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眼镜的骨导传音支撑架及骨导传音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8172发布日期:2019-10-15 18:2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用于眼镜的骨导传音支撑架及骨导传音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传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眼镜的骨导传音支撑架及骨导传音系统。



背景技术:

通用的骨导助听器器、骨导耳机等传音装置都是通过头箍等装置悬挂固定在用户的双耳上,使头箍的端部从耳部上方延伸至耳部前方,将传音部件的传音面即可紧贴头部两侧的颧骨。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依次通过头部颅骨、骨迷路、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等来传递,最终使用户能够听到传音装置传递的声音。

然而,对于部分带有近视或者远视眼镜的用户来说,由于眼镜镜腿也正好从用户的耳部上方延伸至耳后,骨导传音器无法平稳固定,对用户的使用造成很大障碍。

虽然有一部分眼镜集成了骨传导传音功能,但是如果近视或者远视用户如果对眼镜具有个性化要求,仍然希望将传音功能与视力纠正功能分开在不同装置上实现,则现有产品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眼镜的骨导传音支撑架,包括:基体;

位于所述基体下端、用于容纳骨导传音装置的耳挂部的第一卡套部;

位于所述基体上端、用于容纳眼镜镜腿的第二卡套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套部用于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骨导传音装置的耳挂部,使所述骨导传音支撑架位于用户的耳部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套部用于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眼镜镜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套部形成的卡槽的形状与所述耳挂部相配合,所述第二卡套部的形状与所述眼镜镜腿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基体、第一卡套部和第二卡套部为一体成型的弹性结构。

所述第一卡套部和第二卡套部分别形成的卡槽或卡环平行延伸。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套部的卡套面面为弧形、半椭圆形、U型、环形中的任意一种,且为弧形、半椭圆形或者U形时,口部可向内缩进。

所述第二卡套部的卡套面面为弧形、半椭圆形、U型、环形中的任意一种,且为弧形、半椭圆形或者U形时,口部可向内缩进。

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了一种骨导助听系统,包括骨导助听装置和以上骨导传音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眼镜的骨导传音支撑架的底端具有第一卡套部,用于可拆卸地固定在骨导传音装置的耳挂部的上方,顶端具有第二卡套部,用于可拆卸地容纳眼镜镜腿,方便用户在使用传音装置的同时佩戴眼镜,且该支撑架方便安装和拆卸,容易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骨导传音支撑架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骨导传音支撑架结构立体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骨导传音支撑架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骨导传音支撑架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骨导传音支撑架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骨导传音装置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骨导传音装置安装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保护了一种用于眼镜的骨导传音支撑架,该支撑架可以使用户同时佩戴骨导助听装置和眼镜,其中骨导助听装置可以为用于听障群体的骨导助听器,也可以为大众使用通过蓝牙等通讯模块进行声音传导的骨导耳机。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主要包括基体以及分别位于基体上端和下端的两个卡口,其中,第一卡套部位于基体下端,能够容纳或固定骨导传音装置的耳挂部,例如为槽状或者环状等形状,用于可拆卸地固定在耳挂部;第二卡套部位于基体上端,能够容纳或者固定眼镜镜腿,例如为槽状或者环状等形状,用于可拆卸地固定在镜腿上。基体可采用材质较轻、体积小巧,可直接接触人体皮肤且具有一定弹性的塑胶材料,例如尼龙、醋酸纤维、PP(聚丙烯)、PC(聚碳酸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与第一卡套部和第二卡套部一体成型,也可通过装配等方式组合成型。例如使用过程中,用户可首先在骨导助听装置的两个耳挂部分别安装一个骨导传音支撑架,安装时使每个支撑架的第一卡套部与骨导助听装置的耳挂部卡紧配合,并使第二卡套部向上,接着将骨导助听装置佩戴好,耳挂部从耳朵上方延伸使整个骨导助听装置调整在舒适且传音贴合效果良好的位置,最后戴上眼镜,并使两个眼镜腿分别容纳进第二卡套部并固定好,最终使用户同时实现助听和视力纠正,且舒适感良好。

