块10上端,线圈11与底管6内壁卡接,线圈11与铁块10外侧套接有音圈12,音圈12为一种金属线圈,音圈12与端口板9输出端呈金属导通,音圈12与线圈11电性连接;纸管13嵌入设置于外圈壳1内侧,纸管13套接于衔铁4外侧,纸管13管径大于底管6管径;通过端口板9输入端接入音响电路线缆后,电流自端口板9接入音圈12并通过音圈12、线圈11引流至铁块10,其铁块10为电磁铁,电流导通后使铁块本身产生磁场极性,且电流通过音圈12时使音圈12受磁场与电流的作用,形成直角相交作用力,依照弗莱明左手定则,使得音圈12沿底管6管壁作上下推动,并在其振腔8中产生声波或气流,从而产生声音,过程中线圈11通电致使上端衔铁4受磁场作用,而使衔铁4沿纸管13向下活动并与线圈11相接触,并切断线圈11电路。

其中,线圈11为铍铜金属柱,线圈11外侧缠绕有数根线圈,线圈11圈数、粗细与端口板9输出电流阻抗呈正比。

其中,纸管13为一种硬质纸圈体,纸管13表面呈波纹状,通过纸管绝缘结构来保证衔铁4与振腔8、线圈11间的磁间隙,从而避免衔铁4的活动受其振腔8外侧分布磁场的干扰,保证衔铁4的稳定。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