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2543发布日期:2020-03-20 07:0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习知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如传动音响是通过设置在音响内的电感线圈及扬声器进行发声,这种传统音响的音质与扬声器有密切的关系,扬声器是音响内的发声装置,其音质是固定不变的,使用者不能随意改变扬声器的音质,此外,其扬声器的音源为点声源,使其发声具有方向性,干涉型及空间性等。

传统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中设置于音腔内的扬声器发声时存在声音的相互抵消,导致声音扩散效果不好,声音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电子设备扬声器发声时存在声音相互抵消,导致声音扩散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扬声器组件;其中,所述扬声器组件包括设置有第一扬声面的第一扬声器和设置有第二扬声面第二扬声器;所述壳体包括音腔部,所述音腔部设置有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设置于所述音腔部内,且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发出声音从所述第一扬声面经所述第一出音孔向外传播;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发出声音从所述第二扬声面经所述第二出音孔向外传播;所述第一扬声面和所述第二扬声面呈夹角α设置。

优选地,所述音腔部为三面体结构,其中两个相邻面呈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音腔部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三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呈夹角β;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呈夹角γ;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另一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呈夹角θ;所述第一出音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出音孔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扬声器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三侧板设置有通孔;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所述通孔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振膜,所述振膜设置于所述扬声器组件和所述第三侧板之间,所述振膜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手柄部所述手柄部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电池组件;所述手柄部包括本体和盖体,所述本体形成一具有放置口的电池仓,所述电池组件收容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盖体用于封盖所述放置口。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接口组件和fm接收器;所述接口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柄部远离扬声器组件一侧,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fm接收器设置有插接头,并通过所述插接头与所述接口组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拾音组件,所述拾音组件包括支架、缓冲件、防护罩以及拾音器;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拾音器安装于所述缓冲件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防护罩安装于所述支架,并形成一具有拾音孔的防护腔用于保护所述拾音器;所述电子设备为麦克风。

优选地,所述缓冲件包括固定部以及连接部;所述拾音器安装于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为多个且布设于所述固定部的外壁,用于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支架。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缓冲连接臂和第二缓冲连接臂,所述第一缓冲连接臂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缓冲连接臂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连接臂另一端连接,且连接处呈阶梯状;所述第二缓冲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支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壳体的音腔部内设置有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并且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扬声面和第二扬声器的第二扬声面之间呈夹角设置,从而使得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发声时,在音腔部内的声音传播不会相互抵消,能扩散开,声音更通透,传播范围更广,声音效果更好。

2、通过设置振膜,从而在扬声器组件发声时,在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背侧推动的空气使振膜振动,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低音效果更优。

3、通过在拾音组件设置该缓冲件可以为拾音器提供缓冲,并防止拾音器与支架硬性接触,可以使得拾音器拾音效果更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的扬声器组件安装于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的拾音器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带有音箱设备的麦克风。在本实施例中,以带有音箱设备的麦克风为例说明。该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扬声器组件20以及控制组件30。壳体10包括音腔部101,音腔部101形成一音腔,扬声器组件20收容于该音腔内,用于将外部输入的电信号电转换成音频信号,控制组件30与扬声器组件20电连接,用于控制扬声器组件20。

请参阅图2,音腔部101还设置有第一出音孔1011和第二出音孔1012。扬声器组件20包括设置有第一扬声面2011的第一扬声器201和设置有第二扬声面2031的第二扬声器203,其中,第一扬声器201设置于音腔部101内,且第一扬声器201的声音从第一扬声面2011经第一出音孔1011向外传播;第二扬声器203的声音从第二扬声面2031经第二出音孔1012向外传播,且第一扬声面2011和第二扬声面2031之间呈夹角α设置,优选地,180°>α>30°,更优地,150°>α>90°,控制组件30固定于壳体10,并与第一扬声器201和第二扬声器203电连接。

通过在壳体10的音腔部101内设置有第一扬声器201和第二扬声器203,并且第一扬声器201的第一扬声面2011和第二扬声器203的第二扬声面2031之间呈夹角设置,从而使得第一扬声器201和第二扬声器203在发声时,在音腔部101内的声音传播不会相互抵消,能扩散开,声音更通透,传播范围更广,声音效果更好。

请参阅图3-4,音腔部101为三面体结构,其中两个相邻面呈对称设置,可以使音腔部101结构更为小巧紧凑,同时使得扬声面呈夹角设置的扬声器组件20在声音传播时降低声音被阻挡而造成消音,进而使扬声器组件20的声音效果更优。

具体地,音腔部101包括顶板1013、底板(图未示)、第一侧板1015、第二侧板1016以及第三侧板1017。顶板1013、底板、第一侧板1015、第二侧板1016以及第三侧板1017围设形成一音腔,以收容该扬声器组件20。其中,第一侧板1015的一端与第二侧板1016的一端连接,并且第一侧板1015与第二侧板1016之间呈夹角β设置。第一侧板1015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板1017的一端连接,并且第一侧板1015与第三侧板1017之间呈夹角γ设置。第二侧板1016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板1017的另一端连接,并且第二侧板1016与第三侧板1017呈夹角θ设置,从而使得音腔部101的截面呈三角型或类三角型。其中,第一出音孔1011设置于第一侧板1015,第二出音孔1012设置于第二侧板1016。

