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背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7137发布日期:2020-05-20 03:21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电视背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更具地说,是一种能够降低电视机成本的电视背板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电视机是由五金的背板光学模组、塑胶的中框支架、液晶面板以及塑胶的面壳依次安装。在传统电视机组装中,中框支架是必不可少的物料。中框支架的下层固定光学膜片,其上层固定液晶面板。

中框支架的材质为pc加纤维,模具生产工艺复杂,产品要求高平直不可弯曲变形。由于塑胶成型产品在生产时因高温带静电会吸附空气中灰尘,成型后的产品还要经过超声波清洗,密封包装,在无尘环境才可使用,使用此产品上层表面还需再加贴eva泡棉配合才可以与液晶面板组装,因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技术:
提出一种电视背板结构,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视组装必须要使用中框支架导致的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手段:

电视背板结构,其包括背板本体,在所述背板本体的内侧面的上边缘、左边缘及右边缘上均一体成型向所述背板本体内部延伸的附加平面,通过在所述附加平面上使用胶条粘接液晶面板。

较佳的是,各所述附加平面平行于所述背板本体的前表面所在的平面。

较佳的是,在所述上边缘、左边缘及右边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附加平面。

较佳的是,所述背板本体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均一次成型为圆角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改变了电视背板结构,可替代中框支架,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物料及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细节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视机组装必须使用到中框支架带来的各种成本增加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电视背板结构,使用该结构可以替换掉中框支架,但是整体不影响电视机的组装。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电视背板结构包括背板本体1,在所述背板本体1的内侧面的上边缘11、左边缘12及右边缘13上均一体成型向所述背板本体1内部延伸的附加平面2,通过在所述附加平面2上使用胶条来粘接液晶面板。该附加平面2的宽度较小,沿着上边缘11、左边缘12及右边缘13设置并平行于所述背板本体的前表面所在的平面。此外,在所述上边缘11、左边缘12及右边缘1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附加平面2,各附加平面的数量以及间隔可以结合实际生产的重量、成本及牢固度来确定。

本申请的电视背板结构可以减少电视机组装过程中中框支架、面壳物料及配套的eva辅料的使用。此外,生产环节因为减少了两个大规格物料(背板光学膜组与中框支架、中框支架与液晶面板)的组装,从而杜绝了因物料组装磨擦所产生的颗粒及异物。又因组装工艺的改变,解决了整机漏光透光的不良现像,提高整机生产的良率及生产效良,可以大幅度减少人工成本及物料成本。

此外,本申请的所述背板本体1的左上角a和右下角b均一次成型为圆角结构,请参见图2所示,为左上角a的放大示意图。两处圆角结构(r)区别于市场上现有的同类机型左、右角锋利的造型,圆角结构在组装和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尖角对人体的损伤。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电视背板结构,其包括背板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板本体的内侧面的上边缘、左边缘及右边缘上均一体成型向所述背板本体内部延伸的附加平面,通过在所述附加平面上使用胶条粘接液晶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附加平面平行于所述背板本体的前表面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视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边缘、左边缘及右边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附加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本体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均一次成型为圆角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视背板结构,其包括背板本体,在所述背板本体的内侧面的上边缘、左边缘及右边缘上均一体成型向所述背板本体内部延伸的附加平面,通过在所述附加平面上使用胶条粘接液晶面板。本申请改变了电视背板结构,可替代中框支架,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物料及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林玉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瑞华新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6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