例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骨导传音支撑架包括基体1,第一卡套部2和第二卡套部3,其中,第一卡套部2位于基体下端,用于容纳或固定骨导传音装置的耳挂部;第二卡套部3位于基体1上端,用于容纳或固定眼镜镜腿。整个基体1的大致形状类似于块状且上下分别开槽或设有环形。第一卡套部2和第二卡套部3的形状、延伸长度和大小均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计,然而根据通常用户的使用习惯,由于助听装置佩戴时一般需要调整佩戴位置和方向,以确保传音部件的传音面能够更好地贴合用户传音骨骼同时确保佩戴舒适,而佩戴眼镜时几乎不用调整,因此支撑架的设计优选考虑第一卡套部2能够在使用时,可拆卸地固定在骨导传音装置的耳挂部,使骨导传音支撑架位于用户的耳部上方不易松动,而并非只是容纳支撑;同时,第二卡套部3可以提供一个宽度较大的凹槽,可供眼镜腿较为宽松地放置在里面仅仅起到支撑效果即可,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也可以使第二卡套部能够可拆卸地固定在眼镜镜腿上。

第一卡套部2和第二卡套部3的具体形状大小均可根据灵活具体设计,例如图中所示的截面所体现的、可与眼镜镜腿或者耳挂部配合的卡套面可为弧形、半椭圆形、U型、环形等,还可为其他异型形状,例如几种形状的组合,U型底部可为圆角过渡或者直角过渡,如果为弧形、半椭圆形、U型等通过卡扣固定的形状,则整个支撑架可以采用较硬的材质,如果为环形等通过套环固定的形状,则整个支撑架可以采用相对比较软的材质。且第一卡套部2和第二卡套部3分别可为相同或者不同的形状。图3-5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多种,例如图3的实施例中,第一卡套部2和第二卡套部3截面均为弧形,图4的实施例中,第一卡套部2和第二卡套部3截面均为圆环形,图5的实施例中,第一卡套部2截面为弧形,第二卡套部3截面为环形。

为了使第一卡套部2能够可拆卸地与骨导助听装置的耳挂部4固定连接,且使第二卡套部3能够可拆卸地与眼镜镜腿固定连接,优选设计第一卡套部2形成的卡槽的形状、大小等与耳挂部4的相应位置相配合,第二卡套部3的形状、大小等与眼镜镜腿相配合。

例如当耳挂部4为圆柱状时,第一卡套部2的卡套面为与该圆柱状尺寸和弧度完全配合的圆弧形,且圆弧形的口部向内缩进,以便将耳挂部4卡紧。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第一卡套部2的截面设计为U形,且U形的口部向内缩进以便将耳挂部4卡紧。如卡套面为弧形或者半椭圆形等其他具有开口的形状时,也可设计其口部向内缩进,利用其弹性将耳挂部4卡紧。当然第二卡套部3的形状也可类似设计。

第二卡套部2和第二卡套部3的卡套面均为凹槽或者环状,考虑到实际佩戴过程中,骨导助听装置和眼镜镜腿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均是从耳上方沿耳朵平面延伸,因此可设计第一卡套部2和第二卡套部3分别形成的卡槽或环形平行延伸。当然根据不同使用情况,两个卡槽或环形的具体方向关系也可灵活调整。

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了一种骨导助听系统,包括骨导助听装置和以上的骨导传音支撑架。骨导传音装置和支撑架可直接连接在一起出售,或者将支撑架作为配件成套出售。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骨导助听装置包括半环形的头戴部件6,和分别设置在头戴部件6两端的传音部件,使用时传音部件上的软体传音件5可从后向前紧推用户耳后,并使传音面紧贴用户耳后的骨骼;还包括与头戴部件6的端部相连的耳挂部4,具有用于部分或全部环绕用户耳廓、向软体传音件5的传音面施力使其紧贴耳后的挂环。挂环可为从用户耳朵上方环绕延伸至耳部前方的上挂环(如图6,还可为从用户耳朵下方环绕延伸至外耳道的上挂环)。配合使用支撑架时,直接将其安装在耳挂部4上方即可。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骨导助听装置为耳背式,与图6不同的是缺乏头戴部件,仅包括传音组件和从传音部件所在位置延伸,用于部分或全部环绕用户耳廓、向传音部件施力使软体传音件5的传音面紧贴耳后的挂环。挂环可为从用户耳朵上方环绕延伸至耳部前方的上挂环(如图7),还可为从用户耳朵下方环绕延伸至外耳道的上挂环。由于该方式为单耳式,通常情况下需双耳均配戴才可与以上支撑架配合使用,安装方式也是直接将支撑架安装在耳挂部4上方即可。

以上两种方式的实施例骨导助听器更加隐形和美观,适应大部分听障人群的需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替换和功能模块删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