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散热保护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4414发布日期:2019-12-03 18:4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散热保护套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散热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散热保护套装。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作为简单通信设备伴随移动通信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常见的有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快速成为互联网业务的关键入口和主要创新平台,是新型媒体、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平台、互联网资源、移动网络资源与环境交互资源的最重要枢纽,其操作系统和处理器芯片甚至成为当今整个ict产业的战略制高点。随着网络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移动终端显示了强大的处理能力,成为人类历史上渗透广泛、普及迅速、影响巨大、深入至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终端产品。

移动终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例如手机或平板电脑,几乎成为都市人群每日必备的电子设备,在这些移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会发出大量热量,若持续发热会影响移动终端的内部配件的使用,或造成卡顿,甚至导致降频、死机、寿命减短等使用问题。另一方面,这些移动终端在低温环境中的适应性不高,为了保护电池而发生自动关机的现象。现有的针对移动终端的散热装置的体积较大,多数设有机械散热装置,例如散热风扇,尤其市场上用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保护套的散热性能较差,甚至是散热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散热保护套装,所述保护套装包括壳体和保护膜,所述壳体用于包覆移动终端的底面和侧面,所述保护膜用于覆盖移动终端的屏幕,所述保护套装具有良好散热功能和保护功能,解决了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由于发热而导致的降频、死机、寿命减短等使用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散热保护套装,所述保护套装包括壳体和保护膜,所述壳体包覆移动终端的底面和侧面,所述保护膜覆盖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控温材料袋、内壳体和石墨烯层,所述内壳体设在外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控温材料袋设置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所述石墨烯层设在内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内壳体的形状为波浪形,即所述内壳体具有相邻的凹槽和凸起;所述保护膜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钢化玻璃层、防蓝光涂层、石墨烯散热涂层和基层。

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控温材料袋、内壳体和石墨烯层,所述内壳体设在外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控温材料袋设置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所述石墨烯层设在内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内壳体的形状为波浪形,即所述内壳体具有相邻的凹槽和凸起。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相邻的凹槽和凸起均匀排布在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形成良好的散热接触面积。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外表面可以设有图案,适应个性化美观需求。

优选的,所述壳体还包括金属片,所述金属片设在所述外壳体与控温材料袋之间,所述金属片的外侧面与外壳体紧密贴合,金属片的内侧面与控温材料袋紧密贴合。所述的金属片的材质选自不锈钢或镁铝合金,厚度为0.2-0.8mm。

优选的,所述控温材料袋的内侧面与内壳体的外壁面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层紧密贴合在内壳体的内壁上。

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的材质选自塑料、硅胶或金属。

所述的控温材料袋内装填控温材料,所述控温材料为相变材料和低熔点金属的混合物,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15℃,所述低熔点金属的熔化温度为38℃。

所述的控温材料袋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的复合薄膜制成,具有良好的防透湿性能。

所述保护膜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钢化玻璃层、防蓝光涂层、石墨烯散热涂层和基层,各层之间通过压敏胶黏剂连接固定,所述基层能够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与移动终端的屏幕贴合。

优选的,所述保护膜的一端设有摄像头孔,所述摄像头孔的旁边设有听筒孔。

所述石墨烯散热涂层的厚度为20-30μm,由至少一层单层石墨烯层叠加而成。

所述防蓝光涂层的厚度为25-35μm,且内部均匀分布有吸收蓝光的纳米颗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壳体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由于添加了控温材料袋,使得所述壳体具有保温和散热双重功能。在冬天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所述控温材料袋中的相变材料遇冷凝固,产生热量,由于移动终端后壳与所述内壳体的内壁贴合,相变材料凝固产生的热量可以很好的传递到移动终端上,防止移动终端在低温环境下为了保护电池而发生自动关机的现象。在夏天的高温环境或运行大型游戏或软件时,移动终端会迅速产生热量,此时在所述壳体的石墨烯层的高效热导下,将热量传递到低熔点金属颗粒,低熔点金属熔化并吸收热量,同时由于相变材料在较高温度下为液态,其良好的流动性同样具有散热作用,两种方式共同作用,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降温。

除此之外,当移动终端跌落时,任何方向的冲击力均通过液体状态的相变材料传递到无数个低熔点金属颗粒上,低熔点金属颗粒吸收动能,从而可以起到有效减震和缓冲的效果,减缓移动终端跌落时的冲击力,保护移动终端。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保护膜采用石墨烯散热涂层、防蓝光涂层与钢化玻璃层结合,利用石墨烯的高透光率、高热导率和防辐射性能,在不影响透光率的基础上,有效屏蔽移动终端的屏幕发出的电磁辐射,增加屏幕散热;防蓝光涂层可以有效地屏蔽和吸收屏幕发出的蓝光,保护眼睛。

附图说明

图1为壳体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壳体的内部主视图。

图3为保护膜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体,2-金属片,3-控温材料袋,4-石墨烯层,5-内壳体,6-钢化玻璃层,7-防蓝光涂层,8-石墨烯散热涂层,9-基层,10-摄像头孔,11-听筒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壳体包覆智能手机的底面和侧面,保护膜覆盖在智能手机的屏幕上。

本实施例的壳体的侧面剖视图和内部主视图分别如图1和2所示,壳体包括外壳体1、金属片2、控温材料袋3、内壳体5和石墨烯层4。内壳体5设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内壳体5的形状为波浪形,即内壳体5具有相邻的凹槽和凸起。内壳体5的相邻的凹槽和凸起均匀排布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具有良好的散热接触面积。外壳体1和内壳体5的材质为硅胶。

控温材料袋3设置在外壳体1与内壳体5之间,控温材料袋3的内侧面与内壳体5的外壁面紧密贴合。控温材料袋3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的复合薄膜制成,具有良好的防透湿性能。控温材料袋3内装填控温材料,控温材料为相变材料和低熔点金属的混合物,相变材料为氯化铵、丙烯酸、明矾、马来酸酐、羟甲基纤维素钠和油脂的混合物,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15℃,低熔点金属为水银,其熔化温度为38℃。

金属片2设在外壳体1与控温材料袋3之间,金属片2的外侧面与外壳体1紧密贴合,金属片2的内侧面与控温材料袋3紧密贴合,金属片2的材质为不锈钢,厚度为0.2mm。

石墨烯层4紧密贴合在内壳体5的内壁上。

本实施例的保护膜的侧面剖视图和结构示意图分别如图3和4所示,保护膜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钢化玻璃层6、防蓝光涂层7、石墨烯散热涂层8和基层9,各层之间通过压敏胶黏剂连接固定,基层9能够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与智能手机的屏幕贴合。石墨烯散热涂层8的厚度为30μm,由三层单层石墨烯层叠加而成。防蓝光涂层的厚度为25μm,且内部均匀分布有吸收蓝光的纳米颗粒。保护膜的顶端设有摄像头孔10,摄像头孔10的旁边设有听筒孔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