优选地,夹角γ等于夹角θ,且80°>γ>40°,也即音腔部101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型。

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三侧板1017设置有贯穿该第三侧板1017的通孔。

控制组件30可以是控制按钮等实体按键、显示有虚拟按键的触控显示屏、或者实体按键和显示有虚拟按键的触控显示屏的组合中的任意一者。控制组件30通过第三侧板1017的通孔部分外露于壳体10,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控制组件控制扬声器组件20。

部分实施例中,控制组件30包括控制电路板(图未示)、触控显示屏以及控制按钮302,其中,触控显示屏和控制按钮302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并通过通孔外露于壳体10,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按钮302实现对扬声器组件20的控制,并在触控显示屏显示,例如,声音大小的控制和显示。

部分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015包括第一本体部1015a和安装于第一本体1015a的第一盖体部1015b,第一出音孔1011设置于第一盖体部1015b上。第一扬声器201通过螺丝或卡扣结构安装于第一本体部1015a,并且第一扬声器201的第一扬声面2011朝向第一盖体部1015b,从而使得第一扬声器201发出的声音可以更好的通过第一出音孔1011传播。

第二侧板1016包括第二本体部1016a和安装于第如图本体1016a的第二盖体部1016b,第二出音孔1012设置于第二盖体部1016b上。第二扬声器203通过螺丝或卡扣结构安装于第二本体部1016a,并且第二扬声器203的第二扬声面2031朝向第二盖体部1016b,从而使得第二扬声器203发出的声音可以更好的通过第二出音孔1012传播。

请参阅图2,在部分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振膜40,振膜40设置于扬声器组件20和所第三侧板1017之间,且振膜40与第三侧板1017之间存在间隙d。通过设置振膜40,从而在扬声器组件20发声时,在第一扬声器201和第二扬声器203的扬声面呈夹角α设置使得背侧声音无法相互抵消,从而在背侧推动的空气使振膜40振动,从而使得电子设备100的低音效果更优。

请参阅图4,在部分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100的壳体10还包括手柄部60,该手柄部60设置有与控制组件30电连接的电池组件50,通过设置手柄部60从而提高该电子设备100的便携性,且该电子设备在使用时,用户通过握持手柄部60使得第一扬声器201的第一扬声面2011和第二扬声器203的第二扬声面2031朝向远离人体一侧,使得声音传播效果更优。

所述手柄部60包括本体601和盖体602,本体601形成一具有放置口的电池仓6011,且该本体601设置有第一扣合件,电池组件50收容于电池仓6011内,盖体602设置有第二扣合件,用于与本体601的第一扣合件相扣合以封盖放置口,以保护该电池组件50。

在部分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接口组件70和fm接收器80。其中,接口组件70设置于手柄部60远离扬声器组件20一侧,并且与控制组件30电连接。该接口组件70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接口701,该接口701可以是3.5mm耳机接口,usb接口、lighting接口或type-c接口。fm接收器80设置有插接头801,该插接头801可以与接口701插接适配,并通过插接头801与接口组件70电连接,从而可以使得该电子设备100可以接收fm广播。

请参阅图5,在部分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拾音组件90,该拾音组件90用于采集外部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扬声器组件20,以使扬声器组件20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并播放,从而该电子设备100可以作为具有音响设备的麦克风,即该电子设备100兼具麦克风和音响设备的功能,用户可以使用该电子设备100进行k歌,并能将用户所唱歌曲进行实时播放。

请参阅图6-7,拾音组件90包括支架901、缓冲件902、防护罩903以及拾音器904。其中支架901与壳体10连接,缓冲件902固定于支架901,拾音器904安装于缓冲件902并与控制组件30电连接。防护罩903安装于支架901,该防护罩903为中空的防护腔结构,用于保护所述拾音器904,防护罩903的壁面内开设有贯穿避面的拾音孔,以获取外部声音信号。

通过设置该缓冲件902可以为拾音器904提供缓冲,并防止拾音器904与支架901硬性接触,可以使得拾音器904拾音效果更优。

具体地,缓冲件902包括固定部9021以及连接部9022。拾音器904安装于固定部902,并与扬声器组件20电连接,连接部9022为多个且布设于固定部9021的外壁,用于连接固定部902并将固定部902安装于支架901,其安装方式可以是通过螺丝固定,也可以通过胶水固定,在此不做限定。

该连接部9022包括第一缓冲连接臂9023和第二缓冲连接臂9024。第一缓冲连接臂9023一端与固定部9021连接,第二缓冲连接臂9023一端与第一缓冲连接臂9023另一端连接,且连接处呈阶梯状,从而可以为拾音器904带来更优的缓冲效果。该第二缓冲连接臂9024的另一端与支架901连接,以将拾音器904固定于之间90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壳体的音腔部内设置有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并且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扬声面和第二扬声器的第二扬声面之间呈夹角设置,从而使得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发声时,在音腔部内的声音传播不会相互抵消,能扩散开,声音更通透,传播范围更广,声音效果更好。

2、通过设置振膜,从而在扬声器组件发声时,在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背侧推动的空气使振膜振动,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低音效果更优。

3、通过在拾音组件设置该缓冲件可以为拾音器提供缓冲,并防止拾音器与支架硬性接触,可以使得拾音器拾音效果更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